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0985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docx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docx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历史:

2.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案(新人教选修4)

一、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

1、古代希腊文化的含义及历史地位

①含义:

古代希腊文化是希腊人民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古代西亚和埃及优秀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具有希腊民族独特风格的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成就。

②古典文化:

(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文化的繁荣时期,历史上又称为希腊古典时代。

③历史地位:

“希腊是西洋文化之母”

今日所谓的西方文化(欧洲文化)起源千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西方人普遍称“希腊是西洋文化之母”。

黑格尔说,古希腊是欧洲人的精神家园。

2、雅典的黄金时代

(1)雅典的兴起。

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是早期希腊时期。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早期希腊各地相继建立起国家组织。

这时的希腊人国家规模不大,多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部分乡村地区,称作“城邦”。

希腊城邦中影响最大、最具典型意义的当属雅典。

公元前492年至前449年希波战争中,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各城邦战胜了波斯帝国的入侵。

战争的胜利加强了城邦的防御能力,为雅典的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环境。

此外,由于在战争过程中,雅典邀集各城邦国家组成提洛同盟,取得了决定性战役——萨拉米斯海战(前480)的胜利。

战后,雅典成为希腊各邦的领导者。

(2)经济繁荣。

(物质基础)

原因:

①希波战争之后,雅典确立了海上的霸权地位,为其商品生产的原料、市场提供了条件和保障;②希波战争之后,大量出身异邦的奴隶涌入雅典创造出巨额财富,促进了工商业迅速发展;③作为盟主,伯里克利于公元前478年把同盟金库由提洛迁至雅典,直接受雅典支配,从而获得了大量同盟各邦的贡金

(3)民主政治的发展。

(政治环境)

伯里克利经过一系列改革,使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

①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它由全体公民组成,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均由公民投票决危必要时还召开临时会议,就国家一般政策和军事、外交、财政等问题做出决定。

②雅典公民不受出身门第和财产限制,皆有参加政治的机会。

所有公职由公民抽签或举手表决选出,一般一年一次,无终身制。

③最高司法机关是陪审法庭,法官人数被扩大为6000名,均由抽签法在全体公民中选举。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发展到奴隶制社会顶峰的民主制度,为雅典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理想的政治环境。

(4)雅典的文化繁荣。

原因:

①经济发展、政治民主,促使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和思想观念的解放;②伯里克利是古典希腊文化的推崇者和倡导者,他大力提倡文学艺术创作,努力把雅典办成“全希腊的学校”,并且向穷人发放观剧津贴,举行节日音乐竞赛,还利用提洛联盟的财富,进行规模宏大的土木建设。

表现:

①哲学活跃。

②戏剧的发展。

③造型艺术发展到顶峰。

④各地的文人学者、艺术大师纷纷荟萃于雅典,使其成为当时希腊各城邦甚至世界的文化中心。

3、古希腊城邦制度的衰落

▲转折:

伯罗奔尼撒战争。

公元前431年至前404年,斯巴达和雅典为争夺希腊的霸权而爆发了长年战争,这场战争因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而又被称为伯罗奔尼撒战争,最终斯巴达获胜。

公元前404年,斯巴达国王吕西斯特拉图占领雅典,在那里建立起一个寡头政治的傀儡政府,称作三十僭主。

斯巴达取代雅典成为霸主。

伯罗奔尼撒战争成为古希腊历史上的一大转折,它对整个希腊世界产生了强烈震撼。

希腊的古典城邦制度陷入危机深重的政治泥潭,希腊各城邦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迅速衰落,最终为北方的马其顿帝国所统治。

二、柏拉图与《理想国》

1、柏拉图生平事迹

(1)青年时代。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师徒关系。

名字的由来:

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勒斯,却又何以改称“柏拉图”?

溯其源,阿里斯托勒斯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

因此体育老师就替他取了“柏拉图”一名,“柏拉图”为“宽阔”。

后来,柏拉图的名字被延用下来,流行至今。

柏拉图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他家世显赫,但其青少年时期却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与战争间频繁更迭的政体中度过的。

柏拉图成年后,雅典城邦的生活开始趋于稳定,重新出现了歌舞升平的局面,人们开始出席各种社交活动,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就是在一次赛诗会上相识的。

当时,柏拉图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去参加比赛,在举行比赛的剧场前,正好遇到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柏拉图也挤进了聆听对话的人群,听完苏格拉底的话,柏拉图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很多一直苦苦思索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一瞬间豁然开朗,他当即拜苏格拉底为师,是年,苏格拉底61岁,柏拉图20岁。

苏格拉底是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这种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于他一生创作的绝大部分对话,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

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因不能见容于雅典的民主政体而被判处死刑,这一事件改变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他开始寻找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国。

(2)游历生涯。

柏拉图在地中海沿岸的游历。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柏拉图愤然离开雅典,与一些门徒逃往麦加拉避难,由此开始了他在地中海沿岸的游历生活,先后到过麦加那、埃及、南意大利等地游学,结识了一些学者。

这段游历生活是柏拉图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阶段。

(3)教学生活。

柏拉图创办了西方历史上第一座学园或称“阿卡得米”(Academy),这个学园成为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

①目的:

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

②情况:

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a教育宗旨:

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

b学生来源:

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

c开设课程:

算术、几何、天文、哲学、音乐

d教学方法:

对话形式,自由讨论

③影响: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朋友的婚礼上安然辞世,但学园却在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经营下,一直存续到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处于宗教目的下令关闭为止,前后长达900多年。

首先,雅典学园是古代最早在教育目标上既体现社会功用性、又体现人文特性的教育机构,因此它常常被人们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或者至少是大学的萌芽,现代大学中的学院、研究院有时还被称为Academy,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作为柏拉图思想的传播基地,由柏拉图倡导的“学以致用”、“学术自由”等传统直到今天还被继承.

最后,雅典学园成为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学园聚集了当时希腊世界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来此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还培养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如亚里斯多德等,

④学园特点:

a、政治思想的“集散地”。

(为城邦培养治理人才是柏拉图学园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学园是一个带有政治性质的学校。

它与当时许多城邦都有政治联系,一些城邦的统治者也经常向学园寻求政策咨询,学园的一些弟子也经常用所学的理论为一些城邦提供立法指导,有的甚至直接参与城邦的立法和行政活动,因此雅典学园被人喻为政治思想的“集散地”毫不夸张。

柏拉图晚年虽然主要从事哲学研究,越来越少参加政治实践,但他的政治思想却通过学园影响城邦统治者,俨然成为“帝王之师”,这一点倒是和中国儒家传统十分相近。

b、对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

(美国数学史家博耶评论说:

“虽然柏拉图本人在数学研究方面没有特别杰出的学术成果,然而,他却是那个时代的数学活动的核心……,他对数学的满腔热诚没有使他成为知名数学家,但却赢得了‘数学家的缔造者’的美称”。

柏拉图早年接触过毕达哥卡斯学派“万物皆数”的观点,自己对数学有相当高的造诣,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学园为何如此积极研究自然科学和数学,为何能培养出一批杰出的自然科学家。

当然,柏拉图强调数学,是因为他认为数学在训练智力方面作用很大,而几何的学习则可以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归根结底他是将自然科学知识作为政治、哲学研究的基础,柏拉图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融与交叉,是具有现实政治意义的。

2、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

①古代希腊文化的影响

②时代背景。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苏格拉底被处死刑——以上两者暴露

民主政体弊端。

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不满。

③家庭影响

④老师的教诲

⑤游历生涯。

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

3、柏拉图思想的内容

柏拉图认为,人类可以通过感觉认识到的各种具体事物,总处于不断衰败变化中。

在这些变化的具体事物背后,始终存在着一种完美的、不变的东西,柏拉图称这种东西为“理念”。

例如世界上有白猫、黑猫、花猫,柏拉图认为,之所以有“猫”这个理念,是因为神创造了本质的“猫”,而且只创造了一只,其他的都是模仿。

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

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

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

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

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

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⑴哲学思想:

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反映;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唯心主义理念论;推动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

所谓“理念”就是城邦最初的那个样子,或者说是它的最初原型。

柏拉图认为,城邦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个“原型”因为天长日久而被历史尘封起来,从而导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行为失范。

柏拉图认为要唤起人们对本真城邦“理念”的“回忆”,就必须在城邦“原型”即“理想国”的指导下,改造或改变现实的城邦,使之重新回到稳定和秩序的轨道上来。

那么柏拉图的“理想国”究竟是如何构建的呢?

⑵政治思想——理想国

①代表作:

《国家篇》(曾经翻译《理想国》)

②观点:

a、理想国家:

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   “智慧之德”

卫国者—对外御敌,对内保民 “勇敢之德”

生产者—从事生产,要有节制“节制之德”

 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

b、国家统治者:

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

c、实现“理想国”的两种办法。

对统治者进行严格完善的教育。

子女一出世便离开父母,由国家养育和施行教育、训练。

首先进行体育和诗歌、音乐教育。

前者可以锻炼身体,后者可以培育美感与和谐精神;其次进行天文学、数学教育,以提高认识世界现象的能力;最后是对经过选拔而产生的优秀者实行高等教育即“辩证法”的教育,使他们学会洞察理念世界的方法。

然后,他们就可以担任各种统治的职务,执行管理国家的任务。

对统治者实行“共产”制度。

对于不拥有权力的第三等级,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私人财产和家庭。

但对于统治者,必须取消私有财产,取消家庭,过集体生活,住公共房子,吃公共饮食,目的是使统治者一心为公,不谋私利。

③评价:

a、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b、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柏拉图“理想国”的社会分工建立在等级划分的基础之上,所以这是一个存在阶级差别的社会。

在这种情况下,权力必然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但是,在这些渴望并争夺权力的人当中,又有多少人符合柏拉图“哲学王”的道德标准呢?

可见这种设想只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晚年的柏拉图历经政治的风风雨雨,终于也认识到这种“理想国”存在的缺陷,与现实格格不入,于是,他开始着手设计“第二等理想国”——“法治国”。

晚年的柏拉图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他指出,如果一个城邦没有好的办法让统治者变为一个哲学家,或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则法治仍旧比人治好,实行法治的国家虽不能称为最好的,却可以被称为“第二等好”的。

4、柏拉图思想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1)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理性主义是柏拉图最突出的特点。

如果人们承认西方文明是一种以理想为代表价值核心的文明的话,那么,柏拉图便是这种理性主义的肇始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无论是对世界、对社会还是对人生,柏拉图都坚持一个真、善、美统一的理想状态。

(2)柏拉图的学说还对基督教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基督教神学从他那里吸取了大量的理论营养,柏拉图哲学构成了它最基本的思想来源。

总之,不理解柏拉图,就不能理解基督教文明,也就不能理解整个西方文化。

正如西方后来的哲学家评价:

“欧洲哲学传统的最稳定的——‘般特征,是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释所组成的。

”“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问题探究:

在中西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的文化巨人。

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孔子和柏拉图思想的异同。

相同之处:

①时代背景:

两人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面临相同的问题。

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仁学”和“理念论”;

②根本目的:

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③两者都比较重视统治者的作用,并且都最终倒向人治。

不同之处:

孔子的仁最根本的标准是天下和国家的利益,面对分裂要求建立一个统一开明的贵族政体;而柏拉图只立足于雅典城邦而非整个希腊国家的统一,孔子的视野要比柏拉图的宽泛得多。

【历史问题注释】

[希波战争]

发生于公元前492一前449年,是希腊城邦反抗波斯帝国侵略的战争,最终以希腊的胜利而告终。

希波战争的导火索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生的反波斯统治起义。

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从亚洲西部伊朗高原崛起的波斯,大举对外扩张,很快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其疆域西抵小亚,东达印度,北括高加索和中亚草原,南及埃及和阿拉伯沙漠边缘。

波斯统治下的小亚诸希腊城邦不堪压迫,率先发动反抗波斯统治的暴动。

波斯调集重兵,先后三次大举入侵希腊。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92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派遣摩多牛斯率海陆军远征希腊,因其陆军在色雷斯境内受阻,海军行至亚陀斯海角遭受风暴,损失惨重,遂无功而返。

第二次在公元前490年,大流士遣达提斯率约10万军队、600艘战舰横渡爱琴海,先攻占优卑亚岛西岸的埃勒特里亚,然后在雅典北部的马拉松登陆。

双方在马拉松展开决战,波斯军大败退回。

第三次是在公元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率军50万、战舰千艘进攻希腊,波斯陆军夺取德摩比利隘口,进占并破坏了雅典城,但海军在绕过苏尼昂海角后,于萨拉米斯湾被雅典打败,仓皇退却。

次年,波斯陆军又败于希腊的布拉。

公元前478年,提洛同盟建立,希腊开始转守为攻。

公元前449年,希腊在塞浦路斯岛的萨拉米斯城附近打败波斯军,迫使波斯签订《卡里阿斯合约》,和约规定波斯放弃对爱琴海和黑海一带的统治,承认希腊诸城邦的政治独立。

雅典从此成为爱琴海上的霸主。

[伯罗奔尼撒战争]

发生于公元前43l一前404年。

是斯巴达和雅典为争夺希腊霸权而爆发的长期战争,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而得名。

最终斯巴达获胜,取代雅典而成为希腊诸城邦的霸主。

十年战争(前431一前421):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一阶段。

从公元前431年3月,伯罗奔尼撒同盟成员底比斯袭击雅典盟邦布拉底引发战火。

5月,斯巴达国王阿基丹姆二世率军入侵阿提卡,战争全面爆发。

斯巴达陆军占有优势,而雅典则在海上称雄,因此斯巴达力图从陆路攻占阿提卡,离间提洛同盟各成员国,以包围和孤立雅典。

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则希图用海军袭击伯罗奔尼撒沿海地区,逼斯巴达求和。

公元前427年前后,米蒂利尼等城邦发生反雅典起义;公元前425年,雅典海军攻占皮洛斯及其附近的斯法克蒂里亚岛,并鼓动斯巴达奴隶暴动,两强皆陷入困境。

公元前422年,双方在安姆菲波利斯决战,雅典主战派首领克里昂和斯巴达将军伯拉西达均战死。

次年双方签订《尼基阿斯和约》,暂时休战。

西西里战争(前415一前413):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二阶段。

公元前415年5月,雅典将军阿尔基比阿德斯、尼基阿斯和拉马科斯率军远征西西里。

途中,阿尔基比阿德斯因涉嫌赫尔墨斯神雕像被毁事件,逃亡投奔斯巴达。

雅典军虽初有小胜,但不久拉马科斯也阵亡,只好由尼基阿斯一人指挥。

在斯巴达和科林斯援军的猛攻下,雅典军于公元前413年9月全部覆没。

雅典损失战船200艘,被俘7000人,从此失去海上优势。

德凯利亚战争(前413一前404):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最终阶段。

公元前413年,斯巴达军入侵阿提卡,并长期占领德凯利亚,破坏和消耗雅典力量。

雅典经济恶化,农业生产濒临崩溃边缘,但它重组舰队,并于公元前412、前411年先后在阿拜多斯、基齐库斯打败斯巴达舰队。

斯巴达在波斯援助下很快恢复了元气,由莱山德指挥新编舰队,于公元前405年在赫勒斯滂海峡附近之羊河口重创雅典海军,继而从海陆两面包围雅典,迫其于公元前404年4月投降,接受解散提洛同盟而加入伯罗奔尼撒同盟、拆毁从雅典城到出海口的长墙工事、撤除所有海军并只允许保留12艘船只的屈辱和约。

[伯里克利与雅典]

提起希腊的强盛与繁荣,人们往往会想到雅典城和伯里克利的名字,因为最能代表与反映这种强盛与繁荣的,是伯里克利统治时期的雅典,因此希腊的“黄金时代”又被称作“伯里克利时代”。

伯里克利(约前495一前429),是希腊著名的民主派政治家,出身贵族,是奴隶主阶级中一个较有见识和才干的人。

公元前444年以后历任首席将军,成为雅典的实际统治者,希腊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美谈。

据说,为了广泛接近民众,伯里克利经常到大庭广众之中和普通百姓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

遇到反对他的人当面辱骂他,也从不动怒,更不随意抓人。

一天晚上,在他步行回家的路上,一个贵族跟在身后辱骂他:

“你这个疯子!

真无耻!

你出身贵族,却忘掉了自己的朋友,竟然去结交那些下贱的百姓!

”这个人就这样一路尖声叫骂着,尾随他到了家门口。

看看天已经黑了,伯里克利让仆人打起火把,把骂他的人送回家去。

在奴隶社会的当权者中,能像伯里克利这样对待反对派意见的,恐怕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

雅典公民对他的民主作风交口称赞,并给予他极大的支持。

有一个大贵族名叫西门,专门和伯里克利作对。

凡是伯里克利主张的,他都反对;凡是伯里克利反对的,他都支持,雅典公民便通过投票把他放逐到国外去了。

另一个大贵族福克奇利斯,也和伯里克利唱对台戏,反对伯里克利建设雅典城的计划,最后,他也被雅典公民赶下了台。

伯里克利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自己要求严格。

他执政廉洁,执政十几年都没参加过别人举行的宴会。

他惟一一次接受的邀请是参加侄子的婚礼,但还未开宴他就离开了。

老百姓形象地说,伯里克利在雅典只熟悉一条路,那就是通向能和普通公民接触的广场和500人会议的路。

在雅典,军人、法官、议员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员起初都是没有薪金的,当兵的要自己掏钱买武器和马匹。

这样一来,这些职务都被有钱人把持了。

伯里克利执政后规定:

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

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和议员了,公民的民主权利扩大了。

伯里克利还给穷人发“观剧津贴”,使他们也有文化娱乐的机会。

伯里克利当权时做了一件意义非同寻常的大事,对日后雅典以至整个希腊的文化艺术、旅游及商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件大事就是重建公元前480年被波斯军队放火烧毁了的雅典城。

在伯里克利的主持下,一批出色的雕塑家、建筑师、工艺家云集雅典,把这座古城装饰得十分雄伟、壮丽。

不久,许多闻名于世的建筑陆续屹立于雅典城。

可容纳14000名观众的露天剧场,经常上演一些著名剧作家的悲剧和喜剧,其中不少剧作对欧洲的戏剧产生了很大影响;专门用于诗歌演唱和比赛的音乐堂,经过精心设计,具有良好的音响效果。

位于雅典中心的卫城是最出色的建筑群,它建在150米高的陡峭的山巅之上,全部用大理石修建而成,城中有雅典最著名的帕提依神殿和智慧女神雅典娜的铜像。

雅典娜神像是著名的雕刻家、擅长雕刻神像的菲狄亚斯的杰作。

神像高12米,形象优美威严。

雅典娜身穿黄金战袍,头戴黄金头盔,胸前的护身甲上嵌着女妖美杜莎的头像,左手持长矛,右手托着胜利女神尼刻的小雕像,身边放着一个有…—条巨蛇盘在上边的圆形女神盾。

神像的睑、臂、脚都是用象牙雕成的。

菲狄亚斯还雕刻了被称为世界古代奇观之一的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

公元5世纪,宙斯神像在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烧毁。

雅典娜神像则在公元146年被罗马帝国的皇帝安敦尼•庇乌搬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对于希腊的强盛与繁荣,伯里克利功不可没,但他晚年却屡经坎坷、挫折,接连遭受严重的打击。

由于他人的诽谤,他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撤职。

复职当大将军后,他的两个儿子先后死于鼠疫。

不久,他也难逃厄运,死于这种可怕的病魔。

临死前,他的遗言是:

“我对雅典是问心无愧的。

”确实,伯里克利的英名将和希腊“黄金时代”的美名永存后世。

伯里克利死后不到20年,强盛的雅典就败在希腊另一强大城邦斯巴达的武力之下。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69一前399)生于雅典平民之家。

他反对研究客观的自然界,认为客观世界是神的领域,人是不能认识的。

他专门研究人生道德哲学。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追索自然的本原,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

“认识你自己!

”自他大声喊出这一振聋发聩的命题以来,人的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人的问题的思考一直是哲学发展的动力。

苏格拉底提出:

“知识即道德,无知即罪恶。

”他所说的知识,不是指感觉得来的知识,而是指一种真知灼见。

所谓道德,本意指能力或最善。

他进——步指出:

“道德即幸福。

”他认为道德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能认识善,就能一心向善。

只有智者才是有道德的人,从而也才是有处世能力的人。

道德的知识能直接产生道德的生活。

苏格拉底把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概括为讥讽、助产术、归纳、下定义四个步骤,基本要领是通过启发式教育,使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得出真正的道德观念。

苏格拉底的论辩方法是唯心主义概念辩证法。

首先是向对方提出许多问题,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而承认自己“无知”,这叫做讥讽;其次是通过助产术的方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启发出来;然后通过对一些个别事物的比较,认识事物,指出一般本质,这称为“归纳”;最后将所得到的概念、定义明确规定下来,即定义的方法。

苏格拉底被认为是当时雅典最有智慧、最有教养的人。

他拥护贵族政治,反对实施民主政治。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民主派控制的法庭以360票对140票判处死刑,罪名是“败坏青年”和“藐视官方宗教”。

他拒绝了友人劝他逃走的建议,服从判决,安然服毒赴死。

这位被后人誉为“使哲学从天上来到人间”的学者,毕生没有留下著作,他的主要事迹及学说通过他的弟子而得以流传。

[亚历山大马其顿帝国]

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

公元前4世纪中期,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执政,国家迅速崛起。

他首先着手加强王权,消除部族首领的军事割据,限制贵族议会的权力,将全部军政财权集中到国王手里。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打败底比斯、雅典、科林斯等城邦联军。

第二年,腓力召集各邦开会,宣布希腊各城邦成立联盟,进攻波斯。

公元前336年,腓力在他女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王位由腓力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继承,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出生于马其顿首都佩拉,从小兴趣广泛又聪明勇敢,12岁时曾驯服全马其顿无人能够驾驭的烈马布卢法卢斯。

后来,其父腓力请来了亚里士多德做亚历山大的教师。

腓力二世被害后,被征服的希腊城邦纷纷起义。

年轻的亚历山大用两年时间平息了暴动。

此后,他又把目光投向了领土辽阔、财源滚滚的波斯。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领3.5万人的大军和160艘战舰,开始远征东方。

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赠给人。

有大将迷惑地问道:

“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

”亚历山大回答:

“希望。

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

亚历山大率领部队首先占领了小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