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试题.docx
《公共教育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教育学试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教育学试题
公共教育学考试题
(一)
一.判断题(在下列错题后划“×”,对题后划“∨”)
1.阶段性是教育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
()
2.有什么性质的政治经济,就有什么性质的教育。
()
3.从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因素“进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是正确的。
()
4.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确定教育的目的,只能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
()
5.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
6.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习身心发展的过程。
()
7.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的唯一组织形式。
()
8.教育者严格要求学生,就很难尊重信任学生。
()
9.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评价他们对是非、善恶荣辱等的判断能力。
()
10.班级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
()
二.选择(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的任务不同,但相对于其它因素而言,都在教育活动中处于()。
A主体地位B主要地位C重要地位D基本地位
2.从教育发展的历程看,教育产生的直接必要条件是()。
A语言;B教科书;C生产劳动;D教学手段
3.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4.普通中小学的教育性质是()
A义务教育B基础教育C初等教育D普及教育
5.活动课程论是和学科课程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主张这种理论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洛克C斯宾塞D杜威
6.“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可接受性原则
7.“孟母三迁”的故事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B修养C陶冶D锻炼
8.班主任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
A基础作用B决定作用C制约作用D主导作用
9.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布并实行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壬子学制C癸卯学制D壬戌学制
三.简答题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教育是怎样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的?
3.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何必然联系?
4.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具有哪些素质?
四.案例分析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两个狼孩。
大的约有8岁,小的约1岁半左右。
据推测,她们是在半岁左右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
她们被人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几乎不具有人的感情和兴趣,尽管专家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训练,但是直到1925年他们死时,才学会了45个字,能说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
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出发,试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公共教育学试题标准答案
(一)
一、判断题
1.×2.∨3.∨4.×5.∨6.∨7.×8.×9.×10.∨
二、选择题
1.A2.C3.B4.B5.D6.A7.C8.D9.C
三、简答题
1.①教育是一种转化人的活动。
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③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为发展的不平衡性;
2.①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有所不同;
③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3.①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②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4.①高尚的思想品德;②坚定的教育信念;③家长的心肠;④较强的组织能力;⑤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⑥善于待人接物;
四.案例分析
答题要点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制约作用;
③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④遗传素质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没有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这种可能性决不会转化为现实性;
公共教育学考试题
(二)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项为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①《论语》②《劝学》③《学记》④《进学解》
2.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的著名教育家是()
①凯洛夫②夸美纽斯③昆体良④赫尔巴特
3.学校正式出现在()
①资本主义社会初期②封建社会末期③奴隶社会初期④原始社会
4.对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起生理前提作用的是()
①自然环境②教育环境③家庭环境④遗传素质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①教育的性质②教育的方法③教育的效益④教育的规模
6.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①做人教育②职业教育③基础教育④专业教育
7.备课是教学工作的()
①基本环节②第一环节③中心环节④最后环节
8.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③基础知识,基本理论④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9.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提出的。
①马卡连柯②赞可夫③苏霍姆林斯基④巴班斯基
10.启发性教学原则中,“启发”一词来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里。
这一著名的教育要求是由大教育家()提出来的。
①苏格拉底②孔子③王夫之④孟子
11.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①积极作用②影响作用③制约作用④导向作用
12.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①主导作用②主动作用③领导作用④能动作用
1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①有明确的奋斗目标②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③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④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14.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①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②主体价值③创造价值④教育价值
15.最先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是()
①高尔基②加里宁③乌申斯基④第斯多惠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在错误的命题后划“×”)
1.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当好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
2.教师的教育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
3.教师的劳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
4.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就是管住学生。
()
5.班主任评定学生操行,就是写学生的缺点。
()
6.只要是教师都可以做班主任工作。
()
7.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
8.考试是测验的一种主要方法。
()
9.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就是要求教学要“慢进”。
()
10.一名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能标志他的智力水平的高低。
()
11.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
12.重点中学的任务是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学生,如果没有一般学校升学率高,就失去了办重点中学的意义。
()
13.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因此五育应有轻重和主次之分。
()
14.教育具有生产性。
()
15.同样的环境在不同学生身上必然产生不同的反应。
()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学校工作为什么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3.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有哪些?
4.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公共教育学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二)
一、选择题:
[标准答案]1.③;2.②;3.③;4.④;5.①;6.③;7.②;8.①;9.④;10.②;11.④;12.①;
13.③;14.①;15.②。
二、判断题:
[标准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
三、简答题:
[参考答案]1.答: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答:
①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答:
①教育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或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②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
4.答:
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书育人、教学组织、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去回答。
公共教育学试题(三)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在错误的命题后划“×”)
1.教育学就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汇编。
()
2.封建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
()
3.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
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师范为本。
()
5.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
6.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7.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学科设置。
()
8.传统教学强调的“三个中心”,即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
()
9.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的。
()
10.教学原则就是教学规律。
()
11.教师教的方法就是教学方法。
()
12.不同类型的课,其结构却相同。
()
13.班级上课是我国学校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
()
14.德育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
15.学生品德结构中的知、情、意、行四因素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16.学生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
()
17.班群体就是班集体。
()
18.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要管住学生。
()
19.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
20.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当好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
二、选择题(下列每一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项为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的著名教育家是()
①赫尔巴特②昆体良③凯洛夫④夸美纽斯
2.教育产生于()
①动物界②生产劳动③人的需要④统治阶级的需要
3.张勤学同学利用“双休日”在教室里学习外语,准备迎接四、六级英语考试。
这是一种()
①广义教育②狭义教育③个人教育④业余教育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①教育的性质②教育的规模③教育的效益④教育的方法
5.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①基础知识,基本理论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③基础知识,基本技能④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6.教学过程始终具有()
①教育性②生产性③间接性④引导性
7.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就善于用问答方式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
苏格拉底的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
①启发术②谈话术③产婆术④发现术
8.我国采用班级上课开始于()
①清代同治元年②清代咸丰元年③清代顺治元年④清代光绪元年
9.上课是教学工作的()
①首要环节②关键环节③主要环节④中心环节
10.德育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①影响作用②制约作用③导向作用④积极作用
11.教育学上的德育范围广,它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
①集体主义品质②爱国主义品质③共产主义品质④道德品质
12.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德育方法。
①道德意志②道德信念③道德认识④道德情感
13.衡量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
①自我教育能力②自我评价能力③自我调控能力④自我认识能力
14.一个真正的班集体的形成,需要经历组建、核心初步形成和()等阶段。
①健全组织系统②个人自发活动③集体自主活动④目标确定
15.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①主动作用②主导作用③领导作用④能动作用
三、简答题
1.教育是怎样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2.教师怎样备好课?
3.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是什么?
4.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公共教育学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三)
一、判断题:
[标准答案]1.×;2.×;3.√;4.√;5.√;6.×;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二、选择题:
[标准答案]1.④;2.②;3.②;4.①;5.③;6.①;7.③;8.①;9.④;10.③;11.④;12.③;13.①;14.③;15.②。
三、简答题:
[参考答案]
1.答:
①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2.答:
①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②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三方面的工作。
3.答:
①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观;②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③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答:
①强烈的示范性;②独特的创造性;③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公共教育学试题(四)
一、选择(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它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早300余年。
A.《学记》B.《论语》C.《童蒙须知》D.《小学》
2.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教育学》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新教育大纲》
3.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4.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是()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5.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
A.个体B.政治C.社会D.文化
6.“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
()。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学记》
7.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是()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A.清政府B.北洋政府C.武汉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8.()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社会实践说D.特殊范畴说
9.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方法C.教育的效益D.教育的规模
10.普通中小学的教育性质是()。
A.义务教育B.基础教育C.初等教育D.普及教育
11.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
()。
A.教学大纲B.教育目的C.教育预测D.教学目标
12.从主导价值来看,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
()。
A.校本课程B.地方课程C.国家课程D.综合课程
13.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幼儿教育B.中、小学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技术教育
14.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
()。
A.显性课程B.校本课程C.隐性课程D.综合课程
1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可接受原则
16.启发性教学原则中,“启发”一词来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里。
这一著名的教育要求是由大教育家()提出来的。
A.苏格拉底B.孔子C.王夫之D.孟子
17.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
A.教学文件B.教学计划C.课程标准D.教学指南
18.在师生关系上持“教师中心论“的是以()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
A.赫尔巴特B.杜威C.洛克D.夸美纽斯
19.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人主观能动性
20.作为教学手段,参观属于:
()。
A.模拟直观B.实物直观C.语言直观D.场景再现
21.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的著名教育家是()。
A.凯洛夫B.夸美纽斯C.昆体良D.赫尔巴特
2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
A.课堂教学B.班C.课D.时
23.教学本质的核心特征是:
()。
A.科学性B.系统性C.育人性D.量力性
24.教学过程始终具有()。
A.教育性B.生产性C.间接性D.引导性
25.在直观性教学手段中,()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直观手段。
A.实物直观B.模拟直观C.语言直观D.课件
26.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
A.首要工作B.核心工作C.重要工作D.基本工作
27.教师向其他教师展示自己教学设想和实际效果的过程,是教师通过()活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
A.评课B.说课C.听课D.讲课
28.备课是教学工作的()。
A.基本环节B.第一环节C.中心环节D.最后环节
29.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提出的。
A.马卡连柯B.赞可夫C.苏霍姆林斯基D.巴班斯基
30.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B.主体价值C.创造价值D.教育价值
31.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A.考查与测验B.测验与考试C.考查与考试D.口试与笔试
32.“孟母三迁”的故事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B.修养C.陶冶D.锻炼
33.班主任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
A.基础作用B.决定作用C.制约作用D.主导作用
34.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D.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35.德育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A.影响作用B.制约作用C.导向作用D.积极作用
36.教育学上的德育范围广,它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
A.集体主义品质B.爱国主义品质C.共产主义品质D.道德品质
37.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德育方法。
A.道德意志B.道德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情感
38.衡量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
A.自我教育能力B.自我评价能力C.自我调控能力D.自我认识能力
39.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一切学生B.为了学生的一切C.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D.为了每个学生
二、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
1.1939年,凯洛夫《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2.现代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
()
3.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要受文化发展的制约。
()
4.学科设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
()
5.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必须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
6.教育学范畴的德育和伦理学范畴的德育是有区别的。
()
7.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
8.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
()
9.所有的教育都能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
()
10.“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
()
1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一个国家办学的结构。
()
12.教育者严格要求学生,就很难尊重信任学生。
()
13.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看他们对是非、善恶、荣辱等的判断能力。
()
14.学科设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
()
15.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教育教学不应追求个性化。
()
三、简答:
1、教育如何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2、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3.简述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4、简述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A2.B3.B4.B5.A6.D7.A8.A9.A10.B11.B12.C13.B14.C15.A16.B17.C18.A19.A20.B21.B22.A23.C24.A25.C26.A27.B28.B29.D30.A31.C32.C33.D34.C35.C36.D37.C38.A39.C
二、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
1.√2.√3.√4.√5.×6.√7.√8.√9.×10.√11.√12.×13.×14.√15.×
三、简答:
1、答案要点:
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发展。
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做到因材施教。
2、答案要点:
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手段。
3.答案要点:
①目标明确,完成任务。
②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③结构合理,充满机智。
)④媒体有效,方法适当。
⑤语言科学而艺术,板书有序,科学合理。
4答案要点:
①在联系各方面教育力量中具有桥梁与纽带作用。
②班主任在班集体形成中具有组织和领导作用。
③在教师完满人格形成的积淀作用。
④在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公共教育学试题(五)
一、选择(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
A生物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阶级性
3.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幼儿教育B中、小学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技术教育
4.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
5.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 )环境。
A宏观的B间接的C一般的D特殊的
6.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
()
A.教学大纲B.教育目的C.教育预测D.教学目标
7.( )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课堂教学B复式教学C开放教学D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