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电厂电气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101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热电厂电气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余热电厂电气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余热电厂电气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余热电厂电气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余热电厂电气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热电厂电气施工组织设计.docx

《余热电厂电气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热电厂电气施工组织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余热电厂电气施工组织设计.docx

余热电厂电气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说明:

1、本方案依据江西省电力设计院图纸、杭锅工程有限公司图纸和部分随机资料以及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而成的。

2、本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整个电厂电气工程的安装、电气设备的静态调试和系统回路调试。

3、本施工组织设计未包括发电机系统及其附属设备的联合启动运行调试的项目和调试方法。

4、本工程由江西省电力设计院及杭锅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监理公司为杭州诚信管理公司;由中冶集团华冶资源机装分公司邯钢新区烧结项目部承建。

由于部分图纸及设备资料不全,方案中部分施工方法及要求将在技术交底中具体编制。

 

 

目录

1工程概况

2专业施工特点

3施工准备

4施工顺序

5主要分项工程安装方法及要求

6电气设备调试

7辅机分部试运

8.质量保证措施

9.安全技术要求

10.施工人员安排

11.主要施工机具

12电气调试设备

 

1.工程概况

邯钢余热发电工程利用2套360m2烧结环冷机所产生的较高温度废气的余热,在环冷机附近设置两台68t/h自除氧双压余热锅炉,配一台25MW的双压补汽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组。

2.主要工作量如下:

(只限到场图纸)

1、电缆共计48500米。

2、盘柜共53面。

3、变压器2台。

4、接地扁钢共计3000米。

5、照明灯具167套。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认真了解并掌握承发包合同的内容,要求。

3.1.2组织所有参加本工程的施工人员,认真学习《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了解工程概况、特点及施工注意事项、安全要求、质量标准等。

3.1.3参加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班长,要进行施工图自审并参加内部会审。

3.1.4实行逐级技术交底制度。

3.2施工机具及材料准备

工程所需的施工机具及材料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施工机具要保证安全运转,一切准备工作在开工前半个月就序并按要求组织进场。

4.施工顺序

该工程工期短,电气工程量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期,电气施工应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与土建专业搞好配合,穿插。

要严格按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进展顺利。

电气安装施工顺序如下:

(1)电缆保护管以及各种预埋件的埋设;

(2)照明系统安装;

(3)各种金属支架、盘柜基础制安;

(4)接地系统安装;

(5)变压器、低压开关柜等电气设备安装;

(6)母线制安,电气设备试验;

(7)桥架安装、电缆管敷设;

(8)电缆敷设、接线、校线;

(9)电气调试;

(10)单机试车;

(11)配合工艺试车。

5.主要分项工程安装方法及要求

5.1变压器安装

5.1.1施工前准备

a.由技术人员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经监理审批后方能施工。

b.施工前对所有参加卸车、运输、安装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签字。

c.清除施工用场地与安装无关的堆积杂物,合理规划好工作场地。

d.劳动力组织:

班长1名,电气工程师1名,电焊工2名,起重工1名,电工3名。

e.施工机具配备:

25t汽车吊1台,滤油机1台,5t倒链3个,电动扳手1台,电焊机1台,枕木10根及所需用的吊具及消耗材料等。

5.1.2变压器运输

a.变压器在运输过程中不应有严重冲击和振动,卸车地点必须坚实。

b.利用机械牵引变压器时着力点应在重心以下,运输倾角不得超过15度。

c.变压器整体起吊时应将钢丝绳系在整体吊耳上。

5.1.3变压器安装前检查与保管

5.1.3.1安装前检查

所有附件齐全,无锈蚀,无机械损伤,密封良好。

5.1.3.2安装前保管

a.散热器、连通管、安全气道等应密封。

b.表计、风扇、气体继电器、测温元件、绝缘材料等应放置在干燥的屋内。

c.本体、冷却装置等,其底部应垫高、垫平,不得水淹。

5.1.4本体安装

5.1.4.1变压器基础轨道应水平,轨道与轨距应配合。

变压器基础及室内地面完好后,方可将变压器运输到位。

在变压器安装位置到变压器室门外临时安装槽钢滑轨,变压器到货后将变压器运输到变压器安装位置附近,用吊车将变压器吊起,放至提前安装号的槽钢滑轨上,用导链将变压器慢慢移动到安装位置,然后调整规定。

装有滚轮的变压器,其滚轮应能灵活转动,在设备就位后应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装置加以固定。

5.1.4.2.变压器安装后应可靠接地。

采用镀锌扁钢—40×4

5.2发电机电气安装

5.2.1安装前准备

5.2.2发电机定子的检查

5.2.2.1定子铁芯硅钢片无锈蚀、松动、损伤或金属性短接定子铁芯通风孔和风道清洁,无杂物阻塞。

5.2.2.2定子铁芯表面绝缘漆膜无脱落。

5.2.2.3定子绕组的绝缘表面完整,无伤痕和起泡现象。

端部绕组与绑环紧靠垫实,坚固件和绑扎件完整、无松动,螺母锁紧。

5.2.2.4定子槽楔无裂纹,凸出及松动现象,用小木锤轻敲各块槽楔,其空响长度不能超过其1/3,端部槽楔牢固。

5.2.2.5检查发电机引出线的绝缘距离符合要求。

5.2.3发电机转子检查:

发电机转子在穿入以前,对其进行检查。

5.2.4发电机引出线安装

5.2.4.1套管安装

a.套管外观检查:

表面要清洁,瓷件、法兰完好无裂纹、损伤。

出线箱法兰与套管法兰结合面平整无损伤。

橡皮密封垫平整、无变形。

b.引线及出线的接触面良好,清洁,无油垢。

镀银层不应锉磨。

c.引线及出线的连接应牢固,绝缘包扎内部要密实,无空隙。

5.2.4.2集电环和电刷的安装

a.电刷在安装前,按照设计图纸认真核对其型号、规格,并清点数量。

b.电刷架及其横杆的安装要固定牢靠,绝缘衬管和绝缘垫无损伤,无污垢,测量其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

c.刷握与集电环表面间隙符合产品技术要求,电刷在刷握内能自由移动。

d.电刷接触面与集电环的弧度相吻合,接触面积不小于单个电刷截面的80%。

研磨后,将碳粉清扫干净。

5.2.5接地装置安装

按设计图纸要求,在明显位置将发电机外壳与全厂接地网连通。

接地阻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5.2.6发电机电气安装质量控制点

a.用力矩扳手检查发电机引线与出线的每个连接螺栓的力矩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b.发电机引线的绝缘包扎内部要密实,无空隙。

保证耐压试验一次合格。

c.发电机转子通风孔通风检查时,每一个孔都仔细检查。

d.发电机定子、转子的检查项目内容按规范的要求逐一进行。

5.3电缆(线)管加工及敷设:

5.3.1积极配合土建施工,搞好预埋。

预埋前应确认坐标及管口位置正确。

埋入混凝土内的管子外壁不刷漆,管内壁应刷防腐漆。

5.3.2电缆管的切断用砂轮切割机,切断后用圆锉或半圆锉去除管口的毛刺、棱角,清除管内铁屑。

5.3.3电缆管煨弯用弯管机冷弯。

弯制后弯扁程度不得大于管外经的10%;弯制后弯扁程度不得大于管外经的10%,且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5.3.4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能超过3个,直角弯不能超过2个。

电缆管的固定用角钢加U型卡子固定,必要处使用胀栓。

5.3.5金属电缆管的连接用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其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

5.3.6明敷电缆(线)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的支持点间距离不宜超过3米,并且支持点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边箱的距离宜为150~500mm。

5.3.7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高度一致。

5.3.8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

5.3.9敷设完的电缆管管口用木塞等临时封堵防止进入的异物防碍电缆穿入。

5.3.10利用电缆保护钢管作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有螺纹的管接头处,用足够截面的圆钢跨接,再敷设电缆,焊接处作防腐处理。

5.4电缆桥架安装

5.4.1按桥架布置图,将立柱牢固焊接在预埋件或钢结构上,焊接处进行防腐处理。

5.4.2按设计的型号、规格将托臂就位连接,托架用螺栓连接时螺母在外侧。

调整桥架的高度和各层的水平度,符合要求后将其固定。

5.4.3在有坡度的地方安装电缆桥架,应有与其他管道或建筑物相同的坡度。

5.4.4当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超过30米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节。

5.4.5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须满足该桥架上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5.4.6电缆桥架的接地:

沿电缆桥架全长敷设一根与全厂接地网相连的镀锌扁钢,约30米与桥架连接一次,桥架连接处、断开点用导线跨接,保证电缆桥架全长有良好的接地。

5.5电缆敷设

5.5.1电缆敷设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5.5.1.1.电缆桥架、电缆管已敷设完毕,接地已贯通,电缆通道畅通。

5.5.1.2.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尽量减少中间接头。

5.5.1.3..检查电缆外观无损伤,绝缘良好,无受潮现象。

5.5.1.4.电缆在盘上应试验合格。

5.5.1.5.电缆的型号、电压、规格符合设计。

5.5.1.6.电缆放线架的强度、宽度满足电缆盘重量、宽度的要求。

5.5.2电缆敷设要求:

5.5.2.1.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电缆下部垫上托轮,避免电缆在地面上磨擦拖拉,损伤电缆外皮,破坏绝缘。

5.5.2.2.敷设电缆的速度控制在15米/秒。

5.5.2.3.电缆应排列整齐,不交叉,并及时装设标志牌;标志牌统一规格为30*50mm。

内容注明电缆线路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止点,并联使用的电缆注明顺序号。

5.5.3电缆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5.5.3.1.电缆使用尼龙扎带绑扎固定。

5.5.3.2.垂直敷设或超过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桥架上每隔2米处固定一次。

5.5.3.3.水平敷设的电缆,在首末两端和转弯处固定。

5.5.3.4.交流单芯电缆的固定夹具不能构成闭合磁路。

5.5.4电缆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5.5.4.1.电缆排列时,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能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高、低压电力电缆。

5.5.4.2.控制电缆在桥架上不宜超过三层。

5.5.4.3.交流电力电缆在桥架不宜超过二层。

5.5.4.4.排列整齐,不能有交叉。

5.6电缆终端头制作

电缆终端头统一采用热缩式。

5.6.1根据连接所需长度,剥除外护套,切去芯间填充物,分开线芯,焊上铜屏蔽及钢铠接地线。

5.6.2绕包填充胶:

在三叉根部绕包填充胶,其最大直径比电缆的外径大15mm。

5.6.3固定三叉口手套,将三芯手指套套入三叉根部往下压紧,由中间向两端加热固定。

5.6.4清除铜屏蔽层和半导体层,铜屏蔽层和半导体层的保留部分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5.6.5清理绝缘层表面,用密封胶将导体和绝缘层交接处的斜坡并各搭接5-10mm固定应力管:

在绝缘层表面涂硅脂膏,将应力管套入绝缘芯线,搭接20mm左右的铜屏蔽层,然后加热固定。

注意应力管绝不允许切割。

5.6.6压接线端子:

按端子孔的深度再加5mm的长度,将芯线末端的绝缘层清除,并在绝缘切断口处剥20mm铅笔状锥形反力锥。

压接后,反力锥与端子的连接处,缠绕一层半导体带并填平。

5.6.7固定绝缘管:

将绝缘管套入三叉根部,由下往上加热固定,并固定相色标志。

5.7控制电缆头制作

5.7.1做头前的检查:

校核电缆在端子排接线的位置,将盘内所有电缆整齐,固定牢固,装好标志牌。

5.7.2电缆做头:

同一盘内的颜色一致。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接地,电缆芯拉直,捆绑成束备用芯至盘最高处,同一根电缆的备用芯绑扎在一起。

5.8基础型钢安装

5.8.1基础型钢制作前必须经过矫正平直。

5.8.2必须按图纸要求锯断、打孔、焊接。

5.8.3基础型钢安装后允许偏差不直度、水平度每米小于1mm,全长小于1mm。

5.9高低压成套开关柜安装

5.9.1柜体运输:

柜体体积比较大,采取吊车吊运和滚杆相配合的运输方式将柜体运输到位。

柜体吊运、吊装、运输时应直立,不得侧放倒置,防止碰撞,损坏设备,吊绳角度要小于45度,精密仪表必须单独搬运。

5.9.2盘柜就位:

盘柜排列顺序按图纸要求排列。

盘柜成列安装应符合:

垂直度<1.5mm/m

水平度相邻两盘顶部<2mm

成列盘柜顶部<5mm

盘面偏差相邻两盘面<1mm

成列盘面<5mm

盘间接缝<2mm

5.9.3盘柜应可靠接地,活动门用软线接地。

5.9.4盘柜漆色应完整。

5.11母线安装

5.11.1支座必须安装牢固,母线应按分段图、相序、编号、方向、和标志正确放置。

5.11.2母线与外壳应同心,其误差不得超过5mm,段与段连接时,两相邻母线及外壳应对准,连接后不应使母线及外壳受到机械应力。

5.11.3封闭母线不得用裸钢丝绳起吊和绑扎,母线不得任意堆放和在地面拖拉,外壳上不得进行其他作业,外壳内和绝缘子必须擦拭干净,外壳内不得有遗留物。

5.11.4橡胶伸缩套的连接头、穿墙处的连接法兰、外壳与底座之间、外壳各连接部分的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各接合面应密封良好。

5.11.5外壳的相间短路板应位置正确,连接良好,相间支撑板应安装牢固,分段绝缘的外壳应做好绝缘措施。

5.11.6母线连接应在封闭母线各段全部就位并调整误差合格,绝缘子、盘形绝缘子和电流互感器经试验合格后进行。

5.11.7呈微正压的封闭母线,在安装完毕后检查其密封性应良好。

6.电气设备调试

6.1试验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J50150—91)。

6.2基本要求

6.2.1绝缘电阻、吸收比测量

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应在设备安装前、后,交、直流耐压试验前、后,送电前等情况下多次进行测量。

测量绝缘电阻时,使用兆欧表的电压等级,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00V以下的电气设备或回路,使用250V兆欧表。

500V以下至1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使用500V兆欧表。

3000V以下至5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使用1000V兆欧表。

10000V以下至30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使用2500V兆欧表。

6.2.2交流耐压试验:

a交流耐压试验时加至试验标准电压后的持续时间,无特殊说明时,时间为1min。

b同一试验标准的设备可以连在一起试验。

c制造厂装配的成套设备、与同一母线连在一起的设备,可连在一起试验;试验标准应采用连接的各种设备中的最低标准。

6.2.3多绕组设备进行绝缘试验时,非被试绕组应予短路接地。

6.2.4在进行与温度及湿度有关的各种试验时,应同时测量被试物温度和周围的温度和湿度。

绝缘试验应在良好天气且被试物温度及仪器周围温度不宜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不宜高于80%的条件下进行。

6.2.5标准仪表

调试用仪表应按计量法规要求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其精确等级应能满足被测试设备精度的要求。

6.3试验方法

6.3.1直流电阻测量

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发电机灭磁电阻等10Ω以上直流电阻的测量使用单臂电桥;变压器绕组、电动机绕组线圈、发电机绕组线圈、真空断路器导电回路接触电阻、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等10Ω以下的直流电阻测量使用双臂电桥。

6.3.2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

用成套漏电测试仪进行试验,试验电压值及要求见标准规范。

6.3.3工频交流耐压试验

使用成套工频耐压试验设备,试验电压值根据各设备规范要求。

6.3.4变比测量

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等设备变压比的测量使用变比电桥,测试方法、步骤参见电桥使用说明书。

电流互感器变流比的测量用大电流发生器、标准电流互感器、标准电流表进行校验。

6.3.5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的测量

使用QS1交流电桥,两极对地绝缘的被试物用正接法,一极对地绝缘的被试物用反接法。

6.4主要电气设备试验项目及要求

6.4.1同步发电机

a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各相绝缘电阻的不平衡系数不应大于2;吸收比不应小于1.6。

b测量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直流电阻应在冷状态下测量,测量时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应在±3℃的范围内;各相绕组的直流电阻,相互间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与产品出厂时测得的数值换算至同温度下的数值比较,其相对变化也不应大于2%。

c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

试验电压为电机额定电压的3倍。

d测量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

测量值要求不低于0.5MΩ。

e测量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测量数值与产品出厂数值换算至同温度下的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2%。

f测量发电机和励磁机的励磁回路连同所连接设备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

h测量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与铭牌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10%。

i测量三相短路特性曲线

与产品出厂试验数值比较,应在误差范围内。

j测量空载特性曲线及匝间耐压试验

测量的数值与产品出厂试验数值比较,应在测量误差范围以内。

k.在发电机空载额定电压下测录发电机定子开路时的灭磁时间常数。

L.发电机在空载额定电压下自动灭磁装置分闸后测量定子残压

M.测量发电机的相序必须与电网相序一致。

N.测量轴电压。

分别在空载额定电压时及带负荷后测定。

6.4.2电力变压器

a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测量应在各分接头的所有位置上进行;1600kVA以上三相变压器,各相测量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线间测量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

b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与制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应符合变压比的规律。

c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必须与设计要求及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号相符。

d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

绝缘电阻不应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70%,当低于70%时应进行干燥处理,吸收比在常温下不应小于1.3。

e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

被测绕组的tgδ值不应大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130%。

f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厂变不进行此项试验)

高压35kV侧绕组直流试验电压值为20kV,6kV侧绕组直流试验电压值为10kV。

当施加试验电压达1min时,在高压端读取泄漏电流。

g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为72kV。

h非纯瓷套管的试验

i绝缘油的试验

j在额定电压下对变压器的冲击合闸试验

进行5次,每次间隔时间宜为5min,无异常现象;冲击合闸在变压器高压侧进行。

k检查变压器的相位必须与电网相位一致。

6.4.3交流电动机试验

a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下,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上,在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定子绕组不应低于每千伏1MΩ,转子绕组不应低于每千伏0.5MΩ。

1000V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

吸收比不应低于1.2,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相测量。

b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1000V以上或100kW以上的电动机各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1%。

c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

1000V以上及1000kW以上、中性点连线已引出至出线端子板的定子绕组应分相进行直流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为定子绕组额定电压的3倍。

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20uA以下时,各相间应无明显差别。

d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6kV电压等级的电动机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为10kV。

e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应正确。

f电动机空载试运行

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的运行时间为2h.

6.4.4电抗器

a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实测值与出厂值的变化规律应一致;三相电抗器绕组直流电阻值相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b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

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70%。

c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d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的绝缘电阻。

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持续时间为1min,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

6.4.5真空断路器

a测量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值。

额定电压为6kV的真空断路器,有机物制成的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值在常温下不应低于1200MΩ;额定电压为35kV时不应低于3000MΩ。

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值。

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在断路器合闸及分闸状态下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在合闸状态下,6kV断路器试验电压值为21kV;35kV断路器试验电压值为72kV。

在分闸状态下,真空灭弧室断口间的试验电压值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试验中不应发生贯穿性放电。

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

应在断路器的额定操作电压下进行,实测数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测量断路器主触头分合闸的同期性。

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断路器合闸过程中触头接触后的弹跳时间,不应大于2ms。

测量分、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10MΩ,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试验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

6.4.6互感器试验:

(1)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

a.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的绝缘电阻,

b.测量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2)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3)测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的直阻,与产品出厂值或同批相同型号产品的测得值相比,无明显差别。

(4)测量一次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

35KV电压互感器,在试验电压为10KV时,按制造厂试验方法测得的tgδ值不大于出厂试验值的130%。

(5)测量电流互感器励磁特性曲线:

当继电保护对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有要求时,进行励磁特性曲线试验。

当电流互感器为多抽头时,可在使用抽头或最大抽头测量。

同型式CT特性相比较,无明显差别。

(6)电压互感器的空载电流和励磁特性的测量:

在互感器铭牌额定电压下测量空载电流。

测量值与同产品测得值或出厂数值比较,无明显差别。

(7)检查互感器三相结线组别和单相互感器引出线的极性:

引出线极性符合设计要求,并与铭牌标记和外壳符号相符。

(8)检查互感器的变比:

互感器的变比,与制造厂铭牌相符,对多抽头的互感器,可只检查使用分接头的变比。

6.4.7电力电缆试验

a.测量绝缘电阻

测量各电缆线芯对地或金属屏蔽层间和各线芯间的绝缘电阻。

b.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

不同结构的电缆或不同电压等级使用不同的直流试验电压且施加不同的时间。

试验时,施加电压可分为4-6阶段均匀升压,每阶段停留1分钟,并读取泄漏电流值。

当泄漏电流很不稳定或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升高急剧上升及随试验时间延长有上升现象时,电缆绝缘可能有缺陷部位需处理-。

c.检查电缆线路的相位

电缆线路的两端相位一致并与电网相位相符合。

6.4.8控制电缆及二次回路

测量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不小于0.5兆欧,

小母线断开所有其它并联支路时,不小于10兆欧。

7辅机分部试运

7.1试运前所具备的条件

a.所有电气设备安装完毕

b.所有电气二次回路接线并调试完

c.保护元件整定完。

d.厂用电受电结束,并经24小时空载试运情况正常后。

7.2试运前的准备工作

a.提出辅机试运计划表,经试运指挥部批准后执行。

b.试运设备已全部安装就绪,并验收合格。

c.试运设备已经过静态调试,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直阻均合格,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和交流耐压试验完毕;定子绕组的极性连接正确,并由调试人员提供试验记录。

d.运行操作人员、施工人员和调试人员均已到场。

e.试运设备周围杂物已清理,脚手架已拆除,并围上安全绳,挂上警示牌。

f.将机电部分的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