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冷却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创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821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3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囱冷却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烟囱冷却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烟囱冷却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烟囱冷却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烟囱冷却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囱冷却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创新.docx

《烟囱冷却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囱冷却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创新.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烟囱冷却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创新.docx

烟囱冷却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创新

烟囱、冷却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目的

烟囱、冷却塔工程是火力发电厂的标志性建筑,通过加强和细化施工过程管理,在满足大型机具使用安全、结构内在质量与几何尺寸准确的前提下,筒壁工程观感质量达到平整、顺畅、洁净、无渗漏、色差基本一致目标。

2适用范围

钢筋混凝土烟囱基础、筒身工程,双曲线冷却塔基础、斜支柱、环梁、筒壁、淋水构件工程。

3编制依据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建标(2006)102号

《双曲线冷却塔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573-2010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

土建工程》DL/T5210.1-201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SJ130-2011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4管理措施及要求

4.1基础施工要点

4.1.1钢筋混凝土烟囱基础、双曲线冷却塔基础施工前,施工图纸应通过会审,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应通过审批并报监理审查或备案。

4.1.2基础上层及竖向钢筋设置临时支撑骨架或马凳应符合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确保钢筋在架搭设及混凝土浇筑时的稳定。

4.1.3环形基础混凝土宜采用分段跳仓或后浇带法浇筑,其分段(块)长度为30m、间隔时间为28天。

4.1.4各块(段)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实施。

4.1.5分仓施工缝可采用拉网钢板隔离的方法,要求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在初凝后用高压水枪冲洗直至使粗骨料半露为准。

4.2冷却塔底板、池壁(烟囱筒座)施工要求

4.2.1池壁(筒座)应按普通清水混凝土要求施工。

4.2.2安装斜向模板时,采取双立杆加斜向支撑杆的加固措施防止模板内倾和上浮。

4.2.3池壁采用穿透截面的对拉螺栓加固模板,对拉螺杆设置止水环。

4.2.4混凝土浇筑时,安排专人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监护,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4.2.5加强混凝土二次振捣及二次抹面,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沉缩和干缩裂缝的产生。

池壁(筒座)上口一定范围内环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且在混凝土浇筑后少撒些干净石子,并进行二次振捣。

4.2.6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搭设作业人员通道,禁止直接踩压钢筋。

4.2.7混凝土养护宜采用无污染的无纺布严密(固定)覆盖浇水,保持湿润不得少于14d(水工混凝土),不宜采用浇水的,则要求涂刷养护液。

4.2.8池壁(筒座)与基础间的施工缝设置及处理,采用设居中埋止水片工艺。

施工前施工缝必须清理干净、浇水湿润、铺砂浆。

4.3冷却塔斜支柱现浇施工要求

4.3.1斜支柱现浇(包括环梁)支撑系统钢管脚手架设计、搭设、拆除作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过评审、批准,并组织论证。

4.3.2脚手架应从一个部位开始并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起始点部分应设立环向支撑杆,以保持架子的稳定。

4.3.3脚手架搭设构造应符合方案及规范要求,立杆应安装底座。

各个方向剪刀撑、斜杆等整体拉结杆件应一同搭设。

每榀排架上一般设置环向内、外剪刀撑。

在每榀排架两端,各搭设径向剪刀撑,并按每5步设置一层水平剪刀撑。

搭设偏差符合规范要求,不得超过设计复核的极限值。

4.3.4斜支柱模板脚手管支撑面应安装平整,安装完成后应及时在模板两侧设置脚手管斜支撑,防止模板发生侧移或扭转。

柱顶部模板半径宜+30~+50mm。

4.3.5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通过避雷扁铁连接与外围接地网相连。

4.3.6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分段进行检查验收后挂牌使用。

4.3.7斜支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安装后对直接支撑杆件及扣件应进行专项检查验收。

4.3.8斜支柱底模板拆除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拆除时按自上至下顺序,且分段拆除后应立即恢复脚手架支撑。

严禁提前打开脚手架主节点及剪刀撑、斜支撑等杆件。

4.3.9混凝土浇筑前,应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钢筋与模板质量进行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4.3.10入模塌落度不宜大于160mm,混凝土浇筑采用导管,混凝土的自由落差不宜大于1m,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宜大于500mm,加强外斜面质量控制。

层间间隔时间不宜大于0.5h,防止出现冷缝痕迹。

相邻两根柱子同时浇筑,高差不应大于1m。

4.3.11顶模拆除时间不宜小于2天。

拆除后立即用经过试配的水泥浆进行表面修补,并涂刷养护液。

4.3.12底模拆除后用较厚PVC模从下至上将斜支柱缠裹,其接缝用胶带粘严。

4.3.13斜支柱混凝土最后一段浇筑高度高于环梁底100mm以上,接近终凝前留足环梁保护层,凿掉多余部分。

4.4环梁施工要求

4.4.1对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进行选型设计和承载能力计算。

4.4.2采用脚手架支撑体系,脚手管、扣件等材料具有产品质量证明,并现场取样复检合格。

4.4.3组装完成后需检查所有连接螺栓是否拧紧,螺栓的外露丝扣不应少于2扣。

脚手架支撑系统与斜支柱底模托架用连接杆固定。

4.4.4斜支柱浇筑后应逐根对其成型半径进行测量,作为调整环梁第一节半径施工的依据。

4.4.5底模铺设应严格控制标高偏差,与斜支柱面接合牢固,用玻璃胶封堵严密。

4.4.6钢筋绑扎应设置环向剪刀撑,切实保证梁底及侧立面保护层厚度,第一节钢筋定位半径宜+30mm左右。

4.4.7应对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进行专项验收。

4.4.8底模板拆除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

4.5烟囱、冷却塔筒壁施工要求

4.5.1烟囱、冷却塔筒壁施工分别采用翻模工艺和电动爬摸工艺。

垂直运输系统采用液压顶升平桥和附着式曲线电梯、塔吊。

4.5.2筒壁施工前,施工图纸应通过会审,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应通过审批并报监理审查,必要时宜进行评审,其措施应可行、可靠,确保目标实现。

4.5.3提升平台系统设计与制造、安装、使用要求。

(1)制造单位应持有相应资质。

定型产品应提供型式检验报告,制订操作规程。

(2)提升平台安装后应进行试运、荷载试验、验收。

(3)根据筒壁工程的几何尺寸特点进行提升架、导轨、配件数量设计,并对模板系统构件材质、规格、尺寸与数量进行设计计算。

使模板及其加固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4)提升架、平台与导轨之外的系统配件应进行验收,重点是对拉高强螺栓、剪力环、安全锥帽、对拉螺母、补偿器等。

(5)各节导轨及导轨与对面补偿器间连接件安装必须齐全、牢固,保证作用力的传递。

(6)提升前应对系统进行检查,导轨连接销轴及铁楔、高强螺栓安装不得超过导轨背部中肋外边缘,收缩平台滑动应顺畅,固定点牢固,搭接点可靠,导轨内不得有卡阻物。

(7)提升与浇筑时,自浇筑层向下各节混凝土强度应分别达到4MPa(第一节),9MPa(第二节)和12MPa(第三节),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8)液压顶升平桥、塔吊附着埋件应由设备厂家提供,涉及筒壁强度、稳定事宜应由设计单位校核确认,必要时由其提出补强方案图。

4.5.4翻模施工模板系统施工要求

(1)模板系统杆件(包括对拉螺栓)每安装一节均应进行验收,安装顺序、数量、调平状态(向外宜有1/100的坡度)、质量应符合方案要求,系统连接应稳固可靠。

(2)模板使用过程中对底口侧边应注意保护,耐心清理。

平整度>2mm时应修复,否则不应使用。

(3)筒壁拆模时其上节混凝土强度应达到6MPa(冬季施工10MPa)以上,刚性环拆模时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5MPa以上,且应同时符合设计要求。

(4)对拉螺栓处需设置套筒控制筒壁厚度、连接内外三脚架模板系统,套筒端部应设置止浆垫圈,套筒不得受脱模剂等油质材料污染。

(5)第一节模板相邻高差宜<5mm,总体高差宜<15mm。

这是保证平整度,减少漏浆,提高观感质量的关键。

施工过程中每隔10节应进行一次标高测量,且应按实测标高对半径进行调整。

(6)模板安装应紧密牢固,上下层模板采取承插方式时,插入下层模板的深度不得小于10mm,并用螺丝进行连接防漂移和上下口采用贴双面胶防止漏浆。

(7)悬挂吊盘中心宜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测设,偏差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吊盘下方应悬挂钢尺。

用于悬挂吊盘的绞索器应挂于中层且经过专门设计的三脚架上,绞索器不得松脱。

每层模板安装完后,吊盘中心应二次测量。

(8)模板半径测量值应予以校核,应考虑尺长与吊盘沉降影响因素,施测时宜增加10mm。

(9)混凝土终凝后应对模板半径进行测量,偏差超过允许值时,应在其上各节中逐渐纠正,每节纠正量不宜超过10mm,且每节相邻的两个三角架处的半径偏差不宜超过10mm。

(10)散落或流淌在模板上口及外面的混凝土、水泥浆以及拆模后附着在板面上和周边的水泥浆应及时清理干净,不留死角。

应采用腻刀和抹布清理,不得用锤子敲打模板。

清理模板时落入施工缝的碎块、石子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11)脱模剂应经试验选定,涂刷应满面、均匀、不流淌。

4.5.5钢筋工程

(1)钢筋绑扎应考虑本节壁厚、半径尺寸,做好定位措施。

(2)钢筋绑扎应采用梅花扣,顶层环筋宜低于模板上口50mm左右,且应全扣绑扎,竖筋接头应绑扎3扣,

(3)每块模板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应少于2个,模板上口拉钩不应少于1个,混凝土终凝前不得拆下。

混凝土浇筑前在模板上方约1000mm处应绑扎一道已经测量定位的环筋。

(4)混凝土强度低于1.2MPa时不宜进行绑扎钢筋作业。

(5)钢筋绑扎时应避免踩踏施工缝止水片,发生时应将其扶正。

4.5.6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配、样板墙试验确定,应进行开盘鉴定。

(2)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上口应留置20~30mm高度,不可填满。

宜由一点或对称两点开始沿圆周反向同时进行,应采用斜面分层连续浇筑法,混凝土表面应填平,振捣密实。

层间间隔时间宜<0.5h,避免出现层间色差。

(3)采用三脚架翻模工艺时,浇筑混凝土时最上层承力层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2MPa,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4)浇筑环梁上第一节筒壁混凝土时,环梁的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0MPa。

浇筑刚性环混凝土时,其下一节筒壁混凝土强度亦不应小于10MPa。

(5)混凝土浇筑时,应在模板上口采用接料斗,下口采取贴双面胶和用棉毯截留散落的混凝土和渗漏的水泥浆,防止污染混凝土表面。

(6)拆模后应及时清理附着在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或污物,适当铲平不平整的错台。

必要时用调试好的水泥浆对局部缺陷进行表面处理。

(7)混凝土养护宜采用养护液,其品种、配比、涂刷工艺应经试验确定。

养护工艺不应对防腐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8)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应将走台板上已经硬化的混凝土碎块、石子等杂物清扫干净,运到地面。

不允许向新浇筑节模板上口方向清扫。

4.5.7施工缝与堵孔工程

(1)水平施工缝可留设为凹槽形式,施工缝可加设中埋式止水片。

水平施工缝的处理采用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用钢丝刷拉毛,打掉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膜。

(2)安装外部模板前,宜配合采用手提式吹风机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

在起重机械平台影响区域(手推车通道)应重点检查。

(3)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应洒水湿润,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4)对拉螺栓杆在拆模时应向内取下,集中修复,再利用。

对于无法取出的螺栓杆应将混凝土凿深20mm割掉外露部分,用防水砂浆分层抹平。

(5)中间采用膨胀止水条两侧采用掺有石棉绒的水泥砂浆分层填堵对拉螺栓孔,应密实,收口平整。

4.6冷却塔淋水构件预制与吊装施工要求

4.6.1制作前应认真核对设计图纸的型号、尺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制作。

4.6.2预制场地的地基处理符合方案要求,地坪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