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中考备考中考语文模拟满分作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7776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中考备考中考语文模拟满分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0篇中考备考中考语文模拟满分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0篇中考备考中考语文模拟满分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0篇中考备考中考语文模拟满分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0篇中考备考中考语文模拟满分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中考备考中考语文模拟满分作文.docx

《10篇中考备考中考语文模拟满分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中考备考中考语文模拟满分作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篇中考备考中考语文模拟满分作文.docx

10篇中考备考中考语文模拟满分作文

(2019·江苏泰州中学附属初中中考模拟)请以“那些日子,感谢你一路相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先在横线上补全题目。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④书写工整规范。

【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范文:

那些日子,感谢你一路陪伴

岁月静流,时光悠悠。

回头看向记忆的枫叶林,才发现你已经陪了我这么久。

看着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场景,记忆里你那张可爱的小脸依旧清晰,自己心中也升起一抹惊异没想到你对我来说这么重要。

更别说与你共处的四年,你的每一个习惯、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微笑的弧度都让我记忆深刻,深刻到已经刻在了心底。

与你相识是什么时候呢?

对了,是四年前那个晴朗的春日。

那天是我刚搬家的时候。

我坐在台阶上,呆呆地看着湛蓝湛蓝、一望无际的天空。

路旁的一排排白杨树,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我看天空看呆了,听这声音听痴了,不禁放松了下来。

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忽然响起:

“很好听对不对?

”我这才扭头发现,不知何时你坐在了我的旁边。

你歪着头对我轻轻一笑,我也腼腆一笑。

自来熟的你欢快地拉着我,陪我了解周围的环境,陪我“冒险”、玩耍……在那个充满了纯真的年代里,我认识了你。

然后我们又是怎么熟识起来的呢?

哦,是在那年的雨季。

窗外的雨滴滴答答地下着,雨水沿着透明的玻璃窗缓缓滑下。

而我坐在教室里,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张卷子,那鲜红的笔迹灼热了我的眼。

我捂着脸扭头,不再去看那张卷子。

顿时,泪水从指缝里流下,在干净的地上晕开了湿湿的痕迹。

静谧的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

我哭泣着,无助着。

而你又悄悄地来到了我的身边,轻轻地拍拍我的脊背,无声的安慰着我。

我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子扑到你的怀里,大哭起来。

嗅着你身上淡淡的香气,心里顿时明媚起来,窗外的雨声,也变得悦耳起来。

再然后呢?

我们又是怎么疏远了呢?

好像是背对而行的两个人,互相熟悉又陌生。

是什么时候开始,你不再露出温暖的笑容,曾经清亮的大眼睛里满是讥讽?

这件事,我迟迟没有想明白。

是不是我没有太关注你?

你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受了委屈?

还没等我想明白,你就转学了。

不同于小孩子的闹别扭,这次可能真的见不到面了。

茫茫人海,我能从哪里寻找到那个你?

人的一生有两个人,一个模糊了时光,一个沧桑了岁月。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直到现在,我也会在睡梦中梦到你,然后泪流满面的醒来;也会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想起你,想起有一个朋友笨拙的安慰我,想起那个晴空,你和我一起看着天,度过了那段美好的时光。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1)题目中的“你”,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人,包括父母,亲朋和师长;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物——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还可以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思想,情感,理想等等;

⑵“相伴”二字也相当重要。

“你”不是陪伴一瞬间,也不是一天一月,而应该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永远的陪伴。

要突出这种形影不离,陪伴左右的惯性;

⑶还有就是这“感谢”二字。

有你陪伴的好处应该明确地在文中反应出来,读者应该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感受好处,体会出情感来;

⑷“那些日子”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表明应该是回忆性的文章。

(5)最后就是要注意这个人称“你”,要使全文与“你”相符,不要出现人称牵强的现象。

(2019·安徽中考模拟)请以“善意的提醒”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大胆选择你最能驾取的文体进行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答案】善意的提醒

  看似平淡的生活,那些琐碎小事或所见所闻也许可以给你感动,亲人朋友、老师同学亦可让你感动,可偶尔有些触动你内心的瞬间,却是由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来给予,也许只是一个朴实的微笑,也许只是一个善意的提醒。

  随着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结束,我们终于可以回家迎接这难得的八天假期,心情当然是十分兴奋。

收拾好假期里成堆的作业,再把校服和鞋子装进一个手提袋里,便和同学一起离开学校前往车站。

学校和车站这段路程,一般是需要找个三轮车的,然而这次却似乎很难找到,也许是我们收拾东西慢了的缘故吧……肩上有书包,双手又要分别抱书和提袋子,便只能麻烦同学帮忙提着。

正巧这会儿来了一辆,我们一问车费是12块,相对而言平常的要贵两块不过我们并未在意。

  在去车站的路上,看到大街上车来人往一派节假日将到的景象,不过我们只想赶紧回去好好休息。

“你们放假咯?

”这个带着头盔、满脸皱纹的司机忽然向我们问道。

“是的,放假八天。

”我说。

然后他似乎又说了点什么,但我好像没怎么听清。

接着当我们到达车站斜对面时,我们看到车站门口有一些带着工作证的人似乎在四处挥着手,大声说着些什么,应该是节假日到了,这些工作人员是来维持车站秩序的吧?

我这样想着。

当司机想就近在车站前面的花坛边停下时,车站前面一个像是工作人员的人走近过来,大声的叫喊着,甩着手示意司机停到另一边……而司机也没有多说什么,很配合的赶忙把车停到另外一边,下了车我连忙付了钱,司机接过手后翻出自己的零钱……看着他戴着头盔,十分仔细的样子,便可看出这是个相当朴实的中年人,没等我多想他便递给了我,找了八块,我接过后赶紧和同学朝车站里面走。

  当我们快走进车站时,听到后面有人似乎在大声叫喊着,便回头望去,看到那位司机仍然在车站门口的花坛处未离开,只是在车座上挺起身子看向我们,向我们招着手,似乎在向我们说着什么。

这时我和同学仍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这会儿又看到一个满脸不悦的带着工作证的人向司机走去,甩着手示意他赶紧离开。

“东西忘拿了……”司机先向他解释着,接着再向我们喊道。

我们这才发现袋子忘记从座位上带走,便赶忙走回去。

可没等我们走过去,带着工作证的人便从司机手里接过袋子,急促地走过来一手递给我了,我接过手连忙道谢,但他似乎连看都没看我一眼。

同学因为忘记帮我提好袋子,也不好意思的忙向我说着不好意思,可我并未在意,只是心里想着和那位司机说句道谢。

我们再回头望向司机时,尽管想当面向他说句谢谢,但因为他要赶紧离开,我们也要赶上车站的班车,所以没能对他说声谢谢便赶忙上了车前往回家的方向。

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正如这个朴实的中年司机这般,只是微笑着给予的一个善意的提醒,便让我感动不已。

连没来得及当面说句谢谢,也成了一个小小的遗憾,不过却又感觉很温暖。

【解析】

【详解】

作文标题“善意的提醒”。

作文的题眼是个“提醒”,考生写作时,需要将重点放在“提醒”上。

“提醒”是一种提示、启迪、关爱,也是一种温馨。

这个“提醒”可以指明方向,明辨是非,或鞭策我再接再厉,最好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在考生成长的经历中,应该不缺乏这样的生活场景。

作文题没有审题障碍,仍是关注如何写好“人”,“善意的”更多关注提醒的性质与心理感受,这个作文题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个作文题目非常适合写人,可以通过具体事件来表现,可以从对方的角度来写你,也可以从自我角度来写,我想把我的心里话说出来,与个人成长非常密切的,说说知心话。

总之,“善意的提醒”体现了和谐社会中人与人沟通时应具有的文明素养。

只要留心现实生活的细节,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提醒”无处不在。

题目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理可说。

【点睛】

中考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第一:

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

第二:

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

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

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第三:

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第四:

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

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

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2019·山东中考模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篇文章。

(材料1)2007年,港珠澳大桥隧道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和他的技术因队,跑到美国、日本、韩国、欧洲考查十余次,寻求技术支持,一无所获。

他们想跟荷兰的一家公司共同合作,对方公司开出了15亿(人民币)的天价,林鸣给出了3亿(人民币)的报价。

而这家公司的高管以“只能给你们唱首‘祈祷歌’”来回应。

最后,林鸣和他的团队选择了自主攻关。

2018年10月23日的伶仃洋上,历时9年,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全线贯通。

(材料2)华为公司是一家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5G技术。

当地时间12月1日,加拿大应美国当局要求速捕了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

在与记者谈及孟晚舟在加拿大遭拘捕一案时,任正非表示,感谢美国政府给孟晚舟“插上了一对坚强的翅膀”,经过这次磨难,相信她将来一定会飞得更好。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感谢生活中的磨难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是孟子说过的话。

自古圣贤多磨难。

很多时候,往往没有经历磨难,难成大器。

表面上看,磨难的日子是苦涩的,可怕的。

它可以使一些人意志低迷消沉,无法奋起。

但磨难可以说又实在是我们生活中最真诚的朋友。

因为真正促使你成熟,促使你坚强、再接再厉、百折不挠,能够鞭策你取得更大进步的不是别人,在一定的意义上正是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磨难。

有时候,人生中有价值的事,并不是人生的美丽,而是人生的酸苦,司马迁在备受曲解,遭到宫刑的情况下,发奋着书,写下经典史书《史记》;李时珍如果不是三次落榜,决心从医,他可能就不会写下医学巨着《本草纲目》;小仲马也是在多次退稿再投,受挫不馁的情况下,终于撰写出世界名着《茶花女》。

古今中外,在成业上有建树、成功的人士,他们成名之前大多数都经历着生活中的各种磨难。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感谢生活中的磨难。

感谢生活中的磨难,给我们带来成功的机会和胜利的奇迹。

我们每一次战胜磨难的过程,其实就是超越自我的过程,其实就是超越自我的过程。

但是,生活中也有一些胸无大志的人,只是将磨难看成了洪水猛兽,患得患失、自暴自弃,最终也只能虚度了光阴,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红花感谢绿叶;蜜蜂感谢花朵;大树感谢太阳、大地、雨露,正是它们的存在、奉献、馈赠,才能使红花、蜜蜂、大树造福人类。

人生的经历不可能一帆风顺,我要感谢所经历或将要经历的磨难,它带给我力量,让我积累经验,使我坚强振作起来。

磨难是我们“真诚的朋友”,没有磨难的社会无法进步,没有磨难的人类无法存活。

我们今天的繁荣是祖先一代代不怕艰险、无所畏惧、披荆斩棘发展过来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从磨难到进步的历史。

所以,我要感谢生活中的磨难!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多材料作文试题。

对于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观点。

如可分析材料一在“跑到美国、日本、韩国、欧洲考查十余次,寻求技术支持,一无所获”的情况下,“选择了自主攻关”,最后取得了成功;材料二的“经过这次磨难,相信她将来一定会飞得更好”等句。

即可得出正确立意:

(1)磨难(挫折)是成功的催化剂。

困难也是机遇。

磨难是一笔人生财富。

(2)自立自强,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生气”不如“争气”。

【点睛】

多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

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

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

(2019·上海中考模拟)题目:

新的突破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答案】新的突破

“一二一”,响亮的口号打破了操场上的宁静,杭州市西湖区第46届中小学运动会的入场式在杭师大举行,一支支整齐端正的队伍从操场“一二一”,响亮的口号打破了操场上的宁静,杭州市西湖区第46届中小学运动会的入场式在杭师大举行,一支支整齐端正的队伍从操场的左侧涌了出来,一套套耀眼的服装在热情似火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前几天还天寒地冻的杭州被同学们的热情所驱散,温暖的太阳挂在了操场的上空。

由于学校男子跳高组没有特别出挑的人选,所以我这个之前并不被老师看好的小个子,凭借不错的弹跳力,再加上多年的训练底子,我在挑高组里成功突围,成了矮子里挑出的“高个子”。

我意外成了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跳高队的一员,个子不高腿也不长的我,只能靠“洪荒之力”了。

为了不辜负老师的信任,在最后一个月的集训中,我刻苦训练,终于从一开始一点也不稳定的1.8米,可以顺利跳过1.25米,我的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之后我的水平就一直这样稳在这个水平。

当我踏进区运会的那个操场的时候,我开始紧张起来。

老师看到我眼中透出的一丝畏惧,不断鼓励我,这让我又有了信心。

比赛开始了,第一跳是1米10,我在操场上我踩着步点,腾空一跃,背弓一挺,大腿一卷,轻松就过杆了。

前面比赛的选手很多,每一轮都需要很多时间,但是,1.05米、1.10米、1.15米过得都很顺利,我有点大意起来,1米18碰杆了,但是我调整了一下情绪,还是很顺利地过去了。

1.21米过了,1.24米是第三次过的。

这时候,场上只剩下不到十位的选手了,面对连训练都没有跨越的1.27,我有点忧虑了,看着横在快到我鼻尖的杆子,我想:

“我还能过吗?

”我鼓起勇气,复习了一下老师平时教过的动作要领,冲着跳高架跑去,使劲一跳,一闭眼,竟然过了。

我竟然超越了自己。

虽然,1.30没过,但我做了最好的自己。

但我知道自己是51位选手中的第五名的时候,激动得跳了起来,真没有想到自己有这么强大,我在一个月前是没有想到这样的今天啊。

就像失落的一角遇见了大圆满一样,三年磨一剑,三年体训,老师把我这把“钝剑”磨成了“亮剑”!

的左侧涌了出来,一套套耀眼的服装在热情似火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前几天还天寒地冻的杭州被同学们的热情所驱散,温暖的太阳挂在了操场的上空。

由于学校男子跳高组没有特别出挑的人选,所以我这个之前并不被老师看好的小个子,凭借不错的弹跳力,再加上多年的训练底子,我在挑高组里成功突围,成了矮子里挑出的“高个子”。

我意外成了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跳高队的一员,个子不高腿也不长的我,只能靠“洪荒之力”了。

为了不辜负老师的信任,在最后一个月的集训中,我刻苦训练,终于从一开始一点也不稳定的1.8米,可以顺利跳过1.25米,我的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之后我的水平就一直这样稳在这个水平。

当我踏进区运会的那个操场的时候,我开始紧张起来。

老师看到我眼中透出的一丝畏惧,不断鼓励我,这让我又有了信心。

比赛开始了,第一跳是1米10,我在操场上我踩着步点,腾空一跃,背弓一挺,大腿一卷,轻松就过杆了。

前面比赛的选手很多,每一轮都需要很多时间,但是,1.05米、1.10米、1.15米过得都很顺利,我有点大意起来,1米18碰杆了,但是我调整了一下情绪,还是很顺利地过去了。

1.21米过了,1.24米是第三次过的。

这时候,场上只剩下不到十位的选手了,面对连训练都没有跨越的1.27,我有点忧虑了,看着横在快到我鼻尖的杆子,我想:

“我还能过吗?

”我鼓起勇气,复习了一下老师平时教过的动作要领,冲着跳高架跑去,使劲一跳,一闭眼,竟然过了。

我竟然超越了自己。

虽然,1.30没过,但我做了最好的自己。

但我知道自己是51位选手中的第五名的时候,激动得跳了起来,真没有想到自己有这么强大,我在一个月前是没有想到这样的今天啊。

就像失落的一角遇见了大圆满一样,三年磨一剑,三年体训,老师把我这把“钝剑”磨成了“亮剑”!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突破”意思是打开缺口;超过;打破。

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对“突破”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应该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是观念上的破旧立新。

认识到这一点,文章的立意就会更加深刻了。

只有不断的突破自己的极限,你才能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很多不可能。

突破就是打破旧的,突破与创新几乎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俗话说“不破不立”还是很有道理的。

在科学界每一项新的发现几乎都需要与旧的传统进行一场斗争,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创新与突破的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于科学界,也存在于各个领域,甚或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

一种新制度的建立、一种新产品的诞生、一种新思想的形成。

哪一个不同“破旧”紧密联系着?

“新”意味着又一次突破了。

在一次一次新的突破中。

自己越来越多优秀、强大。

作文要充满正能量。

【点睛】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

写作时注意以下三点:

(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

(2)明确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

(3)最好用具体的事例使文章生动具体,切记不要围绕这关键词语空发议论,那样会给人假大空之感。

适当插入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描写,融入一定的修辞,使文章语言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饱满。

(2019·湖南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校园歌手大赛即将到来,一班的老师和同学们推选李敏代表班级参赛。

这让李敏感到压力很大,她想:

要夺得一等奖实在不容易,要么降低一点标准?

可这样似乎又对不起老师和同学们;要么把机会让给也很会唱歌的陈娟?

于是她去找老师商量。

老师听完,笑着说:

“李敏,这真是化解压力的最佳方法吗?

对于“如何面对压力”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体会或思考?

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压力让我成长

正因为有了压力,喷泉才比普通的水流得更为美丽。

题记

不必去追求做温室里的花朵;不必去渴望事事都能一帆风顺;不必去遐想愿望都能很轻松地实现。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拼搏过一番之后才会觉得一切都很美好。

成长也需要压力,压力催促着你的前进,让你明白了你的确有不足的地方。

压力使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成功。

从我上小学开始,每一个时期,爸爸妈妈就会给我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的压力,也是我进步的动力。

比如每年的暑假,我都要参加钢琴的等级考试。

每次考试前,我都要集中精力发奋练琴,一遍又一遍地弹奏,枯燥乏味,但想到必须通过考级这个目标时,我就会静心苦练。

每当通过了考试,中考满分作文我就能尽情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进入中学后,虽然我的成绩并不是很拔尖儿,但是,却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很高的目标。

因为我明白有压力才有动力,我坚信自己一定会超过他。

就这样,我每天都不断地认真学习,经过几次考试,我与他的分数还是相差甚远,但是我却坚信自己一定能超过他的,我努力着,坚持着,一步一个脚印。

期末考试成绩揭晓,我超过了他,欣慰地笑了。

我在心底里深深地感激着他,他是我的压力,但是他让我不断进步,提高自我。

如今,我依旧坚持着,十分谨慎。

笑就要笑到最后,含泪播种往往含笑收获。

压力,成长的良药,甘甜的乳汁。

我认为压力固然重要,但是压力也要有个 度 ,过大的压力也会让我们觉得生活枯燥乏味,甚至还会起到逆反作用。

更有甚者父母给孩子施加过大压力还会把孩子逼上绝路,这种事情我们经常有所耳闻。

因此,现在教育部门大力呼吁 减负 ,我想,减的就应该是过重的负担和压力,而非所有的压力。

成长也需要压力。

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不要害怕,努力进取,尝尝压力带给你的成功的喜悦吧!

成长的路上,有压力,就会有你的脚印!

【解析】

【详解】

对于“如何面对压力”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作以下思考:

小到个人,大到集体、国家。

每个人都有“压力”。

中学生有升学压力,大学生有就业压力,成年人有下岗压力,企业有生存发展的压力,国家有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竞争的压力……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压力。

压力来自哪里?

细致探究可推测,压力可能是来自挫折,可能是来自挑战,可能是来自苦难,也可能是来自志向目标,还可能是来自家庭、民族和社会。

压力有哪些作用?

正面看待,一定的压力是动力。

人往往是有惰性的,没有了压力,人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就甘愿在平庸中虚度年华;民族没有了压力,就会失去发展的原动力,无法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还是铁人王进喜说得好:

“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

”把压力变为动力,促使人们不敢怠惰,永往直前。

正确认识和对待压力,要积极舒缓压力,鼓足勇气面对压力,要把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战胜压力,获得成功。

据此拟题行文即可。

【点睛】

话题作文:

紧扣话题,选好角度,拟个好标题。

好的标题对写好作文非常重要。

话题作文的拟题,要在吃透材料和话题的基础上,借助修辞等拟定一个新颖的标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包括审材料,审“话题”和审要求。

要注意“话题”和与它相关的材料,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明确作文的要求,根据话题,进行发散性联想,尤其要注重合乎材料,又合乎话题,绝不能超出话题限制的范围。

话题作文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但“家庭——学校——社会”三类生活仍是历年中考命题的主旋律,因此,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以及热点问题尤为重要。

(2019·福建中考模拟)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融”即“融合”,不同的事物可以合为一体;“融”即“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融”即“融汇”,不同思想风格融合、聚集在一起。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

请以“融”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

①确定立意。

②符合文体。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答案】融

“融”即“融合”,不同的事物可以合为一体。

融合是智者的创新,是勇者的实践,是使原有物在其基础上趋于完美的一次变革。

当iphone4问世时,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如乔布斯所言:

“好的艺术家复制作品,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

起无疑是一位成功的“盗贼”:

他从奔驰车的设计中借鉴了其流畅的线条,从日本电饭煲的构造中创造了电源和主机分离的装置……于是,苹果问世了。

那只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如同一阵狂风席卷整个IT界,人们折服于它产品流畅的线条,超薄的机身,强大的应用,苹果一跃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公司。

这一切都归功于乔步斯将不同事物的完美融合,归功于少有人能出于左右的智者的创新。

而早在北魏时期,中国的孝文帝也同样进行了一次伟大的融合:

承汉制,改汉名,习汉语,君主身体力行的汉化改革,使其民族与汉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巩固了发展和文化的双向交流。

反观乾隆年间,出于对西方势利的戒备之心和骄傲自大的心态,使国门紧闭,闭塞落后,从而导致了之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挨打局面。

孝文帝和乾隆截然不同的做法,取决于勇者是否敢于实践,是否愿去做出改变,其结果不言而喻。

融合就像是在煮一锅汤,每一次放进作料的同时,我们不会知道它是变得更美味了还是毁于一旦。

然而,倘若我们任之无为,它始终是一锅清汤,平谈无味,乏而不奇。

融合擦出的火花洵烂夺目,人们却不知在交汇那一刹那的激烈碰撞,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刹那的“水火不容”,才为后来完美的契合奠定了基础。

诚如乔布斯当初遇到软件不兼容的问题,诚如孝文帝懿旨初下时大臣们言辞抗拒。

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是趋于完美的一块敲门砖。

随着世界潮流的发展,融合也成为一种大方向发展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融合必会成为促进世界稳步发展中流砥柱。

没有什么比各民族的优点汇聚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