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及答案.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及答案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及答案
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朗润(rùn)应和(hé)着落(zháo)分歧(qí)
B.贮蓄(zhù)粗犷(kuàng)静谧(bì)絮叨(dāo)
C.澄清(dèng)霎时(chà)吝啬(sè)徘徊(huí)
D.憔悴(cuì)匿笑(nì)祷告(dǎo)侍弄(sh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酝酿懒惰怂恿人声鼎沸
B.竦峙绵延禁锢见异思迁
C.褴褛热忱贮蓄神采奕奕
D.滑稽决别帐篷骇人听闻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B.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C.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D.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5、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对偶)
B.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
(比喻)
C.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排比、拟人)
D.那时的我,真的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比喻)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
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④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⑤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⑥《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二石兽并沉焉(__________)
(2)以为顺流下矣(__________)
(3)棹数小舟(__________)
(4)湮于沙上(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
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
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15字以内)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鸥小姐
王佳琦
①如果微信朋友圈是一场艺术展的话,那么半年前的鸥小姐一定是这个圈子中的达·芬奇。
②她的手机中装有十个图片编辑软件,内置上百种不同的字体和滤镜,让她第一时间将灵感转化为点赞数。
比如,她能把蛋炒饭拍出米其林三星大餐的效果,把小区游泳池拍出希尔顿大饭店的气势。
此外,她的收藏夹里还精挑细选了几个文学爱好者论坛,不过鸥小姐从不发言,但从里面抄几行诗歌或者美句来配图发表状态,她干得还是很熟练的。
③但她说她自己并不喜爱这种生活,这么做是迫于互联网社交时代的大势所趋。
如果一个周末过去,“达·芬奇”不秀秀自己“过得有多好”,那就会有“拉斐尔”或者“米开朗琪罗”抢占高地。
④于是她除了精心处理自拍照片,还统筹规划发送时间,认真回复每一条评论,同时不忘偶尔也给“拉斐尔们”点个谦逊而不失自信的赞,在心中默默给每一条最新动态打一个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⑤通过如此心思缜密地经营,鸥小姐的朋友圈可以说是自成一片风景,其中的内容可谓雅俗共赏、包罗万象。
时而关心社会民生,时而放眼国际格局;时而午后闲笔三行小诗,时而长篇抒发人生感怀;当然也少不了最吸引眼球的自拍美照——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高雅大气品位佳;海滩、椰树、下午茶,阳光流水笑春花。
不过如果现在点开她的朋友圈,这些视觉盛宴都已经不见踪影——她自认已经是个“圈外人”了。
⑥鸥小姐偶然得知可以设置“关闭朋友圈”的那一天,距今已有5个月了。
小半年来,“刷朋友圈”这个事儿逐渐变得矜持而精简,曾经的追捧评论、跟风留言、争抢首赞,如今已变为每周日晚睡前的规律性“开圈”。
说来也怪,自从关圈,鸥小姐的心态似乎上升了好几个层次:
以前她是粉丝心态,每分每秒关注着所有人的风吹草动,身处争奇斗艳的漩涡中,被动而焦灼;现在却像圈中前辈一样定期视察,举手投足全是从容,慢悠悠翻过这一周的悲欢离合,点赞率控制在百分之十以下。
更别提那些好几天前的热点朋友圈,唯有她迟来的一句精炼点评,才算为这条状态收了尾、点了睛。
⑦关圈更大的好处在于,鸥小姐自己的朋友圈面对来访者时,只能让他们看见一幅精心挑选、含义百转千回的封面图片,一个赏心悦目的头像,以及一行小字“该朋友已关闭朋友圈”,这些元素共同组合,就像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
好事窥私者在此遭到当头一棒,仰慕追求者则在冥思苦想与不得其解中更为之沉醉倾倒。
鸥小姐对这件事越想越高兴,她感觉自己撇开一团缠绕鸡毛蒜皮芸芸众生的乱麻,而后打开了一片直指蓝天的窗。
⑧但对鸥小姐来说,关圈并不意味着彻底抛弃它。
一次同学聚会后她还是忍不住发了一句北岛的诗——“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事后证明她真的是个“圈中奇才”。
第二天同事随口八卦时提到,一位平日总板着脸的单位高层领导深夜时分给那条朋友圈点了赞。
鸥小姐满心欢喜藏也藏不住,四下无人时,偷偷点进那条状态细细查看,点赞的一列头像后面果然多出了一个。
⑨自那之后,鸥小姐的“圈外”潇洒要减去了三分。
圈虽还是关着,只是一有间隙的时间就要把自己以往的朋友圈一一点开咂摸,像数钱一样一张张使劲摩擦着那些赞与评论,只怕错过了这愉快的时光。
⑩而“拉斐尔们”的朋友圈毕竟还是太诱人,鸥小姐再次开始偷偷关注着他们。
她总直接点开头像,看完就走,不留一丝痕迹,但在这之后,那些漂亮的图片在她心里搅起的波澜却能摇得很远。
但最近几天,她都吃了闭门羹——越来越多的朋友不知有心还是无意,纷纷选择了关闭朋友圈。
鸥小姐往往颗粒无收。
她引以为豪的“洒脱自在”,渐渐又变得焦虑不安起来。
⑪鸥小姐打算复出。
她打定主意,要再次在朋友圈中掀起波澜,寻找素材的眼睛已经擦得锃亮。
一天晚上她回家乘电梯上楼,突然看见电梯中贴着一张停电通知,那时候灵感女神就在她肩头敲响了三角铁。
短短三层楼的时间,她已经构思好了一整条朋友圈的内容。
电梯缓缓停下,鸥小姐举起手机拍下停电通知的照片,款款走出梯厢,她觉得自己整个人再次焕发着破网突围的激情。
⑫那天晚上,鸥小姐把那张映着电梯里昏黄光晕与自己曼妙身材的阴影照片精心修整,并配了一句白先勇引过的“我好比浅水龙,被困在沙滩。
”多么精彩,她想。
她现在对朋友圈的心态才最有情怀,马上人们又将感叹于她的绝美视角。
⑬没什么意外,这条状态刚发出去半小时就博得了一百多个赞,这也坚定了她复出的决心。
直到晚上十一点半,点赞数还攀升,鸥小姐靠在沙发垫上刷手机,客厅中的吊灯与氛围灯互相配合,把整个房间照得透亮。
突然,通明的灯火像被人拦腰掐断,黑暗劈头盖脸地砸在鸥小姐身上,像生活的真相一样沉重。
鸥小姐有点儿恍惚,这才想起停电通知来,忽地觉得自己到头来,什么“圈”也没进过,也什么“圈”都没出过。
四下漆黑中,她只和荧荧发亮的手机屏幕对望着,却再也按不动刷新键了。
(选自2017年10月27日“中国作家网”)
1.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语境,说说第⑨段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作用。
圈虽还是关着,只是一有间隙的时间就要把自己以往的朋友圈一一点开咂摸,像数钱一样一张张使劲摩擦着那些赞与评论,只怕错过了这愉快的时光。
3.自选角度,对第⑦段画线句子作批注。
鸥小姐对这件事越想越高兴,她感觉自己撇开一团缠绕鸡毛蒜皮芸芸众生的乱麻,而后打开了一片直指蓝天的窗。
批注:
4.概括鸥小姐的性格特征。
5.揣摩第⑬段画线句子,探究小说主题,大胆说出你的理解。
忽地觉得自己到头来,什么“圈”都没进过,什么“圈”都没出过。
2、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①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
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③我说:
“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
”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
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④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
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⑤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
“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个儿就搬过去。
”
⑥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
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
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
“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
⑦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
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⑧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
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⑨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
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⑩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⑪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
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
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
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⑫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
“快吃,快吃,一会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
⑬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
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
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
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
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
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
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
現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
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⑭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⑮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
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
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
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
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⑯我哽咽着说:
“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
”他拼命地点头。
⑰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
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
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选自《读者》,2017年第6期)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三次写到“我”忍不住流泪,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3.有人认为“父亲送我上幼儿园”那件事应放在“父亲给我买包子”之前写。
你认为可不可以这样写?
试说明理由。
4.选文在⑰自然段,改换称谓,称父亲为“这个男人”,请说说作者这样改的原因。
5.请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悟。
1.我最初打算送父亲到养老院养老,经过多次的情感洗礼,最后我改变主意,接父亲到北京养老。
(意思对即可)
2.①第一次潸然泪下,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怜悯和爱。
②第二次泪如泉涌,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③第三次失声痛哭,表达了我深深的自责、悔恨之情。
3.不可以。
①原文使用插叙,②将“父亲送我上幼儿园”那件事插入在“我送父亲到养老院的路途”中来写,两者恰好形成对比;③这样安排,使父亲形象更感人,“我”更渺小,对“我”的思想触动更大,从而改变了我送父亲到养老院养老的做法。
4.①男人在人们习惯印象中是一个勇敢、有担当的人。
改换称谓后,更能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感激、敬爱之情,尽孝之道;因为能给我生命、给我家的男人就是我的大恩人,我理应感恩,涌泉相报。
②作为父亲的“这个男人”,我更应“有始无终”地感恩于他,赡养好他,不能让他受半点委屈。
5.①父母在,不远游,常回家看看,陪伴父母。
②“友情”等感恩可能有始有终,但亲情的感恩是有始无终的。
四、写作题(40分)
按照要求作文。
进入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我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见闻和想法。
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要突出一个“新”字;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一
D
D
A
A
D
B
(1)①弹琴复长啸②此夜曲中闻折柳③凭君传语报平安④草树知春不久归⑤商女不知亡国恨⑥双袖龙钟泪不干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二
1.
(1)一起
(2)认为(3)船桨,这里指划船(4)埋没
2.
(1)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
这样不停地转动,(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
(2)像老河兵所说的那样,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
3.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这些因素得出的。
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根据实际经验,全面综合考虑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5.示例:
应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言之成理即可)
三
1.鸥小姐几番进出(经营)微信朋友圈的经历和感受。
2.“咂摸”,仔细品味、玩赏,运用动作(心理)描写(比喻,把玩味朋友圈比作数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鸥小姐玩赏朋友圈中的赞与评论的愉快感受(陶醉于那些赞与评论,内心有极大的满足感)。
3.示例:
运用比喻,把费心经营朋友圈的生活比作一团乱麻,把关圈后的生活比作一片直指蓝天的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鸥小姐关圈后轻松愉快的感受。
示例二:
运用心理描写,通过描写鸥小姐关圈前后的心理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鸥小姐关圈后轻松愉快的感受。
示例三:
运用对比,把鸥小姐关圈前后的心理作对比,突出了鸥小姐关圈后轻松愉快的感受。
4.①渴望被关注(肯定、欣赏、崇拜)。
②热爱三活(生活内容丰富,爱好广泛)。
③心思细腻,情感丰富。
④有虚荣心(爱慕虚荣,争强好胜)。
⑤能思考(反思)生活。
5.网络社交带给人们困惑和思考(人应追求真实美好的生活)。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