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详解.docx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详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详解
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普通地质学(A)试
适用专业:
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1、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历史比较法
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代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
从研究现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得出的规律,可用来分析保留在地层及岩石中的各种地质现象,从而推断古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古地理环境。
(2)克拉克值
元素在地壳中平均重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3)冲击物的二元结构
河流冲积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结构。
洪水期限河流断面扩大,引起河漫滩洪水流速减小,洪水挟带的细粒泥砂,覆盖在河床冲积物上,形成下部为粗砂和砾石组成的河床冲积物,上部为细砂或粘土组成的河漫滩冲积物,构成下粗上细的沉积结构,叫“二元结构”。
(4)冰蚀谷:
由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宽阔,平直、横剖面呈“U”形的谷地。
(5)潮坪:
一种沙质或泥质的几乎是水平的海岸沼泽化平坦地,这种平坦地随着潮水的升降而交替地被淹没或露出。
亦称潮间带。
(6)滑坡:
斜坡上的土体或基岩,在重力作用下及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下,沿一个或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为滑坡。
2-8为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试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根据地震波波速的研究,以“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为主要界面,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圈层,三个圈中又细分为七层,即地球内部有“七层三圈两个界面”。
地壳(圈)——硅铝层(花岗岩质岩)
硅镁层(玄武岩质岩)
————莫霍面————岩石圈(地壳+上地幔B层)
地幔(圈)——上地幔(B、C层)
下地幔(D层)
————古登堡面————
地核(圈)——外核(E层)
过渡层(F层)
内核(G层)
①地质学依据:
密度测量,地球5.516g/cm3,地表岩石2.7-2.8g/cm3。
②地质物理学依据: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又可分为纵波和横波。
地震波速的变化就意味着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性质发生了变化。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总体上是随深度而变化的,相同的深度,就有相同的地震波波速。
据实测,地内有两个明显的波速不连续面(界面)。
第一个界面位于5~60km深处,大陆部分平均33km,大洋地区较浅,平均为11~12km。
这个界面叫“莫霍面”。
第二个界面位于2885km(近似2900km)深处,称为“古登堡面”。
③宇宙学依据:
陨石研究。
石陨石(95.6%);石铁陨石(1.2%);铁陨石(3.2%)对地球内部物质状况和结构、构造特征的认识,只能依靠各种间接的线索,例如地震波的传播热的传导、地磁和重力情况,以及对陨石等天体的推测。
尤以地震波的传播是主要的线索。
(一)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1)通常根据古登堡面和莫霍面把固体地球划分为三大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用雷曼界面又可把地核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
2)布伦根据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密度变化,把固体地球分为七个圈层,分别称为A、B、C、D、E、F、G层。
A层是地壳。
上地幔由B层和C层组成,下地幔为D层,对D层又细分为D’层和D’’层。
地核分为外核E、过渡层F和内核G.
3)有些学者提出一种新的划分方案;即岩石圈、软流圈、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内核固体圈
(二)地球内部圈层基本特征
1)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以上的固体地球部分。
就是早期方案里分的地壳(A层)和上地幔顶部(B’层)。
地壳是岩石圈上部次级圈层。
可分为大陆性地壳和大洋性地壳。
2)大陆性地壳是指大陆及大陆架部分的地壳,它具有上部的硅铝层和下部的硅镁层的双层结构。
硅铝层的物质组成与大陆出露的花岗岩成分相似,也称花岗质层。
硅镁层和玄武岩成分相似,也称玄武岩质层。
其间的界面称为康拉德面。
大陆性地壳各处厚度不一致,高山地区比较厚,平原地区比较薄。
3)大洋性地壳往往缺失硅铝层,仅发育硅镁层,不具有双层结构。
大洋性地壳除上部覆盖着极薄的沉积物之外,几乎完全由富含Fe、Mg的火山岩、橄榄岩组成。
4)软流圈是指地下60-250km之间地震波速度减低的地带,也称低速带。
其物质成分和石陨石相当。
软流圈以上的岩石为固体的结晶岩,而软流圈内因温度增高,接近岩石熔点,但并未熔化,岩石的塑性和流动性增加,从而降低了地震波速度。
软流圈实际上是大规模岩浆活动的策源地。
近年来研究表明,一些古老地块下面往往缺失软流圈,或软流圈发育不好。
5)地幔圈是指软流圈以下至古登堡界面的部分。
位于布伦层的C层、D层。
C层地震波速度迅速增高,表明物质状态显著变化。
其成分和石陨石相当,主要由铁镁硅酸盐矿物组成。
——相变带:
这里的高温高压使橄榄石和辉石发生晶体结构的变化,橄榄石的晶体的原子结构由疏堆集相变成密堆集相,再进而分离成氧化物,它们属于高压性矿物,所以称其为相变带。
D层成分比较均匀,物质结构没有变化,只是铁的含量更多一些,相当于石铁陨石。
6)地核:
以雷曼界面为界分为外核和内核。
其间还存在一个过渡层。
由于P波急剧降低,S波消失切边模量为零。
因此外核为液体。
在内核发现,P波和S波都能通过,内核是固体。
其成分相当于铁陨石,主要有铁、镍组成。
(三)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1)宇宙地质依据
A.实验证明,宇宙内部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宇宙天体的物质成分可以作为判断地球内部的物质成分的参考依据。
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陨石来判断。
B.陨石可以分为三类:
铁陨石:
主要由铁镍组成,相对密度为8.0—8.5;石陨石:
主要由橄榄石、辉石等铁镁硅酸盐矿物组成,相对密度为3-3.5甚至更大。
铁石陨石:
上述两种过渡类型。
C.利用陨石的成分、特性等资料,结合地球内部的密度、地震波波速等可推测地球内部的物质状态。
一般认为,地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应与铁陨石和石陨石大致相当,为铁镍和接近超基性岩的岩石。
2)地质学依据
A.地质学研究表明,地表出露的岩浆岩来自地下较深的部位。
研究其物质成分和形成时的温压条件,可帮助人类认识地下的物质状态和环境。
特别是超基性岩,它们常常沿着一些深大断裂分布,是深源的。
B.对稳定同位素比值研究发现,陨石的一些特性同位素比值十分稳定,进步一说明金伯利岩代表一种深源岩石。
3)地球物理依据
A.地球物理方法不能直接确定地球内部的物质成分,但是定量确定地球内部各处的物性参数和结构。
地球物理方法以地震波对地内的“透视”作用为基础,主要有以下用途:
B.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速变化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若干圈层。
C.根据地震波在地内的传播速度等资料,可求出各圈层的密度分布。
D.根据S波能否通过和波速衰减快慢推断各圈层是液体或是固体。
E.根据各圈层的密度、波速等数据,结合宇宙地质和地表地质质料对比分析,推断各圈层的物质成分。
3、举例说明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碳酸化作用)
①溶解作用:
卤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矿物易溶于水的作用。
最常见是碳酸盐矿物溶于含CO2的水溶液中,如:
CaCO3(方解石)+H2O+CO2→Ca(HCO3)2
②氧化作用:
矿物与大气或水中的氧化合生成氧化物的作用。
如:
4FeS2(黄铁矿)+19O2+mH2O→2Fe2O3.nH2O+8H2SO4
③水化作用:
水分子结合到矿物晶格中变成为含水的新矿物。
如Fe2O3(赤铁矿)+nH2O→Fe2O3nH2O(褐铁矿)
④水解作用:
水中H+和OH-离子置换矿物在水中离解出的离子的作用。
如4K[AlSi3O8](钾长石)+6H2O→Al4[Si4O10](OH)8(高岭石)+8SiO2(蛋白石胶体)+4K(OH)(溶液)
4、岩溶作用发育条件及主要岩溶地形;
岩溶作用的发育条件:
①岩石的可溶性:
应为可溶性岩类(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及膏、盐类岩石等)。
②岩石的透水性:
岩石的空隙率、连通性等。
③地下水的溶蚀能力:
二氧化碳的含量、水的饱和状态、压力、温度等。
④地下水的流动特征:
是否流动、流速快慢等。
主要岩溶地形:
地表及包气带:
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平原溶沟→溶蚀洼地→落水洞→溶蚀漏斗饱水带:
溶洞→暗河→地下湖。
5、风成沙的特点;
1分选性极好,大多数颗粒直径为0.1-1mm;②磨圆度好,颗粒基本上无棱角,石英颗粒表面常呈毛玻璃状;③成分稳定,多以石英为主,云母等片状矿物少见;④常具板状斜层理和风成交错层理;⑤较粗的沙表面上常有氧化锰和氧化铁薄膜,俗称“沙漠漆”;⑥一般不含生物遗体和遗迹。
6、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
1)在地壳稳定时期,河流由早期的以下蚀作用为主转变为晚期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不断展宽,河谷中形成由冲积物构成的河漫滩。
2)若因地壳发生区域性上升运动,使河流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此时,河流的下蚀作用重新加强,使河床降低,原有的河漫滩相对被抬升,形成分布在谷坡上,洪水已不能淹没的、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3)与此同时,早先呈蛇曲形态的河流,因下蚀作用重新加强,河床降低,并深切至基岩,形成河谷在横剖面呈“V”形谷,但平面上仍保留极度弯曲的蛇曲形态,此类河流称深切河曲。
深切河曲又称“回春河”,它反映了地壳由相对稳定转向强烈上升运动的特征。
4)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河流及各种地质营力对地表改造的总趋势是把原来地表高差较大的形态,经过风化、剥蚀作用把它削低,同时又将破坏下来的物质搬运到地表低洼处进行堆积,以减少地表的高差。
5)最后,由于外地质营力作用的“削高填低”的结果,使广大地区内,形成只存在零星分布的高度不大的剥蚀残丘,整个地区变得比较平坦,这种近似平原的地形称为准平原。
达到准平原阶段的地表河流,其活力已大为减弱,就整个水系而言,河流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对地表改造的趋势已近于平衡。
地形上表现为分水岭已支离破碎,只存在极少数高度不大的孤立残丘。
流域内广泛分布着蛇曲河、牛轭湖和泛滥平原等标志河流地质作用发展到晚期阶段的地形。
7、火山喷发类型及其特征;
熔透式喷发:
地质历史时期,地壳很薄而被地下岩浆大面积熔透,以致造成岩浆在地表的大面积溢流。
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一条大裂隙或断裂带上升喷出地表。
其喷出岩浆多为粘度小、流动性大的基性岩浆、少或无猛烈爆炸现象。
常形成熔岩被、熔岩台地、熔岩高原等地形。
中心式喷发:
岩浆沿管状通道喷出,是现代火山的主要形式。
其最大特点是常在地表形成下缓上陡的火山锥。
喷出物若以基性熔浆为主,则无爆炸过程(宁静式)。
反之,酸性往往伴随猛烈的爆炸(爆烈式)。
宁静式与爆烈式交替出现则称递变式。
8、基岩海岸的海蚀地貌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岸边激浪的强烈冲刷作用形成高度大致相同的凹槽,宽度大于深度的称海蚀穴;深度比宽度大的称为海蚀洞。
冲入洞中的浪流及其对空气的压缩作用,可将洞顶击穿,称为海蚀窗。
海蚀穴顶的岩石因下部掏空而不断崩塌,这样形成的悬崖称为海蚀崖。
海蚀崖不断后退,在陡崖的前方留下一个向海微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平台或波切台。
由于岩性和构造的差异,波切台表面遍布几十厘米高的岩脊,称岩脊滩。
向海突出的岬角同时遭受两个方向波浪的作用,可使两侧海蚀穴蚀穿成拱门状,称海蚀穹。
在平台上残留成突立的岩柱,称海蚀柱。
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普通地质学(A)试
适用专业:
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1、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
①波切台:
在波浪及潮流持续的冲击下,海蚀岸向陆地方向节节后退,在潮上带内形成一个微微上凸并向海洋方向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波切台(或海蚀台)。
②潮坪
③冲击物的二元结构
④地层层序律
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或近水平的,并且,总是老的地层先形成,位于下部,新的地层后形成,覆于上部。
即原始产状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层序规律,称为地层层序律或称叠置原理。
⑤风化作用
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及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
⑥滑坡
斜坡上的土体或基岩,在重力作用下及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下,沿一个或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为滑坡。
⑦侵蚀基准面
河流下切(下蚀)达一定深度后,接近某一水面时,下蚀作用即停止,这种水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
⑧软流圈:
地下深度为60-250km范围内的地震波速低速层,是一个具软塑性和流动性的层次。
⑨岩浆:
一种形成于地下深处的炽热而粘稠的、富含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
⑩浊流:
海洋或湖泊中载有大量悬浮物质的高密度水下重力流。
2、论“历史比较法”。
(10分)
3、地壳上升对河流、地下水地质作用的影响。
地壳上升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
地壳发生区域性上升运动可使河流的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河流的下蚀作用重新加强,使河床降低,原有的河谷、河漫滩相对被抬高,形成分布在谷坡上,洪水已不能淹没的、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即河流阶地。
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可形成多级阶地。
与此同时,早先呈蛇曲形态的河流,因下蚀作用重新加强,河床降低,并深切至基岩,形成河谷在横剖面呈“V”形谷,但平面上仍保留极度弯曲的蛇曲形态,此类河流称深切河曲。
深切河曲又称“回春河”,它反映了地壳由相对稳定转向强烈上升运动的特征。
地壳上升对地下水地质作用的影响:
地壳上升使得区域侵蚀基准面下降,地下水位也随之降低,则原来形成的溶洞随地壳上升被抬高而成为干洞。
随后如果地壳保持相对稳定,则相应于稳定时期的侵蚀基准面,发育形成一层新的以水平为主的溶洞。
如果地壳运动表现为多阶段的间歇性抬升与较长时期的稳定相交替,就会发育形成若干层以水平为主的溶洞。
(10分)
4、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演化过程。
(10分)
分布在干旱气候区的湖泊多为不泄水的咸水湖。
这里化学风化不彻底,被搬运进湖泊中的物质以易溶盐类为主,如NaCl、KCl、NaOH、KOH等。
由于湖水不断蒸发,盐分不断积累,淡水湖可逐渐咸化而变为咸水湖。
湖水中含盐溶液的浓度常可达到过饱和而发生沉淀;由于湖水含盐高,故湖泊不能有显著的生物沉积;又由于周围地面流入湖中的水量少而不能带来大量的碎屑物,只是风和洪流可将一些碎屑物搬来。
因此,湖泊的沉积以化学沉积和蒸发岩为主,机械沉积退居次要地位。
由于各种盐类的溶解度不一样,发生沉积的先后顺序也不相同,各种盐类按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沉淀,大致为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据此可把盐湖沉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碳酸盐沉积阶段:
湖水在逐渐蒸发咸化过程中,当含盐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湖水中溶解度较小的碳酸盐类首先达到过饱和而结晶沉淀。
其中以钙的碳酸盐最先沉淀,镁和钠的碳酸盐次之,而钾的碳酸盐最后。
常见沉积物有方解石、白云石、苏打和天然碱等。
这类湖泊称碱湖或苏打湖,多属半咸水湖。
②硫酸盐沉积阶段:
当碳酸盐结晶析出后,湖水继续蒸发进一步咸化,含盐度增大,溶解度较大的硫酸盐可逐渐达到过饱和而发生沉淀,沉积物主要有石膏和芒硝等。
这类湖称作苦湖。
③氯化物沉积阶段:
当硫酸盐析出和湖水进一步浓缩后,湖水几乎成为卤水时。
氯化物便可发生沉淀。
首先是氯化钠沉淀、然后是氯化镁和氯化钾沉淀。
常见的沉积物有岩盐(NaCl)、钾盐(KCl)和光卤石。
这类湖叫干盐湖。
④沙下湖阶段:
湖泊全被固体盐类填满,无天然卤水,盐层上部被碎屑沉积物覆盖,成为埋藏的盐矿床,盐湖停止发展。
5、河流的侧蚀作用及其演化趋势。
(10分)
河水以自身的动力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或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侧蚀作用(或称旁蚀作用)。
侧蚀作用的结果使河床弯曲、谷坡后退、河谷加宽。
自然界中任何一条河流都不会是平直的,总是有弯曲的。
当河水流过河湾时,河水在惯性离心力的驱使下,河水的主流线就会偏向河床的凹岸,由于受到凹岸的阻挡作用,河水就沿着河床底部流向凸岸,这样就产生了河水的单向环流。
在单向环流的作用下,凹岸下部岩石不断破碎被掏空,同时上部的岩石也随之崩塌。
破坏下来的岩石碎屑被底流搬运到凸岸堆积,使得河床的凹岸不断向谷坡方向后退,而凸岸因堆积不断前伸,河道的曲率逐渐增加,使原来弯曲较小或较平直的河床变得更弯曲,形成河曲(河床的连续弯曲)。
在凹岸后退、凸岸前伸的同时,由于弯曲河道中流水主要冲击凹岸曲顶及稍下部位,螺旋状的单向环流将凹岸侵蚀下来的岩石碎屑带到凸岸的过程中,由于河曲不断向下游移动,河谷的凸出地形不断被削直,其结果使河谷变得越来越宽和越来越直。
最后河床脱离谷坡在宽阔的谷底自由摆动,形成形态极度弯曲的河床,称蛇曲或自由河曲。
蛇曲的发育,使河流的长度不断增长,纵坡降逐渐减小,流水的活力逐渐减弱,代表河流侧蚀作用已到达晚期。
随着河床在谷底松散的冲积层中自由摆动,由于河岸岩性松散,河水微弱的侧蚀力,也会造成河床的弯曲度不断增大,使相邻两个河弯逐渐靠近。
最终,在洪水期由于水量猛增,侵蚀力增大,河水冲溃狭窄的曲颈段直接流入下一河湾,这种现象称为河流的截弯取直。
被遗弃的弯曲河道的两个河口,由于河水受阻发生沉积作用,被泥沙淤积、堵塞,演变形成牛轭湖。
6、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
(20分)
7、浅海区化学及生物沉积作用方式及主要沉积物类型和特点(20分)
浅海的化学沉积作用主要发育于低纬度、陆源物质较少的海域,因盐度、压力、温度、PH值等变化,化学搬运物通过过饱和沉淀、胶体电性中和产生凝聚、微粒吸附和生物浓缩等方式发生沉积。
主要沉积物有碳酸盐类,铝、铁、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SiO2的胶体及磷质沉积。
①碳酸盐沉积:
主要为CaCO3和MgCO3,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可导致Ca(HCO3)2过饱和,动荡海水中可形成鲕状沉积物,炎热气候条件下可使MgCO3沉积。
通常沉积在碎屑沉积物外侧。
②铝、铁、锰沉积:
在湿热气候区大量的Al、Fe、Mn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以胶体状态带入大海,在近岸地带遇电解质而凝聚沉积,常因海水动荡而形成鲕状、豆状或肾状。
主要沉积矿物为铝土矿、赤铁矿、硬锰矿等。
③硅质沉积:
SiO2胶体在水温较低、偏碱性环境下以胶体凝聚方式沉积形成蛋白石,经脱水后形成燧石。
④磷质沉积:
富磷质生物富集而使磷质发生沉积形成胶磷石。
生物沉积作用:
浅海环境光线充足、水体流动、富氧,生物种类繁多。
在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分泌的有机质、死亡后遗留的骨骼、贝壳等都能形成沉积物。
生物沉积主要有贝壳和生物碎屑沉积:
如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礁沉积:
如生物礁灰岩;有机质沉积:
如油页岩。
8、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20分)
①岩石成分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元素的迁移能力:
某些元素易于从矿物中析出。
如K、Ca、Na、Mg等,有些不易析出,如Al、Fe、Ti及SiO2等。
矿物的抗风化能力:
浅色或无色矿物抗风化能力大于深色矿物;表层形成的矿物比地下深处高温高压环境中形成的矿物耐风化;岩浆岩矿物中抗风化能力与结晶顺序相反。
矿物抗风化序列:
自然元素>氧化物、氢氧化物>硅酸盐、硫化物>硫酸盐、卤化物
造岩矿物抗风化序列:
石英>白云母>正长石>黑云母(酸性斜长石)>角闪石(中性斜长石)>辉石(基性斜长石)>橄榄石
②岩石结构、裂隙度的影响:
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小、孔隙度、裂隙度等均会对岩石的风化产生影响。
通常颗粒大者易风化,裂隙发育者易风化。
③气候的影响:
炎热潮湿区化学生物风化作用十分强烈,干旱、半干旱区以温差风化为主,寒冷冰冻区以冰劈作用为主。
气候对风化作用的程度、类型和深度影响也是显著的
④地形条件:
地形高低造成气候垂直分带;阳坡比阴坡风化作用强。
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⑴变质作用:
指原已经存在的各种岩石,由于受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及地热流变化等内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使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岩石的结构、构造、成分等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而形成新的岩石的地质过程。
⑵波切台
⑶泥石流:
一种含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⑷侵蚀基准面
⑸地震震级与烈度:
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
有1~9级。
:
是指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⑹浊流
2-7为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120分)
2、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演化过程;
3、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
4、举例说明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
①溶解作用:
卤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矿物易溶于水的作用。
最常见是碳酸盐矿物溶于含CO2的水溶液中,如:
CaCO3(方解石)+H2O+CO2→Ca(HCO3)2
②氧化作用:
矿物与大气或水中的氧化合生成氧化物的作用。
如:
4FeS2(黄铁矿)+19O2+mH2O→2Fe2O3.nH2O+8H2SO4
③水化作用:
水分子结合到矿物晶格中变成为含水的新矿物。
如Fe2O3(赤铁矿)+nH2O→Fe2O3nH2O(褐铁矿)
④水解作用:
水中H+和OH-离子置换矿物在水中离解出的离子的作用。
如4K[AlSi3O8](钾长石)+6H2O→Al4[Si4O10](OH)8(高岭石)+8SiO2(蛋白石胶体)+4K(OH)(溶液)
5、试述大陆漂移说的主要类型;(主要证据)
①大陆的拼合:
大西洋两侧(南美洲与非洲)的拼合。
②地质构造拟合:
大西洋两侧大陆(南美洲与非洲)的地层、构造、岩石等遥相呼应。
③古生物的相似性:
南方大陆(即冈瓦纳大陆)发现有同时代同属种的生物化石,例如南方大陆普遍有舌羊齿植物群化石。
④晚古生代的冰川证据:
南美洲、非洲、印度、澳大利亚等地区有广布的石炭—二叠纪冰川堆积,即原来这些地区(南方大陆—即冈瓦纳大陆)是联在一起的。
⑤古气候:
南极的煤,其他大陆的岩盐和风沙沉积表明当时的气候分布。
⑥古地磁:
岩石中矿物的热剥磁记录了当时的磁偏角,磁倾角,进而可推算出所处的地理纬度。
从一些大陆的古地磁资料来看,古地磁的纬度与现代所处的纬度有很大的差别,说明陆块漂移过。
6、试述河谷、冰蚀谷的主要区别;
7、试述岩石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主要根据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划分,对比,建立起不同等级的地层系统,岩石地层单位以组为基本单位。
按级别可分为群,组、段、层。
组的构成强调基本层序。
年代地层单位是以地层形成的时限(或地质时代)作为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与统一的地质年表中的年代单位是相互对应的,可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分别与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相对应。
岩石地层单位虽然也有先后顺序之分,但它的划分与对比不受等时面的限制,与时间地层单位也没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岩石地层单位可以穿越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即可以穿时的)而年代地层单位则不受岩石特征的限制,从理论上讲,它是严格等时的。
两种地层单位的界线局部可以是一致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是相互穿越的。
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2、胶结作用:
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颗粒胶结在一起,转变成固结的沉积岩过程。
3、层理:
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由物质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等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岩石成层构造。
4、化石:
埋藏在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物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称为化石。
5、平行不整合:
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相互平行(产状一致),但地层时代不连续,缺失了某些地层。
它反映地壳曾发生过显著的升降运动。
6、泥石流:
一种含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二~七为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120分)
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
三、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
四、试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