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版植物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101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4479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5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更新版植物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10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更新版植物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10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更新版植物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10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更新版植物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10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更新版植物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10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更新版植物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1010.docx

《更新版植物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10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更新版植物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1010.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更新版植物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1010.docx

更新版植物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1010

(2015更新版)植物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20151010

植物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器官是生物休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

植物体内,以营养生长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称为营养器官。

如根、茎和叶;与生殖有密切关系的器官称为生殖器官,如花、果实和种子。

2.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是胚珠经过受精而发育形成的结构。

种子一般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

在被子植物中,有的植物种子中的胚乳在发育过程中被子叶吸收,成熟后的种子没有胚乳,叫做无胚乳种子,如大豆、黄瓜的种子;成熟后种子内有胚乳的叫做有胚乳种子,如小麦、玉米、蓖麻的种子。

3.种子萌发后由胚长成独立生活的幼小植株,即为幼苗。

不同植物种类的种子萌发时,由于胚体各部分,特别是胚轴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长成的幼苗在形态上也不一样,可分为两类:

子叶出土的幼苗和子叶留土的幼苗。

4.种子成熟后,有些种子即使满足适宜的环境条件,也不能及时萌发,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萌发,种子这一特性称种子休眠。

5.有些种子在脱离母体时,胚尚未发育完全或胚在生理上尚未成熟,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育完全,此种现象叫种子后熟现象。

二、判断与改错

1.ד一粒种子”改为“一个颖果”或“一个果实”。

2.×改为“种子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种皮、胚和胚乳”。

3.ד种子”改为“有胚乳种子”。

“”

4.ד有”改为“无”。

5.×改为“胚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6.×改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均具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种类型”。

7.√

8.ד子叶”改为“胚乳”。

9.ד完全停止”改为“微弱”。

10.ד胚芽”改为“胚根、胚芽鞘或胚根鞘”。

11.×改为“一般种子贮藏时,对含水量有一个安全系数,高于或低于安全系娄都不利于贮藏。

12.×将“水分、温度和氧气”改为“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13.√

14.√

15.×花生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

16.×主要是由种子的下胚轴发育来的。

17.ד种皮过薄”应改为“种子皮过厚”。

三、填空

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

3.种皮、胚、胚乳,种皮、胚,有胚乳、无胚乳

4.糊粉层、淀粉

5.种皮过于坚硬,使胚不能突破种皮向外伸展

6.上胚轴和下胚轴在种子萌发时的生长速度不相一致

7.浅、深

8.胚根、下胚轴、子叶、胚芽,子叶出土幼苗

9.双子叶有胚乳种子,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有胚乳种子,单子叶无胚乳种子。

10.休眠

四、单选

1.D2.D3.A4.C5.B6.D7.B8.C9.D10.B11.C12.D13.A14.D15.C16.C17.C18.D19.B

五、多选

1.ACD2.BCDE3.ABCD4.BCE5.CD6.ABCE7.ABCE8.BCDE9.CDE10.BCE

六、问答题

11.微梁系统在细胞内常把微管、微丝和中等纤维三种丝状结构合称为微梁系统,由于三者在细胞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立体网络,将细胞内各种结构连结和支架来,维持一定部位上,行使各自功能。

12.后含物在细胞中产生的贮藏物质、代谢中间产物以及废物等,统称为后含物。

13.纹孔细胞形成次生壁时,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积壁物质,产生一些间隙。

这种在次生壁层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二、判断与改错

1.×改错:

1、将“组织”改为“细胞”。

2.√3.√

4.×改错:

“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改为“因所观察的是无原生质体的木栓细胞”。

5.√6.√7.×改错:

将“蛋白质”改为“水”。

8.×改错:

将“一切植物”改为“除细胞,真菌和蓝藻以外的一切植物”。

9.×改错:

本题可改为“植物细胞壁可分成三层:

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次生壁”。

10.√11.√

12.×改错:

题改为:

“胞质运动是胞基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也可有不同的流动方向”。

13.√14.×改错:

将“每一纺锤丝都”改为“染色体牵丝”。

15.√16.×改错:

将“G1”改为“S”。

17.×改错:

将“核分裂、胞质分裂”改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或将本题改为“有丝分裂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步骤”。

18.× 改错:

将“细胞”改为“减数”,同时将“分裂后期”改为“后期1”。

19.√20.× 改错:

删出“生活”二字,因所观察的细胞须经固定染色等处理。

21.× 改错:

将“微丝”改为“微管”。

22.√

23.× 改错:

将原生质体改成原生质。

24.× 改错:

将:

“核糖体”改为“白色体”。

25.× 改错:

将“将“合成糖”改成“蛋白质”。

26.× 改错:

将“细胞内”改成“液泡”。

27.√28.× 改错:

将“侧生分生组织”改成“次生分生组织”。

29.× 改错:

将“胞间隙”改成“胞间层”。

30.√

三、填空

1.选择、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2.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细胞壁、质体、液泡4.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5.蛋白质合成6.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

7.初生壁、胞间层8.液泡9.纺锤丝10.前期I的偶线、粗线

11.氨基酸、核苷酸、去氧核苷酸、核苷酸12.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壁

13.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中期

四、单项选择

1. C 2. A  3. B  4. A   5. C  6. C  7. A  8. B 9. C   10. A   

11. D  12. B  13. B  14. A  15. A 16. B  17. B

五、多项选择

1. A、D   2. B、C、D、E   3. C、D   4. A、B、D   

六、问答题

1. 答:

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

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

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

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

2. 答:

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

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通过减数分开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

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

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更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个方面。

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3.答:

植物细胞基本构造大体分为两部分,即细胞壁和原生质体。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外面,是原生质体代谢的产物。

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

一个成熟的细胞,细胞壁由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层,在壁上由于加厚情况不同未加厚的部位形成纹孔结构,在壁上还有胞间连丝结构;原生质体是指细胞壁以内原生质的总称,由外向内有细胞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细胞质膜超微结构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单位膜起选择透性作用;细胞质又细分为均匀的胞基质和具有一定结构和执行一定功能的多种细胞器(如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微体,微管等组成);细胞核是控制中心,由核仁和核质等部分组成。

第三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分生组织种子植物中具分裂能力的细胞限制在植物体的某些部位,这些部位的细胞在植物体一生中持续地保持强烈的分裂能力,这种具持续分裂能力的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2.组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并执行同一功能的细胞组合,叫组织。

3.维管束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是由木质部和韧皮部和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

二、判断与改错

1.×改错:

将“表皮”改为“周皮”。

2.×改错:

将“水水生植物”改为“旱生的肉质植物”

3.×改错:

将“筛管分子”改为:

“管胞”或“石细胞”等。

4.√5.√6.√

7.×改错:

将“均由……”改为“旱生的肉质植物”。

8.√9.√

10.×改错:

将:

“侧生分生组织”改成“次生分生组织”。

11.×改错:

将:

“……死细胞”改成“活细胞”。

三、填空

1.导管、穿、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

2.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3.形成层、木栓形成层

4.表皮、周皮

5.简单、复合

6.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或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

7.次、侧生(或次生)、木栓、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8.运输水分、支持

9.薄壁(或基本、或贮藏)、机械(或厚壁)

10.机械(或厚壁)、薄壁(或同化)、分泌(或外分泌)

11.筛、原生质联络

12.分泌组织、内分泌组织、外分泌组织

13.有限维管束、无限维管束

四、单项选择

1. C 2. C 3. B  4. D  5. D 6. A 7. B  8. B 9. D 10. A

五、多项选择

1. A、E  2. B、D、E  3. C、D、E

六、问答题

1. 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

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

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2. 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

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支持双重功能。

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

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连接成纵行的长管。

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

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细胞的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

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

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第四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凡有一定生长部位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

在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其着生位置不固定,故称不定根。

2.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称直根系,如松、棉、油菜等植物的根系。

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或根系全部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枝组成,粗细相近,无主次之分,而呈须状的根系,称须根系,如禾本科植物稻、麦的根系。

3.在根的横切面上,初生木质蜕整个轮廓呈辐射状,原生木质部构成辐射状的棱角,即木质部脊。

每种植物的根中,木质部脊是相对稳定的。

植物解剖学上依根内木质部脊数的不同,把根分别划为二原型、三原型等。

4.平周分裂即切向分裂,是细胞分裂产生的新壁与器官表面最近处切线相平行,子细胞的新壁为切向壁。

平周分裂使器官加厚。

垂周分裂指细胞分裂时,新形成的壁垂直于器官的表面。

狭义的垂周分裂一般指径向分裂,新壁为径向壁。

分裂的结果使器官增粗。

广义的垂周分裂还包括横向分裂。

横向分裂产生的新壁为横向裂,分裂的结果使器官伸长。

5.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三个阶段产生各种成熟组织。

这整个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

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处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织,由初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即初生结构,如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的维管柱三部分组成。

6.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

凯氏带在根内是一个对水分和溶质运输有着重要作用的结构。

凯氏带是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的。

7.单子叶植物内层细胞大多五面增厚,只有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这些细胞称为通道细胞。

通道细胞起着皮层与维管柱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8.发生于器官内部组织的方式称为内起源或内生源。

如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

9.根瘤和菌根是种子植物与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现象。

根瘤是豆科(或豆目)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植物(如桤木属、木麻黄属等)根部的瘤状突起。

它是由于土壤中根瘤细菌侵入根的皮层中,引起细胞分裂和生长而形成的。

根瘤细菌具有固氮作用,与具根瘤植物有着共生关系。

菌根是某些土壤中的真菌与种子植物根形成的共生结合体。

由于菌丝侵入的情况不同分为外生菌根(菌丝分布于根细胞的间隙,并在根表面形成套状结构)和内生菌根(菌丝侵入根细胞内)菌根和种子植物的共生关系是:

真菌将所吸收的水分、无机盐类和转化的有机物质,供给种子植物,而种子植物把它所制造和储藏的有机养料供给真菌。

10.根的顶端分生组织的最前端的一细胞分裂活动较弱的区域,称不活动中心。

不活动中心的细胞中,合成核酸、蛋白质的速率很低,细胞核、核仁、内质网和高称基体均较小,线粒体也少。

二、判断与改错

1.√

2.√

3.√

4.×改为“不定根是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

不定根的起源可以是外生源,也可以是内生源。

5.√

6.√

7.×改为“植物学上又把主根叫初生根,主根上生出的侧根叫次生根。

8.×删去“伸长区和”。

9.×改为“成熟区具根毛部分吸收力很强,失去根毛的成熟区部分主要是进行输慢和支持的功能。

10.×将“逐渐长长”改为“保持一定长度”。

11.×将“故为六原型”改为“有三个木质部脊,故为三原型”。

12.×将“中柱鞘”改为“内皮层”。

13.×改为“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发育成熟的方式均为外始式”。

14.√

15.×改为“根毛是根表皮细胞向外的突起,侧根是中柱鞘细胞分裂产生的。

16.×将“即总是发生于原生木质部与原生韧皮部之间的地方”改为“如在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的根上,侧根发生在对着初生韧皮部或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在三原型的根上,侧根是正对着初生木质部发生的。

17.√

18.×将“内皮层”改为“中柱鞘”

19.√

20.√

21.×改为“木栓形成层最早产生于中柱鞘部分,以后新木栓形成层逐渐内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的外方。

22.√

23.×将“寄生”改为“与植物共生”。

24.√

25.×改为“根瘤主要见于豆科植物的根上,桤木、杨梅、苏铁、罗汉松等非豆科植物的根上也具有根瘤”。

26.×将“细菌”改为“真菌”。

27.×将“次生维管组织”改为“周皮”。

三、填空

1.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

2.胚根、中柱鞘

3.吸收作用,固着、输导、合成、储藏、繁殖。

4.主根、侧根

5.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毛区)

6.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表皮、皮层、维管柱。

7.分生区细胞分裂、伸长区细胞显著地沿根的长轴方向延伸

8.成熟区、初生结构、表皮、皮层、维管柱。

9.豆科植物根、根瘤菌

10.外皮层

11.外始、原生韧皮部、后生韧皮部

12.轴向、径向

13.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

14.中柱鞘、内、初生木质部

15.维管射线、木射线、韧皮射线、横向运输

16.形成层、次生维管组织、木栓形成层、周皮

17.中柱鞘、木栓层、栓内层、周皮

四、单选

1.B2.C3.B4.B5.C6.D7.C8.D9.C10.B11.D12.C13.C14.C15.D16.D17.A18.D19.A20.B21.C22.C23.A24.C25.D26.A27.A28.D29.A30.A

五、多选

1.CD2.CDE3.ABC4.ABD5.BE6.BD7.BCD

六、问答题

1.根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1)固定和支持作用,根有庞大根系将植物牢牢固着在土壤中,并支持地上的茎叶,使其伸展。

(2)吸收作用,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

(3)根也有转化和合成作用如由无机N转变成有机N等。

(4)有分泌作用,可向周围环境分泌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

(5)根有贮藏作用,一些植物根薄壁组织发达,可贮藏养分,如萝卜、甜菜,甘薯等。

(6)繁殖作用,有些根出芽植物具有营养繁殖能力。

2.根的初生构造一般发生在根尖的成熟区,自外向内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维管柱)三部分组成。

表皮通常有一层细胞表面常形成大量的根毛;皮层由多层组成,又有外皮层、皮层和内皮层之分,表皮下的1-2层皮层细胞较小,排列紧密属外皮层;皮层最内一层为内皮层。

该层细胞较为特殊,径向与横向壁上有栓质或木质的条状加厚,称此为凯氏带细胞。

在对着木质角的内皮层细胞通常不加厚,称通道细胞;中柱位于根的中央,外面有一至几层薄壁细胞包围称中柱鞘。

里面有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彼此相间排列而成。

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又分别由原生和后生两部组成。

其成熟方式均为外始式。

不同植物种类其木质部数目不同,有二原型、三、四原型和多原型不等。

3.单、双子叶植物根的相同点:

二者根尖均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组成;在成熟区部位均为初生构造,两者初生构造均由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组成。

单、双子叶植物根的不同点:

单子叶植物根只有初生构造,而双子叶植物根在初生构造的基础上能进行次生生长,产生次生构造。

在初生构造部位其结构特点有的部位也有明显不同,如内皮层细胞,单子叶植物壁常五面加厚,而双子叶则四面加厚;单子叶植物初生木质束为多原型,而双子叶植物为二原、三原或四原型;单子叶植物根中间有髓,而双子叶植物根则无髓的结构;另外,由于双子叶植物的次生生长由中柱鞘形成的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因此,当产生次生构造以后,根的表皮和皮层脱落,而单子叶根的表皮和皮层一直存在。

第五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芽 芽是处于动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即枝,花或花序未发育前的雏体。

芽有各种型。

如按其着生位置分为定芽(包括顶芽和腋芽)和不定芽;按芽鳞的有分为鳞芽和裸芽;按其性质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按其生理状态分为活动芽与休眠芽。

2. 芽鳞痕 鳞芽开展时,外围的芽鳞片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称为芽鳞痕。

芽鳞痕的形态和数目因植物而异,是识别植物和进行植物分类的依据之一。

3. 藤本植物 有缠绕茎和攀援茎的植物称藤本植物。

根据茎的性状, 本植物分为木质藤本(如葡萄、忍冬)和草质藤本(如菜豆、旱金莲)。

4. 分蘖和蘖位 禾本科植物地面上或近地面的分蘖节(根状茎节)上产生腋芽以后腋芽形成具不定根分枝,这种方式的分枝称为分蘖。

分蘖上又可继续形成分蘖,依次形成一级分蘖、二级分蘖,依此类推,分蘖有高蘖位和低蘖位之分。

所谓蘖痊,就是分蘖生在 几节上,这个节位即蘖痊。

蘖位越低,分蘖发生越早,生长期较长,抽穗结实的可能性就越大。

5. 外始式和内始式 某结构成熟的过程是向心顺序,既从外方向内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称为外始式,如根的生木质部和根、茎的初生韧皮部的发育顺序是外始式。

反之,成熟过程是离心顺序,即由内方向外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是外始式,如茎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是外始式。

6. 髓射线 髓射线是茎中维管束间的薄壁组织,也称初生射线,由基本分生组织产生。

在次生生长中,其长度加长,形成部分次生结构。

髓射线位于皮层和髓之间,有横向运输的作用,也是茎内贮藏物质的组织。

7. 束中形成层 在茎的维管束中,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有一层具潜在分生能力的组织,称为束中形成层。

束中形成层于维管束之间的束间 形成层一起连成环形的形成层。

8. 年轮和假年轮 年轮也称生长轮或生长层。

在木材的横切面上,次生木质部呈若干同心环层,每一环层代表一年中形成的次生木质部。

在有显著季节性气候的地区中,不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形成一轮,因此习惯上称为年轮。

每一年轮包括早材和晚材两部分。

由于外界气候异常或虫害的影响,出现多次寒暖或叶落的交替,造成树木内形成层活动盛衰起伏,使树木析生长时而受阻,时而复苏,因此在一个生长季节中,不只产生一个生长轮,这即假年轮。

9. 树皮 树皮是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在较老的木质茎上,树皮包括木栓及它外方的死组织(统称外树皮)和 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如果存在)及韧皮部(统称内树皮)

10. 补充组织 树木析枝干上、皮孔一般产生于原来气孔的位置,气孔内方的木栓形成层不形成木栓细胞,而形成一些排列疏松、具有发达的细胞隙,近似球形的薄壁组织细胞,它们以后栓化或非木木栓化,称为补充组织。

随着补充组织逐步增多,向外突出,形成裂口,即皮孔。

11. 侵填体 木本植物多年生老茎中,早期的次生木质部(即心材)导管和管胞失去输导作用。

其原因之一,同由于它们附近的薄壁组织细胞从纹孔处侵入导管或管胞腔内,膨大和沉积树脂、丹宁、油类产物质,形成部分地戒完全地阻塞导管或管胞腔的突起结构,这种突起物即侵填体。

12. 环髓带 有些植物(如椴树属)的髓,它的外方有小型壁厚的细胞,围绕着内部大型的细胞,二者界线分明,这外围区,称环髓带,又称髓鞘。

13. 淀粉鞘 有些植物如早金莲、南瓜等茎的皮 最内层,即相当于由皮层外的细胞,富含淀粉粒,因此称为淀粉鞘。

淀粉包着维管柱的外围,可做为皮层与维管柱的“分界线”。

14. 顶端优势 植物枝条上的顶芽有抑制腋芽生长的作用,因此许多植物只有茎顶芽发育得好,主干长得快,而腋芽却受到抑制,发育较慢或处于休眠状态。

这种现象 叫做顶端优势。

二、判断与改错

1.√2.√

3.×  改错:

本句可改为:

“一株植物主干和每一侧枝顶端通常各有一顶芽,部分或全部叶腋内各有一个或多个腋芽。

4.×  改错:

“叶芽将发育成叶”可改为“叶芽(更合适的名称为枝芽)发成枝

条。

”“花:

改为”花或花序“。

5.√

6.× 改错:

本句可改为“植物学上把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茎是枝上除去叶和芽所留下的轴状部分。

7.√

8.√

9.× 改错:

本句可改为:

“淀粉鞘只邮于部分植物如旱金莲、南瓜等的茎中”。

10.√

11.× 改错:

本句可改变:

“植物的表皮细胞是由“一层活细胞组成,一般不具叶绿体”。

12.√

13.× 改错:

“有限维管束”改为“无限维管束”,“无限维管束”改为“有限维管束”。

14.√

15.× 改错:

句中“次生”均改为“初生”。

16.× 改错:

本句改为“环髓带是椴树等植物茎中位于髓外方的小型壁厚的细胞。

17.√

18.√

19.√

20.× 改错:

“节”改为“节间”

21.× 改错:

本句可改为“树皮是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22.√

23.× 改错:

“周皮”改为“木栓及其外方的死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