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0568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多彩的童年”这一主题,安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4篇课文。

《童年的水墨画》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由自在;《剃头大师》折射出童年生活的纯真与有趣;《肥皂泡》写出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童年的水墨画

2

1.会认30个生字,会写37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读准1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3.默读课文。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说出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

5.能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剃头大师

2

肥皂泡

2

我不能失信

1

习作

3

1.写一个身边的人,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2.写完后,根据人物特点拟定题目。

语文园地

2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2.学习一组与海岛、港口有关的词语,认识“旭、屿”等6个生字,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3.体会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

4.能仿照例句,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5.朗读和背诵4句关于“改过”的名言。

 

18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会认“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等11个字,正确读写“水墨画、垂柳”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背诵《溪边》。

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

利用偏旁识别“墨、染”是上下结构的字;“碎、浪、溅”是左右结构的字。

写字:

11个要求会写的字中,“墨、染、竿、葫、蘑、菇”是上下结构的字;“腾、碎、拨、浪”应注意左右部分的大小和松紧;“爽”是框架结构,写之前要注意观察字形,看清楚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2.朗读教学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品味诗中有特点、有意思的诗句;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方法,解读诗句;在反复诵读体验中,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

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溪边》。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生活“趣味”照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墨、染、碎”。

指导书写“墨、染、竿、腾、碎”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背诵《溪边》。

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看到的画面。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习导语,分享快乐

1.默读导语,聚焦“童年”。

师:

打开课本,翻到第71页,默读本单元学习的主题和语文要素。

(课件出示单元学习主题和语文要素)

课件出示

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2.聚焦“童年”,分享趣事。

照片引路,交流分享。

课前让学生搜集童年照片,学生对着照片,回忆当时的情况,突出“趣味”。

3.板书课文题目,解“墨”入手。

童年是一首歌,唱着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朵花,氤氲着甘醇和芬芳;童年是一幅画,水墨画晕染着童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分享童年的快乐。

(板书:

童年的水墨画)

(1)齐读课文题目。

(2)释疑体裁。

这篇课文与我们平时所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是三首儿童诗)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自由读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读准字音。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思考三首儿童诗分别写了什么。

2.检查反馈,相机纠正。

(1)指名读,检查自读情况。

(2)根据学生自读情况,教师相机纠正字音和字形。

重点区分形近字“拨”和“拔”。

重点把握多音字“扇”:

shàn,名词,扇子、风扇;shān,动词,扇风、扇动。

(3)再指名读。

生生点评。

(4)男女生合作读;开火车读;带着想象入情入境地读。

(5)交流汇报:

三首儿童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课件出示

●《溪边》:

在溪边钓鱼。

●《江上》:

在江上戏水。

●《林中》:

在林中采蘑菇。

【设计意图】出示自读要求,让学习有目标、有方向。

本学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根据学习要求解决基础问题。

将简单易理解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解决,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板块三精读《溪边》,指导学习

1.聚焦《溪边》,体会学习。

(课件出示儿童诗《溪边》)

(1)自主朗读,想象画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自主思考,交流讨论:

朗读《溪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1:

我仿佛看到小溪边长着垂柳,那些垂柳把小溪当作镜子呢。

预设2:

我仿佛看到了在碧绿的溪边,有一只红色的蜻蜓正立在鱼竿上呢。

预设3:

我仿佛看到孩子们钓到一条大鱼,鱼儿在草地上乱跳,想要跳回溪里去呢。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将想象的画面连缀成一段完整的话。

2.引导释疑:

这首诗歌中,有没有难以理解的句子?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帮助理解的?

(1)课件出示疑难,交流方法。

课件出示

●句子一: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句子二: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2)交流方法。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

预设1:

生活中,溪边无风,溪面平静得就像一面镜子。

溪水清澈,两岸青山倒映在水中,将溪水染绿了,站在高处看,这条小溪就好像一条绿玉带一样。

这里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预设2:

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小溪就像一口盛满绿色染料的天然染缸,把倒映在溪水中的人影染绿了。

写出了溪水清、静、亮、绿的特点。

预设3:

联系上文知道溪水平静、清亮得像镜子,联系下文知道是鱼儿上钩了,打碎了溪水像镜子一样平静的水面,所以倒映在溪水上的人影也跟着碎了。

(3)指导识记。

染:

上下结构,“九”不要写成“丸”。

“碎”:

左右结构,石头可以用来敲碎东西。

(4)指导朗读,读出溪水的特点,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5)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句呢?

鼓励学生大胆交流。

3.背诵《溪边》。

检查背诵。

结合课件练习背诵。

课件出示

垂柳把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溪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影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钓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结方法:

看来我们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在朗读中质疑,在交流中释疑,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到学生的手里。

板块四自主学习,品读童真

1.自主学习:

按照学习《溪边》的方法,自主学习《江上》。

(1)指名读诗:

猜猜是谁在江中嬉戏玩耍?

(一群小朋友)

(2)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一双双小手”。

(3)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

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①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体会小朋友的快乐。

②理解“水葫芦”:

“水葫芦”是谁?

为什么叫“水葫芦”?

③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读出小朋友的调皮、有趣。

2.齐读全诗: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小朋友们在江上戏水的快乐。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墨、染、竿、腾、碎、拨、浪、葫”等8个字。

(2)学生观察,交流怎样书写才美观。

(3)教师重点指导书写。

腾:

左窄右宽,右下是“马”字。

拨:

左右结构,右边是“发”,不是“”。

(4)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5)优秀书法作业展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价值。

在学习《溪边》这首儿童诗时,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江上》这首诗歌,既是对学习方法的巩固和应用,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浪、溅、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能说出在林中看到的画面。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3.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诵读《林中》,想象画面

1.合作赛读,回顾学法。

男女生比赛朗读前两首诗。

小结学习方法:

有层次地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2.学习《林中》,朗读积累。

(1)用上述方法,或者加上其他方法自主学习《林中》。

(2)预设交流,汇报分享。

(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把握“清清爽爽”“明明亮亮”这两个叠词,感受语言的节奏美,体会拟人手法的生动性。

课件出示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①学习“蘑菇”:

草字头,跟植物有关,抓住“钻出”“戴”想象画面,感受小蘑菇的生机勃勃。

②联系蘑菇的形状,说一说这样比喻的巧妙之处。

课件出示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联系上下文可知,这是孩子们戴着斗笠来林中弯腰采蘑菇,一弯腰一起身之间,像蘑菇从土里钻出来。

将蘑菇和孩童类比,写出了孩子们的活力和生机。

3.再次诵读,积累语言。

板块二探究比较,拓展总结

1.齐诵组诗,发现特点。

(1)学生齐诵三首诗歌,教师引导:

这三首诗歌有什么相同之处?

(2)学生交流,归纳小结:

都以地点做题目;描写了儿童玩乐的美好画面;语言生动活泼;表达的情感都是快乐;都体现了儿童生活的趣味。

2.再读诗句,感受童趣。

让我们读读诗中有特点、有意思的诗句。

课件出示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3.发现特点:

相同的主题,相同的格式,就成了“组诗”。

《童年的水墨画》共有六首,猜一猜:

其他三首会写什么?

怎么写?

4.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这组诗中的另一首儿童诗《花前》。

课件出示

花前

目光一次次从花上移到纸上,

心里早画下花儿的模样。

一支蜡笔在纸上轻轻滑动,

一朵鲜花在纸上慢慢开放;

一只蜜蜂绕着画纸飞了一圈,

它好像已闻到花儿的清香。

(2)自由读,这首诗写了什么?

(3)朗读展示。

(4)自己写诗:

选择自己童年美好的画面,用小诗的形式写一写。

【设计意图】比较,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策略。

通过比较,发现三首诗歌的相同点,从而对组诗有一定的了解,激起学生阅读组诗里其他诗歌的兴趣。

板块三书写指导,热爱汉字

1.自主观察“爽、蘑、菇”,交流写法。

2.教师范写,指导“爽”字。

“爽”字的笔顺规则是“先两边再中间”,最后写“人”。

3.再次练写,展示优秀写字作品。

4.抄写诗句: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积累下来。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审美意识,通过学生自己练写、与同学交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书写的成就之乐。

最后教师范写难写的字,学生再次练习,展示优秀写字作品,让书写的快乐流泻于笔端。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选取了儿童生活的三组画面,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快乐。

本文教学重点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教学难点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想象诗歌中描绘的意境,帮助学生发现组诗的特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师生合作学习,以第一首诗歌《溪边》为例,教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

2.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江上》和《林中》,我适当引导、点拨,学生之间充分交流,然后分享、释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3.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组诗的特点。

4.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此外,我和学生共赏了《花前》这首小诗,在欣赏中,巩固了学生对组诗的理解。

让学生自己写诗,将学与练结合,做到了学以致用。

 

19剃头大师

▶教学目标

1.会认“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3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15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

3.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4.能说出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

形声字记忆,“剃”;根据组词记忆生字,“执着、否则、仇人、习惯、受刑、代替、厘米”;联系生活记忆生字,“骂、摸”。

写字:

“表、夺”上大下小;“虽、骂”上小下大;“仇、付、倍、件”为同部首的字;“胆、理、泡”都是左窄右宽;“鬼”为独体字,须注意它的首笔是短撇;竖弯钩里面是撇折点,不要写成点;“差”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应注意上大下小。

2.朗读教学

本文语言幽默生动,富有童真童趣。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采用随文识字法,认读生字。

同时,重点指导个别句子的朗读,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法来辅助朗读,体会人物心理,读好句子。

3.语言运用

教学时可以通过换词、表演、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语言特点,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风趣。

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时,既要联系上下文,也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鬼、理、夺、骂”等13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

过程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题质疑,畅谈“大师”

1.板书课文题目,畅谈“大师”。

(1)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读好“剃”字。

(2)同学们,什么是大师?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2.引导质疑,猜测课文。

这篇课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谁?

“害人精”又是谁呢?

赶快去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从题目直接导入新课,读好生字“剃”,大致了解“大师”的意思,再围绕题目“剃头大师”大胆猜想课文内容,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

●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

●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知道“害人精”和“剃头大师”分别指谁,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2.初读反馈,检查落实。

(1)课件出示句子,读准加点字字音。

课件出示

●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

●别剪破耳朵,你得发誓!

●当然,我没得到那五块钱。

(2)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

课件出示

●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我们一行五人抵达学习的地点。

(3)知道“害人精”是老剃头师傅,“剃头大师”是“我”。

3.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

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哪几个自然段写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

哪几个自然段写“我”给小沙剃头?

【设计意图】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掌握多音字,了解“害人精”和“剃头大师”分别指谁,把握文章主要人物和大致情节。

板块三精读课文,体会“害怕”

1.再读课文,关注重点。

(1)自由朗读第1~6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由此可知,表弟小沙的性格特点是“胆小害怕”。

课件出示

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

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从“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可见老剃头师傅的威严。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回想有没有这样的剃头经历)

课件出示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感受“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跟受刑一样”等短语的语言特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妙处。

从“吃尽苦头”“痒得小沙哧哧笑”“跟受刑一样”体会到老剃头师傅真的是“害人精”。

2.反复练读,读懂画面。

(1)练习朗读。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痛”和“痒”的剃头感受,体会小沙对老剃头师傅的厌恶之情,以及小沙怕剃头的原因。

(2)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最有意思的句子。

3.读出画面,体会幽默。

第2自然段,联系“押进”“监督”这些表现压抑、紧张气氛的动词和“夺门而逃”这样的画面,想象小沙当时的表情和可能会嘀咕的话。

第4自然段,“老师傅耳朵不好……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想象小沙当时的想法,体会他的无奈。

第5自然段,结合生活经验,从“痛”“痒”两种对比强烈的感觉中去感受小沙剃头时的痛苦。

4.选择画面,讲讲小沙。

5.总结学法,共同体悟。

关注重点,找出语句发现有趣,读出画面反复练读,想象画面选择画面,讲讲小沙

【设计意图】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师生共同交流。

通过自读自悟法、想象画面法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板块四指导写字,书写积累

1.出示生字,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生字,试着给生字归类。

(1)“表、夺”上大下小,“虽、骂”上小下大。

“虽”倒数第二笔往上提。

(2)“仇、付、倍、件”为同部首的字,左窄右宽。

(3)重点指导“鬼”字。

教师强调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范写生字,学生练习书写。

教师范写“鬼”字,讲解书写要领,学生观察。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优秀写字作品,师生共赏。

【设计意图】给生字归类,结合以往学字经验,知道同类型的字的写法,努力写出规范、美观的汉字,提高审美能力和书写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体会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2.理解“剃头大师”的含义,并能说出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回顾,想象画面

1.回顾片段,想象画面。

上节课学习了课文的前六个自然段,知道了小沙害怕剃头和讨厌老剃头师傅的原因,你还记得哪些画面呢?

2.回顾学法,学以致用。

上节课,学习前六个自然段的方法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继续这样学习。

关注重点,找出语句发现有趣,读出画面反复练读,想象画面选择画面,讲讲小沙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重点在于学会学习,积累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板块二学法迁移,品悟特点

1.默读课文,关注重点。

自由阅读文章第7~18自然段,找出描述“我”给小沙剪头发前做的准备、“我”给小沙剪头发以及小沙被“我”剪完头发后的表现的句子,画出有趣的地方。

2.自主思考,预设交流。

课件出示

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指导读出“我”剪头发架势足、动作快、自信十足。

课件出示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是正常的剃头方法。

“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甚至露出了头皮”“像层层梯田”不是专业剃头师傅剃完头发后的样子。

(2)联系上下文,弄明白“耳朵边剪得小心”的意思。

(3)结合课文,梳理句子,学生交流,整理表格。

(课件出示表格)

课件出示

“我”

头发

小沙

画面一

给小沙围上大睡衣摆出架势嚓嚓两剪刀

剪下一堆头发

高兴

画面二

这儿一剪刀

那儿一剪刀

落满黑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短

无所谓

画面三

剪掉翘起的修了修

越修越糟越剪越短

露出头皮坑坑洼洼像层层梯田

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联系上下文,弄明白“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的意思。

课件出示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3.反复练读,读出趣味。

(1)读一读上表中三个画面所对应的课文中的语段,读出趣味。

(2)指导朗读。

第一、二个画面读出“我”剃头架势足、动作快、自信。

第三个画面读出“我”心情的变化——由得意变得有些紧张。

4.选择画面,讲讲想法。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剪完头发之后,小沙会对“我”说些什么。

5.讨论交流,对比学习。

(1)“我”是剃头大师吗?

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明确:

“我”虽然称不上“剃头大师”,可是“我”觉得自己很有剃头天分,像个剃头大师。

这样的题目,不仅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能让人产生思考,让故事更加有趣。

(2)你认为老剃头师傅是不是“害人精”?

为什么?

预设1:

不是。

老师傅如果是“害人精”的话,姑父怎么会押着小沙去理发呢?

预设2:

不是。

谁给小沙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这是小沙的偏见。

预设3:

不是。

老师傅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说明他对待理发很认真,不是“害人精”。

(3)老师傅的推剪虽然有点“老掉牙”,但他对待理发可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不是“害人精”。

这个故事里,谁才是真的“害人精”呢?

(“我”)

【设计意图】学法迁移,学生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运用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难以读懂的句子,更好地理解课文,读懂题目。

板块三仿说仿写,拓展链接

1.“胆小鬼”小沙。

(1)故事里除了“我”还有一个主要人物,是谁?

(小沙)

(2)“我”自称“剃头大师”,老师傅被小沙叫作“害人精”,主人公都有外号了。

你们能给小沙取个外号吗?

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

胆小鬼。

因为小沙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特别胆小。

(3)是呀,小沙这么胆小、怕剃头。

但是文中的“我”在给小沙剃头时却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这是为什么?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小沙理发只要求别剪到耳朵,他一摸耳朵还在,就无所谓了,哪知道自己头发已经遭殃了)

(4)所以,你还想给他取个什么外号?

(糊涂虫、倒霉蛋)

2.拓展阅读,仿说仿写。

(1)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