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6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2840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6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6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6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6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6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67.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6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67.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67.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67

5黄河颂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能正确认读、理解、识记、运用本课词语. 

3、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知识;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状况.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在朗诵中想象、感受黄河的气势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朗诵打好基础. 

2、采取听、读、诵、背等灵活多样的朗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3、在讨论交流,品味质疑探究中,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

课前准备

1.教师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寻有关黄河的摄影作品和影像资料,使学生通过观看这些作品对黄河产生感性认识.

2.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指哪条河?

 (黄河)学生回答后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黄河的地理位置,并说说对母亲河——黄河知多少?

 (提示:

可从河长、流经省份、流域面积及人口、历史文化等方面回答)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相关资料,并让学生齐读:

 

黄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30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产丰富,山川壮丽,居民几占中国总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则约占全国四成,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读完教师顺势导入课题:

既然我们的母亲河如此之伟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满怀激情地歌颂她吧!

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劈(pī)浊流(zhuó)

巅(diān)

气魄(pò)

澎湃(péngpài)

狂澜(lán)

宛转(wǎn)

屏障(píngzhàng)哺育(bǔ)

榜样(bǎng)

一泻万丈(xiè)

(2)理解词义

1、气魄:

魄力;气势.

2、赞歌:

赞美人或事物的歌曲或诗文.

3、澎湃: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4、狂澜:

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5、宛转:

辗转.文中指弯弯曲曲地地延伸.

6、摇篮:

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7、体魄:

体格和精力.

8、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

9、哺育:

喂养;比喻培养.

10、滋长:

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11、榜样:

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

12、九曲连环:

本义指黄河的地理、自然特征(黄河有九个重大的弯).现在多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也可以形容河流弯曲.九曲,形容道路弯弯绕绕.连环,形容曲折的道路一条连着一条.

13、一泻万丈:

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文中指前者.

14、浩浩荡荡:

形容声势壮大,规模广阔.

2、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的《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8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唱遍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3.背景探寻

本诗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面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坚强不屈的意志.于是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创作了篇幅与规模宏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由抗战演剧队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国.

整体感知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

“颂”

2、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个部分:

序曲、主体、尾声.

3、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本诗首尾呼应,但序曲部分重点在“黄河”上,尾声部分重点在“中华儿女”上.

4、请同学思考“主体”部分:

可以分成几部分?

重点在哪里?

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什么?

可以分为两部分:

绘黄河、颂黄河.

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即望黄河.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绘黄河”部分所写的内容及其作用.

从三方面实写黄河之景,表现颂歌气势,为“颂黄河”蓄势.

6、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

诗人从几方面来歌颂黄河?

三方面:

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

7、“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

黄河!

”.默读第二节,思考:

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

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句话将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

历史贡献;第二层:

地理特征;第三层:

自然特点.

文本探究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

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2.“澎湃”“狂澜”“宛转”“屏障”等词语向我们展示了黄河的伟大气势和特征.为什么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明是在黄河流域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黄河养育了世代的炎黄子孙,所以称它为“摇篮”.这是一个暗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3.标题中最关键的字是“颂”,表明整篇诗歌都在对黄河进行赞颂.为什么在演唱前安排一段朗诵词?

演唱前安排一段朗诵词的目的是引起听众的注意,知道是歌唱黄河的歌.前面的朗诵词交代演唱主题,确定演唱基调,有“引言”的作用.

4.作者借对黄河的描绘歌颂,表达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诗歌最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最后两句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这里用反复起了强调的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5.诗歌对黄河的赞颂部分,用“啊!

黄河”把它分为了三个层次.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民族的屏障”,说它有“千万条铁的臂膀”?

以“啊!

黄河!

”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诗中的比喻“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分别是从黄河的地势特点和自然特点作喻,肯定了黄河的保卫作用和激励中华民族斗志的作用.

6.这是一首风格豪迈的诗歌,在赞颂黄河之前为什么还要“望”黄河呢?

在赞颂黄河之前先“望”黄河,是先描写,再歌颂.作者在歌颂黄河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望”中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严谨,为后面的歌颂做了很好的铺垫.

7.感受诗歌中黄河的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为什么最后一段要与“中华儿女”联系上呢?

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诗歌最后道出的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8.学习黄河的伟大与坚强,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这确实是作者的心声,读到这,我们都会热血沸腾,并将保卫祖国作为至高的誓言,下面让我们以“作者写黄河,就是写……”的格式面对黄河说一句心中的誓言,以此颂扬伟大的黄河吧.

例如:

(1)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儿女因为你而骄傲自豪!

(2)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的苦难史,就是写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3)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

(4)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以她不朽的流淌,构筑成了中华民族的主动脉.(五)、延伸拓展:

 

1、你知道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请说给大家共赏. 2、欣赏歌曲,谈感受:

 

《黄水谣》、《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2、观看录像:

《黄河是如何变“坏”的、rm?

》,自由发言谈感想. 四、布置作业:

 

在班上举办一次《黄河颂》歌唱比赛或《黄河颂》朗诵比赛.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7、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0、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1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课后作业

学习黄河的伟大与坚强,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这确实是作者的心声,读到这,我们都会热血沸腾,并将保卫祖国作为至高的誓言,下面让我们以“作者写黄河,就是写……”的格式面对黄河说一句心中的誓言,以此颂扬伟大的黄河吧.

(1)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儿女因为你而骄傲自豪!

(2)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的苦难史,就是写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3)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

(4)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以她不朽的流淌,构筑成了中华民族的主动脉.

教学反思

本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首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使之能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其次,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教师借助论坛这一畅所欲言的平台,使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得到了和谐统一.第三,这样的整合模式所营造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我布置的整合任务,既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也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教育过程最优化,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