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复习过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0804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25 大小:24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复习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5页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复习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5页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复习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5页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复习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5页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复习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复习过程.docx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复习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复习过程.docx(2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复习过程.docx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复习过程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

建筑工程技术

掌握房屋结构平衡的技术要求

一、载荷的分布

引起结构失去平衡或破坏的外部作用主要有:

直接施加在结构上的各种力,习惯上也称为载荷。

(一)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

1.永久作用:

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可以乎略不计。

2.可变作用:

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

3.偶然作用:

在设计基准期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

(二)按结构的反应分类

1.静态(静力)作用:

不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加速度或所产生的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

2.动态(动力)作用:

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

(三)按载荷作用面大小分类

1.均布面载荷Q

均布面载荷Q的计算,可用材料的重度

乘以面层材料的厚度d,即为增加的均布面载荷值,Q=

·d。

2.线载荷

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层面上的各种面载荷传到梁上或条形基础上会时,可简化为单位长度上的分布载荷,称为线载荷。

3.集中载荷

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层面上放置或悬挂较重物品时,其作用面积很小,可简化为作用于某一点的集中载荷。

(四)按载荷作用方向分类

1.垂直载荷

2.水平载荷

二、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一)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物体在许多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些力之间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称为力系的平衡条件。

1.二力平衡的条件: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系,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其平衡条件为:

∑X=0和∑Y=0。

3.一般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还要加上力矩的平衡,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某点取矩时,顺时针力矩之和等于逆时针力矩之和,其平衡条件时:

∑X=0,∑Y=0和∑M=0.

 

掌握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要求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

(1)安全性。

在正常施工和使用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载荷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

(2)适用性。

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3)耐久性。

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三者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二、结构的安全性要求

(一)杆件的受力形式

结构杆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按其变形特点可归纳为以下5类:

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扭转。

(二)材料强度的基本概念

结构杆件所用材料在规定的载荷作用下,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应力称为强度,要求不破坏的要求,称为强度要求。

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

在相同条件下,材料饿强度高,则结构的承载力也高。

(三)杆件稳定的基本概念

在工程结构中,受压杆件如果比较细长,受力达到一定的数值时,杆件突然发生弯曲,以致引起整个结构的破坏,称为失稳。

(四)建筑装饰装修载荷变动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载荷变动主要有:

(1)在楼面上加铺任何材料属于对楼板增加了面载荷;

(2)在室内增加隔墙、封闭阳台属于增加了线载荷;

(3)在室内增加装饰性的柱子,就是对结构增加了集中载荷。

三、结构的适应性要求

(一)杆件刚度与梁的位移计算

限制过大变形的要求即为刚度要求,或称为正常使用下的极限状态要求。

梁的变形主要是弯矩所引起的,叫弯曲变形。

剪力所引起的变形很小,可忽略不计。

通常我们都是计算梁的最大变形,其公式为:

=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位移因素出载荷外,还有:

(1)材料性能:

与处理的弹性模量E成反比;

(2)构件的截面:

与截面的惯性矩I成反比;

(3)构件的跨度:

与跨度

的n次方成正比,次因素影响最大。

(二)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

裂缝控制分为三个等级:

(1)构件不出现拉应力;

(2)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

四、结构的耐久性要求

结构的耐久性要求是指结构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在预期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不需进行大修就能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一)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规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只需正常维修就能完成预定功能,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下所要达到的使用年限。

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类别

设计使用年限(年)

示例

1

2

3

4

5

25

50

100

临时性结构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二)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见下表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环境类别

条件

室内正常环境

a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b

严寒和寒冷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

海水环境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要求

1.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一个重要参数,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钢筋混凝土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mm)

环境类别

板、墙、壳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

a

20

20

30

30

30

30

b

25

20

35

30

35

30

30

25

40

35

40

35

2.水灰比、水泥用量的一些要求

对于一类、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混凝土,其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以及最大含碱量,按照耐久性的要求符合有关规定。

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的特点和配筋要求

一、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

(一)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

在房屋建筑中,受弯构件是指截面上通常有弯矩和剪力的构件。

梁和板为典型的受弯构件。

在破坏载荷作用下,构件可能在弯矩较大处沿着与梁的轴线垂直的截面发生破坏,也可能在支座附近沿着与梁的轴线倾斜的截面发生破坏。

1.梁的正截面破坏

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与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形式等有关,影响最大的是配筋率。

随着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可能出现适筋、超筋、少筋等三种不同性质的破坏。

2.梁的斜截面破坏

在一般情况下,受弯构件既受弯矩又受剪力,剪力和弯矩共同作用引起的主拉应力将是梁产生斜裂纹。

(二)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要求

梁中一般配制以下几种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纵向构造钢筋。

1.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布置在梁的受拉区,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的拉力,常用HPB235、HRB335、HRB400级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的数量一般不得少于两根;当梁宽小于100mm时,可为一根。

纵向受力钢筋应沿梁宽均匀分布,尽量排成一排;当数量较多时可排成两排。

2.箍筋

箍筋主要是承担剪力的,在构造上还能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以便绑扎成钢筋骨架。

当梁高度小于800mm时,直径不小于6mm;当梁高大于800mm时,直径不小于8mm。

箍筋的肢数有单肢、双肢和四肢等。

当梁宽b≤120mm时,采用单肢箍;120mm

3.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由纵向受拉钢筋弯起而成,有时也专门设置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与梁轴线的夹角(称弯起角)一般是45°;当梁高h>800mm时,弯起角为60°.

4.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并平行纵向受拉钢筋,承担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

架立钢筋的直径应不小于下表的要求。

架立钢筋最小直径

梁的跨度(m)

架立钢筋直径(mm)

L<4

≥8

4≤L≤6

≥10

L>6

≥12

5.纵向构造钢筋

当梁较高(

≥450mm)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纹,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Φ6或Φ8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2倍。

二、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

(一)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

按其受弯情况,可分为单向板与双向板;按支承结构可分为简支板与多跨连续板。

1.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受力特点

两对边支承的板是单向板,一个方向受弯;而双向板为四边支承,双向受弯。

若板两边均布支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但小于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2.连续板的手里特点

现浇肋型楼盖中的板、次梁河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梁(板)。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

因此,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

(二)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要求

1.一般配筋要求

(1)受力钢筋

受力钢筋沿板的跨度方向设置,位于受拉区,承受由弯矩作用产生的拉力,其数量由计算确定,并满足构造要求。

(2)分布钢筋

分布钢筋是与受力钢筋垂直均匀布置的构造钢筋,位于受力钢筋内侧及受力钢筋的所有转折处,并与受力钢筋用细铁丝绑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骨架。

2.现浇单向板的配筋要求

单向板短向布置受力筋,在长向布置分布筋。

当板嵌固在砖墙内时,应沿支承周边上部配制不小于

@200的构造钢筋(包括弯起钢筋在内),伸出长度不小于

为短边的跨度);对两边嵌固在砖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制上述钢筋,其伸出长度不小于

,以防止因墙对板的嵌固作用而出现垂直于板的对角线裂缝。

当板的受力钢筋与梁肋(一般为主梁)平行时,应沿梁肋方向每米长度内配置不少于5根

于梁肋垂直的构造钢筋,以防止梁肋与板连接处顶部产生裂缝,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板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伸入板中的长度从肋边算起,每边不少于板计算跨度的

3.现浇双向板的配筋要求

双向板的配筋构造与单向板相同,由于双向板是在两个方向受弯,受力钢筋应沿两个跨度方向布置。

4.板的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为了防止钢筋腐蚀,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强度,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较近边缘的距离应满足的要求是:

在正常情况下,当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0时,保护层厚度为20mm;当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25时,保护层厚度为15mm。

三、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

在轴心受压柱中纵向钢筋数量由计算确定,且小于4根并沿构件截面四周均匀设置。

纵向钢筋宜采用较粗的钢筋,以保证钢筋骨架的刚度及防止受力后过早压屈。

当采用热轧钢筋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d/4(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且不应小于6mm。

当柱子短边不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不多于4根时,可采用单个箍筋;当柱子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或当柱子短边不大于400mm,纵向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对于截面形式复杂的柱,不能采用内折角箍筋。

掌握砌体结构的特点及结构要求

砌体结构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砖砌体、砖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砌体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⑴容易就地取材,比使用水泥、钢筋和木材造价低;

⑵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

⑶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

⑷施工方便,工艺简单;

⑸具有承重与围护双重功能;

⑹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

⑺抗震能力差;

⑻砌筑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

一、砌体的力学性能

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砖的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等级及其厚度;砌筑质量,包括饱满度、砌筑时砖的含水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二、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

(一)房屋的结构静力计算方案

房屋的结构静力计算方案,根据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分为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和弹性方案。

刚性、刚弹性方案中房屋的横墙是指具有足够刚度并起受力作用的承重横墙,轻质隔墙或后砌的隔墙不起受力作用。

横墙应满足下列要求:

⑴横墙中开有洞口是,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面积的50%;

⑵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

⑶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H/2(H为高墙总高度)

⑷当横墙不能同时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对横墙高墙的高度进行验算。

(二)房屋的结构静力计算内容

1.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用验算墙、柱高厚比的方法来进行墙、柱稳定性的验算。

矩形截面墙、柱高厚比β应符合下列条件:

β=H/h≤μ1μ2[β]

H—墙、柱的计算高度,按规范规定选用;

h—墙厚或矩形柱与H相对应的边长;

μ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β]—墙、柱的允许高厚比,按规范规定选用。

2.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在多层混合结构房屋中,屋面板、楼板将荷载传给墙。

因此,越是底层的墙体受到压力越大,墙体应厚一些,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要高一些。

3.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

局部受压时砌体结构中常见的一种受力形式,其特点是荷载作用于砌体的部分截面上。

规范规定,对于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4.8m的梁,其支承面下为转砌体时,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当墙中设有圈梁是,垫块与圈梁宜浇成整体。

三、砌体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

墙体的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

伸缩缝应设在温度变化和伸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的地方。

伸缩缝两侧宜设承重墙体,其基础可不分开。

为防止沉降裂缝的产生,可用沉降缝在适当部位将房屋分为若干刚度较好的单元,设有沉降缝的基础必须分开。

墙体的另一构造措施是在墙体内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

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

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房屋、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

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

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接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四、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一)多层砖房抗震构造措施

1.多层砖房设置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

纵向钢筋可采用4φ10;箍筋采用φ4~φ6,其间距不宜大于250mm。

当设防烈度为7度且多层砖房超过6层时、当设防烈度8度且多层砖房超过五层时、以及设防烈度9度时,构造柱的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2.构造柱必须与圈梁连接。

在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450mm或1/6层高,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

3.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在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高点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着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

4.构造柱可不必单的设置柱基或扩大基本面积、构造柱应深入室外地面标高以下500mm。

5.对于纵墙承重的多层砖房,当需要在无横墙处的纵墙中设置构造柱时,应在楼板处预留相应构造柱宽带的板缝,并与构造柱混凝土同时灌溉,做成现浇混凝土带。

6.构造柱的竖向钢筋末端应作成弯钩,接头处可以采用绑扎,其搭接长度宜为35倍钢筋直径。

在搭接接头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7.斜交抗震墙交接处应增设构造柱,且构造柱有效截面面积不小于240mm×180mm。

在斜交抗震墙段内设置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抗震墙层间高度。

(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1.小砌块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90mm×190mm,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6层以上、8度是5层以上,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⑵构造柱与砌块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其相邻的孔洞,6度时宜填实或采用加强拉结筋(沿高度每隔200mm设置2φ4焊接钢筋网片)代替马牙槎;7度时应填实,8度时应填实并插筋1φ12,沿墙高每隔600mm应设置2φ4焊接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⑶与圈梁连接处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⑷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深埋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⑸必须先砌筑砌体墙体,再浇注构造柱混凝土。

2.墙体的芯柱,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⑴芯柱的竖向插筋应贯通墙身且与圈梁连接;插筋不应小于1φ12,7层时6层及以上,8度时5层以上,插筋不应小于1φ14。

⑵芯柱混凝土应贯通楼板,当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楼盖是,应优先采用适当设置钢筋混凝土板带的方法或采用贯通措施。

⑶在房屋的第一、第二层和顶层,6、7、8度时芯柱的最大净距不宜小于2.0m,1.6m,1.2m。

⑷为提高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而设置的其他芯柱,宜在墙体内均匀布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4m。

⑸芯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3.小砌块房屋各楼层均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不得采用槽型小砌块作模,并应按规范的有关要求设置。

圈梁宽度不应少4φ12。

4.小砌块房屋墙体交接处或芯柱、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网片,网片可采用直径4mm的钢筋点焊而成,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且沿墙高应每隔400mm设置。

5.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层数,6度时7层、7度时6层及以上、8度时5层及以上,在底层和顶层的窗台标高处,沿纵横墙应设置通长的水平现浇钢筋混凝土带;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60mm,纵筋不应小于2φ10,并应有分布拉结钢筋;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6.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7度和8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应沿墙高每隔400mm设2φ4通长钢筋;8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带,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纵向钢筋不宜少于2φ10。

⑵7度和8度时,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

⑶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

⑷突出屋顶的楼梯间和电梯间,构造柱、芯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400mm设2φ4拉结钢筋,其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m。

7.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女儿墙高度超过0.5m时,应增设锚固于顶层圈梁的构造柱或芯柱;墙顶应设置压顶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60mm,纵向钢筋不应小于2φ10。

建筑构造要求

熟悉民用建筑构造要求

一、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

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开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4.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计算还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二、建筑高度的计算

1.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2.非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建筑高度:

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端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通信设施和空调冷却塔等。

3.建筑结构中设置非承重墙、附着于结构的装饰构件、固定在楼面的大型储物架等非结构构件的预埋件、锚固件的部位应采用加强措施,以承受这些构件传给主体结构的地震作业。

4.不允许突出道理和用地红线的建筑突出物为地上建筑及附属设施,包括:

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散水。

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突出道理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在人行道路面上空:

2.50m以上允许突出的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50m;2.50m意思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m,并不应大于3m;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2m;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宽带不宜大于3m。

5.民用建筑不宜设置垃圾管道。

6.居住空间通风开口面积在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球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面积8﹪,其他地区不应小于5﹪。

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m.临空窗台低于0.80m、住宅窗台低于0.9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7.残疾人使用的门应采用自动门、推拉门、折叠门和平开门,不应采用力度大的弹簧门;轮椅通行门净宽应符合:

自动门不小于1.00m;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不小于0.80m。

8.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少于两股人流;梯段改变方向是,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20m;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小于3级。

9.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步数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

高度不足2级是,应按坡道设置。

10.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内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要求:

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11.各类屋面面层均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但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不燃烧体屋面的基层上可采用可燃卷材防水层;屋面排水应优先采用外排水;高层建筑、多跨及集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应采用内排水。

12.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标高应略低于相邻楼地面标高;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

熟悉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

1、室内光环境

(一)自然采光

离地面高度小于0.80m的采光口不应计入有效采光面积;采光口上都有宽带1m以上的外廊、阳台等遮挡物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70﹪计算;水平天窗采光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2.5倍计算。

公共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纵面积的30﹪;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

(二)人工照明

1.光源的主要类别

热辐射光源有白炽灯和卤钨灯。

优点有体积小、构造简单、价格便宜。

气体放电光源有荧光灯、荧光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钠灯等。

优点为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灯的表面亮度低、光色好、接受天然光光色。

2.光源的选择

开光频繁、要求瞬时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