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升压站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1755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升压站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10升压站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10升压站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10升压站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10升压站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升压站作业指导书.docx

《110升压站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升压站作业指导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升压站作业指导书.docx

110升压站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编写说明

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范围为110KV升压站工程。

2、本作业指导书以国家的标准规范编写。

第二章编写依据

1、本工程施工合同、图纸会审纪要。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等质量标准及国家现行的有关规程、规范及验收标准。

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章工程概况:

国投吐鲁番小草湖风电场一期49.5MW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与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约133km,与吐鲁番市公路里程约72km,与大河沿镇公路里程约48km。

本期装机容量49.5MW,安装33台广东明阳生产的MY1.5MWse37.5/65m型风力发电机组,并新建一座110kV升压站,由3条35kV集电线路汇集至自建110kV升压站,以1回110kV线路输送至国电青松和鲁能合建的小草湖北220kV汇集站,场址离省道较近,交通便利。

第四章施工作业总体工序流程

1、110kv升压站作业人员配置及工机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国别

产地

制造

年份

额定功率(KW)

工作能力(最大)

用于施工部位

备注

汽车式起重机

1

50t

电气设备

载重汽车

东风

2

中国一汽

1996

8t

电气设备

叉车

CCC-3A

1

中国宝鸡

1996

3t

电气设备

电焊机

Zx7-400

5

17KW

电气设备

手提电焊机

5

电气设备

焊条烘烤机

ZYHC-60

1

电气设备

真空滤油机

1

电气设备

真空泵

1

砂轮机

1

柴油发电机

1

电气设备

工种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施工

准备

SF6断路器安装

隔离开关安装

互感器安装

电缆

敷设

二次

接线

保护系统安装

电气

试验

调试

运行

工程

验收

工程投运移交

普工

10

10

10

10

20

10

10

0

5

焊工

2

2

2

2

0

2

2

0

0

电工

2

2

2

2

2

2

1

2

2

安装人员

6

10

10

10

10

8

8

2

5

4

4

试验人员

0

2

2

3

0

0

2

4

6

2

2

技术人员

2

2

2

2

2

2

2

2

2

2

2

管理人员

5

5

5

5

5

5

5

5

5

5

5

合计

2、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2.1施工条件

就地控制箱,就地设备安装位置已确定;相关电缆敷设路径已确定。

电缆主通道,分支通道脚手架齐全、照明充足。

需敷设的电缆按计划已到货。

2.2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电缆敷设项目是电气专业一项大的施工项目,施工基本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施工流程项目多,中间过程交接手续多,并且是电气专业质量通病预防的重点。

电缆的运行又是电厂各项控制指标的基本保证。

因此做好电缆敷设施工是提高整体运行水平的基础。

1)电缆施工流程图

 

2)施工前的准备

人员要求及机具配备

(1)作业人员资格及要

A.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认真学习安全规程,并经过考试合格,方能参加作业。

B.作业人员必须熟悉设计图纸并参加安全技术交底。

C.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电缆桥架安装及电缆敷设的安装方法及工艺要求。

D.电焊工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明确接地装置焊接的要求。

E.参加高压电缆头制作人员必需持证上岗。

F.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的方法,熟悉各项操作规程。

(2)施工所需机械、工器具

交流电焊机(20kW)1台

铁锤(8~12磅)1把

活动扳手(10寸~12寸)4把

运输用长板车1辆

8t汽车吊1辆

力矩扳手2套

砂轮机2台

电缆号牌机1台

锯弓2把

电吹风1把

汽油喷灯1只

施工材料准备

(1)主材

A.电缆支架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数量、配件齐全。

并经验收合格。

B.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应符合订货要求,附件齐全,电缆外观无损伤,电缆封端应严密。

(2)辅助材料准备

A.扎带

B.电缆号牌

技术准备

(1)图纸齐全并经会审无误。

(2)作业指导书已编制并批准。

(3)电缆敷设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编制完成。

建筑安装的交接

(1)电缆沟、竖井及电缆室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应结束。

(2)埋件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

(3)电缆沟排水畅通,电缆室、电缆沟等处的临时设施、废料清理干净。

(4)施工通道畅通。

3)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电缆支架的制作安装

(1)电缆支架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2)支架全长应有良好的接地。

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的检查工作

A.电缆通道畅通,排水良好。

隧道内照明、通风符合要求。

B.电缆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C.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

D.电缆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避免浪费。

E.敷设路径中有可能损伤电缆的锐角、切割边缘、螺栓等已采取相应措施。

F.电缆敷设前电气试验合格。

(2)电缆敷设的要求

A.高底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布置。

B.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C.电缆终端处应留有适当的长度,但不可太长以免浪费。

D.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的防水层。

E.电缆必需架设在电缆盘上敷设,架设电缆时应使电缆从盘的上方拉出。

不应使电缆在地面摩擦拖拉。

F.电缆与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应不小于1m,交叉时应不小于0.5m,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

G.穿管的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埋管进行疏通,清除杂物。

H.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I.直埋的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

J.在冬季低温下敷设电缆时必需将电缆预先加热至规定温度。

K.每根电缆敷设完毕及时在电缆两端、进出建筑物处、拐弯、电缆竖井处挂标示牌。

(3)电缆整理

A.为确保敷设后的电缆整齐美观,应逐根敷设,并做到敷设一根整理绑扎一根,严禁用铁丝固定电缆。

B.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加以固定。

C.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处应用扎带加以固定。

D.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

E.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

电缆头制作及接线

(1)动力电缆头制作

A.动力电缆头制作前准备:

电缆头制作的材料、规格、型号应符合要求,并经验收合格,电缆头制作压接工具,力矩扳手等校验合格,并有合格证。

B.电缆在盘柜内的芯线应排列整齐。

C.剥线芯绝缘时不能伤及导体和所保留的绝缘层,电缆芯线剥去绝缘层后的裸露导线长度应吻合线鼻子深度,当鼻子压接好之后,线鼻子与电缆芯线的护层之间的导体不能裸露。

D.接线端子与电缆芯线接触应符合规定要求。

E.电缆终端头采用热缩工艺。

F.电缆头制作结束后应挂正式电缆号牌,所有号牌应统一标准。

G.电缆头制作结束后应经试验合格,做好记录,并验收检查。

(2)控制电缆头制作

A.控制盘柜内电缆敷设结束后,应进行整理,并根据二次接线图、以及盘内端子排列情况,确定电缆走向,避免电缆在盘内交叉,影响美观。

电缆的整理,应从电缆架开始,逐根整理,呈扁平状编排(对盘内电缆较少时呈小股束编排),平行进入盘柜内,对于经电缆保护管进入盘柜内应先整理好才可进保护管上盘柜,严禁绞结状进入。

B.控制电缆制作应保证电缆排列整齐美观,统一采用电缆热缩套做电缆头,电缆头颜色统一,长度控制在5公分,每排电缆的电缆头应做在同一水平高度,且各排电缆头间距相等,多排电缆呈阶梯状排列,正式电缆号牌使用封塑式且悬挂整齐,电缆线芯号牌(套管式)穿套,统一标准,号牌的长度规格一致,并统一用电脑号牌机打印,字体大小一致,套管式号牌应标明端子号,回路编号,电缆芯线两端应对线正确后再套号牌。

C.盘内电缆芯线布线采用线束,芯线成束绑扎间距相等。

扎线扎紧后结头置于线束背后,同一类盘的内部电缆扎线使用同一种材料,电缆芯线的各分支线束与主线束应成直角。

电缆芯线从线束引至端子排,做到水平(或垂直)均匀排列,并弯成统一弧度,弧度大小应一致,备用芯线的长度以能到达盘内最远处接线端子为准,并用扎线绑扎固定(以每根电缆的备用芯为一组,做好标记,以便备用)。

D.芯线与端子排连接,接至端子单芯线应弯圆圈,圆圈大小与螺栓匹配,合适一致,弯曲方向为螺丝旋紧方向,单芯线直接接入时剥皮要适中。

多股软线采用线鼻子压接。

芯线与端子连接时,螺栓应加垫片拧紧以保证接触可靠,每个端子一般接一根芯线最多的不超过二根芯线,各芯线套管号牌应排列整齐,号码朝向一律向外,便于查看,每块盘的接线应定人定岗,挂牌作业。

E.为了提高屏蔽电缆的抗干扰性,施工前必需认真查看设计图纸及控制、保护设备厂家的技术说明,落实屏蔽层接地要求后再行施工。

4)安全注意事项

(1)特种作业持证上岗,事先搭好脚手架挂牌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2)作业人员不得攀登桥架。

(3)高空作业应正确使用安全带,并配带工具包,以防较小物件散落。

(4)高处安装桥架,下方应专人监护,严防交叉作业。

(5)进、出电缆隧道,孔洞做好防护、监护。

6、施工用电应注意安全,电源应经漏电保护器引接线,用电设备应绝缘完好、接地可靠;严禁非电工拆、装用电设施。

(6)电焊施工及高压电缆头制作时应做好防火工作,作业场所附近应无易燃、易爆物品或杂物,现场必需设灭火器材。

(7)镀锌件焊接及刷沥清漆时易产生有毒粉尘、气体,作业人员应使用口罩、电焊面罩等防护用品。

(8)电缆敷设时需雇用部分力工,必需加强三级教育使临时人员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及施工现场的相关规定。

5)电缆敷设过程中常用的技术表格

电缆清册

电缆编号

起点

终点

设计

型号

设计

长度

实际

长度

路径

完成时间

施工

负责人

电缆日检敷设记录

电缆编号

起点

终点

设计型号

起点标尺

终点标尺

电缆轴号

长度

路径

完成时间

施工

负责人

质保书编号

电缆轴号

电缆规格型号

电缆总长

剩余电缆长度

最终去向

使用情况

序号

电缆编号

电缆绝缘

电缆长度

敷设时间

备注

1

电缆跟踪记录

2.3电缆的防火措施

(1)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2)在电缆沟道、夹层出口处中,按要求分段设置防火隔墙。

(3)在隔墙两侧1米范围内或电缆托架的适当位置,在电缆表面涂刷一段约1~2米长的防火涂料或包以阻燃包带。

(4)对易受外部着火影响和积粉易燃的电缆,可单独置于耐火封闭槽盒内。

(5)严格按设计的电缆型号进行敷设,阻燃型电缆严禁用普通电缆代替。

(6)所用的电缆防火阻燃材料必须经过技术或产品鉴定。

并在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和材料使用工艺提出具体的施工措施。

(7)防火涂料应按一定浓度稀释,搅拌均匀,并应沿电缆长度方向进行涂刷,涂刷的厚度或次数、间隔时间应符合材料的使用要求。

(8)封堵电缆孔洞时,不应有明显的裂纹和可见的孔隙,孔洞较大者应加耐火衬板后再用柔性堵料封堵。

(9)电缆保护管在电缆敷设后将电缆和保护管间的孔隙,用柔性堵料进行填充。

(10)电缆托架敷设时,按设计的要求对于易燃部位采用防火抗燃的托架。

3、接地施工

3.1接地母线施工

1)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将接地网位置划线挖沟至-800mm高度。

2)敷设接地干线:

将镀锌扁钢敷设在接地沟内,与接地极焊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接地网。

4、110KV变电器设备安装方案

4.1主变压器安装方案

(1)施工作业流程

 

(2)安装前的检查

a.密封检查:

变压器就位后,经常检查变压器本身所带的充氮装置上氮气压力表指示的情况,氮气压力应保持在0.01MPa~0.03MPa范围内,做好记录。

b.检查判断变压器是否受潮:

取箱底残油进行化验,残油的耐压值不得低于30kv,微水含量不得大于30ppm。

c.附件检查

d.器身检查:

拆除钟罩法兰上的所有螺栓,拆除所有与其相连的部件。

按照厂家吊罩图悬挂吊索,吊索与铅垂线的夹角不得大于30º。

检查运输支撑和器身各部位应无位移现象,拆除运输用的临时防护装置及临时支撑,详细清点作好记录并将压钉翻转。

检查所有螺栓应紧固,并有防松措施。

检查绕组绝缘层应完整,无缺损、变位现象;各绕组应排列整齐,间隙均匀,油路无堵塞;绕组的压钉应紧固,防松螺母应锁紧。

检查各绕组引出线连线是否固定牢靠,连接螺栓是否紧固,导电接触是否良好,接线片与器身引线焊接是否牢固。

检查铁芯上轭及端面有无锈蚀、污垢,表面涂层是否完好,检查铁芯有无多点接地(用2500V摇表测量铁轭螺杆与铁芯,铁轭与元件、螺杆与夹件间的绝缘电阻)。

检查无励磁调压切换装置各分接头与线圈的连接是否紧固正确;各分接头应清洁,且接触紧密,弹力良好:

所有接触到的部分,用0.05X10mm塞尺检查,塞不进去:

转动接点正确地停留在各个位置上,且与指示器所指位置一致;切换装置的拉杆、分接头凸轮、小轴、销子完好无损:

转动盘动作灵活,密封良好。

检查绝缘屏障是否完好,且固定牢固,无松动现象。

器身检查完毕后,用合格的变压器油进行冲洗,并清洗油箱底部杂物,排除箱底残油,清点工具、用具,和开工前的数目一致。

按检查项目填写好隐蔽工程签证单,由监理、业主、厂家代表,质检人员及施工人员签字认可。

(3)套管安装、冷却器安装

a.套管的安装

首先打开高压套管安装孔和手孔的盖板,用丙酮擦净法兰表面,然后再依次安装绝缘筒、升高座与套管。

在安装绝缘筒时,要注意使缺口方向与引出线方向一致,以保证引线对绝缘筒的距离符合要求。

升高座安装时,放气塞要位于升高座最高处,电流互感器的铭牌面向油箱外侧。

套管吊装前,先将顶部的接线端子和下部的均压球拆下,擦净污垢,用变压器油冲洗干净后重新拧紧,并在套管内穿入一根Φ10mm的尼龙绳作为牵拉引线电缆用。

b.冷却器装置安装

冷却器安装时,先将蝶阀关闭,然后拆除联接法兰临时堵板,并将联结法兰擦洗干净,再装上冷却器。

冷却器装上后,松开底部螺丝放尽残油,然后才可打开下部阀门,给冷却器充油。

(4)其他附件安装

a.储油柜安装

清洗储油柜内部,除去杂物,并用合格的变压器油冲洗,再将胶囊安装在储油柜内,胶囊安装完后,保证胶囊口的密封良好,呼吸畅通,胶囊沿长度方向要与储油柜长轴保持平行。

吊装储油柜就位,联结好其至变压器之间的油管道。

b.气体继电器安装

气体继电器安装时,先装好两侧的联管,但各联结面的螺栓不要拧紧,然后再装继电器,继电器安装要水平,其顶盖上标志的箭头要指向储油柜,连接管的结合处密封要良好。

c.压力释放装置的安装

先将阀盖和升高座内部清理干净,然后再进行安装,安装后方向要正确,使喷油口不要朝向邻近的设备且密封良好。

d.温度计安装

温度计安装前校验合格,信号按点动作正常,导通良好,顶盖的温度计座内要注变压器油,密封要良好。

(5)变压器真空注油

a.当器身检查完毕,高压套管和冷却器安装好后,连接好专用真空泵与变压器之间抽真空管路,打开冷却器阀门,对变压器进行真空处理,抽真空至0.101MPa,真空保持时间8h,并且在抽真空的过程中,要监视并记录油箱的变形。

b.真空注油

连接滤油机、储油罐、变压器之间的油管路,当变压器抽真空处理24h后,关闭真空管线上的阀门,打开油管路上各阀门,启动给油泵、排油泵,投加热器电源,开始向变压器真空注油,调节阀门,保持油流速为95L/min。

注油至油箱油位淹没铁芯后即可。

注油后,继续保持真空4h。

(6)整体密封试验

变压器安装完毕后,进行整体密封试验,采用油柱法,即在变压器顶盖上垂直安装一根长为1.5--2m,适当直径的钢管,上端焊一加油漏斗,下端装设一块0~1MPa压力表,然后在钢管内注入与变压器相同的合格油,形成一个压力为0.03Mpa的油柱,经24小时后,如果油箱的各个密封处不渗油,则认为密封良好。

4.2GIS安装施工方案

(1)施工流程

 

 

(2)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A、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施工图纸,产品说明书及出厂试验报告,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安装、调试记录表,施工技术交底等。

2)人员组织:

技术负责人(含技术服务人员),安装、试验负责人,安全、质量负责人,安装、试验人员。

3)机具及材料:

吊车、汽车,吊装机具(包括专用吊具),专用工具和专用材料(产品附带),真空注气设备,SF6气体微水测量仪、检漏仪和试验设备等。

4)产品开箱检查和试验:

按产品序号组合逐台就位,外观检查,本体SF6气体运输保管压力,均压电容电气试验等。

B基础与支架

1)基础中心线与安装顶面水平误差:

相间,<10mm,本相,<5mm;地脚螺栓预埋中心线误差<2mm,地脚螺栓出基础顶面长度适当并一致。

2)地脚螺栓支撑螺母与支架间宜有加厚垫片固定。

C本体安装

1)所有部件的安装位置正确,并按制造厂规定要求保持其应有的水平或垂直位置。

2)极柱安装:

通常采用直扳法吊装,底部垫实,整个过程吊钩顺起立方向走动,端部有缆绳保险,侧向有保护措施。

3)断口吊装:

应按产品的技术规定选用吊装器具、吊点及吊装程序;密封槽面应清洁,无划伤痕迹,已用过的密封垫(圈)不得使用;涂密封脂时,不得使其流入密封垫(圈)内侧而与SF6气体接触;应按产品的技术规定更换吸附剂;支柱与断口对准耦合,均匀对称,紧固断口与支柱连接螺栓,紧固力矩符合产品要求。

D充SF6气体

1)真空充气装置管道连接应清洁,抽真空达到产品要求的残压和抽真空时间(产品安装过程能维持SF6气体预充压力可以不抽真空,由产品安装说明书确定)。

2)现场测量SF6钢瓶气体含水量符合要求,充气到额定压力,充气过程实施密度继电器报警、闭锁接点压力值检查,24h后进行检漏和微水含量测量。

推荐用塑料薄膜包扎密封面进行检漏。

3)断路器SF6气体符合下表的要求。

SF6气体的技术条件

参数

指标

空气(N2+O2)

≤0.05%

四氟化碳

≤0.05%

水分

≤8ug/g

酸度(以HF计)

≤0.3ug/g

可水解氧化物(以HF计)

≤1.0ug/g

矿物油

≤10ug/g

纯度

≥99.8%

生物毒性试验

无毒

断路器气室气体含水量小于150uL/L,气室SF6气体年泄露率小于1%。

EGIS调整

1)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机构连接并进行检查和调整。

2)操动机构的零部件应齐全,各转动部分应涂以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润滑脂;电动机转向应正确;各种接触器、继电器、微动开关、压力开关和辅助开关的动作应准确可靠,接点应接触良好,无烧损或锈蚀;分、合闸线圈的铁芯应动作灵活,无卡阻;控制元件的绝缘及加热装置的绝缘应良好。

3)辅助开关应安装牢固,防止因多次操作松动变位;辅助开关接点转换灵活、切换可靠、性能稳定;辅助开关与机构间的连接应松紧适当、转换灵活,并满足通电时间的要求。

连接锁紧螺帽应拧紧,并采取防松措施。

4)液压操动机构调整的工艺要求:

油箱内部应洁净,液压油的标号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液压油应洁净无杂质,油位指示应正常;连接管路应清洁,连接处应密封良好,且牢固可靠;液压操动机构进行预充压力和压力开关各个接点压力值(合闸闭锁、分闸闭锁、重合闸闭锁、启泵、停泵和压力异常等)检查正确;检查液压油油位正常;液压系统和管道密封泄露检查正常。

5)气动操动机构调整的工艺要求:

空气压缩系统和管道密封泄露检查正常,凝水位置合适并放水正常;压缩气体压力开关各个接点压力值(合闸闭锁、分闸闭锁、重合闸闭锁、启泵、停泵等)检查正确,安全阀动作正常。

6)弹簧操动机构调整的工艺要求:

弹簧操动机构弹簧储能正常,指示清晰,缓冲装置可靠。

F二次接线

1)按产品电气控制回路图检查厂方界限正确性和可靠性,完成现场二次回路接线。

2)按设计图纸进行电缆接线并核对回路设计与使用产品的符合性,验证回路接线的可靠性。

G电气试验和操作试验

1)分、合闸动作电压测量,动作时间特性测量。

2)电气控制回路检查,SF6气体压力报警和闭锁,操作闭锁,防跳试验、非全相试验,分、合闸位置指示,控制回路继电器检验和整定。

3)一次绝缘电阻测量,主导电回路电阻测量。

4)操作试验:

操作可靠,指示正确;操作循环和操作性能满足要求;液压操动机构和气动操动机构在各个操作过程压力消耗符合产品要求。

H质量验收

1)产品说明书、试验报告、合格证件。

2)安装检验、评定记录,调整试验记录。

3)施工图及变更设计的说明文件。

4)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及测试仪器清单。

5)操作过程检查,闭锁及信号检查,记录数据复核,操动机构及操作回路检查,外观检查。

4.3隔离开关安装

(1)隔离开关的组装

·按照设计图纸、制造厂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组装。

·安装支柱绝缘子,垂直于底座平面,且连接牢固;同一绝缘子柱的各绝缘子中心线在同一垂线上;同相各绝缘子柱的中心线在同一垂直面内。

·调整各支柱绝缘子,用金属垫片校正其水平或垂直偏差,使触头相互对准、接触良好;连接牢固;用腻子抹平间隙并涂油漆。

·隔离开关的相间距离的误差不大于20mm,相间连杆在同一水平线上。

·安装均压环和屏蔽环,安装牢固、平正。

(2)传动装置的安装与调整

·校直传动拉杆,并测量调整其与带电部分的距离,使其符合要求。

·调整拉杆的内径与操动机构轴的直径两者之间的间隙<1mm,连接部分的销子不松动。

·安装延长轴、轴承、连轴器、中间轴承及拐臂等传动部件。

安装位置正确,固定牢靠;传动齿轮咬合准确,操作轻便灵活。

·调整定位螺钉,并加以固定。

·调整接地刀刃转轴上的扭力弹簧或其它拉伸式弹簧,使操作力矩最小,并加以固定;在垂直拉杆上涂以黑色油漆。

·在所有传动部位涂上适当的润滑脂。

(3)操动机构的安装与调整

·操动机构安装要牢固,同一轴线上的操动机构安装位置一致。

·电动操作前,先进行多次手动分、合闸,机构动作正常。

·手动把隔离开关摇到中间位置,然后接通电源,确定电动机的转向。

方向正确后,再进行电动操作,检查机构的分、合闸指示与设备的实际分、合位置相符。

无论电动还是手动,机构动作平稳、无卡阻、冲击等异常情况。

限位装置动作准确可靠,到达规定的分、合极限位置时,能可靠地切除电源。

(4)导电部分检查

将隔离开关摇至合闸状态,用0.05×l0mm的塞尺检查动,、静触头的接触情况。

对于线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