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3 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3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3 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3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进阶特训(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有信
处暑以后,天气渐凉。
漫山遍野都是疲倦,犹如门前的野茉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累了。
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划。
桦树叶子,每天哗哗哗往下掉,铭黄色系,锦缎一般华丽,村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
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再也不是蓬勃的绿,是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经历的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身体里也装的一卡车的疲惫。
秋天成了果实的天下,小区里,柿子,石榴,无花果一日日的收服自己,渐渐饱满。
微风振枝,熟果坠地,是木槿的紫白缤纷,也是糖炒栗子的幽香甜洌……银杏树上白果累累,疲倦而幸福的等待着圆满的凋落。
鸟雀们吃柿子、石榴、无花果,在飞行的过程中排泄,粪便一旦落入泥土,尚未消化掉的籽实则发起芽来,于草丛里层出不穷的生长。
自然万物的循环该有多么幽微和奇妙。
前几日天色,是汝窑的淡青,衬了泾宣一样的云朵,偶有风过,慢慢地,又轻了,薄了,狂草里添了飘逸,是王献之的草书,浑然里尽是勃勃生气,如虫沥沥。
近期,连日来都是阴的,沟渠旁,园林工人在割草,草汁的甜香沁人心脾,来来回回一趟一趟,闻着闻着,恍如置身深山泉林,有长风万里的辽阔。
最大的苦恼是屋子前后草地里油蛉开始了大面积的鸣叫,吵的睡不踏实,前后窗户关起来,又闷,开一扇吧,即便用上耳塞,也阻挡不了油蛉们潮水般汹涌的叫声,要到霜降以后,这些小虫子们才会停止鸣叫。
仿佛是为了抗争属于自己的生命时光的短暂。
夜里,了无睡意,随手翻书,又翻到汪曾祺《晚饭花集》,重复读了多遍,真是好。
有一个短小说就叫《晚饭花》,不及三千字,淡的不得了,清清浅浅的笑风,娓娓而来,更像一小幅淡墨点画的册页,虽无《世说新语》那般传奇激烈,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古中国的气质一下出来了。
即便一张桌子用旧了,纹理尚在,仿佛可以触摸到温度。
读这样的小说犹如喝了一碗家常的热汤,那份生活的朴素的静气,把你深慰良久。
《晚饭花》里的李小龙就是汪曾祺自己。
一个作家纵然到了年老,依然尚可借助文字去还原一颗远去的少年心。
李小龙每天放学经过巷子里,东看西看的,石榴垂在树枝上,王玉英家的墙根边一排晚饭花。
王玉英坐在这一排花前做针线。
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
后来王玉英许了人家,未婚夫是钱老五。
李小龙听说钱老五风流浪荡不务正业,还传说他跟一个寡妇相好,不仅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后来,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晚饭花还开着。
李小龙很气愤,他觉得王玉英不该嫁给钱老五。
从此,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重读废名短篇小说系列,以及长篇《桥》,一样简淡,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
无论废名,抑或汪曾祺,都曾受了古诗词极深的影响吧,只点染,不铺排,一直往内收,留下大片空白,简直是倪云林的远山图卷啊,一派苍烟枯老,飘拂了人世间淡淡忧伤,总要等到读完以后,去咂摸,有一种莫名的情绪肆意流泻,渐渐地,不晓得怎么了,又浓烈起来,就是那种余音不竭的浑然、缭绕,令人怦然。
把小说写到单纯的境界,也是一种生命的还原吧,点点滴滴,把你打动,然后有了白菊花茶一样的寂寞,很淡很淡的惆怅。
这世上,单纯的,都是永存的。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自己在秋天的所见、所听、所读做了诗意的叙写,语言清新,情趣盎然。
B.文中“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一句,微微流露出作者对汪曾祺小说的一些批判色彩。
C.文章的第一段,短小精悍,平淡的叙述中颇有远村孤烟的含蓄淡静之致。
D.这篇文章是在说秋天的典型事物的特点,其实也是在诉说一种人生况味。
所有的事物身上也有人的影子。
2.结合文章,说明文中的两个“疲倦”分别具有怎样的含意。
3.请分析秋天的“信”有哪些?
这些“信”分别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母亲
张翎
母亲要来多伦多探亲,苏伟请了半天假,独自在家收拾房间。
关于母亲的住处,苏伟两口子有过一些激烈的讨论。
苏伟觉得母亲的眼睛不好,怕上下楼梯摔跤,应该住在楼下进门的那间房。
妻子晓烨说楼下这间房是她的办公室,办公桌极是笨重,电话、传真、电脑、打印机重新布线都要费事。
两个人争执了半天,结果是苏伟的意见胜出——苏伟说母亲来探亲,没有医疗保险,若真摔了,医疗费用将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晓烨沉吟了半天,才说:
“要搬你搬,我不管了。
”
机场里接了母亲,母亲的模样倒没什么大变,只是身材更矮小了一些。
母亲把鼻子凑得近近地打量儿子,像是猫在闻食。
“头发哪儿去了?
瘦成这个样子。
”母亲摸着儿子的手,啧啧地叹气。
“还是你媳妇比你强,腰圆肚圆的,一看就是身体好。
”苏伟捅了母亲一下,让母亲住嘴。
晓烨这些年一直在减肥,最听不得人说她胖。
母亲的眼病,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
至今回想起来,苏伟总觉得是自己偷了母亲眼睛的那份光亮。
苏伟的父亲去世很早,他和两个哥哥都是靠着母亲在皮鞋厂工作的微薄工资长大的。
母亲常年营养不良,又劳累过度,有一天突然眼睛就坏了。
三个孩子也是从那时才真正懂事起来,每天做完作业,就开始糊火柴盒。
糊火柴盒的收入孩子们只上交一部分,另一部分自作主张拿去给母亲买了鱼肝油。
后来三个孩子都成了家,大哥二哥搬出去住,苏伟也大学毕业去了省城。
母亲这些年始终自己一个人过,她不愿和任何一个儿子住在一起。
苏伟是母亲最疼的一个幺儿子,所以当苏伟提出要母亲来多伦多探亲的时候,母亲虽有几分犹豫,最后还是来了。
母亲是个节省的人,在苏伟家,母亲舍不得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总是手洗了自己的衣服挂在卫生间里晾干,水常常滴答一地。
晓烨说了许多次地砖浸水要起泡的,后来母亲就等到早上他们都上了班才开始洗衣服,快下班时赶紧收拾起来。
地上的水迹,母亲是看不清的,但晓烨的脸色却渐渐难看了起来。
母亲操劳惯了,到了儿子家里依旧煎炸烹炒,一屋子油烟,惹得火警器呜呜地叫……后来,晓烨就带着月亮在外头吃饭,再打包了外卖给苏伟母子吃。
母亲无饭可做,又不懂英文,连普通话也说不好,看不懂书和电视,更不爱出门,于是每天只在家里巴巴儿地坐着等儿子回来,天黑了也不开灯,省着电费。
母亲近年学会了抽烟。
母亲很稀罕月亮,见了月亮就爱搂搂,亲亲。
月亮用英文说不要碰我,母亲听不懂,却看出月亮是一味地往晓烨身后躲。
晓烨便对母亲说:
“月亮不习惯您的烟味。
”母亲听了,从此再也不敢碰月亮。
母亲的签证是六个月的,可是母亲只呆了一个半月,就提出要走。
其实母亲是希望儿子挽留的。
可是晓烨没说话,苏伟就不能说话。
母亲虽然眼力不好,却看出儿子得看儿媳妇的眼色行事。
航班是大清早的,苏伟一个人开车送母亲去机场。
一路上,苏伟只觉得心里有一样东西硬硬地堵着,气喘得不顺,每一次呼吸都像在叹气。
泊了车,时间还早,苏伟领着母亲去机场餐馆吃早饭。
母亲干瘪的手颤颤地伸过来抓住苏伟的手:
“娃呀,你听她的,都听。
妈年轻的时候,你爸也是顺着我的。
”母亲的话在他堵得严严实实的心里砸开一个小洞,眼泪无声地涌了出来。
他跑去厕所坐在马桶上,哭了一场。
走出来,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装有两千美金的信封,硬塞进母亲兜里:
“两千美金,大哥二哥各五百,您留一千。
”然后陪着母亲排在长长的安检队伍里,母子不再有语。
临进安检门时,他迟疑了一下才说:
“哥写信打电话,别提,那个,钱,的事。
”
送走母亲,走出机场,外边春寒料峭,苏伟想找一张手纸擤鼻涕,却摸着了口袋里原封不动的信封。
苏伟坐进车里,启动了引擎,却很久没有动身。
汽车噗噗地喘着粗气,白色的烟雾在玻璃窗上升腾、聚集,又渐渐消散。
(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机场见到儿子后的打量、抚摸、叹气,以及在家里忍不住想搂搂、亲亲月亮,这些表现都体现出母亲的慈爱。
B.父亲去世的早,苏伟弟兄三人成家后都出去住了,而"母亲这些年始终自己一个人过",反映了她的落寞与伤心。
C.不习惯异国他乡的生活、难以融入儿子家的家庭氛围等多重复杂因素,导致母亲探亲期限未到就提出要离开多伦多。
D.苏伟送别母亲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暗示他给母亲和哥哥的两千美金的事情并未征得晓烨的同意,而且也不想让她知道。
2.文中的“母亲”具有哪些品质?
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
3.请结合原文,探究造成“母亲”和“妻子”矛盾冲突的原因。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夏日花格窗
肖复兴
窗户,对于老北京人度夏而言,很重要。
在没有电风扇、没有空调的年代,全靠窗户通风透气,让凉爽能进得屋子。
以前的老北京,一般人家,大多不是玻璃窗,而是那种花格纸窗。
夏日到来,即使不可能家家都像有钱人家换成竹帘或湘帘,起码也要换上一层窟窿眼儿稀疏的薄纱布,好让凉风透进屋里。
过去有竹枝词道:
“绿槐荫院柳绵空,官宅民宅约略同,尽揭疏棂糊冷布,更围高屋搭凉棚。
”各家的窗户上安上新纱帘,即竹枝词里说的“糊冷布”。
那时候,我们管它叫“豆包儿布”,很便宜。
对于老北京四合院的格局,夏仁虎在《旧京琐记》里曾给予特别的赞美:
“京城屋制之美备甲于四方……因地因时,皆有格局也……夏日,窗以绿色冷布糊之,内施以卷窗,昼卷而夜垂,以通空气。
”他说的没错,一般的窗户都会有内外两层。
只是,我小时住过的大院房子,和他所说略有不同:
窗户外面的一层,是花格窗,糊窗户纸;里面的一层,一平到底,糊冷布。
这样的设计是有道理的,可以让风尽可能畅行无阻地吹进屋子里。
那时候,在我们大院里,糊绿色冷布的有,卷窗很少见。
外面的一层窗是可以打开的,往上一拉,有个挂钩,挂在窗户旁边的一个铁钩子上,旁边还有一个支架,花格窗就支了起来。
如此一来,里面的“冷布”,既可挡住蚊虫,又可让凉风长驱直入进屋子。
如果夏夜户外正好有树,又正好有明亮的月光,把摇曳的绿叶枝条的影子,映在窗户纸和冷布上,朦朦胧胧的,变幻着好多图案,有一种水墨画的感觉。
这是在玻璃窗上绝对看不到的景象。
前些日子,读到邵燕祥先生的一则短文,题目叫《纸窗》。
他说的是1951年的事情。
那时候,郑振铎的办公室在北海的团城,他去那里拜访。
办公室是一排平房。
郑振铎的写字台前临着一扇纸窗。
郑对他兴致勃勃地说起纸窗的好处,最主要的好处是它不阻隔紫外线。
老人对这种老窗,才会有这样的感情。
事后,燕祥回忆那一天的情景写道:
“心中浮现一方雕花的窗,上面罩着雪白的纸,鲜亮的太阳光透过纸,变得柔和温胞,几乎可掏了。
”将纸窗的美和好处以及人和心情连带一起,写出一种静暄柔美的意境。
对于北京的这种纸窗,燕祥还这样写他自己的另一番感受:
“也许明清以后的人才用纸糊窗,也才领略此中的情趣。
月明三五照着花影婆娑,这是温馨的;若是霜天冷月,把因风摇晃的枯枝的影子描在窗纸上,可就显得凄厉了。
”他说得真好,夏天的夜晚,月光把树和花的影子描在窗户纸上,才是美好的温馨的。
而且,老北京多用高粱纸糊纸窗。
冬天,薄薄的纸窗,是难敌朔风的扑打的。
其实,纸窗再怎么好,也是难抵玻璃窗的。
纸窗不过是农业时代的产物而已。
后来,我读《燕京杂记》,其中提到一种特殊的窗户纸:
“玻璃纸,俗谓光明纸,用以糊窗,自内视外则明,自外视内则暗。
”我没见过这种玻璃纸。
在我们大院里,倒是看过有钱人家将花格纸窗换成玻璃窗。
我家的窗户没有全换成玻璃的,父亲为了省钱,只是在窗户中间一块对开的杂志那样大的地方换成了玻璃,也算是跟随时代的发展吧。
我曾为此很有些阿Q式的自鸣得意。
尤其下雨的时候,趴在玻璃前看:
雨珠打在玻璃上面,又顺着玻璃一颗颗滑落下来,再一滴滴前仆后继地爬上去。
这成了我寂寞童年里难忘的记忆。
后读清人杨静亭的竹枝词:
“画堂春坐日迟迟,富贵人家得自宜。
不待揭帘知客至,疏窗嵌得是玻璃。
”不觉笑话自己当初的自鸣得意。
人家早在清朝就已换上玻璃窗了,坐井观天的我还以为换上巴掌大的玻璃窗,就是跟上时代了呢。
我们大院没拆的时候,我回大院,看到那些花格木窗早都没有了,都换成了大玻璃窗。
但是,每扇窗户旁边的铁钩子和支架都还在---虽都已锈迹斑斑,却像是沧桑的时光老人,不动声色地垂挂在那里,任其风吹日晒---是那个逝去年代的夏日留下的一点儿记忆的痕迹。
我问旁边的年轻人:
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
他们一问三不知。
如今,大院早已拆干净了,老北京那种花格窗再也见不到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窗户之于老北京人度夏的重要作用起笔,再点出以往老北京普通人家大多用花格纸窗的事实,呼应标题,领起下文。
B.文中援引关于北京纸窗“月明三五”与“霜天冷月”之夜迥异氛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前者那种美好、温馨氛围的喜爱。
C.文章以“花格窗”为线索组织材料,既叙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插入他人的生活体验,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语言质朴。
D.“却像是沧桑的时光老人,不动声色地垂挂在那里”这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看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之后的喜悦心情。
2.文中两处引用竹枝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文章结尾一段能否删除?
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学,完成问题。
童塘情怀
孙江月
①我家老屋前就是童塘。
②童塘的四堤长着不同的树和各色的杂花野草。
东堤是一处高高的土丘,土丘上是一抹黛色的柑橘树,秋深之时,硕果累累,如万家灯火。
南堤和西堤是密密匝匝的翠竹林和香蕉树,那是鸟雀栖息的天堂。
北堤是疏落的桃树、李树、梨树。
不用说,童塘的风光就四时分明了。
③开春,惹你眼花缭乱的,莫过于童塘的桃树、李树、梨树了。
它们总是以浪漫的姿态,尽情地开满堤岸——那开着的是要出嫁的大姑娘,脸上抹着胭脂儿,浓浓的,是要乘了东风的长车去远方吗?
未开的,是带着羞涩的童女,在母怀里瑟缩着,脸上还挂着串串儿水晶,汪汪的,是惜别姐姐出嫁前的泪滴吗?
东风硬朗的时候,桃花、李花、梨花便纷纷扬扬落满池塘。
盈盈春水,荡起千朵万朵花瓣。
那花瓣真是千树之精英,万花之芳魂呀!
④而到仲春或谷雨,童塘的蛙们就开始热闹起来,大大小小的蛙儿在塘里游荡着,欢乐着。
它们是春天的使者,是大自然的交响。
它们没有佯装和矫饰,也没有奢望和企图。
它们“哇哇”地朝天歌咏,犹如学堂孩子们“琅琅”的书声一样淳朴、自然。
⑤夏天,最吸引人的就是塘中的荷,只要散步童塘,就会立马遥想古今。
⑥在这样好的诗境地,你尽可以扮一个渔翁,撑一竹长竿,望着荷香弥漫的童塘,作一个闲钓的姿势,仅此即足以迷醉你的思想性灵。
如果你还不满足,那好,“莲动知鱼游”的古典诗歌意象即能从你眼下生出:
弥望的田田的叶子,缓缓的从你的眸子里裂开一道缝,那是一尾尾自由的生灵向你漫游过来了,随即,弥望的田田的叶子又柔柔地合拢而去……
⑦在满月的夜晚,塘中的荷最是袅娜、惬意。
它们顶着月光,隆起朵儿,时而含着笑靥,时而打着盹。
南风吹来,晶莹的露珠便从荷的玉盘上滑下去,化入宁静的碧水。
这会儿有一只蛙,不,是两只!
像受着了“惊”,从另一株肥腴的荷叶上,来了一个蛙泳的姿势——“哐”的一声,跳入了碧清的水里。
我明白:
这瞬息的动姿绝非是“惊鸿照影”之写意,亦非是“沙鸟带声飞”抑或“池花对影落”——噢,那分明是一对拥入水中的完美的“翡翠恋人”呀!
⑧童塘的秋天,更使我热爱,尤其是菊花、蜜蜂、蝴蝶。
这菊花儿是一种清瘦耐寒的单瓣型的小黄花,是花中的隐逸之君。
只要你嗅了它,你的精神就会来;碰了它,你的情感就会来。
那一丛丛,一片片,蓬蓬勃勃密匝匝的野菊花在塘边开着,它的香似一层薄薄的雾缦,又似一缕缕梦幻的轻纱,笼罩着童塘的整个容颜。
⑨这季节,蜜蜂和蝴蝶是最平常的客人,它们朝饮木兰,夕餐秋菊,常三三两两,成群结队飞来,像赶集似的,嬉逐于菊丛。
⑩童塘的冬天也是令人迷醉的。
瞧,那高高的立在塘际的青秆儿,不是别的,是刚刚从深秋中拔节过来的野生芭茅,花冠蓬垂着,一吊一吊的,像只只雪白的苍鹭。
低矮的,是丛生在塘畔的蔓草仙藤,它们或隐或露,隐着的是它们冷峻的思想,露着的是它们直面大地的情怀。
严霜下,它们愈冷愈苍翠,愈冷愈精神,或紫或蓝或白,静静地开着点点小花,并溢发出阵阵扑鼻的幽远的清香。
⑪雪毕竟是要下来的,这是童塘的福气。
童塘的雪从不激越,亦不猥琐;它飘飞如青杨之花絮,坠地如慈母之抚摩;它飞在树上,柔而轻,像催春的白梅;撒在地上,薄而白,像铺地的玉帛。
⑫呵,童塘!
银装素裹的童塘哦,即是四时风光分明的最后诗章。
那诗章是圣洁的,无暇的,是天国精灵之所在,是大自然恩赐于人类的一面明洁的镜子!
(《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清新、朴素而又简洁自然。
作者通过描写和想象,一幅清新、美丽的童塘景象通过优美的语言映现在读者面前。
B.文章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夸张、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
C.文章描写景物有动景,也有静景,动静相映;有远景,有近景,远近结合。
D.本文以"童塘情怀"为题,以"我家老屋前就是童塘"入笔,以"银装素裹的童塘"收笔,中间抒写了童塘四季不同的景色,很有章法。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部分。
3.作者写了童塘春夏秋冬四季的哪些景物?
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总有一天会空缺
田鑫
①玉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之后,它站过的地方就陷了下去,空出一棵玉米秧的位置。
我盯着那个不大不小的坑,那棵玉米秧子紧贴着地面,没有一点要站起来的意思。
②我总觉得,指甲长了剪短又长上来,韭菜割了过些日子又是一茬,树叶黄了会绿,竟然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越想越失落,并且有一种顿悟了的感觉,才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就像被踩进土里的玉米秧一样,总有一天会突然空缺。
并且这种空缺,谁也都会遇得到,甚至还伴随一生。
③我从童年开始,就在经历各种空缺,并记住它们所带来的滋味和创伤。
④小时候寡言,我整天闷不吭声,这种情况直到遇到堆金才得以缓解。
他和我相反,一上课就想说话,每一任同桌都受不了他,老师觉得我不说话,堆金要是坐我身边想说话也没得说,没想到弄巧成拙,堆金竟然打开了我这把生硬的锁。
⑤他竟然成了我遇到的第一个突然消失了的人。
他将一瓶劣质白酒灌进自己十二岁的身体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从此,教室里那张课桌的一边就空出一个十二岁孩子的位置,我坐在旁边,守着一个巨大的空洞。
⑥堆金的离开让我明白了人有一天也是会突然空缺的,但是母亲的离开,却让我理解了空缺带来的痛到骨子里的悲伤。
毫无征兆,我在放学回家的途中被截住了,来接我的人说你母亲出事了,得赶紧去看看。
其实我对出事毫无概念,就跟在他身后。
跑到山坡上的时候,一车土豆翻在路上,母亲躺在父亲怀里,软软的,看见我就流起眼泪。
我别过头,想把泪水憋回去,可是无济于事。
她被送到医院前眼睛还是睁的,送回来就一直闭着眼睛。
那个傍晚,在一一和亲人们告别之后,从此家里的院子里炕上饭桌上就空出母亲的位置。
父亲和他的几个孩子守着母亲留下的空缺,度日如年。
⑦三年前,祖父去世,这个四合院里又一次出现了让人悲伤的空缺。
在过完一生闭上眼落了幕之后,我们把祖父埋到了埋着母亲的那块地里,从此,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祖父的身份,就永远地空缺了下来。
大家尽量把悲伤收起来,装作没事人一样,吃饭的时候,先给爷爷盛一勺,放在供桌上,估摸着他动筷子了,我们才搛菜。
事实上,我们就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
⑧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父亲被我带进城。
父亲走了,村庄里就空出了他的位置。
我像移走一棵树一样,硬生生把父亲连根拔起,让他带着原土来到这座城市。
这个走路佝偻着腰的小个子男人,一张嘴就露出两排黄牙,不用说话就知道方言一定带着土味。
这个在村庄里无比威严的父亲,没有了在田间地头的神气,没有了喝酒打牌时的狡黠,面带怯色,悄悄地活着。
⑨今年清明节,陪父亲回趟村庄给先人们上坟。
两个空缺者回到村庄,跪倒在坟地里,疯长的野草把每一个坟堆盖得严严实实的,父亲清理完他的父亲身边的草,又清理了我的母亲身边的草,然后在两座坟之间,清出一块空地。
⑩离开的时候,我回了下头才看清楚,原来祖父和母亲的坟地之间,恰好留出一座坟的位置。
父亲不说,我心里明白,这块空地,是他留给自己的,这时候把它空出来,是想着在村庄里早早选下一块空地方,安放这些年的空缺,以及多年后将永远空缺的自己。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四段用简练的笔墨交待堆金对我的影响,为后文堆金意外去世后抒发我的感受作铺垫。
B.祖父去世后,我们“装作没事人一样”“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是因为我们害怕“空缺”,不敢面对祖父离世的现实。
C.作者描写父亲“佝偻”的身姿,“黄牙”和“土味”,是为了展现他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状态,因而他才会“悄悄地活着”。
D.本文描述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空缺”现象,语言朴素自然,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传达出了作者复杂的生活感受。
2.文中多处写到“空缺”带给我的感受,请列举三处加以简要概括。
3.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及作用。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夜哭
吴佳俊
我在夏夜里听到过各样的哭声。
那哭声,有时大,有时小;有时缠绵,有时悔恻;有时孤绝,有时冷寂;有时如流星划过天幕,有时如蚊虫嗡鸣耳畔;有时似夜风摇撼大树,有时似月光照临池面;有时像乡村基督徒唱诵的赞美诗,有时像吃斋信佛者念诵的经文…
这些哭声,曾让我彻夜难眠。
我躺在床上,被各种哭声深深地包裹着,酷似黑夜包裹着村子。
苦痛和忧伤如同明灭闪烁的繁星,布满了我大脑的天空。
我睁开眼,望着漆黑的屋瓦,耳边不自然地响起艾青在他的《诗人论》里发出的诘问:
“如果你听见深夜里还有哭声……你的嘴还能缄默吗?
”然而,我的确只能缄默,在这个沉闷的夏季的夜晚。
我不缄默,又能如何呢?
在回乡居住的这些日子里,我还从来没有如此这般地被众多的密集的哭声所恼过,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不是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这是一个有着哭声的惶然的“子夜”。
我一定要出那些哭声的来处,我要知道到底是谁在深夜里哭泣,以便使我的内心获得安妥和宁静。
我的锐敏的听觉的雷达,顺着那声音的频率,在黑夜里四处探查,像一束微弱而幽冷的光,穿梭于夜的深渊里。
遗憾的是,我探查了整整一个夏季,还是未能彻底搞清楚那些哭声的来源。
只有极少数的几种哭声,我是确凿地知道它们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为此,我愿意将它们简略记述在这里。
我希望我的文宇不再缄默,尤其在听见深夜里的哭声的时候。
树肯定哭过。
因为哭过的树的叶片都是纷乱的,有的甚至变得焦黄。
我居住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树—有感情的树,会欢笑也会流泪的树。
我经常在散步的时候看到过它们那或悲伤或样和的样子。
印象最深的,是我家菜园旁土坎上的那棵洋槐树。
每年春天,树上都会缓满繁密的白花。
那是蜜蜂最欢欣的季节,却是洋槐树最忧愁的季节,现在,洋槐树早已枯萎了,再也开不出洁白的花朵,然而蜜蜂仍会年年飞来围着枯树转,有时,蜜蜂还会带来鸟雀、蝴蝶、蜻蜒随着它们一起转。
转着转着,蜜蜂就开始哭了。
蜜蜂一哭,鸟雀也哭,蝴蝶也哭,蜻蜒也哭。
最后,枯死的洋槐树也哭了。
我至今不明白,既然树都死去了,那它又怎么还会哭泣呢?
而且哭声还那么响亮,那么具有穿透力。
难道是洋槐树死了,只剩下它的哭声还活着么?
土地肯定哭过。
因为哭过的土地只长荒草不长庄稼。
我的村庄周遭全是这类长满了荒草的土地,我每天从原先的回坎走过,荒草都会抓我的膝盖,它们试图强迫我下跪,再试围覆盖我,我挣扎着,抵抗着,为土地,也为我自己。
或许是土地可怜我,才在我脚底下嘤嘤地哭。
我熟悉它们的哭声,它们的哭声里包裹着太多的盐和太多的碱。
夏天肯定哭过。
因为哭过的夏天总是海热、干燥的,它们会把嗓子哭得沙哑,把喉咙哭得冒烟把田地哭得坼裂,把虫子哭得自杀;它们还会把凉风哭成汗液,把山路哭成血管,把粮食哭成饥饿……我不知道其他的季节是否也会哭,比如春天会哭吗?
冬天会哭吗?
秋天会哭吗?
反正夏天是会哭的,难怪我会在夏季里听到那么多的哭声呢。
也许,夏天是在代替秋天哭、冬天哭和春天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