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黑板报资料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9067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防火黑板报资料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森林防火黑板报资料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森林防火黑板报资料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森林防火黑板报资料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森林防火黑板报资料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防火黑板报资料全.docx

《森林防火黑板报资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防火黑板报资料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防火黑板报资料全.docx

森林防火黑板报资料全

一、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

二、森林火灾的种类及分类

根据森林火灾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灾分为三大类:

1.地表火2.树冠火3.地下火

以受害森林面积大小为标准,森林火灾分为以下四类:

1.森林火警:

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其他林地起火(包括荒火);

2.一般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1公顷以上,不足100公顷的;

3.重大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100公顷以上不足1000公顷的;

4.特大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1000公顷以上的;

三、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

人为火和自然火

(一)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

1.生产性火源:

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

2.非生产性火源:

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3.故意纵火

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

在我市的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

(二)自然火:

包括雷电火、自燃等。

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四、影响火灾的三要素

温度、湿度和单位可燃的载量。

五、扑救森林火灾

(一)扑火时应如何强化安全措施

强化扑火组织。

一是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担任前线指挥员。

二是临时组织的扑火人员,必须指定区段和小组负责人。

三是明确扑火纪律和安全事项。

四是检查扑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扑火服十分宽松、阻燃。

五是加强火情侦察,组织好火场通信、救护和后勤保障。

六是从火尾入场扑火,沿着火的俩翼火线扑打。

七是不要直接迎风打火头,不要打上山火头,不要在悬崖、陡坡和破碎地形处打火,不要在大风天气下、烈火条件下直接扑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处扑火。

八是正确使用扑火机具。

(二)脱险自救方法有哪些

退入安全区。

扑火队(组)在扑火时,要观察火场变化,万一出现飞火和气旋时,组织扑火人员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

二是按规范点火自救。

要统一指挥,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按规范俯卧避险。

发生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

四是按规范迎风突围。

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风猛冲突围。

人在7.5秒内应当可以突围。

千万不能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

森林防火常识

一、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

二、森林火灾的种类及分类

根据森林火灾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灾分为三大类:

1.地表火2.树冠火3.地下火

以受害森林面积大小为标准,森林火灾分为以下四类:

1.森林火警:

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其他林地起火(包括荒火);

2.一般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1公顷以上,不足100公顷的;

3.重大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100公顷以上不足1000公顷的;

4.特大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1000公顷以上的;

三、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

人为火和自然火

(一)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

1.生产性火源:

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

2.非生产性火源:

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3.故意纵火

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

在我市的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

(二)自然火:

包括雷电火、自燃等。

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四、影响火灾的三要素

温度、湿度和单位可燃的载量。

五、扑救森林火灾

(一)扑火时应如何强化安全措施

强化扑火组织。

一是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担任前线指挥员。

二是临时组织的扑火人员,必须指定区段和小组负责人。

三是明确扑火纪律和安全事项。

四是检查扑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扑火服十分宽松、阻燃。

五是加强火情侦察,组织好火场通信、救护和后勤保障。

六是从火尾入场扑火,沿着火的俩翼火线扑打。

七是不要直接迎风打火头,不要打上山火头,不要在悬崖、陡坡和破碎地形处打火,不要在大风天气下、烈火条件下直接扑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处扑火。

八是正确使用扑火机具。

(二)脱险自救方法有哪些

退入安全区。

扑火队(组)在扑火时,要观察火场变化,万一出现飞火和气旋时,组织扑火人员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

二是按规范点火自救。

要统一指挥,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按规范俯卧避险。

发生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

四是按规范迎风突围。

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风猛冲突围。

人在7.5秒内应当可以突围。

千万不能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

1、“森林防火”的含意是什么?

答:

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2、森林扑火工作实行什么原则?

答:

森林扑火工作实行发动群众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原则。

林区所有单位都应当建立群众扑火队,并注意加强训练,提高素质;国营林场还必须组织专业扑火队。

3、森林防火期内,林区用火有什么规定?

答:

森林防火期内。

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申请批准手续,并领取野外用火许可证》。

4、经批准的用火单位和个人,在用火时必须做到“五不烧”指什么?

答:

防火路不合格不烧;防火人员及扑火工具未到位不烧;天气干燥三级风以上不烧;上山火不烧;四级(含四级)以上天气不烧。

5、进入林区必须做到“五不准”指什么?

答:

不准在林区内乱扔烟蒂、火柴梗;不准在林区风燃放爆竹、焰火;不准在林区内烧火驱兽;不准在林区内烧火取暖、烧烤食物;不准在林区内玩火取乐。

6、森林火险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答:

森林火险等级分为五级。

一级为难以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二级为不易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但出可能走火;三级为能够燃烧的天气,要控制用火;四级为容易燃烧的高火险天气,林区应停止用火;五级为极易燃烧的最高等级火险天气,要严禁一切里外用火。

7、什么是森林防火期?

省的森林防火期规定在什么时间?

答:

一般把森林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规定为森林防火期。

根据气候特点和森林火灾的发生规律,浙江省划定每年的11月1日到第二年的4月30日为森林防火期。

8、扑救森林火灾不能组织哪些人上山扑火?

答:

老人、妇女、中小学生、儿童及身残体弱者。

9、森林燃烧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答:

可燃物、氧气和一定的温度。

10、森林中的可燃物是指哪些?

答:

森林中的乔木、灌木、杂草、蕨类、苔藓、地衣、枯立木、腐朽木、枯枝落叶以及地下层的腐殖质、泥炭等,均属可燃物。

11、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

在可燃物和天气条件都有利于森林燃烧的条件下,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

12、森林火灾按照其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和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哪三类?

答:

可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类。

13、什么是地表火?

地表火对森林的危害程度如何?

答:

地表火又叫地面火,指沿林地面扩展蔓延,烧毁地被物的火。

地表火能烧毁地表1.5米以下的幼苗、幼树、灌木,烧伤乔木树干基部的树皮表层以及靠近地面的根系。

林木受害后,能使长势减弱,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大量发生,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木材材质变劣,有时甚至造成大片森林枯死。

14、什么是树冠火?

树冠火对森林的危害程度如何?

答:

地表火遇强风或遇针叶幼树群、枯立木或低垂树枝等,火焰烧至树冠上部,并沿着顺风迅速扩展,而成为树冠火。

树冠火经常与地表火同时发生,烧遍整个林分的地表的树冠,对森林的破坏性大,扑救比较困难。

遇到此类火,一般不打,而是使用隔离带。

15、影响森林火灾的地形因素有哪些?

答:

有坡向、坡度和海拔高度等。

16、什么叫“冲火”?

什么叫“坐火”?

答:

林火从山下向山上蔓延,速度快,称为“冲火”。

火苗由山上向山下蔓延,速度慢,称为“坐火”。

17、山地林火有什么特点?

答:

在山地条件下,冲火,特别是阳坡的冲火,火势猛烈,蔓延迅速,不易扑救;而坐火。

其火势弱,有利于扑救。

18、扑救森林火灾的原则是什么?

答: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必须以“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争分夺秒地将林火消灭在初发阶段。

19、扑火的方法有哪两种?

答:

扑救森林火灾一般采用直接灭火和隔离带灭火两种方法相结合的灭火方法。

直接灭火常采用的方法是扑火人员使用手中的工具沿火线直接打灭火。

间接灭火法,是遇猛烈的地表火或树冠火人力无法接近扑打时采用的,以劈火路斩断火源的方式达到灭火目的。

20、扑打山火的基本要领是什么?

答:

扑打山火时,两脚要站到火烧迹地内侧边缘内另一脚在边缘外,使用扑火工具要向火烧迹地斜向里打,呈40-60度的角度。

拍打时要一打一拖,切勿直上直下扑打,以免溅起火星,扩大燃烧点。

拍打时要做到重打轻抬,快打慢抬,边打边进。

火势弱时可单人扑打,火势较强时,要组织小组几个人同时扑打一点,同时、起同落,打灭火后一同前进。

打灭火时,要沿火线逐段扑打,绝不可脱离火线去打内线火,更不能跑到火烽前方进行阻拦或扑打,尤其是扑打草塘火和逆风火时,更要注意安全。

21、要扑救林火中,怎样做到既扑灭火灾,又不伤亡人员?

答:

扑打火线中,严禁迎火头扑打;不要在下风口扑打;不要在火线前面扑打;扑打下山火时,要注意风向变化时下山火变为上山火,防止被火卷入烧伤。

清理火场时,要注意烧焦倾斜“树挂”、倒木突然落倒伤人,特别是防止掉入“火坑”,发生烧伤。

22、对不服从扑火指挥机构的指挥或者延误扑火时机影响扑火救灾的,应给予何种行政处罚?

答:

有上述行为的,要处于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或者警告。

23、怎样进行森林火灾调查?

答:

发生森林火灾后,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起火的时间、地点、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面积和蓄积,扑救情况、物资消耗、其他经济损失、人身伤亡以及对

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进行调查,记入档案。

24、扑火费用如何支付?

答:

(一)个人参加扑救林地火灾期间的工资、差旅费,由其所在单位支付;

(二)扑火期间消耗的其他费用,由火灾肇事单位支付;火灾原因不清的,由起火林地的管理单位支付;无肇事单位或起火林地的管理单位无力支付的,由山守号生地的人民政府支付。

25、对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人员有什么规定?

答:

凡接到林地火灾扑救命令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在限定时间内赶赴指定地点,进行扑救。

严禁组织动员未成年人和孕妇、残疾人参加林火扑火。

26、森林火警、火灾是如何区分的?

答:

森林火警:

受害森林面积不足一公顷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一般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在一公顷以上不足一百公顷的;重大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在一百公顷以上不足一千公顷的;特大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在一千公顷以上的。

27、扑火中常见的人身伤害事故有几种?

答:

(一)被火直接烧伤烧死。

主要发生在扑火人员身处险地,来不及撤离。

从实验数据来看,火的温度达到800—1000~c,人只能生存7.5秒一18秒。

(二)窒息伤亡。

一是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或死亡,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以上,身体较弱者1分钟即可死亡,身体较强者2分钟即会死亡。

二是在火的前方,吸入高温气流后,咽喉产出水肿堵死气管死亡。

(三)摔伤摔死。

主要是因在扑火中,因断木、滚石砸伤,或因落崖摔伤摔死。

(四)因违反操作规程伤亡。

在扑火中,使用铁锹、耙子等工具时,没有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产生相互碰撞,或使用灭火弹不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8、怎样控制生产性火源?

答:

生产性火源包括烧荒、烧垦、放炮采石等用火。

控制这些火源,主要是严格执行野外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定。

森林防火重点期严格控制生产性用火,凡因生产需用火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规定权限经过当地政府或森林防火办事机构的批准,严格遵守“六不烧”规定,即领导不在场不烧;久旱无雨不烧;三级以上风不烧;没开好防火线不烧;没组织好扑火人员不烧;没准备好扑火工具不烧。

29、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什么?

答:

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预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关键,消灭是被动手段,挽救措施。

只有把预防工作搞好了,才有可能不发生火灾或少发生火灾。

一旦发生火灾,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将其消灭。

因此,在森林防火各项工作措施中,们必须做到两手同时抓,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扑救,两手都要硬。

30、扑救森林火灾的战略有哪几种?

答:

(一)划分战略灭火地带。

根据火灾威胁程度不同,划分为主、次灭火地带。

在火场附近五天然和人为防火障碍物,火势可以自由蔓延,这是灭火的主要战略地带。

在火场边界外有天然和人工防火障碍物,火势不易扩大,当火势蔓延到防火障碍物是,火会自然熄灭。

这是灭火地次要地带。

先灭主要地带的火,后集中消灭次要地带的火。

(二)先控制火灾蔓延,后消灭余火。

(三)打防结合,以打为主。

在火势较猛烈的情况下,应在火发展的主要方向的适当地方开设防火线,并扑打火翼侧,防止火灾扩展蔓延。

(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火势是在不断变化之二中的,扑火指挥远要纵观全局,重点部位重点部防,危险地带重点看守,抓住扑火的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力量扑火头,一举将火消灭。

(五)牺牲局部,保存全局。

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火势猛烈,人力不足的情况下i采取牺牲局部,保护全局的措施是必要的。

保护重点和秩序是:

先人后物,先重点林区后一般林区;如果火灾危及到林子和历史文物时,应保护文物后保护林子。

(六)安全第一。

扑火时一项艰苦的工作,紧张的行动,往往会忙中出错,乱中出事。

扑火时,特别是在大风天扑火,要随时注意火的变化,避免被火围困和人身伤亡。

在火场范围大、扑火时间长的过程中,各级指挥员要从安全第一出发,严格要求,严格纪律,切实做到安全打火。

扑灭森林火灾有哪三个途径

一是散热降温,使燃烧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而熄灭,主要采取冷水喷洒可燃物物质,吸收热量,降低温度,冷却降温到燃点以下而熄灭;用湿土覆盖燃烧物质,也可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

二是隔离热源(火源),使燃烧的可燃物与未燃烧可燃物隔离,破坏火的传导作用,达到灭火目的。

为了切断热源(火源),通常采用开防火线、防火沟,砌防火墙,设防火林带,喷洒化学灭火剂等方法,达到隔离热源(火源)的目的。

三是断绝或减少森林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其窒息熄灭。

主要采用扑火工具直接扑打灭火、用沙土覆盖灭火、用化学剂稀释燃烧所需要氧气灭火,就会使可燃物与空气形成短暂隔绝状态而窒息。

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初发火灾,当火灾蔓延扩展后,需要隔绝的空间过大,投工多,效果差。

脱险自救方法有哪些

一是退入安全区。

扑火对(组)在扑火时,要观察火场变化,万一出现飞火和气旋时,组织扑火人员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

二是按规范点火自救。

要统一指挥,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点顺风火,一边打两侧的火,一边跟着火头方向前进,进入到点火自救产生的火烧迹地内避火。

三是按规范府卧避险。

发生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八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

四是按规范迎风突围。

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火猛冲突围。

人在7.5秒内应当可以突围。

千万不能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

扑火时应如何强化安全措施

一是指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担任前线指挥员。

二是临时组织的扑火人员,必须指定区段和小组负责人。

三是明确扑火纪律和安全事项。

四是检查扑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扑火服十分宽松,阻燃。

五是加强火情侦察,组织好火场通信、救护和后勤保障。

六是选定进退路线和安全区。

七是从火尾入场扑火,沿着火的俩翼火线扑打。

八是不要直接迎风打火头,不要打上山火头,不要在悬崖、陡坡和破碎地形处打火,不要在大风天气下、烈火条件下直接扑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处扑火。

九是正确使用扑火机具。

山地森林火灾蔓延有什么特点

(一)三种火灾(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呈综合性发展。

通常针页林易发生树冠火,阔叶林易发生地表火。

单纯性的森林火灾较少。

有用草本层干燥,密集连续,因而地表火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采伐迹地,火势更强。

由草本层燃烧的简单地表火火墙较窄,宽度通常5-8米。

由草本和下层木共同燃烧的地表火较为猛烈,火墙宽度可在15米以上,扑救困难,造成大范围的过火面积。

针页林的枝叶富有油脂,自然整枝不良,下枝离地面近,在地表火的烘烤下,极易引起树冠火,通常在地表火过后15-30分钟内发生,其推进速度虽然较慢,但火势猛烈,使周围空气形成热浪,难以接近。

(二)森林火灾蔓延主要受山谷风所控制,具有间歇性。

高山峡谷地带的风力作用主要来自于山风和谷风,谷风能加速火向上蔓延。

在晴朗的天气,一般都有山谷风这种现象。

谷风发生在上午10左右,逐渐增强,到下午3时以后最大。

山谷风有阵风性质,受其控制,山火在一天中也有盛期、中期、衰期。

一般衰期主要在早上4时-10时之间,地表火停止发展,树冠火变冲冠火,有些冲冠火在烧掉枝叶后,火焰自动熄灭,火场内多数地段基本上是属于无焰燃烧状态,是扑火的最好时机。

俗话说,山火不过夜,如果头天的火到次日上午10时以前没有扑灭,就要做好打恶仗的准备。

盛期出现俩次,午后15-17时和晚上20-22时之间。

地表火和树冠火发展迅速,火灾温度高,风向多变,人员已经疲劳,指挥难度较大。

另外,主沟的山谷风能够控制支沟的山谷风。

因此,主沟发生的山火易向支沟方向发展,而支沟发生的山火不易向主沟方向发展。

此外,山谷风还受大气候的影响,对山火的作用具有日际变化特点。

火灾蔓延发展的水平方向也受山谷风的影响。

当谷风猛烈时,火灾常在火场的上游一带扩展,当山风猛烈时,火势常在火场的下游一带扩展。

(三)火势蔓延受地形因素影响。

地形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火势的蔓延,植物类型的作用不甚明显。

在山势大转折(主要是坡向大转折)、窄谷和山脊上,多会出现自然终止燃烧的现象。

大的山势转折处,由于反山气流的作用,上山火到山顶时,火势常常衰落,会停止发展。

窄谷地段的风速加快,在“峡谷效应”的作用下分流或上分流之处,火势至此通常暂时中止。

其次,在山区由山脚向下顶蔓延的火要受一些缓坡、小平地、陡坡和峭壁的小地形。

因为谷风经过各种小地形时会形成很小的涡流旋,对火蔓延能起阻碍作用。

缓坡和陡坡上的火蔓延快,不易扑救,而山坳、小平地上的蔓延速度减缓,时高山地带扑火的好时机。

(四)山地森林火灾具有立体性质,常呈跳跃式发展。

有用山体高拔,沟谷狭窄,林火占有较大的垂直空间。

除了水平推移外,还有跳跃式发展的特点,通货擦跳跃的距离多在500米以内。

跳跃式燃烧的原因是球果或小枝燃烧后,随风吹至高空向远处落下后引起的,此时,火场周围在热浪的作用下,空气和林地进一步干燥,温度升高,一有火种,立即起火。

(五)有反复性。

林火蔓延常有反复,虽林火有一般的蔓延规律,但在山地林区表现更为突出。

主要是余火想到隐蔽,地面无火无烟,使人推动警觉,到突然起火时,尽管有人在现场监护防守,也已措手不及,特别是在火场的边沿更为严重。

其次可能是余火自然问题。

腐殖质在高温的作用下,出现可燃气体,一旦与外部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即发生自燃。

因此,们对隐蔽的余火要高度重视,不仅要从烟、温度方面去进行判断,还要反复翻挖可用水浇灌的方法,使其不能反复出现。

常用的扑火战术有哪些

(一)“单点突破,长线对进突击”战术。

扑火队从某一个地点突入火线,兵分两路,进行一点两面作战,最后合围。

这种战术选择突破点是关键,一般是选择接近主要火头的侧翼突入,火势较强的一侧重大配置兵力,火势较弱的一侧少量布兵力。

这种战术的特点是:

突破点少,只有一个扑火队连续扑打的火险和火势突变可能性小的情况下采用,但由于扑火队能力有限,大面积火场不宜采用。

(二)多点突破,分击合围战术。

这是一种快速分割灭火的实用战术。

实施时,若干个扑火小队(组),选择两个以上的突破口,然后分别进行“一点两面”作战,各突破口之间相互形成分击合围态势,使整个火场分割成若干个地段,将火迅速扑灭。

这种战术的特点是:

突破口多,使用兵力多,全线展开,每个扑火队(组)间的战线短,扑火效率高,是扑火队常用战术。

(三)四面包围,全线突击战术。

这种战术是以足够的兵力扑打初发火、小面积火时的实用战术。

主要时采用全线用兵,四面围歼的办法扑火,既扑打火头、又兼顾全局,一鼓作气扑灭火灾。

蔓延强烈的一侧兵力多于较弱的一侧,顺风火的兵力多于逆风火和侧风火,上山火的兵力多于下山火。

(四)一次冲击,全线控制战术。

这种时将全部兵力部署的火线的一侧或两侧,采用一个扑火层次,全力扑打明火,暂不清理余火,也不留后续部队和清理火场队伍,力求在短暂时间内消灭明火,以控制火场局势,然后再组织消灭残余火。

“一次冲击”的距离一般荒坡400-500米,危险地段150-200米,有林地500米左右。

这种战术多半用在火危及到居民区、重要设施时,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时使用。

森林防火宣传标语

珍爱森林,防火于未“燃”。

防火,靠你靠靠大家,人人有责;

灭火,打早打小打完了,事事无患。

森林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森林防火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身在绿海中,防火记心中。

群策群防,森林防火有力量;

严查严管,森林安全有保障。

与时俱进兴林业,依法治林抓防火。

冬春草木干,防火要当先。

森林是生命摇篮,火灾是森林杀手。

一棵大树可造千万根火柴,

一根火柴可毁千万棵大树。

林木生长数十年,火灾焚毁一瞬间。

千辛万苦造林,切莫一火全焚。

一颗烟头能毁掉千顷林海,

半柱香火可烧光万亩绿原。

十年植树难成林,一朝山火前功弃。

枝繁叶茂逾百年,化为灰烬一瞬间。

火苗背后就是荒漠。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万顷森林毁之烟蒂。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万顷森林毁于星火。

十年树木皆辛苦,一朝失火前功弃。

一杯美酒是一次车祸的序曲,

一个烟头是一场大火的前奏。

小小烟头不算大,森林景观它吞下。

万绿成荫久长时,星火燎原一瞬间。

火能带来光明,也能卷走文明。

一棵树木十年才成材一根火柴瞬间可毁树。

片片绿叶汇成万顷绿洲,星星之火可毁涛涛林海。

退耕还林好国策,锦绣中华添绿色;

若是大意着了火,毁掉千秋万代业。

十年难育一棵树,星火能毁万亩林。

万人防火不算多,一人疏忽惹大祸。

疏忽一时,火光四起,警惕一时,绿树常青.

十年树木,百年成林;

一场大火,化为乌有。

点点烟头火,可毁万亩林。

森林防火危害大,害人害己害国家。

森林,生命的起源;火灾,森林的终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