0103 第六部分科学技术.docx
《0103 第六部分科学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03 第六部分科学技术.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03第六部分科学技术
第六科学技术
第二十四章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一节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一、科学与技术
科学的本义为学问、知识。
中国古代与其相对应的概念就是《礼记.大学》上的“格物致知”。
“格物”有两重意思,一是推究或穷究事物,二是变革或改变事物。
“格物致知”的含义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实践出真知。
按照我国《辞海》的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这是科学的最基本的内涵。
但从历史的角度看,科学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科学的认识而不断深化和变化。
需要更好地阐述科学的内涵。
依据现代科学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科学的含义:
第一,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或创造知识的智力活动。
第二,科学是一种精确而无偏见的描述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
科学知识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科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精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第三,科学不仅是知识生产活动和知识体系,而且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科学通过被人们掌握、利用而起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
按照国际上流行的看法,“科学”指自然科学,现代“科学”指现代自然科学。
当代汉语中所说的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我们这里讲的现代科学,主要是指现代自然科学。
技术一词的意思是技能、技艺和技巧。
我国古籍《考工记》指出:
知者造成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这是说,知者发明,巧者应用发明的成果,并将其经验、技巧传给后代。
这里的操作经验、技巧,就是古代的技术。
在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人物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词条中,技术“就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目标而协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系统”。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重要观点:
①技术是一种有实际目标的活动;②技术的实现要通过社会协调来完成;③技术的硬件是设备、工具;④技术的软件是方法、规则;⑤技术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完整系统。
在现代,对技术的狭义理解只把技术限制在工程学范围内,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建筑技术等。
广义的理解则把技术视为人类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方法的集合。
这表明,广义的技术概念已超越了工程学的范围,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技术的根本任务是解决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人类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或对社会进行调控,是技术要解决的“做什么”问题;为此目的,把技术作为知识、技能、手段、方法的系统’,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正是在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上,体现出技术的本质特征,表明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能动关系是通过技术的“中介”作用实现的。
科学与技术是什么关系呢?
科学离不开技术,科学研究要靠技术手段;应用性科学研究是为技术发展服务的;技术也离不开科学,技术设备、技术手段要依据科学原理。
科学和技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
但科学与技术又有显著区别,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与技术解决的问题不同。
科学要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及运动规律,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
就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来说,科学的任务是有所发现,是揭示自然界的新现象、新规律;技术的任务是有所发明,是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物。
第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过程不同。
科学研究的目标是探索隐藏在自然和社会后面的秘密,往往难以预见在未来会做出什么发现,也难以精确估算出某种新发现需要多少时间,多大代价。
所以,科学研究的自由度要大些,个体性较强,但是,近代的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大科学”或“大科学工程”,也出现较大的集体性,一篇科学论文的署名,可多达500—600人之多。
技术开发虽然也有一定不确定性,但新产品的研制、新工艺的开发还是有既定目标,有较明确的步骤和经费预算,计划性比较强。
所以,技术开发活动虽然必须发挥个人的独创性,也提倡个人的发明创造,但集体性较强。
第三,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和成果形式不同。
科学的要素是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公式、假说。
科学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它的价值主要在于深化人类认识,增加人类知识宝库。
技术的要素分为两类:
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即工具、机器等。
技术开发的成果往往表现为二者的结合,如工艺流程、设计方案、技术装置等,它的价值主要在于实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可以改变社会生产方式,技术研究的成果可以表现为论文,更富有实用性质的还表现为专利和标准。
二、科学精神
科学有知识的形态和思想的内容,也有方法的启示,但科学更是一种文明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经过长期的科学实践形成的,它蕴涵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中,也贯穿于科学方法中。
人们常常从许多角度来表述科学精神。
但概括地讲,也可以说科学的精神首先表现为求实的态度和创新的意识。
就求实的态度而言,是指科学对待任何一种自然和社会现象,都首先要面对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事实,并在“实事”的基础上“求是”,追问原因,找出规律,预测发展。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事求是”。
求实的态度之所以重要和被强调,是因为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人们对待事实的态度,从而影响人们观察、思考和理解问题的角度。
这些因素,可能会涉及认识的局限性或感情的好恶,也可能是出于对权威的服从,还可能涉及利益的问题。
总之,一些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往往会使人们不能够、不愿意、甚至不喜欢面对和探求事实的真相,不能以客观求实的态度去面对事实,因而也就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也就谈不上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处理相关问题。
从科学史的角度看,科学的发展也就是不断地面对、发现、认识和理解各种“事实”。
对大多数人而言,虽然不一定要成为有建树的科学家,但却完全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以及对科学的学习,领悟“实事求是”的精神。
陈云同志曾讲过“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九个大字,关键是“只惟实”。
“只惟实”的态度也最生动地体现了科学的精神。
对科学而言,现成的理论和已有的权威都没有事实重要,在面对深奥的自然秘密和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只有务实,才能“求真”。
以求实的态度面对和理解事实,常常会突破已有理论的局限,获得新的认识,得出新的结论。
因而,科学精神中也蕴涵着创新的意识。
创新就不免要超越已有的理念、认识、理论,甚而是结论;所以科学精神中就必然包含“解放思想”。
为了理解科学精神中的创新意识,人们有时把体育活动和科学研究加以比较,认为体育活动的宗旨是通过比赛来带动公众的参与,科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则是一种创新的比赛。
但是在科学创新中,人们往往只关注第一,没有第二。
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探索,而不完全等同于学习。
科学精神所体现的创新意识,是指在探索中关注、重视新的事实,在思考时能开拓多种思路,从多个角度理解和研究问题。
其结果往往会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或者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从而加深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认识。
这也就是说,理论和认识都要“与时俱进”。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方式。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成说和定论,有“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的文化气质。
坚持独立思考就是不迷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
科学的质疑,当然也要包括对自己观点的质疑,因而这也是一种包容,体现不固执己见的品格和能听取并尊重不同意见的气度。
进而言之,科学研究常常需要竞争与协作,这时候不但需要研究者自己的执著,还需要合作者之间的包容。
总之,科学蕴涵着求真务实的精神,科学精神就是以理性的态度求真,通过实验取证来求实,科学精神就是无条件地“实事求是”。
科学精神还包含着努力奋进的创新意识,是全方位地“解放思想”,是随时代和历史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地认识、思考和探索,以开拓创新的方式发展认识和理论。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回顾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新成果为先导的高技术迅速崛起,改变了整个科学技术的态势,使科学技术进入了大科学和高技术时代。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
第一,科学技术的整体化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主要趋势是由分化和综合相结合。
具体表现为各门自然科学之间、各项技术之间以及科学和技术之间,突破学科和领域界限,围绕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在多层次、多维度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新的学科发展。
比如,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能源危机、环境保护、生态和社会安全,甚至科学研究本身,都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多学科和多角度研究,还需要应用多种技术处理实际问题。
从深层次看,科学技术不断分化和综合的整体化趋势,是经济和科学技术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一种反映。
第二,科学技术的数学化趋势。
没有数学的成功应用,就不能精确地描述客观事物的状态和变化规律。
数学化是现代科学技术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科学技术的数学化趋势,主要是指现代科学技术的各门学科,日益把数学和数学方法作为揭示事物本质和描述规律的重要工具和表达方式。
第三,原始性创新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现代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成果,大部分源于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的原始性创新。
当今世界,政治冷战转为经济热战后,世界经济竞争是一场“创新战”。
源于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的原始性长信,不是改进一个现有的生产体系,而是创造许多全新的体系;由于科学技术还有整体话发展趋势,在创新活动中,也十分看重集成创新,把分散于各不同领域的“亮点”集中起来,也是一种原始性,有时是更重要的创新。
一信息技术为“龙头”的创新活动,能带动一群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开拓一批新的产品,开辟一片新的市场。
国外经验证明,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是综合国力强大的表现。
第四,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大为缩短。
在把原始性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方面,科学、技术、生产和经济出现了一体化趋势。
科学、技术、生产和经济的一体化,不仅指四者之间在内涵上交叉渗透,还强调它们在过程上衔接更为紧密,甚至出现了四者在组织形式上的统一,使科技成果迅速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
四、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一)科学发展的基本矛盾
人的认识活动是在实践和认识的矛盾中展开的。
自然科学作为特定的认识活动也不例外。
早期的科学知识主要以生产实践为源泉,到了近代,科学实验兴起并从生产过程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实践。
自然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实验,自然科学日益成为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的矛盾统一体。
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也吸收了自然科学史重视科学实验的做法,如推行“种试验田”,“典型试范”等实验活动。
就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而言,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源泉和检验科学理论的标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最活跃的因素。
它常常超越原来理论的视野,带来意想不到的信息,引起科学理论发展方向的转移。
如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本来是要探求以太对力学运动的影响,却带来否定以太存在的结果,这一结果还成了物理学革命的契机。
许多理论上的创新,似乎是理论自身的发展,其实都有坚实的实验基础。
当然,在充分肯定科学实验作用的前提下,也不能否认理论的能动性,因为理论一旦具备完整的形态,也会逻辑地引出新的科学观点和预见。
如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对发现海王星的作用、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电磁波的存在等,都是科学理论影响科学发展的范例。
当然,这些理论预见的科学事实,归根到底还得经受科学实验的检验。
自然科学内部还有一些重要矛盾,也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如科学中不同理论观点(学派)的矛盾、各门自然科学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等。
(二)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
从科学史的角度看,科学的发展在纵向(时间轴)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两种基本形式的辩证统一,在横向(空间轴)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两种基本趋势的辩证统一。
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是科学进化,这是在原有科学规范和框架内,科学理论的推广、修正和深化。
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是科学革命,这是科学领域的新开拓、科学理论的新突破和新理论体系的建立。
(三)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
任何时代,技术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技术发展变化的直接动力源于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往往又源于经济或其他社会需求使原来的生产方式不能满足,从而设定了新的技术目的。
为实现新的技术目的,需要更新旧的技术手段。
其结果便是创造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工艺,产生新的组织管理方式,也包括对原有技术的重组和改造。
在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会由于同其他技术不适应、不协调,进而引起其他技术系统的连锁反应,推动一系列相关技术的产生。
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准确、及时地计算弹道,研制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对更高性能电子计算机的需求,要求缩小器件体积并改善器件功能,导致晶体管的发明和半导体技术的产生;随着对信息存储和计算能力要求的提高,又促进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晶体生长技术、照相蚀刻技术、磁性材料技术的发展。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两者关系从不平衡到平衡,又到新的不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目的并不是唯一积极主动的方面,技术手段也不总是滞后和被动的。
实际上,技术手段的发展有相对独立性。
在一定条件下,新技术手段会反过来产生新的技术目的。
比如,航天技术的发展需要许多特殊材料,这些材料产生后又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得到逐步利用,并且有了新的发展。
五、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技术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
从经济、军事、政治和社会进步等几个方面来看,其作用是:
(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科学技术时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说:
“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
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
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了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
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就劳动生产率来说,自然经济的农业、手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比为1:
100,也就是说,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自然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劳动生产率的100倍。
目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发达国家的1/40。
在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已占经济增长的70%一80%以上。
(二)军事上的战斗力。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仍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要维护世界和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就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科技研究,重视和依靠科技强军,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科技强军的途径主要有六条:
一是研制和提供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二是研制和提供现代化的后勤保障体系;三是研制和建设现代化的防御体系;四是研制和建设自动化的指挥系统;五是研究和设计现代化的作战思维、作战方式和作战方案;六是提高广大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军事技术水平,用掌握现代技术的人去指挥现代化的战争。
(三)政治上的影响力。
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筹码和大国地位的象征。
20世纪50一60年代我国曾几次受到核武器的威胁。
为了打破核垄断和核讹诈,我国先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及其发射工具(各种型号的导弹),以后又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这完全是为了自卫和防御。
但有和没有大不一样。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国家的政治影响力。
(四)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首先,科学技术把人类社会联成了一个整体。
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发生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灾害事件都会对全球产生影响,并引起不同的反应。
整个地球已变成了一个“村落”,开放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
其次,科学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家庭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捷、舒适。
今后,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扩展,人们还可以在家中配置“综合事务处理工作站”,家庭将成为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多功能场所。
再次,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知识和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各类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知识更新速度将成为求职和晋升的重要因素。
建设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和接受继续教育将成为人们赶上时代步伐的自觉行动,这将反过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
最后,科学技术既是现代文明的创造者,也是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性力量。
科学技术掌握在人类手中,可以成为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也可以成为对社会肆虐的工具。
科学技术所开拓的生产力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对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又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社会、政治、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
当然,要解决目前世界范围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与生态破坏等问题,也离不开科学技术。
我们要高度重视科技广泛应用带来的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及出现的新问题,要保护和爱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生态破坏。
不过,我们不是环境、资源和生态的保守主义者。
人类应在“科学精神”、“绿色道路”、“生态文明”观念的指引下,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技术,保护自然遗产,实现人与自然界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六、科学普及
科学文化的力量可以全方位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是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
科学的文化力量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科学普及是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学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的一种社会教育。
作为社会教育,科学普及不同于学校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也不等同于以向社会发布科技信息为目的的科学传播。
其基本特点是:
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
科学普及的特点要求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把科学的内容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的社会化教育形式。
科学普及的目的是让公众理解科学,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科学普及的内容是学习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确立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这四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
知识是基础,思想是灵魂,方法是能力,精神是动力,精神、思想和方法又都贯穿在知识中,贯穿在学习运用知识、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我们的领导干部要以博大的胸怀和更宽广、深刻的眼光认识科学的本质和作用,不仅要在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上讲科学,而且要在推动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意义上讲科学;不仅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提高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而且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水平,展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精神风貌。
我们各级干部要认识到,实现现代化,不仅要脱贫,而且要脱愚。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也不是社会主义。
只有整个民族摆脱愚昧、无知所造成的种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损失,才能真正脱贫致富,真正走上繁荣昌盛、富强之路。
而脱愚、脱贫,都必须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让公众理解科学,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所以,科学普及工作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
七、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
在工业社会以后,信息对社会的发展将起主要作用。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人们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
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
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
信息技术在生产、科研教育、医疗保健、企业和政府管理以及家庭中的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八、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但产生之后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以自身的功能为社会服务并影响社会,最主要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就科学技术系统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关系而言,最重要的也是与经济系统的关系。
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全部国民收入的增长减去全部要素投入量的增长,还有一个很大的“余额”。
这个“余额”,主要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研究的结果,在美国1948—1969年的全部国民收入增长中,减去全部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尚有一个45.5%的“余额”,其中30.9%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造成的。
如果把科学技术和教育算在一起,它们在全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竞占41.6%。
科学技术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社会经济系统,又是怎样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呢?
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物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
第二,科技进步影响了生产要素的组合,使生产过程重新整合,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或不断创新。
第三,科学技术还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的状况,科技进步不断促进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善,导致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改进。
九、知识经济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蓬勃发展,世界开始进入高技术时代。
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知识经济下了一个比较规范的定义:
“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1997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全球知识大会”上,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一份报告也采用了知识经济的说法。
随后,媒体把知识经济的宣传推向了高潮。
在学术界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也有人认为知识经济离我们还相当遥远。
江泽民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谈到“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
1998年3月他在同全国政协科技委员谈话时指出:
“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还可以斟酌,但知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此后,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知识经济作了研究,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有人把知识经济称为“信息经济”,也有的称为“智能经济”。
尽管各国决策者和学者对知识经济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有一个共识是,当代和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其本质在于知识的转化,核心是知识创新的能力。
可以说,知识经济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十、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手段和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
当代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竞争。
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因素起倍增作用
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却渗透在各生产力要素之中。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
在古代,劳动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的体力。
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劳动者通过简单工具延长手的功能。
工业革命以后,机械化扩大了生产规模,但对正人技艺水平和文化程度的要求都不高,简单培训就可以上班,工作过程只是提高熟练程度。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控制机出现并得到应用,空前放大了劳动者的智力,也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劳动力结构由体力熟练型向智能化演变,劳动主体正在由“蓝领”向“白领”转变。
劳动工具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象征那个阶段的劳动工具。
至今,人类社会已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