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1444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3.docx

《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3.docx

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3

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3

  八下古诗词欣赏试题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3、对这首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4、请选出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

A、“二十三年”,指白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

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

领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

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

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

5、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6、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7、1.诗中的乐天指的是,“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有相同解释的词语,试举两个、。

二、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三、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颔联先后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抒写遭遇,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

B、颈联巧用地名抒写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显得生动、真切。

C、尾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诗,表现出他的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使全诗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D、全诗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了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死得其所的意愿,反映了他崇高的以死报国的生死观。

2、“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

3、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

B、这两句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

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D、这是文章的颈联,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

4、写出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并举一个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四、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

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

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请说出理由。

3、对本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如聚”,山峰走集于潼关之状;“如怒”河流奔涌之状。

潼关外临渭河,内有嵩山。

首句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已寓兵家必争之意。

B、“望西都,意踌蹰”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可作者眼前只剩下一片凄凉。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D、作者通过怀古表现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与同情。

立意精辟,主题深刻,气势雄浑,感情深沉。

4、你是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的?

六、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

2、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

要拥有心灵的字根表,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乐趣。

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于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这土贳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

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

4、古人往往以所喜爱的花来表明自己的志趣。

你觉得诗中的“采菊”与“真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分)

5、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

B、第一、二句直接道出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生活的厌倦。

C、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D、第五――八句将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作者完全陶醉在悠闲自得之中。

E、“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意即大自然有人生的真义,作者想说出来却不能说出。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

为什么?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云入山山配飞鸟入林的景象。

请联系上下文,品析诗句的深层喻义。

(2分)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

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七、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2、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3、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

谈谈你的看法。

4、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5、诗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

6、表达作者坚定的人生信念的句子是“,”

7、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这几句节奏急促,音调高亢,反复咏叹,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仁人志士命运多舛,壮志难酬的共同心声。

B、全诗有两条线索,一是严酷的现实,一是崇高的理想,两条线索交替、冲突呈现出此起彼伏、飞腾跳跃的气势。

C、诗人面对美味佳肴,却无心享用的原因是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诗中的“停”、“投”、“拔”、“顾”这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这种心情。

D、诗歌表现了诗人济事不能、弃世不忍,只能乘船垂钓度日的落拓情怀。

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

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

请谈谈你的理解。

3、这首古诗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请各找出一个例句。

4、发散性思考:

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5、文中有“自经丧乱少睡眠”,这里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是反映这个事件的?

6、写出诗歌的主旨句,并作简单赏析。

7、对着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草堂生活时写的。

B、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C、最后一段的几句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过上好日子的愿望。

D、最后一段的几句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

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本体喻体分析正确的是()

A、本体:

雪喻体:

春风B、本体:

春风喻体:

C、本体:

雪喻体:

梨花C、本体:

梨花喻体:

2、分析诗歌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北风……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

“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

B、“将军……难着”写天气的奇寒。

将军的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都护的铁甲也冷得不敢穿上。

C、“瀚海……里凝”两句转写野外雪景。

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

“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D、“中军……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

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3、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一句诗“,。

十、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

既有

,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2、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2)从三、四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此诗第一句写诗人离别的忧伤,其中直接表现离愁深重的词语是:

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

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5、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

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

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6、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

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②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7、请写出一句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相同含义的诗句(或名言,成语)。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参考答案:

八下

一、1、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2、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3、C4、A

5、低沉愤懑高昂乐观

6、(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7、白居易见教见谅见笑

二、1、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2、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与此相近的表述即可)

三、1、A

2、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是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3、D(颔联)

4、略举例如岳飞、邓世昌、朱自清等

四、1人有……古难全

2B

3如李白的《静夜思》。

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五、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

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3、A(河,指黄河;山,指华山)

4、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六、1“心远”或“悠然”(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2.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3、A

4、“采菊”一方面说明作者爱菊,追求菊那样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正体现了作者的清高自洁、不慕荣利。

作者认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拥有“采菊”这种闲适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5、E

6、改“望”不好。

“见”表明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忽然映人眼帘。

而“望”即有意远看,改“望”此篇神气索然。

7、鸟儿在空中经受了风雨严寒的折磨,倦而知还,作者以飞鸟自喻,以飞鸟倦而知还来表达他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

8、C

七、1世道险阻

2“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3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4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

意思是:

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D

八、1、略

2、略

3、描写: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叙事: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抒情: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5、安史之乱杜甫的《石壕吏》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作者由自己联想到他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

7、C

九、1、C2、B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1、离别京城的忧伤乐于奉献的情怀

2、

(1)以落花自喻,表明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仍乐于为社会做贡献的心态。

(2)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3、浩荡

4、D

5、D(“花”指国家)

6、A(由于诗人不满现实辞官离京,因此心情是悲愤寂寞的。

7、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