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9598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6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理化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化学试卷满分8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S—32Zn—6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小题~第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2分)

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B.面包发霉C.瓷碗破碎D.菜刀生锈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3.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4C.+6D.+7

4.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2H2PO4B.CO(NH2)2C.NH4HCO3D.KCl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B.测溶液pHC.滴加少量液体D.稀释浓硫酸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7.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其中错误的是()

A.水结冰----分子停止运动

B.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C.轮胎在阳光下爆裂----分子间间隔变大

D.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8.“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任意使用农药和化肥B.生活垃圾深埋地下

C.及时关闭水龙头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9.汽车发动机尾气处理过程的化学反应为4NH3+6NO

5X+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N2B.NO2C.N2OD.H2

1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会引引起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不纯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酒出

1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属于两种化合物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两种物质都由原子直接构成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1:

1

12.下列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油库重地,严禁烟火B.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燃放烟花时,远离可燃物D.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

13.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因此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有机物含碳元素,因此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因此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4.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加水溶解B.蚕丝和涤纶----抽丝灼烧

C.氯化铵和碳酸钾----加熟石灰研磨D.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木条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

A

CaCO3(CaCl2)

加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B

Fe(Cu)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C

NaOH溶液[Ca(OH)2]

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D

MnO2(KCl)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_______

(2)银离子________

(3)2个硅原子________(4)硫酸钡________

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请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蛋、鱼肉、牛奶等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

(2)“铁强化酱油”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铁元素,其目的是预防

(3)生活中用区分软水和硬水,通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用洗涤剂清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作用。

(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

A.不锈钢炊具B.塑料保鲜膜C.纯棉棉围裙

18.下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
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与(填字母)化学性质相似。

(2)C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或“失去”)电子

(3)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填字母)

(4)镁元素的原子子的质子数是

19.右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g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若溶液质量不变,将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4)与t2℃时,向盛有20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克。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6分)

20.(5分)化石燃料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请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人们正在使用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它们都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煤燃烧能产生多种污染空气的物质,其中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写一种即可)。

(3)石油经过分馏可获得汽油等多种物质,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C2H5OH),可得到乙醇汽油。

请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1.(6分)铁、铜、铝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金属材料。

(1)金属铝可以加工成铝箔,主要是利用铝的性。

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填“大”或“小”)

(2)铁制品易生锈,自行车链条的防锈措施是工业上常用稀硫酸来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为了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了选择铁丝外还需要的两种盐溶液。

22.(5分)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种元素。

甲在常温下是液体,乙的固体为“干冰”,丙是黑色固体。

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丁的化学式是,乙的用途有(答出一点即可)。

(2)丁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丙,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3)写出乙转化成甲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8分)

23.(4分)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2)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3)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24.(6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C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即可)。

(3)若用D装置收集气体,无论瓶内装满空气还是装满水,收集的气体都从b端进人,此气体可能是(填“氧气”或“氢气”)。

25.(8分)同学们为验证“稀盐酸的某些化学性质”,在实验室做了如图1的实验,请回答。

(1)试管A中有气泡产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呈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组成最多有种情况。

试管B中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C中无明显现象。

(2)为了证明试管C中发生了反应,他们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①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②当观察到现象时,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③“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3)同学们将试管C反应后的溶液蒸发只得到氯化钠固体,他们得出了“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你认为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

26.(2分)乙醚(C4H10O)是优良的有机溶剂,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利用乙醚提取了青蒿素。

请计算:

(1)乙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醚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7.(6分)为测定实验中一瓶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将10克锌粒放在小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倒入100克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3.5克。

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锌粒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小题~第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2分)

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B.面包发霉C.瓷碗破碎D.菜刀生锈

【知识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思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题过程】解:

A、苹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面包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C。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知识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思路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解题过程】解:

A、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

B、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正确;

C、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总结归纳】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3.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4C.+6D.+7

【知识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思路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锰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题过程】解:

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锰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高锰酸钾(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1)+x+(-2)×4=0,则x=+7。

故选:

D。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4.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2H2PO4B.CO(NH2)2C.NH4HCO3D.KCl

【知识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思路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或其中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

【解题过程】解:

A、(NH4)2H2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A正确。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

C、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

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

故选:

A。

【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B.测溶液pHC.滴加少量液体D.稀释浓硫酸

【知识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思路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题过程】解: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D。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知识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思路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题过程】解: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而不是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属于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不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7.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其中错误的是()

A.水结冰----分子停止运动

B.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C.轮胎在阳光下爆裂----分子间间隔变大

D.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知识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思路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题过程】解:

A、分子总在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冰中的分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B、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C、轮胎在阳光下爆裂,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

故解释正确;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水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A。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任意使用农药和化肥B.生活垃圾深埋地下

C.及时关闭水龙头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知识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思路分析】根据爱护水资源的措施分析判断有关的做法。

【解题过程】解:

A、任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污染,故A做法不正确;

B、生活垃圾深埋地下做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故B做法不正确;

C、及时关闭水龙头,能节约用水,故C做法正确;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故D做法不正确。

故选:

C。

【总结归纳】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爱护水资源的措施即可分析判断。

9.汽车发动机尾气处理过程的化学反应为4NH3+6NO

5X+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N2B.NO2C.N2OD.H2

【知识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思路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解题过程】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6NO

5X+6H2O,反应前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0、1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5X分子中含有10个氮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

故选:

A。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会引引起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不纯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酒出

【知识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思路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题过程】解: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不纯,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小于配制所需要的溶质质量,引起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D、由于溶液的均一性,配好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

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总结归纳】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大的因素(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属于两种化合物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两种物质都由原子直接构成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1:

1

【知识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思路分析】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再根据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分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等。

【解题过程】解:

该反应的实质是: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反应的方程式是:

2H2+O2

2H2O,

A、生成物属于一种化合物,故错误;

B、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故正确;

C、反应前两种物质是氢气和氧气,都由分子直接构成,故错误;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2:

1,故错误;

故选:

B。

【总结归纳】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下列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油库重地,严禁烟火B.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燃放烟花时,远离可燃物D.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

【知识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思路分析】A、根据油库内都有可燃性的气体分析;

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分析;

C、燃放烟花时,远离可燃物,防止危险发生;

D、根据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分析。

【解题过程】解:

A、油库内都有可燃性的气体,遇明火可发生爆炸,因此要严禁烟火;故正确;

B、煤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厨房内煤气泄漏时,不应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故错误;

C、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故正确;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因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因此蹲下靠近地面,故正确。

故选:

B。

【总结归纳】当意外发生时,合理的救护措施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而盲目乱动非但于事无补,甚至会使损失更大。

13.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因此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有机物含碳元素,因此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因此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知识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思路分析】A、根据常见的带电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

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题过程】解: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C、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

Cu+CO2,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

C。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4.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加水溶解B.蚕丝和涤纶----抽丝灼烧

C.氯化铵和碳酸钾----加熟石灰研磨D.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木条

【知识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铵态氮肥的检验;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思路分析】A.根据物质的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来分析;

B.根据蛋白质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C.根据铵态氮肥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与氮气的性质来分析。

【解题过程】解:

A.氢氧化钠加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加水溶液温度降低,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

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灼烧产生刺激性的气味,可以鉴别,故正确;

C.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碳酸钾不能,可以鉴别,故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氮气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不能用燃着的木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