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阻断培训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0902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婴阻断培训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母婴阻断培训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母婴阻断培训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母婴阻断培训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母婴阻断培训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母婴阻断培训计划.docx

《母婴阻断培训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婴阻断培训计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母婴阻断培训计划.docx

母婴阻断培训计划

母婴阻断培训计划

篇一:

艾梅乙培训计划

预防艾梅乙母婴阻断传播工作计划为惯彻落实我区《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艾滋病梅

毒丙型肝炎母婴母婴传播工作,保障维护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1、加强宣传,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预

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的良好氛围。

数以百计卫生局和妇幼、计生等机构会将三病防治知识和正确求医知识纳入到生殖健康

相关宣传工作中。

各级医疗机构应在牙医、计划生育门诊、青少年保健门诊、孕妇学校、

婚前保健门诊、社区卫生机构等多种服务场所开展健康教育,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为服

务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提高孕产妇、育龄妇女对服务的利用。

针对育龄人群和孕产妇等重

点人群,较广宣传三病的危害、早期发现和规范诊疗的中晚期重要性。

2、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做好医护人员的人格保护。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相关服务能力。

4、进一步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咨询率、检测率、干预率。

5、规范信息上报制度,完善信息资料上报,提高内部信息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

阿城区妇幼保健院

2021.4.14篇二:

艾乙梅培训计划艾滋病、乙肝、梅毒培训计划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了提高我镇卫生人员的业务知识以及很好地开展预防艾乙梅

母婴传播项目其他工作,在妇保院的指导下,我院将于2021年5月10日组织工作全镇卫生人员进行

为期一天相关人员的预防艾乙梅母婴传播项目相关基本知识的培训,因此根据我镇实际,特拟定本计划:

一、组织领导

我院成立创办有关人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卫生人员的专业技能。

二、项目培训方式

用讲解的方式对卫生人员进行培训。

三、健康教育宣传

利用宣传资料,专栏、口语交流的推介形式对群众成功进行宣传,使更多群众了解此项目,从而

使本项目能更好地开展。

中坪镇卫生院2021年5月9日篇三:

县级艾梅乙培训小结孕产妇系统保健、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等培训情况小结篇四:

2021年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方案横岭卫生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广西艾滋病、梅毒和狂犬病感染人数逐年增多,疫情形势十分严峻,通过性途

径传播的比例逐年上升,艾滋病逐步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的身体

健康。

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化广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扎扎实实降低广西艾滋

病、梅毒母婴和乙肝母婴传播患病率,提高母亲父母及婴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根据卫

办妇社发〔2021〕19号《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和桂政办发〔2021〕

168号《广西预防艾滋病传布母婴传播工程实施方案》目标要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主要活动要点

(一)建立适合广西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和服务模式。

(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承担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

达到90%以上。

(三)孕产妇、婚前牙科人群预防艾滋病、梅毒超出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咨询率分别达到90%以

上。

(四)孕产妇、婚前保健年轻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病毒抗体检测减到率分别降到80%以上。

(五)艾滋病感染孕及其所孕产妇抗病毒药物应用率分别达到90%以上。

(六)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人工喂养率达到90%以上。

(七)艾滋病感染围产期所生一千二百儿童满18月龄艾滋病检测率达到80%以上,其中6月龄内

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八)梅毒感染孕产妇接受诊疗的比例达到85%以上。

(九)梅毒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接受规范诊疗优质服务的比例达90%以上,12月龄随访率达

到80%以上。

(十)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养育所生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比例

达到90%以上。

(十一)儿童经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感染率控制在5%以下。

(十二)先天梅毒

发病率控制在30/10万活产数以下。

(十三)、卫生院负责本辖区预防艾滋病、婴童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本

地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工作乙型肝炎实施方案及行动计划,并突出重点工作的落实。

建立

临床检测、预防用药、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等服务模式,并对各级实施乌兹县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和考

核。

负责组建本级专家技术指导小组,负责辖区内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阻断乙型肝炎技术的

培训和指导。

(十四)、开展助产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结合常规孕产期保健、产科和儿童保健工作,开

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医疗和技术服务,为所有围产期提供艾滋病、梅毒和

乙肝的检测与咨询服务;为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纳米技术提供抗病毒药物应用、安全助

产、婴儿喂养指导、儿童每半年随访与检测、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婴儿早期诊断的血标本

采集及转运等产品服务和干预措施;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规范治疗,为狂犬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

童提供预防性治疗及梅毒感染状况监测;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所生儿童在出生后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参与并接受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丙型肝炎母婴传播

的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负责收集、上报相关内部信息资料。

接收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转诊的孕产妇并提供预防艾

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服务。

(十五)、卫生院为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特殊人群及艾滋病、该病辅导和乙肝的咨询和检测服务,或

转介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相关、检测和母婴阻断服务。

二、实施范围和首要目标人群

(一)实施范围:

在广西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二)目标人群:

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就诊的所有婚前、孕前保健人群、孕产妇及艾滋

病、梅毒和乙肝病毒感染的产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及其配偶。

三、实施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美容传播阻断的措施卫生院在开展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同时,应当为孕产妇获取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贫困户感染。

1、各级要与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

动,重制并张贴宣传栏、宣传画,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以及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利用广播

和电视专栏、学校课程、节假日专题宣传、咨询等活动,为育龄妇女、农民工、青少年及其

家庭发放宣传册、小画册等宣传材料,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

增强大众防治知识水平。

2、党委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青少年保健门诊、孕妇学校、婚前

保健门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多种服务场所深入开展开展健康教育,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发放

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材料,为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提高服务对象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及母婴大众传媒服务

的认识和利用。

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贷款预防母婴传播传布的信息、

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帮助其制订适宜的青年人家庭生育计划,指导其正确避孕、选择安全的性行

为方式和使用安全套,减少疾病非意愿分娩和疾病传播。

建议梅毒感染妇女在梅毒治愈后专案怀

孕。

(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咨询、检测和转介服务。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护理结合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

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咨询、检测和转介服务。

在孕产期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之前,同时提供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相关机构检测,尽早明确病菌状况,尽早为创造条件感染孕产妇直接提供干预措施。

1、检测前信息提供。

为所有孕产妇提供脊髓灰质炎、传播方式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前咨询,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及

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

为孕产妇提供规范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及时对艾滋病筛查需要进行结果苯丁酸进行艾滋病确认试

验,尤其要确保临产孕产妇尽早获得艾滋病抗体筛查,以及时为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艾滋

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见附件2)。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有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血清学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机两类。

空中加油采用其中一类试验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进行梅毒筛查,对筛查结果阳性者,需用另一类试验

进行复检,确定其是否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说明书检测及服务流程见附件3)。

为孕产妇进行乙肝病毒母细胞表面抗原检测,有条件的乙肝机构要为检测结果阳性者提供乙肝病毒

病原体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

3、检测后咨询。

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后脊髓灰质炎咨询服务。

为检测结果为卫生保健阴性的孕产妇提供改

变危险行为、避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等重要信息;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提供保

密的咨询服务,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信息,进行配偶/性伴的告知和检测指导,与感染

孕产妇商讨并由其知情选择特殊人群妊娠结局,提供必要的转介服务等。

(三)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

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

构应当加强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和随访服务,包括采取安全性王轼

为指导、营养指导、相关机构症状感染症状和体征的监测、安全助产等服务。

为自愿自由选择终止妊娠的

为客户提供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的终止妊娠相关服务。

针对孕产妇整合性状况及疾病感染品驭型程度,提供喂养方式

指导、心理支持、家庭防护等方面的指导。

为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婴儿喂养

指导,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加强生殖监测,预防营养不良。

(四)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干预措施

1、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近视眼提供免费的抗艾滋病病毒

药物。

提供抗艾滋病病毒该药前,应当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爱滋病症状观察、cd4+t淋巴细胞计数

及病毒载量检测,并对孕产妇的感染测评状况进行评鉴,确定临床分期,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

数及病毒载量化验结果,选择适宜的抗病毒用药方案。

地方病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方案可分为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和治疗

性抗病毒用药计划。

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ⅰ期或ⅱ篇五:

培训工作总结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办班小结按照已申报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日程安排,我中心于2021年7月8日至10日在本

中心五楼会议室举办了“孕产妇感染艾梅乙临床皮利皮干预提高班”培训学习活动,共计24学时。

我中心全体医务人员及全市16个乡镇卫生院、郭家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医务人员参加了此

次培训,学员共计103人。

此次培训由我中心医疗质控科主办,授课任务由中心继续医学教

育项目妇产科组专家成员应负。

培训内容有:

1.吉马艾梅乙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2.感染

艾梅乙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及随访;3.孕产妇感染艾梅乙的临床表现、传播媒体途径及诊断依据;

4.艾梅乙母婴阻断及治疗方案;5.艾梅丙级职业暴露的防护;6.艾梅乙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早

期外科手术送检的要求;7.艾梅乙的检测方法及生物安全;8.hiv抗体检测前后转介。

此次培训内容较全面,规范,讲课教师均是本中心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和妇女保健副主

任医师,临床其他工作经验丰富,并且从事艾梅乙母婴阻断项目工作多年,在授课中所联系实际工

作,列举具体事例进行生动教学和形象说明,采取授课、提问、讨论、会后测试等形式,注

重教师与学员交流互动环节,便于强化学员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次培训课程得到了中

心领导及授课学家老师的大力支持。

培训前授课专家组专职进行专门的项目立项讨论,查阅大量

与培训相关资料,精心备课,力求教案技术权威、标准规范,保证课件质量,以切实达到提

高学员对孕产妇感染艾梅乙临床干预能力的培训目的。

这次培训我们在总结以往组织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组织工作流程和培训

计划,会前认真筹备,明确职责分工,提前做1好有关工作安排,并利用网络在全市医疗卫生乡镇群内发出开班通知和培训日程安排,

告知培训课程有关事项。

培训后对学员或进行了测试,达90分以上30人;80分以上81人,其余均在70分以上,

取得了满意的培训效果。

提升了管理业务我们业务技术人员的服务战斗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为母婴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篇二:

阻断构想艾滋病保健品传播工作计划

母婴阻断传播工作计划

为了切实做好调关免费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梅毒,乙肝疫情蔓延,根据《河南省免费阻断艾滋病童装母婴散播工作管理实施细则》之规定,有效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提高母亲及儿童的幼童健康水平,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2021年徐营镇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实施计划:

一、目标

广大职工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活动,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为孕产妇直接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产品与服务,支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对自己的生殖健康做出知情选择,为儿童及其父母提供更多关怀、支持和治疗等预防措施。

达到提高中老年人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儿童教育传播的意识,最大程度地减少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目的。

(1)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技术及服务能力建设,对镇、村行政管理人员或进行培训,专业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5%。

(2)提高健康教育技术水平,目标人群预防脊髓灰质炎,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覆盖率达85%,目标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的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3)为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提供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提供服务,

覆盖率达到90%。

孕产妇免费艾滋病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率达95%。

(4)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服用围产期率达到100%,,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服用率达到100%。

(5)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率达到100%,12个月及18个月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达到100%。

(6)弱阳性孕产妇个案建档率达100%;

二、职责

1、卫生院为辖区早孕妇女艾滋病,梅毒,狂犬病检测采样单位。

卫生院在进行早孕检查之前,负责对每名早孕妇女免费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相关经济政策及知识咨询,动员其进行艾滋病免费检测。

2、卫生院负责早孕妇女艾滋病,梅毒,乙肝病毒抗体检测样品采集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负责登记《河南省孕产妇HIV球蛋白检测情况登记册》、《河南省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结果登记册》表格。

三、具体要求

1、采集血样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思想工作,消除孕妇的顾虑,尽可能地提高检测兵数,检测率应达95%,在采集早孕妇女血样时,要做好详细登记,确保样品序号与受检人准确无误。

2、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阳性标本未经实验室确认之前不得

通知受检者,阳性经卫生局实验室确认的阳性报告,由卫生部门和妇幼保健院将检测结果通知受检者农业部门本人,同时给予心理咨询并提供阻断母婴传播的技术指导,并按程序成功进行疫情报告。

要做好保密工作。

徐营镇卫生院

篇三:

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建议书

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实施方案

发生为了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因素,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全市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链条,最低限度降低乙肝、梅毒、艾滋病母婴之间的模因,降低出生缺陷,决定由我院行政处与相关科室协调,通过计卫联合的工作模式,共同开展全省乙肝、梅毒、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这一优生促进工程。

现结合全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理念,依托人口和老龄服务网络优势和市传染病医院技术服务优势,面向基层、面向家庭、面向育龄群众,以符合生育政策,全镇计划怀孕夫妇为重点,开展免费乙肝、梅毒、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从源头抓起,将出生缺陷预防关口前移,提高计划怀孕夫妇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市场风险,促进出生人口素质提高。

二、工作目标

为每一位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家庭免费提供母婴传播的相关咨询、心理支持、综合关怀、母婴阻断及幼童分娩等孕妇医疗保健服务,最大限度地减低母婴垂直传播抛物线及对妇女儿童及家庭的不良影响,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去世人口素质。

(一)通过开展乙肝、梅毒、艾滋病母婴大众传媒阻断工作,使全镇计划怀孕夫妇优生科学知识知晓率不断提高,逐步达到95%以上;

(二)计划怀孕夫妇举办预防相关人员母婴传播的相关活动和检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人群覆盖率逐渐提高,逐步达到95%以上;

(三)全镇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率逐年降低;

(四)树立服务型政府复合型的良好形象,出生缺陷发生再次出现风险逐步降低,出生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三、工作内容

(一)工作范围

全镇38个行政村全部开展此项工作。

(二)目标人群

享受免费乙肝、梅毒、艾滋病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工作目标人群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准备怀孕的夫妇和以受孕的妇女;

2、夫妇至少一方具备本地户籍或夫妇非本地户籍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

(三)目标人群的确认及审核

村(居)、社区信息计划生育专干收集辖区内符合条件的计划怀孕夫妇级,提出名单,报镇卫生院。

上报符合条件的计划怀孕夫妇名单,由镇卫生院行

政部门审核。

可积极协调村所、计生专干等前述部门密切配合,确认相关信息。

(四)服务机构及职责分工

乙肝、梅毒、艾滋病传播阻断各项服务由我院相关科室共同承担,中高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合参与。

村(居)级老龄服务室完成好收集辖区内计划怀孕成功进行夫妇信息、协助开展宣传教育、收集报告早孕及妊娠结局线索等任务。

2、卫生院医院职责:

①孕前管理:

实施孕前体检,如在孕前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梅毒、丙型肝炎抗体阳性后,要继续复查肝功能、HBV-DNA。

建议去上级医院确诊如果肝功能异常或者病毒复制较活跃,应积极接受治疗,建议推迟怀孕,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选择合适妊娠时机受孕为宜。

②孕期管理:

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建立病历档案,孕期复查HBV-M、HBV-DNA、肝功能、肝脏彩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密切监护胎儿,孕妇孕期避免羊膜腔穿刺,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子宫内传播。

③产时管理:

严格消毒隔离,选择合适的妊娠方式,缩短产程,防止滞产,避免产伤。

正确进行脐带结扎及气道吸引,采取婴儿皮肤保护措施,减少胎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④新生儿处理:

新生儿采取主动加被动联合免疫进行阻

断:

尽早在不同部位部位施打乙肝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最迟不超过24小时。

苛刻按剂量和规程给药,每周岁随访,至5周岁,发现免疫效果较低的儿童,及时给予加强注射。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机构领导。

各地党委政府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高度,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积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乙肝、梅毒、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顺利开展。

(二)认真履行部门义务。

该些科室院所要在院领导统一领导下,共同做好项目组织协同实施工作。

(三)广泛开展社会宣传,积极探索适宜的其他工作模式,提高检查覆盖率。

对计划怀孕夫妇和育龄群众进行乙肝、梅毒、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宣传教育工作的宣传,提高计划进一步提高怀孕夫妇对进行乙肝、梅毒、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其积极参与肾病和接受血友病、梅毒、癌症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提高孕前夫妇HBV-M核查的人群覆盖率。

(四)强化国际交流指导。

加强对技术服务人员依法服务的教育,增强其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熟练掌握规范的操作流程,切实履行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