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结构试验与检测实验报告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1018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结构试验与检测实验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土木结构试验与检测实验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土木结构试验与检测实验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土木结构试验与检测实验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土木结构试验与检测实验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结构试验与检测实验报告书.docx

《土木结构试验与检测实验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结构试验与检测实验报告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木结构试验与检测实验报告书.docx

土木结构试验与检测实验报告书

 

XX学校

土木结构试验与检测实验报告书

(土木工程专业)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XX学院

2016年9月

实验室学生守则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特制定下列规则:

1.实验按实验分组和排定的实验顺序进行。

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按要求写好预习报告。

无预习报告者,不得做实验。

2.实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迟到时间超过15分针按缺旷处理,无故缺旷不补课。

因公、因病、因事缺课者,须由所在院、系出具证明,由指导老师安排补课。

3.按编组与实验仪器编号对号做实验。

实验前按仪器清单检查仪器,明确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后方能进行实验。

爱护仪器,未经允许;不得动用其它仪器。

仪器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进行登记,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如发现仪器丢失,追查当事人和实验班的责任,并作赔偿。

4.进入实验室应保持安静,不准抽烟和随地吐痰。

保持实验室清洁,做完实验后由同学轮流打扫实验室卫生。

5.在实验室应服从实验室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指导,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

注意安全,防止损坏仪器或发生人身事故。

6.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由教师检查仪器情况。

7.按实验大纲的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

量测仪器的熟悉与使用

学院:

专业:

班级:

实验时间

2016.10.11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量测仪器的熟悉与使用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熟悉基本的大型试验仪器的名称及其使用方法,了解试验基本过程;学习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分类,常用电阻应变片的参数及品质的检查方法,初步掌握常用电阻片的粘贴技术,为下一步的电阻应变测量技术学习奠定基础。

实验要求

熟悉基本试验仪器,了解试验基本过程;掌握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技术。

实验原理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制作的,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的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

根据应变片具备的应变效应可测试相关结构体的应变值。

实验仪器

数字万用表、电烙铁、502胶水、环氧树脂、电阻应变片、接线端子、等强度梁、无线静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笔记本电脑、镊子、砂纸等。

实验步骤

1.电阻应变片的选择

2.试件表面的处理

3.测点定位

4.应变片粘贴

5.应变片粘贴完毕后的检查

6.导线接入与固定

7.接入静态电阻应变箱测试

实验内容

参观试验室,了解基本试验仪器;学习应变片的粘贴技术,防潮层的制作;静态应变仪的操作方法;选择1/4、1/2桥路测定等强度梁荷载作用下的数据对比分析。

本实验特点是学生自主训练为主,集中讲授为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电阻片的粘贴与使用。

实验数据

见附录

实验总结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思考题

1、简述粘贴电阻片的步骤,有那些注意事项?

 

2、电阻片的焊接有什么要求?

 

附表:

应变测试结果

模型1-简支梁模型

测试模型

测点

试验次数

砝码*1

砝码*2

砝码*3

简支梁

1

第一次

加载

卸载

第二次

加载

卸载

第三次

加载

卸载

平均值

加载

卸载

2

第一次

加载

卸载

第二次

加载

卸载

第三次

加载

卸载

平均值

加载

卸载

3

第一次

加载

卸载

第二次

加载

卸载

第三次

加载

卸载

平均值

加载

卸载

4

第一次

加载

卸载

第二次

加载

卸载

第三次

加载

卸载

平均值

加载

卸载

5

第一次

加载

卸载

第二次

加载

卸载

第三次

加载

卸载

平均值

加载

卸载

附表:

应变测试结果

模型2-扭转梁模型

测试模型

测点

试验次数

砝码*1

砝码*2

砝码*3

扭转梁

1

第一次

加载

卸载

第二次

加载

卸载

第三次

加载

卸载

平均值

加载

卸载

2

第一次

加载

卸载

第二次

加载

卸载

第三次

加载

卸载

平均值

加载

卸载

3

第一次

加载

卸载

第二次

加载

卸载

第三次

加载

卸载

平均值

加载

卸载

附表:

应变测试结果

模型3-等强度梁模型

测试模型

测点

试验次数

砝码*1

砝码*2

砝码*3

等强度梁

1

第一次

加载

卸载

第二次

加载

卸载

第三次

加载

卸载

平均值

加载

卸载

 

实验二:

结构动力特征测试试验

学院:

专业:

班级:

实验时间

2016.10.18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结构动力特征测试试验

实验目的

1.了解动力试验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各种磁电式拾震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技术。

2.学习用自由振动的强迫振动法测定结构的固有频率。

3.分析记录曲线求解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周期,频率。

实验要求

了解动力试验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各种磁电式拾震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技术。

实验原理

用锤敲击质量块使其产生自由衰减振动。

记录单自由度系统自由衰减振动波形,然后设定i,利用双光标读出i个波经历的时间△t,T1=△t/;读出相距i个周期的两振幅的双振幅2Ai、2Ai+1之值,按公式计算出阻尼比,再按公式计算出固有频率。

实验仪器

DHVTC振动测试与控制学生实验系统

实验步骤

1、将测试系统连接好

2、仪器设置

3、测试和处理

实验内容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结构自由衰减振动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量原理,了解自由衰减振动的有关概念,学会用分析仪记录自由衰减振动的波形,学会根据振动波形确定系统的固有频率f。

和阻尼比的方法,初步掌握振动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试和计算方法。

实验数据

见思考题2

实验总结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思考题

1、测试系统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根据实验数据按公式计算出固有频率和阻尼比,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悬臂梁振动固有频率和阻尼测试记录计算表

波峰数i

时间

t

周期

Tl

振幅值A1

振幅值

阻尼比

计算固有频率

软件分析固有

频率

计算公式:

 

实验三:

土木结构静载试验

学院:

专业:

班级:

实验时间

2016.10.25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土木结构静载试验

实验目的

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几种常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安装和使用方法;

2、掌握静载试验操作程序;掌握静载试验设计;掌握静载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要求

测定简支空心板桥应变及挠度测试方法;掌握静载试验方法,并根据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实验原理

采用量测仪器对简支空心板的变形进行测量,并分析变化曲线。

实验仪器

简支空心板模型、重物砝码、静态电阻应变测量系统、百分表。

实验步骤

1、学生只粘贴1-3组应变片,焊接导线,接入桥路。

2、检查试件与试验装置,装上仪表,多组电阻应变片已预先贴好,接入多点应变测量系统DH3816,接入温度补偿片。

3、加8KN荷载,作预载试验,测取读数,检查装置、试件和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卸载。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

4、仪表调零,记取初读数,作好记录和描绘试验曲线的准备。

5、正式试验。

采用5级加载,每级2KN,每级停歇时间为10min,并读数。

6、满载为10KN,满载后分二级卸载,并记下读数。

7、试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和试验报告。

实验内容

1、测定简支空心板桥应变及挠度测试方法;掌握静载试验方法,并根据所测数据整理分析。

2、根据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比较,讨论理论计算的准确性。

3、根据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对试件的工作状态作出结论。

实验数据

见下页表格

实验总结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测点

工况位置

荷载

初读数

5分

10分

初读数

5分

10分

初读数

5分

10分

简支空心板桥荷载试验挠度记录表

实验要求:

①绘出荷载作用下简支空心板桥整体变形图。

 

②绘制出荷载作用下跨中挠度曲线。

 

思考题

1、根据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对简支空心板桥的工作状态作出结论。

 

实验四:

土木结构综合检测技术

学院:

专业:

班级:

实验时间

2016.11.1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土木结构综合检测技术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回弹仪的使用方法,了解混凝土的回弹量与混凝土强度的关系,了解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有关规范,训练学生现场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技能,为进一步巩固结构非破损检测与鉴定知识打下基础。

实验要求

掌握混凝土结构非损伤性检测的方法和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回弹法测强、超声测缺。

实验原理

混凝土结构非破损检测技术

实验仪器

回弹法仪器、智能非金属超声检测仪、酚酞试剂。

实验步骤

1.混凝土结构回弹测试

2.混凝土结构超声测试

实验内容

掌握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检测方法,掌握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和相应的计算公式,掌握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方法,回弹仪的校正方法和原则。

实验数据

见表下页表格

实验总结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记录计算表

工程名称:

                    年 月 日

编号

回弹值Rj

平均回弹值

波速1

km/s

波速2

km/s

波速3

km/s

平均

波速

km/s

构件

测区

1

2

3

4

5

6

7

8

Rm

1

2

3

4

5

6

7

8

9

10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计算结果表

 工程名称:

                                 年 月 日

编号

回弹值Ra

平均

声速

v(km/s)

换算强度

fccu,

编号

回弹值

Ra

平均

声速

v(km/s)

换算强度

fccu,

备注

构件

测区

Ra

v

(MPa)

构件

测区

Ra

v

(MPa)

 

测面状态

声波仪

仪器型号

 

测试角度

仪器编号

回弹仪

型号:

 

检测方法

 

编号:

 

检测目的

 

试验:

         计算填表:

      审核:

       

思考题:

1、测区内进行回弹量测试时,有那些注意事项?

 

2、测区回弹值怎样计算?

应考虑那些修正系数?

 

3、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相同和区别?

 

4、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结果分别是多少?

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