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齐景公奔宴子丧.docx
《文言文齐景公奔宴子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齐景公奔宴子丧.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齐景公奔宴子丧
文言文齐景公奔宴子丧
【篇一:
文言文,齐景公奔宴子丧】
文言文然则篇一:
文言文翻译10种方法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中必考的一类题型,但是也是容易丢分的题型,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平时注意文相关知识点积累,以下是初中语文老师给大家总结的文言文翻译必会10招,很经典,同学们快来学习下!
“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考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增
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
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
“(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
例2: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
“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
“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
“(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删
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
“夫战,勇气也。
”译句:
“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
“孔子云:
何陋之有?
”译句: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
“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调
就是调整,在翻译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
“甚矣!
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
例:
“何以战?
”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扩
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
“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译句:
“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2、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思表达清
楚。
例: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译句:
“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
缩
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例: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句:
“(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
直
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
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
例: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句: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
意
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1、互文不可直译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例1:
“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
“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例2: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可译为:
“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
2、比喻
例:
“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3、借代
例:
“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
主要是避讳。
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
替
就是替换。
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
例1: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例2:
“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例:
“然则……”:
换成“既然这样,那么……”;“何以………?
”换成“根据什么……”。
选
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例: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
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文言文顺口溜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文言文然则篇二:
文言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
(一)主讲:
黄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方胜芳
一、考点解读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必考内容。
考查以教材篇目为主,并逐步向课外过渡。
常见的考点有:
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辨识通假字;
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
翻译文言语句;
整体感知文章或段落的内在联系与内容;
朗读、背诵的基本能力;
问题探究能力。
常见的考查方式是阅读答题,一般每个文段有四到六个小题,前一到四题以积累、理解为主,后一到二题为拓展延伸或综合性实践题目。
二、复习策略
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知识
(一)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通假字
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
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
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
例如:
《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今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
一是词义的扩大。
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
二是词义的缩小。
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
三是词义的转移。
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一词多义
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
例如:
名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命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出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说出)
词类活用
,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如:
“一狼洞其中”(《狼》)中“洞”本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打洞”。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中“船”为名词,用在动词“载”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之意。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
?
”(《愚公移山》)中“疑”原为动词,现在充当动词“献”的宾语,活用为名词,疑问之意。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贤臣”和“小人”,翻译为“亲近”和“远离”。
(二)文言虚词
相对于实词而言,文言虚词没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主要用来组词成句,在句子中起语法作用。
起指代作用的虚词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中“予”是“我”的意思。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是”作“这个”讲。
起限制或修饰作用的虚词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甚”作“很”讲。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中的“咸”作“都”讲。
起关联作用或组合结构作用的虚词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中的“于”后面跟地点,表处所。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中的“于”表对象,作“向”讲。
表结构的虚词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的“之”相当于结构助词,作“的”讲。
表感叹的虚词——叹词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中“嗟夫”表示作者的感叹。
(三)文言断句
借助虚词断句法
古人遣词习惯于用虚词表示停顿或语气,有些虚词实际上起到了某种标点的作用。
留心这些虚词的位置和用法,也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参考。
常见的句首虚词有:
夫、盖、其、唯、盍、凡、窃、敬、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
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有:
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常见的句末语助词有:
者、也、矣、乎、哉、焉、耶、耳(尔)、欤(与)、兮、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另外,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以、于、为、则、而”等虚词,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
借助对话、引文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曰”“云”“言”等,是表示人物的对话和引文的标志。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全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分别是谁,明辨句读。
参考句式断句法
熟练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如判断句式(“?
?
者?
?
也”)、被动句式(“见”“?
?
见?
?
于”“为?
?
所”)、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介词结构后置句(如“急于星火”)等等,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另外,对“有所”、“无所”、“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注意不要把它们拆散,也可减少断句的失误。
(四)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
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
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例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甚矣,汝之不惠。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例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五)文言文的翻译
基本方法:
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具体方法:
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句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文言文然则篇三: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
《硕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
《鸿门宴》:
“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2.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
《岳阳楼记》:
“臆!
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3.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二、宾语后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
“沛公安在?
”(《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
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
“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
第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
“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如: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
“业文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
三、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
《鸿门宴》: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
《促织》:
“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五、判断句
用“者?
?
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
”(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
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
”(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
“......,......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
“......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六、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
?
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
用“见”表被动
“?
?
徒见欺”(?
?
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
”(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
”的形式表被动。
如: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
”表被动。
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
“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用“为”,“为......所.....。
”表被动。
如: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
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七、疑问句
常见的疑问词有“何”、“安”、“乌”、“为”、“哉”、“奚”、“乎”、“耶”等
例句
“又安干毒耶?
”(又怎么干去怨恨呢?
)
“尔亦知射乎?
”(你也懂射箭吗?
)
“为何人哉?
”(是什么人?
)
“夫子奚不时来观乎?
”(您为什么不时常来参观呢?
)
“然则何时而乐耶?
”(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欢乐呢?
)
八、固定句式
不亦?
?
乎相当于“不是?
?
吗”
何?
?
为相当于“为什么要?
?
呢?
”
见?
?
于相当于被动句
以?
?
为?
?
相当于“把?
?
(当作)?
?
”
如?
?
何相当于“对?
?
该怎么办”
唯?
?
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
?
宁?
?
相当于“与其?
?
宁可?
?
”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
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
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
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
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
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
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
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
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九、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
2.谓语的省略
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
例如“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
3.宾语的省略
例如:
民说之,使(之)王天下?
?
4.介词的省略
例如:
方柯玩游戏(于)网吧。
5.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如: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
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
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
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如: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
“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如: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