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月考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4382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1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月考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月考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月考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月考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月考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月考单元测试.docx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月考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月考单元测试.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月考单元测试.docx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月考单元测试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2020年11月月考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

B.甲的平均速度一泄比乙的大

C.甲的速度变化一左比乙的大

D.甲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比乙的大

2.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100~9月2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复季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图中的"莲花碗"是FH径的主赛场,下列关于亚运会田径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短跑运动员终点撞线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B.在出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一个时间间隔

C.短跑运动员跑20Om和20Om都是指位移

D.高水平运动员40Om比赛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其他运动员20Om比赛的平均速度

3.如图所示为某医院体检中心的身高测量仪。

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340m∕s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

已知测疑仪没有站人时,顶部距离台而3.0m,当一学生站在台而规定位置后,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0.01s,则该学生的身髙最接近()

A.IIOCrn

B.130Cm

C.150Cm

D.170Crn

4.小刚同学看新闻时发现:

自从我国采取调控房价政策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岀现减缓趋势。

小刚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据此类比方法,你觉得"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

A.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5.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加速度、位移、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

C.力、速率、位移、加速度

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

6.把竖直向下的90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等于120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A.30NB.90NC.120ND.150N

7.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24t-1.5t2(m),当质点

的速度为零,则r为多少:

()

A.1.5sB.8sC.16sD.24s

8.水下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宜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

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r上浮到海而,速度恰好为零,则蛟龙号在∕0(r0<∕)时刻距离海平而的深度为()

A.巴B.vrυfl-^C.匝D.MrF

2I2/丿2/2/

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库伦D.焦耳

10.火车从甲站岀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火车的位移一定相等

B.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一泄相等

C.火车的平均速度一左相等

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

1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B.用GPS确立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而朝上还是反而朝上

D.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

12.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也可以是指减小的速度

C.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疑的大小相等

D.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泄不断减小

13.汽车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Is内行驶了2m,第2s内行驶了4m,则汽车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

A.2m∕sB.5m∕sC・6m/sD・8m∕s

14.在大枣红了的时候,几个小朋友正在大枣树下用石块投向枣树,若某个小朋友从看到石块击中枣树树枝到听到大枣落地声最少需要0.7s,估算一下这课枣树的髙度至少是

()

A.1.5mB.2.5In

C.5mD.7m

15.如图所示,重力G=2ON的物体在水平而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已知物体与水平而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A.6N,方向水平向右

B.8N,方向水平向右

C.8N,方向水平向左

D.3N,方向水平向左

1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4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

D.2s后的物体做减速运动

17.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IS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IS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高度为(IOm/S?

)()

A.15m

B.20m

C.11.25m

D・31.25m

28.某质点向东运动12mt又向西运动20n‰

又向北运动6m,

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

小分别是

A.2m>IOm

B.38r∏fIOm

C.14m,6m

D.38m,6m

19.在运用公式Vt=VO+αt时,关于各个物理量的符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必须规泄正方向,式中的出、%、α才取正、负号

2在任何情况下α>0表示加速运动,α<0表示做减速运动

3习惯上总是规左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α>0表示做加速运动,α<0表示做减速运

4Vt的方向总是与VO的方向相同

A.®@B.②®C.①②D.③④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时没有惯性

B.亚里七多徳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

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轨迹时不能把月球看成质点

二、多选题

21・如图所示,斜而体A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B在外力林和&的共同作用

下沿斜而向下运动,当片方向水平向右,耳方向沿斜而向下时,地而对斜而体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受地而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若同时撤去Fl和竹,滑块3所受合力方向一左沿斜而向下

22.—个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而上,某时刻因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而匀加速运动起来,加速度大小为6.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速度为力,改为反向的另一恒力,作用二倍的时间,发现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此刻速度为V2,第二个恒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α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B.OIt02=4:

5

A・Qiz02=4:

3

C.Vi:

1/2=2:

3D・Vi:

”2=2:

1

23.两个中间有孔的质量均为M的小球用一轻弹簧相连,套在一水平光滑横杆上,两个小球下而分别连一轻弹簧.两轻弹簧下端系在同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如图所示.已知三根轻禅簧的劲度系数都为k,三根轻禅簧刚好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平横杆对其中一个小球的支持力为Mg+mg

B.连接质量为m小球的其中一个轻弹簧的伸长量为爲—

∖Bmg

C.套在水平光滑横杆上的轻弹簧的形变⅛>J-π-

6Ar

mg

D.连接质量为m小球的其中一个轻弹簧的弹力为丁

24.如图甲所示为倾斜的传送带,正以恒泄的速度V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倾角为37,—物块以初速度%从传送带的底部冲上传送带并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物块到传送带頂端的速度恰好为零,其运动的st图象如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0m∕s2f

sin3T=0.6,cos3T=0.Sf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传送带的速度为4m∕s

B.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32m

C.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D.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直与物块运动的方向相反

25.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有四条光滑细杆,英中OA杆竖直放置,03杆与OD杆等长,OC杆与斜而垂直放置,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四个环分别从0点由静止释放,沿04、OB、0C、OD滑到斜而上所用的时间依次为“、如如九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t1>t2B.t1=t3C.t2=tiD.t2

三、实验题

26.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左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立橡皮条的图钉,0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岀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泄沿Ao方向的是: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左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0,记录下0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片和F1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窪则求岀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和;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和3

27.用打点汁时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苣如图所示.当纸带在钩码带动下向下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1)该实验中,下列方法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应从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迹开始测疑、计算B•选用的钩码的质量应尽可能小些

C.操作时,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D•打点计时器的上下两限位孔应在同一竖直线上

(2)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选取了一条点迹淸晰的纸带,并测得连续三段相邻点的距离,但不小心将该纸带撕成了三段,并丢失了中间段的纸带,剩余的两段纸带如图所示,英中人、3两点的距离Xi=9.8Fnm,C、D两点的距离x2=17∙6mm.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在打点

计时器打下C、D两点的过程中,钩码的平均速度尸m∕s.

(3)实验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28.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下列仪器需要用到的是

(2)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B.拉小车的细线尽可能与长木板平行

C.纸带与小车相连端的点迹较疏

D.轻推小车,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说明摩擦力已被平衡

(4)如图所示是实验时打岀的一条纸带,A、B、C、D∙∙∙为每隔4个点取的计数点,据此纸带可知小车在D点的速度大小为m∕s,小车的加速度为m∕s2(小

数点后保留两位).

∖AβCDEF

jlll∣lllljlllIIIliIIIliIi岬IillIIIImllIlllPIIIlI呷IIljillI卩ll∣l呷IlllIIIlHIlIlIiIlL

OlCnI23456789IO

2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

B.电磁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使用的是低压(4-6V)交流电源

C•打点汁时器的打点周期与电压高低有关

D.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由交流电源的频率决泄的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

(3)某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一些列的点A、B、C、D、E,相邻两点间的

距离如图所示,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s,则计时点A、D对应的时间间隔内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打C点时的瞬间,纸带的速度大小为m/s;纸带的加速度

m∕s2o

单位:

CnKJ

B⅛II

C

I

I

D

B

I

f;

I

I

0.80

I

1.00

1.20

1.40

B

30.如图所示,为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左在小车上,测得两者间距为d.

(1)当小车向左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测得A、B两挡光片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

△t】和At?

则A挡光片经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A=,小车的加速度a二.

(2)本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有•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

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

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

bAbB

—F

r1

四、解答题

31.升降机由静I上开始以加速度6匀加速上升2s,速度达到3m/s;接着匀速上升10s;最后再以加速度血匀减速上升3s才停下来.求:

(1)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6

(2)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α2

(3)上升的总髙度H.

32.NBA球赛中,篮球以Vo=IOw/5的速度水平撞击篮板,撞击后以V=Sm/S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篮板接触的时间∆∕=0.15,求:

(1)篮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变化量;

(2)篮球与篮板撞击过程中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

33.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汽车经过某位置时,从一辆同向匀速运动的自行车旁经过。

以该位置为原点,自行车和汽车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均为国际单位):

自行车×1=6t,

1

汽车×2=IOt-(∙^)t2・求:

(1)经过多长时间自行车能追上汽车?

(2)自行车追上汽车时,汽车速度多大?

(3)自行车追上汽车前,二者间最大距离是多少?

34.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先后经过相距x=3Om的A、B两点所用的时间t=2s,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比力点增加了4m/s。

求.

(1)该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该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

35.近两年,台州交警将“礼让行人〃作为管理重点,“斑马线前车让人〃现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適现象,如图所示.司机小明驾车以43km∕h(约为12m∕s)的速度,在平直的城市道路上沿直线行驶.看到斑马线有行人后立即以2m∕s2的加速度刹车,车停住时车头刚好碰到斑马线.等待行人IOS后(人已泄过),又用了8s时间匀加速至原来的速度.开始刹车时设为计时起点(即UO),则:

⑴求车第3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⑵求车前IOS内的位移大小

(3)求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X=UOt+-αt2,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但

2

是不知道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关系,所以在某一段时间内位移关系无法比较,故A错误。

X

B.根据平均速度卩=—得甲、乙两物体平均速度无法比较,故B错误。

t

C.根据∆v=α∆t,所以一段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故C正确。

D.不知道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大小关系,根据F=ma可知无法确上合外力的大小,故D错误。

2.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研究短跑运动员终点撞线时,英自身大小不能忽略,所以不可以看做质点,故A错

误:

B.在田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个时间段,故是一个时间间隔,故B正确:

C.短跑运动员跑20Om时,不是一条直线,故20Om是路程而不是位移,故C错误:

D.40Om比赛时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不可能大于20Om时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3.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超声波经历的路程为S=W=340x0.01$=3.4/”,因为超声波是一来一去,故单向路程为

X=—5=1.7W,所以人高h=H-x=3.0m-∖.lm=1.3m=130Cm,B正确.

2

4.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增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房价上涨类比成速度增大,减缓趋势反映房价上涨变慢,类比成速度增加变慢。

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选项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睛】

能正确理解和区分一些物理量的含义和物理意义,其中速度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不一样的,要求同学们能够从题目中获取有用信息,运用类比法进行分析.

5.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

⅛,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详解】

A、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A错误。

B、加速度、位移、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都是矢量,故B正确。

C、力、位移、加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故C错误。

D、位移、加速度是矢量,路程和时间是标量,故D错误。

故选:

BO

【点睛】

本题关键要知道矢量与标量的两大区别:

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

6.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根据平行四边形左则有:

由根据数学知识可知:

Fi=+F2=√1202+903=15O.V.故ABC错误,D正确.

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比X=V0/+-Ut2可得:

2

√o=24m∕s,α=-3m∕s2

则当速度为零时,由v=vo+at可得:

0=24-3t

解得

t=8s

故选Bo

8・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蛟龙号距离海而的深度为

2

r0(z0

Z1D7

人)=DtO^-~t()Zt

∕o(∕o<0时刻距离海平而的深度为

v(r-rn)2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O

9.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亚里士多徳理论内部存在矛盾,通过铜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运用数学演算,得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创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故A正确,BCD错误

10.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BD.设火车最大的速度为V。

由题:

火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均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均为-没有其他条件,无法研究前后两个运动过程的位移关系、加速度关系和时间关系。

故ABD错误。

C.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P匀减速宜线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石=彳,所以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火车的平均速度一左相等。

故C正确。

11.B

解析:

B

【解析】

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岀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若视为质点,则该问题无法进行研究,故A错误;用GPS确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武汉”舰自身的大小、形状对左位几乎没有彫响,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故B正确:

硬币的形状与研究问题的关系非常密切,故硬币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滑冰运动员在冰而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欣赏,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1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增加的速度,选项A错误;

B.加速度也可以是指单位时间内减小的速度,选项B错误;

C.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选项C正确:

D.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选项D错误。

13.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等于常数,则有:

X2-Xi=Xi-X2

代入数据解得:

£=6m:

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C。

14.B

解析:

B

【解析】

大枣做自由落体运动,故h=-gt2=-X10×0.72w=2.45/»,故选B.22

15・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受到水平而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

物体对水平而的压力大N等于物体的重力G,则摩擦力大小为∕=μ∕V=μG=0.3×20N=6N.

A.

6N∙

故选A.

16.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弗I成的而积表示位移,根据图线的斜率的正负判断加速度的方向关系.

【详解】

A、由图线可知,物体在前2s内沿正方向运动,后2s内沿负方向运动:

故A错误.

B、前2s内和后2s内图线的斜率相同,则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a=—=—n√s2=1.5π√s2:

故B错误.

Δ/2

c、4s内的位移X=丄x3x2—丄x3x2=0,则4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故C正确.

22

D、2s后速度反向增大,则做负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和图线与时间轴1期成的面积表示的含义.

1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在第IS内的位移

h二*gt2=5m

物体在最后IS内的位移为15m,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可知

解得

t⅛=2s

18・B

解析:

B

【解析】物体运动的路程为12+20+6=38m,由右图可知,在东西方向最后是向西8m,又向北运动

6m,最后位移为IOmfB对.

19.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运用公式v=vo+at时,必须规泄正方向,式中的依巾、α才取正、负号;故①正确。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

当α>0,v<0,物体做减速运动:

故②错误,③正确。

在加速运动中末速度和初速度同向,在减速运动中V的方向与心的方向可能相反;故④错误。

故选A。

20.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的惯性仅由质量决左,与运动状态无关,自由下落的小球同样有惯性,故A错误:

B∙亚里士多徳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这一说法,故B正确:

C.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

重物与轻物下落一样快,故C错误:

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行轨迹时,月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把月球看成质点,故D错误.

二、多选题

21.C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斜劈A表面光滑(设斜面的倾角为0,A的质量为mA,B的质量为mB),对A分析有

A.撤去前有

如果撤去,使A相对地面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是

因为

解析:

CD

【解析】

【分析】

【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