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案四年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4016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教案四年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技术教案四年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技术教案四年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技术教案四年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技术教案四年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教案四年上.docx

《技术教案四年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教案四年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教案四年上.docx

技术教案四年上

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

汽车是怎么工作的

个性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瞭望台了解汽车的种类

2.知道汽车的结构

3.能够分清各个部件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汽车是怎样工作的。

本课的难点是认识汽车结构和汽车发动机怎样运转,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教学活动指导

1.出示一些大型中性小型汽车的图片

2.组织学生讨论各类型的汽车特点

3.讲解瞭望台里的汽车种类

4.引领学生进入探索馆,了解汽车的结构(动力、悬挂、控制、安全、车身等部分)

5.了解学习汽车发动机一般有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两种

6.了解学习:

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

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

7.体验屋中进行练习:

把汽车部件归入所属小组,并清楚写出这个汽车部件的作用

课堂小结:

 

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讨论,知道汽车的种类、结构和汽车是怎样工作的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

(1)汽车都有哪些种类?

(2)汽车都有什么结构?

(3)汽车结构中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

火车和铁路带来了什么

个性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火车运输的出现了解铁路带来的变化

2.在铁路的变化中,感受时代的进步,感受

身边的铁路,初步形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以火车为交通工具学习火车的构造以及工作原理。

本课的难点是学习铁路带来的变化,认识认识身边的铁路

教学活动与指导

1.视频导入:

用马来拉动木制轨道上的大篷车(注意木制轨道)

2.介绍第一条“铁路”出现在欧洲

十八世纪铁制轨道代替了木制轨道

观察火车轨道都有什么构成(枕木、轨道、夹具、轨座)

3.引导学生交流:

当时人们为什么要使车子在轨道上行驶?

为什么行驶的火车不会从铁轨上滑出来?

4.随着火车变化,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变化?

5.介绍我们身边的铁路,了解黑龙江省的铁路线路

课堂小结:

 

 

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

交通工具的利于弊

个性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瞭望台观察海陆空各个领域的交通工具(船、车、飞机)

2.通过比较海陆空的交通工具,

3.发现手的局限性,了解工具的作用。

4.在吹肥皂泡的活动中,感受吹具可以代替,还可以加以改进。

满足不同的需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发现手的局限性,认识工具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体验、教师来引导落实。

本课的难点是弯制铁丝圈,可以通过教师示范来解决。

课前准备

两个大小不同的铁丝圈吹具、一杯已调制好的肥皂液、肥皂、洗义粉或洗洁精、甘油、杯子、小刀、筷子、吸管、铁丝、培养皿。

教学活动与指导

活动一:

吹肥皂泡

教师教学流程

1.导入:

大家玩过吹肥皂泡么?

请两位同学上台来,用这两个大小不同的铁丝圈吹具吹泡泡,看看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讨论:

肥皂泡的大小、多少与什么有关?

3.归纳:

当肥皂液一样的情况下,肥皂泡的多少、大小与吹具有关。

学生活动流程

1.两位同学上台,分别用大小不同的铁丝圈吹具蘸同一杯肥皂液,对着空中吹肥皂跑。

其他同学观察。

2.交流并回答问题。

 

活动二:

制作铁丝圈吹具

教师教学流程

1.提出任务:

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个铁丝圈吹具,玩吹肥皂泡?

怎样做呢?

2.教师示范铁丝圈吹具的两种制作方法:

(1)徒手弯制铁丝圈。

(2)借助工具弯制铁丝圈。

3.指导学生分别用两种方法制作铁丝圈吹具。

4.提出问题:

用手和借助铅笔制作吹具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流程

1.观察教师制作铁丝圈吹具。

2.常识制作。

3.作品展示。

4.讨论问题,归纳总结:

用手直接弯制的铁丝圈圆圈不规则、不平整;借助铅笔更方便省力,弯制的铁丝圈圆圈规则、平整等。

活动三:

吹肥皂泡比赛

教师教学流程

1.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用自己制作的吹具吹肥皂泡,比一比,谁吹出的肥皂泡又大又多。

2.组织学生参加吹肥皂泡比赛。

3.体温:

游戏中发现了什么问?

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活动流程

1.参加吹肥皂泡比赛。

2.交流各自吹具的使用效果和心得。

活动四:

用吸管吹肥皂泡

教师教学流程

1.提出任务:

在桌上吹一个肥皂泡,让其停留在桌子上,然后在这个肥皂泡内部再吹一个肥皂泡。

2.提供吸管,请学生尝试完成任务。

3.提出新任务:

加工吸管,看看吹出的肥皂泡有何变化,

4.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改变吹具的结构,吹肥皂泡的效果会不一样。

学生活动流程

1.尝试用教师提供的吸管完成任务。

2.将吸管的一端剪开几个口子,展开成喇叭口,再试试吹肥皂泡的效果。

3.交流、回答问题。

4.

 

应提供两个大小不等的铁碗司圈作吹具。

讨论时,学生可能回答肥皂跑的大小与肥皂液蘸得多少有关。

此时,教师可以将肥皂液倒早培养皿中,让两位同学各蘸少许再吹。

 

学生制作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尤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如提醒学生:

用手制作吹具的铁丝两头都要弯一个很小的圈,确保不伤人。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方便,省力。

铁丝圈的圆圈规则、平整等方便比较,让学生懂得:

与徒手制作相比,借助工具制作作品,不仅方便省力,而且作品的质量更好。

 

比赛时,教师可配置一大杯肥皂液,奋发给学生,让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铁丝圈吹具吹肥皂泡,比谁吹的肥皂泡又大又多。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试试用铁丝圈吹具能完成任务,再试着用吸管完成任务。

学生加工吸管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剪刀用安全。

讨论时应引导学生总结:

改变工具的结构,最后达到的效果会不一样。

课后记:

 

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

忙碌的小镇

个性设计

教学目标

1.听童话故事,发现人们利用不同的工具做事情。

2.发现人们在不同场合(室内外、地下、空中)利用不同工具做技术动作。

3.通过讨论身边人们从事的工作,发现技术和工具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发现人们都在利用工具做事情。

在认识(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工具做不同的事情)时,学生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在职业上,而忽略技术和工具,教师可以通过“连一连”练习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技术和工具上。

教学活动与知道

活动一:

看图、听童话故事

教师教学流程

1.导入:

大家都喜欢听童话故事吧?

今天我们要听一个童话故事——“忙碌的小镇”。

在听故事时,大家要思考几个问题:

小镇上的人在忙什么?

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中分别用到了什么工具?

2.播放录音或讲故事。

3.组织学生交流:

在故事中,谁在用什么工具做什么事情?

完成“连一连”练习。

4.引导学生思考:

小镇上的人分工相同吗?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活动流程

1.看图、听故事,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问题。

3.共同完成“连一连”练习。

4.思考并回答问题。

活动二:

看图编故事

教师教学流程

1.提出任务:

小镇上的人很忙碌,那么小镇上的人又在忙碌什么呢?

请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仔细观察图片,并编一个小故事,看哪个小组的故事编的最好!

2.鼓励学生将编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解释填空题,并引导学生完成填空题。

学生活动流程

1.看图,在小组内讨论故事情节,编故事。

2.小组代表讲故事。

3.完成填空题。

活动三:

说说自己居住的城镇或乡村

教师教学流程

引导学生交流;我们居住的城镇或乡村是怎样的?

哪些人做什么工作?

用到了哪些工具?

学生活动流程

1.分组讨论,说说自己居住的城镇或乡村。

2.总结身边人们做的工作及使用的工具。

 

思考题一定要在听故事前提出,以便带着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教师可以在学生听完故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商量怎么回答问题,并比一比:

哪个小组听故事最认真,回答最全面。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个范式,如“人用——工具做——事情”;并将学生的答案用“连一连”形式贴在黑板上。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较少,教师应做好文字解释。

学生往往从职业上判断小镇上的人分工不同,容易忽视“不同的人用到的技术和工具也不同”,所以教师要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工具做不同的事情”加以强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技术上。

看图编故事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加以指导,可以先挑选小镇的一角,说说在这个地方居住着哪些人,他们在用什么工具做什么事情。

应指导学生完成填空题,帮助学生归纳:

小镇上的人职业不同,用到的工具不同,做的事也不同。

完成填空题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归纳:

小镇中居住着许多人,他们各有各的工作,分工很细。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童话故事中走出来,关注现实生活总人们的不同工作和使用的不同工具,从而关注身边的技术活动。

 

课后记:

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

造房子

个性设计

教学目标

1.从故事“造房子”,中发现造房子需要挖土工、泥瓦匠、木匠、电工、管道工等许多人,他们按计划、有步骤地合作,才能共同造好房子。

2。

通过听故事和完成练习题,发现造房子要用到砖、水泥、黄沙、木材等许多材料,以及不同工种的工人要用不同的工具。

3.通过师生合编故事,发现房子内的各种设施(如水槽、抽水马桶、浴缸、冷热水管、通风管道等)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设计和安装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知道建造房子时工人要用到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可以通过听故事、完成练习题来落实。

本课的难点是发现造房子需要许多人按计划、有次序地合作才能完成,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归纳总结来解决。

教学活动与指导

活动一:

看图听故事、复述故事

教师教学流程

1.导入:

小山羊乐乐和爸爸妈妈住在小镇的一角。

他家附近没有别的房子,也没有小伙伴和他玩。

小乐乐好孤单啊!

突然有一天(停顿一下),请大家听童话故事“造房子”……

2.播放录音或讲故事,请学生看图。

3.组织学生交流并复述故事:

小乐乐盼望的小朋友来了吗?

他看到了什么?

谁来讲讲自己听到了什么故事?

4.组织学生完成填空题。

学生活动流程

1.看图听故事。

2.复述故事。

3.按要求思考并回答问题。

活动二:

看图续编故事

教师教学流程

1.导入:

小乐乐想,除了今天看到的建筑工人、草料及工具外、还有其他人参与造房子么?

还会有其他材料运来吗?

他想看个究竟。

第二天他又来到工地……请大家看童话故事的图,等会儿把你看到的讲给大家听。

2.组织学生看图。

3.引导学生分组读编故事。

4.提问:

在造房子时,哪些人用了什么工具?

组织学生完成填空题。

学生活动流程

1.看故事的图。

2.在小组内续编故事。

3.完成天空题。

活动三:

看图、师生合编故事

教师教学流程

1.提出合编故事的要求,组织学生看图,与学生一起合编故事。

2.出示抢答题,请学生抢答。

3.归纳总结:

造一幢房子,需要许多人按计划、有次序地工作,既分工又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其中,不同的人会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

学生活动流程

1.看图,与教师一起合编故事。

2.完成抢答题。

 

学生复述故事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是不是关注技术的内容,说书谁用什么工具做什么事,以便为后面的引导作准备。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在复述故事时不求完整。

学生通过做填空题,回答小山羊乐乐看到工地上来了哪些人,做了哪些事,用到什么材料和工具,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故事的技术活动上来。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技术的角度去关注:

造房子需要用到许多材料,分工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工具做不同的事情。

 

教师可将填空题贴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完成填空题,引导学生注意技术的分工。

教师按照故事清洁的发展,一步步提出问题,让学生将故事编下去。

由于学生识字量少,对题目要求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应在学生抢答前解释题目。

课后记:

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

种玉米

个性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听(讲)故事,知道种玉米要经过播种、养护(除草、松土、浇灌)、收割等一系列过程。

2.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利用农机可以是农民工作得更快、更省力。

3.明白劳动可以增加财富,可以用财富换来新的技术产品满足新的生产需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知道农机可以是农民工作得更快、更省力,可以通过听故事、完成填空题来落实

本课的难点是知道人们因为生存的需要而生产粮食,可以通过教师启发和归纳来解决。

教学活动与指导

活动一:

看图听故事、回答问题

教师教学流程

1.导入:

猴伯伯有一个很大的农场,他买了玉米种子准备种又香又甜的玉米。

可是,他忙了半天,也没有种多少,这可怎么办呢?

想不想听猴伯伯想了什么好办法?

2.放录音或听故事,请学生看图。

3.出示填空题,提问:

猴伯伯想了什么办法解决种玉米又累又慢的问题?

学生活动流程

1.看图听故事。

2.做停空题,交流猴伯伯是怎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活动二:

看图讲故事

教师教学流程

1.提出问题:

玉米种子种在田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玉米的成长需要什么条件呢?

2.指导学生看故事的图、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流程

1.看图,并思考玉米成长的过程。

2.交流问题,了解玉米成长需要的条件。

活动三:

看图讲故事

教师教学流程

1.提出问题:

玉米成熟后,猴伯伯又是怎样忙碌的呢?

2.指导学生看故事的图、讲故事。

3.组织学生交流:

猴伯伯是怎样收割玉米的?

收割的玉米又是怎样处理的?

猴伯伯为什么要买新卡车?

学生活动流程

1.看图,了解收割、出售玉米的故事。

2.讲故事。

3.思考并交流问题。

活动四:

交流现实生活中农民种粮食的过程

教师教学流程

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我们平时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

农民用什么工具耕种?

他们要付出怎样的劳动?

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粮食?

学生活动流程

讨论与交流。

 

教师讲故事前应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没有播种机时猴伯伯怎样种玉米,有了播种机后又怎样,让学生认识使用农机可以省力、提高效率。

 

引导学生关注:

玉米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因此播种玉米后还要做一些养护工作,如除草、松土、灌溉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猴伯伯开着收割机采摘玉米”中认识机械化生产的好处,进一步认识机械化生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猴伯伯将玉米出售给蔬果铺换成钱”中,认识劳动能增加财富;同时,从“猴伯伯又用卖玉米的钱买了新卡车”中,知道可以用劳动所得更新技术设备。

这些问题一年级学生在当堂课中难以回答,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后回家请教父母,下节课再讨论。

课后记:

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修理工作

个性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产品有时会不工作,但是可以借助工具可以修好,进一步理解工具的作用。

2通过交流生活中的实例,认识有些人专门从事修理工作,初步了解修理技术。

3能明确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并感受提问和观察可以帮助自己领会事物是如何工作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有些人专门从事修理工作,初步了解修理技术。

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落实。

本课的难点是创造性地回答“什么人修理什么”。

教师可以先结实什么是创造行贿大,再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动脑。

教学活动与指导

活动一:

了解游戏主题—修理

教师教学流程

1.提出问题:

铅笔盒坏了,该怎么办?

2.演示修理铅笔盒。

3.组织学生讨论,哪些人专门从事修理工作?

学生活动流程

1.学生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如买个新铅笔盒,修理坏铅笔盒。

2.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活动二:

明确游戏规则

教师教学流程

1.出示医生坐诊的图片,提问:

医生在干什么?

2.介绍游戏规则。

3.教师做裁判,组织一住学生试玩游戏。

学生活动流程

1.观察图片,并回答:

医生在给病人看病。

2.了解游戏规则。

3.选3—4位同学为一组,试玩游戏,其余同学做观众。

活动三:

比赛:

说说“什么人修理什么”

教师教学流程

1.组织学生分组,选出各组裁判。

2.指导各组开展比赛。

3.组织学生评选出一些有创意的回答。

学生活动流程

1.分组,选出裁判。

2.各组开展比赛。

3.评选出一些有创意的回答。

 

教师可出示一个坏了的铁皮铅笔盒(如插销掉了),让学生说一说该怎么办。

接着,教师修理铅笔盒,点出本课的主题“修理”,并引导学生说出:

教师修理铅笔盒。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例子思考:

如钟表坏了,交钟表匠修理;自行车轮胎破了,交修自行车的人修补轮胎;电视机坏了,交修理工修理电视机;热水器坏了,打电话请厂家来修理等。

教师还可说明修理也是一门技术。

出示医生坐诊的图片,主要是让学生将“看病”与“修理”联系起来。

教师应说明,病人身体出现问题,医生给他治疗,也是一种修理。

这可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创造性回答做准备。

在试玩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结实,以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的认识。

本游戏主要是让学生围绕主题“修理”开展动脑竞赛。

教师应鼓励学生尽量在保证不被淘汰的基础上多得分,多给出一些创造性回答

课后记:

 

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

线条造型

个性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线条可以变幻出多种造型,了解设计是个创造的过程。

2.能明确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领会“设计有时是一个很简单的创造过程”,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落实。

本课的难点是设计有创意的造型或对造型进行创造性的说明,可以通过教师引导、举例说明来帮助学生理解哪些是有创意的造型和说明。

教学活动与指导

活动一:

认识线条造型的多变

教师教学流程

1.用一根电线变化出不同的造型,如手镯、数字“3”等。

2.提问:

利用电线还能变出什么呢?

3.归纳:

原来,只要我们的头脑中有创意,就能够用一根线条设计出造型多样的作品来。

学生活动流程

1.观看电线的变化。

了解线条的造型可以有许多变化。

2.小组讨论问题。

活动二:

辨别普通回答和创造性回答

教师教学流程

1.将电线变成造型“U”。

提问:

这是什么东西?

2.根据学生的回答解释什么是创造性回答。

学生活动流程

1.看电线造型,回答问题。

2.了解什么是创造性回答。

活动三:

明确游戏规则

教师教学流程

1.介绍游戏规则。

2.教师做裁判,发布开始口令,请几位学生试玩游戏。

学生活动流程

1.了解游戏规则。

2.选3—4位同学为一组,试玩游戏,其余学生做观众。

活动四:

“线条造型“比赛

教师教学流程

1.组织学生分组,选出各组裁判。

2.指导各组开展游戏。

3.组织学生评选出一些有创意的造型和说明。

学生活动流程

1.分组,选出裁判。

2.各组开展游戏。

3.评选出一些有创意的造型和说明。

 

教师可请一位心灵手巧的学生上台,让他用电线变化出不同的造型。

教师因个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想象力。

让他们意识到设计有时是一个很简单的创造过程,并为下一活动辨别普通回答和创造性回答做准备。

 

如果学生回答这是大写英文字母“U”,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普通回答,并引导学生再猜测。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了,教师可以拿出“U”形磁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U”可以是磁铁,并告诉学生这就是创造性回答。

教师应帮助全体学生明确游戏规则,避免正式开始游戏时学生因不懂规则导致游戏难以开展。

 

本游戏主要是让学生围绕“电线的造型变化”进行动手动脑活动,开展比赛。

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设计一些有创意的造型和说明。

课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