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复习提纲.docx
《建筑构造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构造复习提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构造复习提纲
1.“建筑”的词义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建造,营造或者施工
•建筑学专业的简称
2.建筑物:
人工建造的,供人们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环境、空间、房屋或场所。
一般指房屋建筑,如住宅、商店、教学楼、办公楼、厂房等;也包括纪念性建筑、陵墓建筑、园林建筑等。
构筑物:
为某种工程目的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中活动的造物,比如水塔、路桥、涵洞、烟囱、栈桥、提坝、蓄水池、囤仓等。
3.我国现行基本建设程序
•项目前期阶段
•工程设计阶段
•施工建造阶段
•验收及交付使用
4.工程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确定建筑空间的大小、数量以及质量要求,确定建筑物内外空间关系和建筑形象。
•初步设计——对方案作技术经济综合分析,论证方案的适用性、技术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提出实施方案的技术措施。
(小型和技术要求简单的建筑工程可省)
•施工图设计——确定建筑物各种构配件、各专业设备的组成和结合方式,,将初步设计提出的措施落实为具体的技术手段,形成指导施工的技术文件和图纸。
5.建筑师从事的建筑专业设计通常可以分为两部分
•建筑空间环境设计:
包括总体环境设计、使用空间设计、建筑形象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等等。
是方案阶段主要任务。
•建筑构造设计:
包括对构成建筑空间的构配件如基础、墙体、楼板、楼梯、屋顶、门窗的设计;构配件连接设计;构配件及其饰面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选定等等。
是施工图阶段的主要任务。
6.建筑物系统组成
•空间系统:
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它充满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空气和阳光,是基于自然环境并优于自然环境的人为空间
•维护结构系统:
构成和围合这个空间的实体,如墙、梁、板、柱以及屋顶、门窗等。
•设备系统:
让空间更舒适、更完善,使用更方便。
通常由水、电、风;通讯、消防、安保等系统组成。
7.建筑物空间组成
●主要使用空间
●辅助使用空间
●交通联系空间
●室外空间
●结构设备占用空间
8.建筑构件:
构成建筑空间的基本部件,通常起承重作用。
如墙、柱、梁、板。
建筑配件:
完善和美化建筑空间的部件,通常不承重。
如楼地面、屋面、门窗、栏杆等。
9.建筑的构配件系统(六大基本部分)
基础
墙(柱)体
楼(地)层
楼(电)梯
屋顶
门窗
10.基础是房屋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结构,它的作用是把房屋上部荷载均匀的传给地基。
因此,对基础的基本要求是坚固、稳定而可靠。
地基是承受房屋全部重量的土层。
地基不属于建筑物。
11.墙、柱是建筑物中的竖向构件,起承重、分隔和围护作用。
在墙承重的房屋中,墙既是承重构件,也起分隔和围护作用;在框架承重的房屋中,柱是承重结构,墙仅起分隔和围护作用。
所以对墙体的要求因其作用不同而不同:
承重墙要求坚固、稳定而可靠;
外墙要求能抵抗风、雨、雪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
内分隔墙要求轻质高强,且具备一定的隔声能力。
墙有承重墙、非承重墙,内墙、外墙,纵墙、横墙,······之分
柱有承重的框架柱、不承重的构造柱,壁柱等。
12.楼(地)层在建筑中起水平分隔作用,更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
楼(地)层由楼板(梁)、地面层和顶棚组成。
楼板是楼层的水平的承重结构,它支承着人和家具设备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它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梁较大空间的楼层承重结构出现,可减少楼板的跨度,增加结构刚度和强度。
梁一般都是承重的,但在砖混结构中有不承重的梁,即圈梁。
地坪层是房屋底层地面构造的总称。
地坪层有均匀传力及防潮等要求;通常由地面、垫层和基层等组成。
楼(地)面是人的活动面,应具有坚固、耐磨、防滑、易清洁等性能。
顶棚是下层空间的顶部界面,主要起装饰作用,有时也有保温、隔声等要求。
13.楼梯是房屋的垂直交通工具,作为人们上下楼层和发生紧急情况时疏散人流之用。
楼梯应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做到坚固和安全。
电梯是较高层次的房屋中的快速省力的交通工具,但由于可能发生故障,因而只能作为交通辅助工具。
与楼(电)梯作用相近的还有:
坡道、自动扶梯等
14.屋顶主要是房屋的围护构件,抵抗风、雨、雪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
屋顶又是房屋的承重结构,承受风雪荷载和施工期间的各种荷载。
屋顶应坚固耐久、不漏水和保温隔热。
15.门窗在建筑中同时起着分隔和联系的作用。
门主要满足人、物通行,窗则主要满足光和风的流通。
处于外墙上的门窗应考虑防水和保温隔热要求,是围护构件的一部分。
16.建筑物的附属部件
•阳台:
半室外空间,一定程度满足楼层用户的户外活动要求。
•雨棚:
出入口使用和防护要求。
•台阶:
室内外高差过渡和联系要求。
•烟囱:
室内排烟要求。
•变形缝:
大中型建筑物适应变形的要求。
17.建筑环境的要求
•安全,不受伤害
•舒适,空气清新,环境宜人,看得见,听得清
•愉悦,气氛适当,光、色、形、质、空均恰到好处。
18.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满足使用功能是建筑设计首要任务,是建筑的目的所在。
•技术措施合理是正确建造的要求,是安全可靠的保证。
具体表现为结构选型、构件跨度及受力传力路径与建筑空间吻合;建造方便,施工周期短;选用环保、节能材料。
•讲究经济效益应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建筑标准与技术措施相统一,精打细算,省时省力,省钱省材。
•创造美的形象符合美学法则,反映时代精神,风格多样统一,产生愉悦心情。
•符合总体规划满足城市及区域规划要求,与周边环境协调,考虑发展变化,符合可持续原则。
19.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
1.使用功能及建筑标准这是确定建筑内外空间环境要求的基本依据,也是决定建筑构造设计标准和方案的主要因素。
2.人为因素人体及其活动的尺度;人为活动效果:
如火灾、噪声、振动;人文环境、生活习惯、审美观念、潮流
3.自然环境重力场;自然气候,风雨霜雪、气温变化;地理环境,地区、地形、地貌、地质;地震等
4.建筑技术条件建筑材料、结构计算理论、施工技术水平
20.构造设计依据
•人体尺度及活动所需的空间
•家具设备的放置空间和使用空间
•气候条件
•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技术条件,材料、结构、施工及设备条件等
•经济条件
•美学法则如构图原理、色彩学、行为心理学等
21.构造设计原则
•坚固实用即保证房屋的整体刚度,安全可靠,经久耐用。
•技术先进构造设计应注意采用材料、结构和施工等方面的成熟、先进技术。
•经济合理构造设计应处处考虑经济性,节约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造价。
•美观大方构造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入,不仅建筑的细部美靠构造设计来实现,建筑整体美与构造设计也有密切的关系。
•施工方便构造设计可以说是材料、结构和施工的综合考虑,方便施工是经济的前提、坚固的保证。
22.建筑构造及设计的表达
•建筑图的种类
•建筑及其构配件的定位
•尺寸标注
•详图索引
•构配件表达
•材质表达
23.建筑图的种类
工程图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又称详图)和施工说明等组成。
表现图
24.建筑及其构配件的定位
●平面定位轴线表明建筑物主要竖向承重构件和分隔构件的位置关系,用带有编号的点划线标识。
定位轴线一般应与墙(柱)的中心线重合。
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通常应符合模数。
●开间横向承重构件的距离,一般也是相邻横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
●进深纵向承重构件的距离,一般也是相邻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
●竖向定位线表明建筑物主要水平构件的位置关系,通常与楼地面完成面重合,用标高符号标识。
●层高本层楼面至上层楼面为本层楼的层高,也即相邻的竖向定位线间的距离。
25.建筑模数即在建筑活动这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的增值单位。
•制定建筑模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建筑的工业化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状、不同制造方法生产出的建筑构配件安装吻合,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规定:
•基本模数主要用于建筑的层高、小于1000的门窗洞口及构配件断面的尺寸。
数值为100mm,其符号为M即1M等于100mm。
•扩大模数主要用于建筑的开间、进深及大于3000的层高、大于1000的门窗洞口等的尺寸。
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600、1200、1500、3000、6000mm
•分模数主要用于缝隙、构造节点和配件断面的尺寸。
基数为1/10M、1/5M、1/2M、其相应的尺寸为10、20、50mm。
•模数数列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建筑构配件的三个尺寸
26.建筑构配件的三个尺寸
•标志尺寸——标志:
标识、记号。
标志尺寸即为建筑物及其构配件的定位、型号和制造的标识尺寸。
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定位线、建筑构配件的定位界限等使用的通常为标志尺寸。
•构造尺寸——建筑制品及构配件生产的设计尺寸。
一般构造尺寸等于标志尺寸减去安装构造缝隙尺寸;当构件之间有插入件、连接件时,构造尺寸等于标志尺寸减去插入件与安装缝隙尺寸之和。
•实际尺寸——建筑制品及构配件的实际仗量尺寸。
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的差应符合建筑行业规定的公差要求。
27.建筑材质断面表达
28.建筑物的分类和等级
•按使用功能分
生产建筑:
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所使用的厂房、车间、仓库等
农业建筑——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工具房、库房以及牲口棚等
民用建筑:
居住建筑——供人们生活和休息的场所,如住宅、公寓、宿舍
公共建筑——供人们工作、学习、购物和文化娱乐的场所及其服务用房,如办公楼、学校、商店、电影院、旅馆、车站等
•按建筑规模分
大量性建筑——指量大面广的、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如住宅、学校、商店
大型性公共建筑——指规模大、面积大、体量大、投资大的建筑,如大型体育馆、办公楼、影剧院、饭店等
•按主要结构材料分
1.砖石结构建筑
2.砖木结构建筑
3.木结构建筑
4.砖混结构建筑
5.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6.钢结构建筑
•按主要结构形式分
1.平面结构
2.墙承重结构
i.砖石结构:
砖石墙承重,砖石拱楼盖。
一般为单层建筑。
ii.混合结构:
砖石墙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板或钢、木梁板等水平承重。
适用于单个空间面积不大的多层建筑。
iii.剪力墙结构:
钢筋混凝土墙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板或钢梁板。
适用于单个空间面积不大的高层建筑。
3.柱承重结构
i.排架结构:
有砖木、钢排架和钢筋混凝土排架。
适用于空间较大的1~2层建筑
ii.刚架结构:
其梁柱为刚性连接,因此刚架一般无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适用于空间较大的1~2层建筑
iii.框架结构:
适用于空间较大、并允许部分视线遮挡的建筑。
4.空间结构:
适用高、大的建筑
●网架结构
●悬索结构
●索膜结构
●壳体结构
●筒体结构:
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按层数和高度分
1.单层建筑——主体结构为一层的建筑,包括带有部分操作平台或有部分阁楼的建筑。
2.低层建筑——1~3层住宅建筑。
3.多层建筑——4~6层住宅建筑和高度不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
4.中高层建筑——7~9层住宅建筑。
5.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住宅建筑和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不包括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建筑)。
6.超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100米的所有类型建筑。
•建筑物的耐久性划分
1.一级建筑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
2.二级建筑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3.三级建筑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
4.四级建筑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建筑
•
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划分
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燃烧性能——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由组成它的材料的燃烧性能和构造方式来确定的。
1.非燃烧体——用非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
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燃烧、不炭化的材料。
2.难燃烧体——用难燃烧材料做成的或用燃烧材料做成、用非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构件。
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
3.燃烧体——用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
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料。
•建筑物工程设计等级的划分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
29.墙体的作用
•承重即承受屋顶及楼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下传至基础。
承重构件即是受力构件,应满足受力强度要求。
•围护即维护空间质量,具体表现在保温隔热、隔声减噪、防火、防潮防水等。
30.墙体按受力情况分
•承重墙:
承受屋顶、楼板或梁等水平构件传来的荷载的墙体。
•非承重墙:
不承受屋顶、楼板或梁等水平构件传来的荷载的墙,包括:
1.自承重墙:
不承受屋顶、楼板或梁等水平构件的荷载,但承受上层墙体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的墙。
2.填充墙:
一般指镶填在框架格中的墙,其重量由框架梁来承受。
3.隔墙:
指建筑内部只起分隔作用的墙,其重量由楼板或梁来承受。
4.幕墙:
悬挂于外部骨架的轻质外墙。
31.墙体按所处位置分
•外墙:
位于建筑外部、分隔建筑内外空间的墙体。
包括山墙和檐墙。
•内墙:
位于建筑内部、分隔建筑室内空间的墙体。
•纵墙:
沿建筑长方向布置的墙体。
•横墙:
与纵墙垂直的墙体。
•檐墙:
与檐口平行的墙体。
32.墙体按施工方法分
•砌体墙(块材墙):
用砂浆将小型块材按一定方法砌筑而成。
常见砌体墙有砖墙、石墙和各种砌块墙。
•浇筑墙(板筑墙):
现场支模、浇筑而成。
一般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墙。
•板材墙拼装:
工厂化预制生产,现场以干作业为主拼装。
常见有钢筋混凝土板、石膏板、泰柏板、GRC板、彩钢夹心板等等。
33.影响墙体隔声效率的因素
1.墙体的厚度,墙体越厚隔声越好
2.墙体的密度和厚度,材料的密度越大隔声越好
3.墙体的密缝性,密缝性越好隔声越好。
4.密闭多孔材料构成的吸声夹层或吸声墙面,有吸声作用,可以提高墙体隔声效率。
5.空气夹层的构造可以提高墙体隔声能力。
6.门窗的隔声性能和门窗与墙体间的密缝连接,可提高墙体的整体隔声性能。
34.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
1.墙体材料的热工性能材料的热工性能指标很多,如导热系数、蓄热系数等。
一般孔隙率高、密度小的材料,导热系数小;厚重的材料蓄热系数大。
导热系数小、蓄热系数大的材料热阻大,保温隔热效果好。
2.墙体的厚度一般墙体越厚,热阻越大,热工性能越好。
3.墙体表面特征越是光滑、色浅,对热量的反射越强,吸收越少,热工性能越好。
4.冷桥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采用复合墙体时应避免出现冷桥。
5.密缝性墙体及墙体与门窗间的密缝性越好热工性能越好。
6.保温材料的干燥性多孔的保温材料受潮后会大大影响其热工性能。
所以正确处理好保温材料的防潮隔汽是很重要的。
35.保温材料的防潮
•保温材料受潮温度高的空气含水蒸气较高,传至温度底的区域后会产生凝结水,使保温材料受潮,降低其保温隔热效能。
•保温材料防潮在保温材料的靠温度高、湿度大的一侧设隔蒸汽层,阻止高温高湿的空气进入保温材料,可有效地防止保温材料受潮。
•隔蒸气层做法
a.砖墙→1:
3水泥砂浆找平→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保温层→保护层
b.砖墙→保温层→防水涂料→保护层
35.墙体稳定性影响因素
a.墙体的高厚比高,稳定性越差;薄,稳定性越差。
一般墙体允许高厚比为22~26,当240墙高度大于6000、120墙高度大于3000就需要考虑其高厚比是否符合要求。
b.墙的长度墙体长度长,稳定性差。
c.砂浆的标号砂浆标号高,稳定性好。
d.周边的支撑嵌固情况有支撑且连接性好,稳定性好;上部没有到顶的墙,称为悬臂墙,计算其高度时要加倍。
e.墙体开洞情况有较大的门窗洞口的墙整体性差,稳定性差。
f.墙体是否承重承重墙受力后,因内力的扩散会降低墙体的稳定性。
36.墙身防潮层
•作用防止地下潮气进入墙体
•位置
a.当室内地面的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应在垫层高度范围内,约地面面层下60处,且须高出室外地面150;
b.当室内地面的垫层为透水性材料时,防潮层应与室内地面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60;
c.当室内地面为架空木地面时,防潮层应在木龙骨的垫木以下。
•做法
a.防水砂浆防潮层1:
2水泥砂浆加3%~5%防水剂25厚;或用防水砂浆砌筑三皮砖。
b.细石混凝土防潮层60厚细石混凝土内置3φ6通长钢筋。
c.柔性防潮层20厚1:
3水泥砂浆找平,一毡二油。
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或有较大振动荷载的建筑中不得使用柔性防潮层。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