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1305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资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德育资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德育资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德育资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德育资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育资料汇编.docx

《德育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资料汇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育资料汇编.docx

德育资料汇编

 

梁子湖区东沟镇余湾小学

德育工作资料汇编

 

2015年秋

 

余湾小学2015年秋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目标

  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教会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

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德育处将抽查各班班会情况。

  3、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具体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

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本学期将继续实行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的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树立责任意识。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本学期实行班主任培训制,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批评或表扬。

本学期将开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

  3.充分发挥团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班干部的影响。

团员、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

要定期对团员、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二)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1、抓好行为规范教育。

开学第一个月,各班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导处和团队组织将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

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以德育处、年级、班级管理为一体,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

加强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常规检查反馈、督促作用,使常规管理达到精细化。

(三)抓好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

  1、以校园礼仪为重点,上好“文明礼仪第一课”。

通过举行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手拉手、一帮一”等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

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2、进一步规范学校升降旗制度,利用清明节、劳动节等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3、感恩教育。

本学期继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恩就是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

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抓好各年级学生管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本学期要求各年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制定循序渐进的德育养成程序,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及诚信自立的意识。

  (五)加强班级建设。

  1、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

教导处要利用主题班会、推门班会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并把评比结果列入对班主任的评价中。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

  3、以活动为载体,在班级、年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荣誉感、集体感。

在班级中开展做文明事、说文明话、争当文明中学生的活动。

活动中要给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六)提高学科德育渗透功能。

  继续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做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学生思想修养相统一,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的能力,逐步形成理想与信念,进而转化为发愤学习,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七)抓好“三结合”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利用校外德育教育基地,进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举办家长学校讲座,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

通过家教征文等活动,开展家教交流。

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和家长一道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利用不同形式,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利用一切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八)加强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勤总结,重在落实,班主任要填写好问题学生档案。

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不讲过头话,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

  (九)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教育防范工作。

  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报告会、政治课、班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要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

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

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十一)重视科技教育

  科普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将科技教育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十二)继续抓实体育卫生工作。

  坚持阳光体育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课间操和眼保健操要加强检查。

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坚持晨午检制度,坚持每天一次卫生扫除,设定每周五为校园清洁日。

  (十三)安全教育

  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教育和引导学生不参与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子游戏、不到网吧上网,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强防范意识教育,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

  在新学期将继续按照计划认真执行,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积极主动地、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德育工作例会制度

    1、学校每学期进行一到两次德育工作会议。

    2、做到学习有组织、有内容、有纪实。

3、相关领导和教师保证每次参加会议并保证落实。

 

升旗制度

1、升国旗仪式在每周一早7:

40分举行(恶劣天气除外),全校师生按《国旗法》要求参加升旗仪式。

 2、重大节日、学校的大型活动都要升挂国旗。

     3、选拔学校四至六年级学生组织升旗队伍,实行升旗班轮换制。

     4、升旗仪式程序

      

(1)出旗(旗手持旗,护旗手在旗手两侧,正步走向旗杆,全场师生肃立。

      

(2)升旗(升国旗、奏国歌,脱帽向国旗敬礼)

      (3)全校师生唱国歌。

      (4)国旗下的讲话。

(5)升旗完毕。

     5、不挂破损、污损、褪色等不合规格的国旗。

6、升(降)旗时,师生要行注目礼,升旗人员行注目礼,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行队礼。

 

班会制度

   

  1、每班每周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召开一次班会

     2、班会由班主任主持,也可以在班主任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组织,以培养学生的自治和自立能力。

     3、每班班主任必须做好班会記錄。

 

学生爱护公物制度

     1、爱护花草树木,不采摘、不践踏,发现破坏行为能主动制止。

     2、爱护学校的建筑设施,不乱涂乱画;爱护教学生活用品和教学器材。

     3、班级卫生用品及用于班级教室建设的各种开支由班级自行解决。

     4、班级的桌椅管理责任到人,损坏或遗失由责任人负责赔偿。

     5、损坏公物的赔偿办法如下:

*不慎损坏,主动承认者,照价赔偿。

*故意损坏者除照价赔偿外,学校将根据情况给予通报批评。

 

学生集会制度

    1、进场时要秩序井然,按指定地点和要求整齐入座。

集队、入场做到静、快、齐。

    2、保持会场秩序,不议论,不吃零食,不随便走动,不中途退场。

    3、如中途停电或有其它危险,应按老师的指挥,机智、灵敏地用平时所学的逃生方法进行自救,千万不要慌张和无目的地喊叫、乱跑。

    4、会议结束时各班应按顺序列队依次出场,不得拥挤,出场后及时整理队伍,清点人数。

    5、如外出集会,按学校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统一返校,返校队伍要求整齐,注意交通安全。

 

小学生一日常规

一:

进校

1:

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病有事要请假。

2:

仪表整洁,不戴首饰,不蓄发,不化妆,不穿高跟鞋,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

3:

步行进校,进校佩戴校徽,骑车进校要下车,自行车停放整齐。

4:

校门口应有值日老师,学生,要进行规范检查。

5:

进校后,不要大声喧哗,上下楼按左下右上顺序。

二:

早自修

1:

进教室步履轻盈,不影响他人。

2:

上交作业整洁,无拖欠,有错就订正。

3:

看书坐姿自然端正。

4:

集体朗读声音整齐,清晰,自由朗读轻声而有节奏。

三:

升旗早操

1:

集合静快齐,队形整齐。

2:

升降国旗仪式符合要求,没有不敬礼,不立正者。

3:

唱国歌声音洪亮整齐。

4:

早操整齐有力,动作正确规范。

四:

上课

1:

两分钟预备

(1)课堂用品放在左右上方,

(2)坐姿端正,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

(3)无迟到学生

2:

上课准备

(1)起立,师生问好,声音清晰整齐,

(2)起立坐下,动作整齐

3:

室内课

(1)专心听讲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不影响他人,

(2)书写朗读达到防近“三个一”

(3)举手发言,老师同意方可进行,

(4)作业认真,不抄袭,独立完成。

4:

室外课(体育课)

(1)全体学生到操场,不穿皮鞋,破底鞋,外套,围巾上课,

(2)精神饱满,秩序井然,听从指挥,

(3)认真积极,不戏耍,完成规定活动内容,

(4)听从教师指导,不做危险动作。

5:

下课

(1)先让老师退堂,然后学生解散,

(2)解散后,立即准备下节课用品。

五:

课间活动

1:

文明休息,不吃零食,不做作业。

2:

同学间交谈用语礼貌。

3:

不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性游戏。

4:

不打人,不骂人,不讲粗话,不损坏公物。

六:

眼保健操

1:

人人做操

2:

穴位正确,节奏合拍,室内安静

3:

准备与结束时,双手交叠放下,头正面扑在交叉臂上,闭目放松。

七:

环境卫生

1:

校园绿化美观,整洁,无纸屑,痰迹,皮果壳,

2:

厕所整洁,无恶臭,

3:

校园内无卫生死角,

4:

公共场所无乱刻乱涂及其他损坏现象。

八:

课外活动

1:

人人参加

2:

活动热烈

3:

在活动中遇突发事件,相互谅解,相互谦让。

九:

值日

1:

教师,公共场所坚持每日定期打扫,同学间配合默契,

2:

打扫时坚持先洒水,后扫地,关门窗,

3:

有卫生监督岗,

4:

有卫生检查制度。

十:

个人卫生

1:

穿戴整洁,

2:

修剪指甲,早晚刷牙,

3:

无头虱,不随地大小便,

4:

耳根,颈部无污垢,

5:

不乱抛果皮纸屑,不喝生水。

十一:

放学

1:

回家路上不打闹,有秩序,按时回家。

2:

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

3:

遇到长辈,老师,有礼貌,使用礼貌用语。

 

联系家长制度

    为了更好地争取家长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发挥学校,家庭的整体教育功能,特制定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

    1、班主任利用校信通等方法经常和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家长与学校统一要求,协同教育,寻求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措施。

    2、对学习态度差、纪律性不强,问题较多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和克服存在的问题。

    3、家长对教育学生有不同意见或提议,除找班主任外,还可以向学校反映情况。

    4、学校每学期统一举行一次学生家长会。

此外,学校、班级从实际出发,不定期召开家长和部分学生家长会。

5、教师和学校应听取学生家长合理的意见和积极的建议,努力改进工作,为学生和家长服务,令其满意。

 

特殊困难学生帮助制度

    1、班主任要准确掌握本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包括智障、身体残疾、肥胖症、家庭生活困难等)名单,并上报学校大队部,每学年报一次。

    2、班主任对本班特殊困难学生要多关注、多关心,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3、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对本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进行两次家访。

    4、班主任有责任教育本班学生帮助有特殊困难学生,不轻视、讥讽有特殊困难学生,并在大型活动,座位编排等方面对身体残疾学生提供适当方便。

对临时行为不便的学生(外伤、术后恢复、骨折等)要给予适当照顾。

    5、所有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讽刺、挖苦有特殊困难学生。

    6、学校要对生活特殊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经济上的补助或生活学习用品的资助。

实施师生“手牵手”,对极特殊情况的学校可以号召全校师生捐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