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之我见.docx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之我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之我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之我见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之我见
建筑专业学生周晶静论文
身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农民,一个中国学建筑相关东西的学生,觉得自己应该“研究”一下相关的知识。
参考了一些书目,总结了一下,最终罗列出了的一点点观点。
一.建筑材料——愿托乔木
以建筑材料而论,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在维持建筑使用寿命上并不占任何优势,木的梁架,门窗,柱子经不起长时间的风吹雨淋。
但恰恰是这种充满柔性的木结构造就了中国古建筑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形式
。
中国人用“土木”工程来表达建设的概念,西方人则用石堆对出他们的家园,雨果曾用“一部用石头写成的历史”来推许西方建筑的发展。
石头和木头,一个带着开拓色彩,一个倾向于配合自然。
我们往往可以在西方的建筑上看到精美的雕刻,在中国的建筑上则可以在雕刻之外找到其他的工艺,一本中国的建筑史,几乎就是整个工艺发展史。
原因尽在建材——木头
在中国但凡可以用应在木头上的技术,几乎都可以发生在建筑上。
悠悠乎“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中国人在几千年来,一直利用比石材脆弱得多的木材来支撑他们的家园。
古人植树为林,截木为材,帝王化成泥,唯有木香如故,中国人本就迳将一生托乔木。
没有人比农民更了解自己的土地,他们种出五谷杂粮,居然也种出了房舍家园。
几乎每一个农民都是业余的建筑师,其中总有一两个擅于修建门窗的能手,一幢又一幢地筑起整个村庄。
二,书法。
很喜欢这句话,“建筑其实是在天空中勾画着立体的线条”
每一个曾经接触过中国书法的人,都体验过汉字结构那种在平面上创造立体的空间意趣,都听过书画家强调“线与线之间”的流动,美丽和神韵才是书画艺术追求的空间所在。
“书法的影响竟会波及中国的建筑,好像是不可置信的。
这种影响可见之于雄劲的骨架结构,像柱子屋顶之属,它憎恶直挺的死的线条,而擅于处理斜倾的屋面,又可见之于它的宫殿庙宇所愚人的严密,可爱,匀称的印象。
骨架结构的显露和掩藏问题,等于绘画中笔触问题。
宛如中国绘画,那简略的笔法,不是单纯的用以描出物体的轮廓,却是大胆的表现作者自己的意向,因是在中国建筑中,墙壁间的柱子和屋顶下的栋梁桷椽,不是掩隐于无形,却是坦直的表露出来······
······只要看一看中国字部首的优美的斜倾像屋顶,当可见这不是纯粹作者的幻想。
”
三,色彩
中国传统建筑对色彩极为重视,除了保护建筑内部结构的作用外,礼制等级的体现似乎更为重要。
这与西方建筑对色彩的理解运用截然相反。
西方建筑注重材料的运用,在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中大量的使用石材,并保持其原色,呈现出淳朴典雅的建筑风格。
这种石材结构没有给建筑带来多少愉悦的视觉效果,却把建筑的生命周期相对于同时期其他材料的建筑延长了许多。
中国古建筑在色彩,装饰上体现出绚烂的一面,尤其是宫殿建筑,热情奔放的红色、充满活力的绿色、尊贵庄严地黄色等明快的色彩被应用到建筑的门窗、屋顶、柱栏审视檐架上,把整座建筑修饰的五彩缤纷、艳丽异常,构成了一幅青山绿水画。
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个国家的建筑能够像中国古代的皇家建筑,把色彩运用的如此充沛而生动,完美而和谐,达到了一种极致的绚烂。
四,结构
中国传统的建筑也十分重视构架之美,斗拱便是其中之一例。
最初的斗拱是用来承托梁头、枋头一集外檐出檐的重量的结构件,它的层数随着无言的出挑加大而增大很多。
②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
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
③创造斗栱结构形式。
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④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
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
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
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也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字形、套环形等平面。
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
从构造的角度,中国北方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7项:
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① ⑤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其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
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楼、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露出全部轮廓。
每一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合多样,层次丰富,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
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
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
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
⑥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室内间隔采用槅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
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又为建筑创造小自然环境准备条件,可栽培树木花卉,可叠山辟池,可搭凉棚花架,有的还建有走廊,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过渡,以增添生活情趣。
⑦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
常用青、绿、朱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
以木材构成的装修构件,加上着色的浮雕装饰的平棊贴花和用木条拼镶成各种菱花格子,是实用兼装饰的杰作。
北魏以后出现的五彩缤纷的琉璃屋顶、牌坊、照壁等,使建筑灿烂多彩、晶莹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