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二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4166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二单元.docx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二单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二单元.docx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二单元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1、教材内容分析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驾驭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她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2、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51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28个生字,积累相关词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词串、儿歌,背诵《姓氏歌》。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表示一年四季的季节名词,了解常见的姓氏,初步认识字谜这种文字现象。

4、初步了解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5、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6、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7、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学情分析

4、教学重点

1、认识本单元51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28个生字,积累相关词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词串、儿歌,背诵《姓氏歌》。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表示一年四季的季节名词,了解常见的姓氏,初步认识字谜这种文字现象。

5、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了解汉字结构,方便以后学习更多的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六、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自主练习法

7、教学反思

 

8、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9、课时安排

共12课时,四课识字各安排2课时,“口语交际”安排1课时,“语文园地一”安排3课时。

课时准备:

1、《识字一》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由三部分内容编排而成。

第一部分是春夏秋冬图,展现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同是配上四组短语;第二部分是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同时出示四个常见自然景观和四组短语;第三部分时会认、会写的生字,这是本课重点学习内容。

本课内容在编排中依托常见的四季现象和在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创设识字情境,易于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激发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教学目标

1、认识“霜、吹、落、降、飘、游、池、入”8个生字和偏旁,正确美观地书写“春、风、冬、雪、花、飞、入”7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短语,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认识四季的季节特点和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

难点:

激发学生对美丽自然地热爱之情。

4、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启发性教学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诊断学习

1、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

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

2、多媒体出示四季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

(二)探求新知,精讲解惑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朗读。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出示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片内容。

(2)指名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完整句子。

4、学生自读四个短语,读准字音。

5、指名学生朗读。

6、学生练习有节奏地朗读这四个短语。

7、指导书写,出示本节课要求学会书写的四个生字。

(三)反馈纠正,巩固练习

1、学习课文,识字读词。

学生资助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拼音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和短语。

2、通过各种方式,练习课文生字听读。

3、鼓励学生用这四个词语练习说句子:

春天到了,小河边长出了绿绿的情操。

4、游戏巩固识字效果:

出示本节课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5、拓展提升,欣赏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大自然还有哪些景物。

(四)归纳小结

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和体验,就能体会到更多生活的乐趣。

(五)当堂检测

1、一字多词:

花()()()

飞()()()

2、连词成句

小鸟树林一只只飞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板书设计

 

2、《姓氏歌》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篇与形式有关的儿歌,旨在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形式,并依托儿歌进行识字。

二、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四、教学方法

导入法、创设情境法

五、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录音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诊断学习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

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探求新知,精讲解惑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 

2、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3、交流姓氏故事 ?

提示:

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

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4、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5、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

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6、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 你姓什么?

我姓李。

 什么李?

木子李。

 他姓什么?

他姓张。

    什么张?

弓长张。

 古月胡, 口天吴。

双口吕,言午许。

 三横王, 草头黄。

立早章。

双人徐。

耳东陈, 禾木程。

中国人,百家姓。

   7、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8、活动总结:

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9、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

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三)反馈纠正,巩固练习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午、古、王”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李、吴、双”引导学生观察、描红、临写、扩词 知道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4)归纳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习了写字。

(5)当堂检测

1、给下列汉字加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女_____()

十_____()

又_____()

(六)板书设计

3、《小青蛙》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首生动有趣的儿歌,通过儿歌创设的识字情境,让学生认识到“青”字与不同的偏旁组合能够形成新的汉字,让学生初步感受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构字特点。

2、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7个字。

认识新笔画:

横折提。

     

2、自主积累词语,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我们应该爱护它。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写好4个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我们应该爱护它。

4、教学方法

对比法创设情境法

5、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投影仪、朗读音带。

6、教学过程

(1)导入与诊断学习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共同来学习,你们猜猜它是谁?

(投影谜语):

       

小小游泳家,说话叫呱呱;      

 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

      

 猜猜这个小游泳家是谁?

       

2、学生猜谜、回答。

 

      (出示小青蛙图片)师模仿小青蛙和大家问好。

在你眼中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呢?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3课《小青蛙》。

这只小青蛙还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呢!

请大家认真听课文录音,看看它到底遇到了什么事。

(2)探求新知,精讲解惑

1.借助汉语拼音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

 

      2. 质疑:

你在读书时有没有遇到困难?

(针对学生读不好的字,教师加以指导) 

      3.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教师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直接感受读书的快乐,听听与自己读的是否一致。

 

      4.和老师竞赛读:

师读一句,生跟读一句,看看是同学们读得棒,还是老师读得好。

 

      5.同桌之间互读,全班齐读。

(3)反馈纠正,巩固练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你能说一说这首小诗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板:

捉——放)复习词语:

青蛙、一只、为什么。

 

      2.自由读全诗,数数全诗一共有几句话。

 

      3.小组合作学习:

四人一组自学课文,先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读完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小组汇报:

汇报时先读句子,再说意思。

没说明白的地方其余小组给予补充。

5、学习由“青”字组成的形声字

(4)归纳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和可爱的捕虫能手--小青蛙交上了好朋友,而且还认识了一组由“青”字组成的形声字,发现了这些汉字的有趣之处。

学习汉字,真是太有趣了。

(5)当堂检测

课文知识填空

(6)板书设计

4、《猜字谜》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依托两则有趣的小字谜,创设识字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猜字谜过程中识字写字,体会猜字谜的方法,感受汉字的神奇。

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字、左、右、红、时、动、万”7个生字,理解“纯净、相遇、感动、万里无云”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地朗读两则字谜,并能根据字谜中的相关提示猜出谜底。

3、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感受到猜字谜的乐趣,初步领会猜字谜的方法。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字、左、右、红、时、动、万”7个生字,理解“纯净、相遇、感动、万里无云”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地朗读两则字谜,并能根据字谜中的相关提示猜出谜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感受到猜字谜的乐趣,初步领会猜字谜的方法。

4、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导入法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6、教学过程

(1)导入与诊断学习

谜语导入:

出示几则谜语。

(1)小伞一把把,长在大树下。

不能当伞用,做菜顶呱呱。

(2)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

腿儿像柱子,尾巴像辫子。

总结:

猜谜语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生活中的水果蔬菜、动物植物、常见用品等可以编成谜语,就连我们学习的汉字都可以编成谜语来猜吧!

谜底是汉字的谜语就叫做“猜字谜”。

今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两则有趣的字谜。

(2)探求新知,精讲解惑

1、借助品议自主朗读第一则谜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3、巩固识字。

4、再次齐读儿歌,读出节奏。

5、自主朗读儿歌,边读边想,并与同为轻声交流。

6、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猜出来的谜底,并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1)从“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这句话可以猜出这个字是左右结构,而且左半部分的字与绿色有关,右半部分的字与红色有关,整个汉字与凉风有一定的关系。

(2)再根据第二句话“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进行思考,这个绿色的东西可能是一种植物,而根据“最怕水来攻”可以推测出是“火”。

(3)把这几句话整合会变成“秋”字。

7、总结方法,拓展应用

(3)反馈纠正,巩固练习

1、学生自主阅读第二则谜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3、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自主认读

(2)指名学生认读

(3)观察字形,交流识字方法

(4)再次齐读儿歌,读出节奏

4、再次轻声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5、指名交流自己猜出来的谜底,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6、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当讲解:

(谜底是请、情、晴、清)

7、总结:

这个猜字谜的方法与前一则不同,儿歌中的每一句都隐藏了谜底的汉字,给这个汉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所组成

的新字的意思也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偏旁和新字的意思来猜一猜。

(4)归纳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猜了有趣的字谜,感受到了猜字谜的乐趣,学习了猜字谜的方法。

课下,同学们可以把这些字谜带回家,让爸爸妈妈也来猜一猜。

(5)当堂检测

1、“万”字共有__________笔,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是________结构的字,可以组词()(),它还有一个同音字是“______”,可以组词()。

七、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听故事,讲故事

1、教材内容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训练主题是“听故事、讲故事”的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

看图听老师讲故事,然后再自己讲讲这个故事。

第二部分是《老鼠嫁女》的故事,为学生提供听故事讲故事的依据。

第三部分提出了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教学目标

1、一边看图,理解图画的意思。

看图,一边听老师讲《老鼠嫁女》的故事,理解图画的意思。

2、在看图和倾听的过程中,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自己讲讲这个故事,讲故事时能做到声音洪亮,故事讲述基本完整。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一边看图,理解图画的意思。

看图,一边听老师讲《老鼠嫁女》的故事,理解图画的意思。

2、在看图和倾听的过程中,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教学难点:

自己讲讲这个故事,讲故事时能做到声音洪亮,故事讲述基本完整。

4、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导入法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6、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诊断学习

谈话导入:

出示老鼠的图片,学生交流自己对老鼠的了解。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讲一个和老鼠有关的非常有趣的故事。

(二)探求新知,精讲解惑

1、学生按顺序自主观察八幅图,边看边思考:

图上出现了哪些人物?

它们的出场顺序是怎么样的?

2、指名学生交流,根据交流情况教师将相关图画贴在黑板上。

(老鼠一家--太阳--乌云--风--墙--猫)

3、提问:

这些人物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4、老师讲述故事

5、提取关键信息,鼓励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边回忆边叙述故事。

指名学生按照图画的顺序进行交流,老师适当小结:

商量--找太阳--太阳拒绝--找乌云--乌云拒绝--找风--风拒绝--找墙--想到了猫--老鼠把女儿嫁给了猫

(三)反馈纠正,巩固练习

1、提出写作要求:

(1)看图,先一幅一幅地说,把句子说通顺;

(2)连起来说一说,中间可以加上一些连接词,如“接着”“然后”等。

2、小组推荐同学上台进行讲故事展示。

(四)归纳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听懂了《老鼠嫁女》这个有趣的故事,通过努力还学会了自己讲述这个故事,真了不起!

课下可以回家给父母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五)当堂检测

(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1、教材内容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内容安排丰富,形式多样,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识字写字,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是重点,创设多种生动有趣的情境。

2、教学目标

1、认识与天气有关的汉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渠道。

2、初步认识26个字母,读准音,区分形。

3、进一步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的汉字。

4、阅读小诗,了解祖国幅员辽阔,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积累8个描写春天的词语,初步了解其意思,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与天气有关的汉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渠道。

2、初步认识26个字母,读准音,区分形。

3、进一步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的汉字。

教学难点:

1、阅读小诗,了解祖国幅员辽阔,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积累8个描写春天的词语,初步了解其意思,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4、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导入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诊断学习

视频导入:

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资料,指名学生交流在刚才的天气预报中听到了哪些有关天气的词语。

总结:

生活处处能识字,看天气预报也是我们学习汉字的一种途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与天气有关的汉字和词语吧!

(2)探求新知,精讲解惑

(A)学习“趣味汉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认读有关天气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识字正音。

3、图文对照,理解意思。

4、巩固识字,识记字形。

5、联系生活,适当拓展。

(B)初步认识26个字母

1、在汉语拼音中学习了声母和单韵母,现在让我们再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出示23个声母和6个单韵母。

2、师总结:

在这23个声母中,zh、ch、sh、和z、c、s、的开头字母是相同的,所以就把它们三个去掉了。

剩下的20个声母和6个单韵母在一起是26个声母,这26个字母可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哟!

3、读准音

(1)自主尝试读一读。

(2)指名分行认读。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4、识记形

(1)引导学会说呢过将每个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进行对照,看看什么发现。

(2)指名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适当小结:

26个字母中,有一部分是大小写相同,如:

c、o、p、s、u、v、w、还有一部分是大小写稍微有变化的,如:

b、f、h、i、j、k、l、m;最后一部分大小写差别较大,需要认真记忆,如:

a、d、e、g、q、r、

5、教唱字母歌

(C)教学“读一读”“写一写”

1、在汉语拼音的韵母家族中,有些韵母的发音相似。

2、出示“an--ang、en--eng、in--ing”这三对韵母,指名认读。

3、学生自主读一读“见、万、王、方、长、全、半、上”这八个字,并注上读音。

(D)学习小诗《祖国多么广大》

1、借助拼音自主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分句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随机正音。

3、出示图片,理解小诗的意思。

知道有感情地朗读全是:

知名度、齐读、配乐读。

(三)反馈纠正,巩固练习

(A)学习“书写提示”

1、出示“白、回、国”三个汉字,指名学生认读。

2、指名学生交流这三个字的笔顺,说一说这三个字在笔顺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师明确:

这三个字在书写上都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3、师范写,生观察书空

(B)学习“日积月累”

1、师谈话: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一起去大自然中欣赏春天。

2、从语言中学会描写春天的词语,出示8个四字词语,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读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词语。

3、指名学生分行朗读词语,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教师正音。

4、出示课文插图,是适当的描述,让学生猜一猜可以用哪几个词语来表示。

(C)朗读小诗,精读小诗

1、师范读小诗,生认真倾听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小诗,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学情况

4、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争取将小诗读得更准确、流利,更有感情。

5、了解小诗大意。

6、师生对读:

师读每一小节的开头一句:

“谁和谁好”,生读余下部分。

7、适度创编:

谁和谁好?

_____和______好,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归纳小结

同学们,本次的语文园地,我们学习了很多丰富的知识:

26个字母,描写春天的成语,以及促进友好相处的小诗一首。

希望大家把这些知识用起来,多多积累

(5)当堂检测

(六)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1、教材内容分析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的胜过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遵循语文发展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她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2、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58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是写汉字27个,积累相关词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背诵古诗《春晓》。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伟人故事,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

4、理解并积累有关描写颜色和感觉的词语,初步体会量词的使用方法。

5、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6、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学情分析

 

四、教学重点

1、认识本单元58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是写汉字27个,积累相关词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背诵古诗《春晓》。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伟人故事,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

五、教学难点

1、理解并积累有关描写颜色和感觉的词语,初步体会量词的使用方法。

(多多积累相关词语,为扩充词汇量以及今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2、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3、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6、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导入法资料补充法

七、教前反思

 

八、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九、课时安排

共11课时,四课课文各安排2课时,“语文园地二”安排3课时。

1、《吃水不忘挖井人》

1、教材内容分析

本文是以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是讲述了毛泽东在江西领导革命时为当地老百姓挖了一口井,解放后乡亲们在井边立碑题字的故事。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

4、初步体会,“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引申义。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认识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

4、教学方法

资料补充法情境创设法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6、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