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园区分析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7591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产业园区分析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药产业园区分析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药产业园区分析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医药产业园区分析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医药产业园区分析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药产业园区分析研究.docx

《医药产业园区分析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产业园区分析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药产业园区分析研究.docx

医药产业园区分析研究

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近10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从国际现代生物以及医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成功经验来看,产业空间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园是实现我国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是促进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化,培育新型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全国现有省级以上生物医药产业园400余个,产业领域覆盖中药、发酵工业、生物制药、农业生物技术、生物芯片、有机合成、化学制药等领域。

目前已有80多个地区提出建设生物医药科技园,而国内已成立的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其中需要加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以上海张江、江苏泰州、成都天河。

长沙浏阳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经过几年的发展,无论在产业特色、科研队伍和公共技术支撑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基础,为带动国内医药产业的发展及繁荣地方经济发挥里重要作用。

1.医药产业链分析

马士华等提出产业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1。

1医药产业链结构

完整的医药产业链为:

医药产品研究与开发(R&D)、医药产品生产(或制造)、医药产品流通与交换、医药服务与医药产品消费。

在医药产业链的4个链节中,每一个链节的工作都由具体的组织去完成。

1.2医药产业链中各链节的关系

医药产业链具有一般产业相同的规律,都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与管理实现价值增殖。

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产业链中的流动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因此医药产业链中各链节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医药产品研究与开发是医药产品生产(或制造)的技术基础;医药产品生产(或制造)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了物质保证,也为医药产品流通与交换提供了物质基础;医药产品流通与交换是连接医药产品和医药产品消费者的桥梁;医药服务与医药产品消费则是实现价值增殖的关键.

2.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分析

2。

1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ing)

产业集群强调的是是地理群聚现象对于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关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于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形成的产业集合模式。

其存在较显著的特征:

(1)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具有一个或几个显著的产业特征作为联结.无论是生物制药、原料药还是中成药,都是围绕着一种性质的产业而从事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等活动.

(2)产业集群内部机构之间实行产业分工.如根据价值链形成的研发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以及委托合同研究机构等.

(3)产业内部的单个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整个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

2。

2我国医药产业集群分析

集群内产业链上前后关联的企业通过在空间上的积聚,相互协调,互为补充,从而降低因空间距离造成的市场交易费用的消耗,实现范围经济效应。

产品已呈分工合作态势,大部分企业可以在基地内找到所需要的原料药中间体。

集群内的药企分工协同参与价值链的全部增值活动。

集群内部的单个经济组织由于可以接近产业专门性资源(包括原材料、人力、信息资源)以及共享制度资源和公共资源,使每个集群成员都可以低成本地使用互补性资产,因此,它们在不牺牲个体灵活性的前提下就可以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中获取收益。

产业集群之所以比企业一般性的地理集中具有更大的优势,主要还在于它是一种区域内最有效的资源组织方式,它不但将许多原本无法组织起来的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而且由此也增强了集群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

医药产业依据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条将新药开发所需的各个技术平台按创新流程形成紧密的逻辑关系,组成了产业的创新功能型模块链条。

创新链中相关机构的集中和协作具有增值效应、加速效应、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具有强大的区域内的资源组织能力的产业集群便是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完美结合的的基础上实现资源有效整合的一种组织模式,是寻求适合自身条件和有利于资源配置形成特色的医药产业的有效途径。

产业集群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超乎寻常的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一种将多资源要素向现实经济实力转换的有效转换体系.

3。

我国生物医药园区的主要运营模式

园区的运营是指园区经营过程中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活动,是与园区发展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运营管理是指对园区主要运营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不仅仅是指园区的招商引资以及物业管理。

目前,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可分为政府主导和企业投资开发两种类型。

3.1政府主导型园区

政府主导型园区建设完成后由专门成立的园区管理委员会来管理,并成立园区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招商和运营工作。

园区管理委员会行政编制一般隶属于园区所在的市,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主要负责处理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此类园区大多采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依托重点企业以园区产业联盟的形式推进园区的发展,该类园区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的各种优惠政策。

3.2企业投资开发型

企业投资开发型园区独立建园的较少,主要以“园中园”的形式存在,此类园区最突出的特点是“政”、“园”分开,市场化程度高、运营机制灵活,一方面企业医药企业和当地政府共赢,企业获得了生产基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医药园区的建设也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生产加工类型的劳动密集产业由东部沿海向内地转移,可以享受较多的土地优惠政策和廉将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石嘴山市政府在土地供给、政策保障上都给与最充分支持,推动当地经济繁荣,推动医药产业发展。

例如丽珠集团(宁夏)医药产业园.

3.2.1丽珠集团(宁夏)医药产业园

2011年9月丽珠集团(宁夏)医药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1200亩,总投资10亿元。

其中,一期征地600亩,投资3亿元;预计2012年6月前建成投产。

园区建设项目由新设的“丽珠集团宁夏福兴制药有限公司”和“丽珠集团宁夏新北江制药有限公司"两家实体企业作为项目建设单位具体实施。

园区建成投产后,新组建的丽珠集团宁夏福兴制药有限公司将在此形成年产7000吨氨基酸类产品L—苯丙氨酸和年产500吨生物发酵类原料药卡那霉素生产线;新组建的丽珠集团宁夏新北江制药有限公司将在此形成美伐他汀、霉酚酸、洛伐他汀、盐霉素、恩拉霉素等5个生物发酵类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品种生产线。

3。

3孵化器

孵化器模式的科技园区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都制定了发展本国孵化器的规划措施,以推动本国或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其中,以色列通过“孵化器计划”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成就引人瞩目,通过制定激励政策、优化孵化政策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本国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其高科技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

在我国,科技园区也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培育技术创新型企业的重要来源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手段,如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即是一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功能完备的一流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

生物医药园通过与各专业机构、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进行联合,以各种不同的合作方式,搭建医药生物工程中试车间、分析检测实验室、合成实验室、制剂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干细胞工程中心等专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研发的研发机构和项目专利持有人及需要借助专业实验室和中试车间进一步研发项目的机构与个人提供优质服务。

浏阳生物医药园提出以“孵化项目招商”,利用商业策划,用有限的资金,成功引进了卡介苗多糖核酸、中药戒毒等十多个生物医药高科技项目,并陆续建设了十家药厂.与此同时,还引进一些留学生创业企业和异地改造搬迁制药企业。

这批较好前景的项目落户后,加上宣传推介,立即吸引了更大规模的投资者来重组这些项目。

先后有大连美罗、九芝堂、康恩贝、湖南有色、加拿大Zendex公司等上市企业和投资基金来园收购重组并增加投资。

目前孵化器模式通过灵活运营机制为人驻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人才支持、代为办理各项审批手续等服务,对创新型企业来讲是良好的成长和发展平台.目前,孵化器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推动产业科技发展的模式。

3.3产业聚集型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即大量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机构、生物医药科技企业以及相关中介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在空间上的聚集,通过合作竞争,形成强大的企业规模、产业链和增值链以及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的产业模块.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加上政府政策引导,我国在一些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区域,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成都天河高新区等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近年来吸引了数十家跨国制药企业到张江设立研发中心,如罗氏制药研发中心、礼来中国研发中心、杜邦中国研发中心、GE中国研发中心等。

同时聚集了30多家生物技术研发机构,包括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国家生物芯片工程研究中心等。

2003~2005年上海市新药申报数增长明显,浦东增势最强,其中张江新药申报数在浦东新区中占很大比重,上海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一、二类新药申报主要集中在浦东,而浦东主要集中在张江。

4.赢利模式

赢利模式主要是指收入来源及利润形成途径,是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生存发展的基础。

由于我国大部分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都是政府主导型园区,赢利模式主要体现在当地财政税收上,园区管理公司的赢利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物业管理上。

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来讲,创新性的企业对当地财政带来的税收效益较小,这些企业的成长反而常常依赖当地产业扶持政策的支撑,往往使园区的发展陷入了“投入+运营〈产出”的怪圈。

以企业为例,在市场竞争的初期和企业成长的不成熟阶段,企业的赢利模式可以不太明确,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的不断成熟,企业开始重视对市场竞争和自身赢利模式的研究.无论现在企业的规模有多大,只要找不到正确适合的赢利模式就注定是过眼云烟、昙花一现。

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找到适合园区发展的赢利模式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赢利模式应主要从资产经营、企业孵化、平台经营、项目经营、技术开发服务、人才培训及政策咨询等方面切入,寻求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

1资产经营

园区的地位赋予了土地特殊的产业定位,提升了土地的价值,但工业用地地价较低,政府为了吸引企业入园,往往会低于国家规定的工业地价标准出让土地,或以各种形式返还入园企业,土地资产收益沦为负值;入园企业经营税收方面,多数建设初期的园区为入园企业提供了优惠的税收政策,甚至承诺了“税收返还",但对于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来说,其为园区带来的税收效益很少,没有实质的意义;另外,园区物业管理费、注册登记咨询费等各类服务收益为园区提供了赖以维持正常运营的基本收入;利用资产经营获取利润的模式。

由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较多,招商引资竞争激烈,利用资产经营获取利润的模式目前难以实现明显的经济效益。

但是,一旦园区发展成熟,业内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其资产经营亦可成为赢利模式之一.

4。

2企业孵化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内的技术型企业创新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园区可筛选成长前景较好的企业,通过资本注入、平台扶持的方式加快该类企业的孵化。

在企业孵化过程中,园区的管理公司可持有入住园区企业股份,为园区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赢利模式。

4。

3平台经营

生物技术类企业发展初期往往比较弱小,无法承担昂贵的仪器设备和信息建设费用。

园区可通过建设和运营大型科学仪器装备、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成果转化、网络科技环境等物质与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科技

平台,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

如重庆首创的“科技检测超市”.重庆科技检测中心整合了市内23家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科技检测资源,集分析、测试、校准、技术诊断服务、科研开发、经营运作于一体,对外提供检测服务,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4。

4项目经营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周期长、高风险的特性,一般的生物技术公司往往难以承担高昂的研发费用和较长的研发周期,此外,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的大学和科研院所聚集了大量的科研项目,但是由于欠缺合理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而被搁置.园区通过在生物技术公司和科研院所中筛选符合园区的项目进行孵化,进而对项目进行适当的运营,实现赢利。

目前,我国一些园区和技术转移公司开始采用“项目运营”的方式建立了可持续性的赢利模式。

4.5人才培训及政策咨询

园区是企业的聚集地,开展人才培训和政策咨询是园区开展服务工作、实现赢利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园区可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培训机构合作、组织行业相关专家围绕行业发展趋势、政府政策、知识产权、前沿技术、安全管理等入园企业关注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培训会和研讨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现阶段,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培训和政策咨询工作往往由政府主导,市场化程度不高,但是一些知识产权和咨询机构与园区或产业联盟合作,为园区和联盟内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和咨询活动,这些尝试已经揭开了我国园区人才培训和政策咨询服务行业的大幕。

5.资本运营模式

5.1国区管理公司与政府的资本合作

园区管理公司与政府资本最常见的合作模式是设立中小型企业发展基金.园区联合园区所在政府、风险投资、金融机构等为园区设立中小型企业发展基金。

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信用担保基金,基金的功能是向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在此基础上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二是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风险经营等。

三是风险投资基金,可由财政投入一定的种子资金,吸引一些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采取公募形式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募集。

四是产业投资基金又称创业投资基金,以长期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某一产业,特别是尚处于创业阶段的新兴企业,以追求长期效益为目标的一种投资基金。

5.2园区管理公司与风险投资资本的合作

风险投资是高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特别是对那些正处于前期,依靠创新发展的公司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园区一旦寻找到适合园区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具有竞争力的赢利模式,亦可称为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载体,为园区开展项目开发、平台运营等业务提供风险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多数园区在建设园区的同时,亦通过成立风险投资公司的方式对园区进行前期建设或后期运营,这种园区与风投资本的结合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行为,往往为了帮助风险投资公司的实际所有人-—政府,实现其政府意志。

风险投资资本的投资对象为处于创业期的中小型企业,而且多为高新技术企业,且其投资目的是追求超额回报,当被投资企业增值后,风险投资人会通过上市、收购兼并或其它股权转让方式撤出资本,实现增值。

园区若想获取国内外风投的青睐,需符合风险投资的基本要求.园区有限公司作为园区运营的主体可考虑通过吸纳一批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创新性项目,并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和赢利模式,实现其资本的增值。

园区管理公司与一般的中小型公司相比具有项目数量多、筛选及淘汰机制灵活等特点,对于风险投资更具吸引力.可以预见,园区管理公司与风险投资公司股权方面的实质性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园区发展模式。

5.3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数量激增,但却忽视了园区产业集群的原动力一产业链条式集群。

一些园区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园区中大多数公司依靠的还是原有的传统产业,并没有着力生产研发密集型的产品,或者缺乏产业链中的创新链条

中的高成长公司,使园区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在园区创立初期,并没有认真考虑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特点,缺乏细致的区域与功能划分,在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中介服务等产业布局上缺乏相应的制度、政策支撑。

(3)①一些企业家只是为了享受税收政策的好处和优惠的房地产合同,才被吸引到园区的项目中,企业本身并不具有为产业链条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

②政府面临促进经济发展的压力,过多沉迷园区企业经济活动而产生成功的表面现象,在招商引资环节,忽视对引入企业的资质审核,并不关心这些经济活动的引入对该园区而言是否是新颖的,或者仅仅是在园区内简单的重新部署而已。

(4)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认识不足,

政府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过多的重视硬环境的建设,而忽视科技成果在园区内的转化、网络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人才培训与交流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交互作用等软环境的建设。

(5)医药产业集群内产业链同化,缺乏合理规划与分工。

园区内大、中、小企业之间基本没有建立起上下游的产业链关系,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网络没有形成,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园区内企业互相竞争,资源低效率使用,开工不足.不同的医药产业园区由于产业模式和定位相似而自相残杀,这些都不利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与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6。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运营过程中需规避的两种模式

6。

1忽视地域优势,盲目跟风建设

国内生物制药产业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5年左右,但在产业化方面的差距在15年以上。

为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纷纷以园区为载体,推动当地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并注入了大量的资金。

在建设和运营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时尤其在已经形成产业聚集效应的地方,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如武汉,微生物领域~直是武汉生物产业领域的标志,因此,当地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应以微生物和免疫相关领域为主营方向,用特色和差异化形成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盲目的跟风建设势必会为后期的园区运营带来困难。

6。

2忽视赢利诉求,注重形象建设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多为政府主导,园区的数量已超过美国,但是生物产业的产值只有美国的1/40。

这种现象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阶段有关,但也与一些园区过分注重形象建设,忽视赢利诉求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最近国内较热的“科技条件平台”,一些科研实力较弱的地区亦进行科技平台建设,但当地的生物医药产业并不发达,常常造成设备闲置、运营困难的状况;目前很多园区的运营思路简单化,认为把水、电、气、路、安全等服务和管理做好了,就完成了园区管理公司应尽的职责。

这样把“物业管理”作为其运营的主要业务,难以为人园企业提供政策和平台的支持,自然谈不上赢利。

7.对策建议

集群化发展是生物医药产业的一种有效避险机制和竞争利器。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创新成本高、投资风险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产业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新领域层出不穷,相关人员只有相互学习,才能保证知识及时更新,通过园区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因此,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也成为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分析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运营模式,借鉴国内外园区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合理建设和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园区的发展。

孵化出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生物技术公司,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之路。

7.1培育创新型生物医药技术产业集群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过程中,生物医药技术产业的产业特性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决定了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区要想创新集群迈进,势必要大规模聚集世界生物医药技术人才、资金与技术,努力形成集聚效应,成为集群和创新要素融合的平台。

7.2确立优势领域,突出办园特色

生物医药科技园产业园的建设关键不在大而在精,必须要突出地区比较优势与特色,以生命科学高等教育与研究、生物医药技术公共实验条件、特色产业布局、龙头企业、投资与中介服务等要素的集中程度为判断依据,发挥地方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

7.3构建完善的官产学研创新网络

构建完善的官产学研创新网络应着力建设由研究机构、产业公司、政府部门组成的相互开放、相互交流、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创新网络,能够实现创新主体问创造性的组合集成,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相互协同.

7.4做好入园企业的创新服务工作

增强服务意识,联合社会力量、引入社会专业机构,按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安全评价实验室、动物实验室、临床实验中心,聚集各类咨询公司、策划公司、产品形象设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资产评估公司、人才培训与服务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等,大力发展质量控制、测试、技术中介等创新服务业,营造良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软硬环境,加速企业集群发展。

7.5建立由政府、科技专家学者与关联企业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对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扩大产业规模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园区规划、区域功能设计、入园企业的审核、配套服务与设施建设方面忽视了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动力——产业链条式集群,将不可避免使园区发展背离初始设计,对区域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带来损害。

遵循生物医药企业发展规律及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因果关系,借鉴吸取国内外生物医药集聚园区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在园区定位与规划、功能区域设计、入园企业甄选等方面群策群力,使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都能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医药产业集聚区一样,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相互融合、相互补充、资源利用率及效益产出率最大化.

8.案例分析

8。

1北京亦庄开建生物医药产业园(B7)

园区基本情况:

2009年9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奠基开工。

该园区是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对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承担北京新药创新孵化基地建设任务。

产业园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以东,占地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

园区建设: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拜耳医药、泰德制药、赛诺菲安万特、第一制药、悦康药业、同仁堂集团、百泰、舒泰神药业等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类研发及生产企业落户开发区。

园内将建设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包括仪器设备测试中心、器材高压消毒中心、实验器材供应中心、危险品库等)、初创期企业使用的小型孵化器、中小型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实验室用房、可用于中试功能的厂房以及综合配套服务用房等,可为生物医药类研发及生产企业提供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平台、研发办公空间以及符合GLP标准的实验室和符合GMP标准的生产车间,同时为国内外生物医药类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和海外归国学人提供发展空间。

园区前景展望:

产业园建成后,可吸纳大约100家医药创新及服务外包企业入驻。

产业园的建设,将为完善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形成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为国内外生物医药类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和海外归国学人提供发展空间.

园区特色:

目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CMO和集成电路FPGA项目合作备忘录集中签约。

CMO项目由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致力于研发和生产生物药的中美奥达公司合资,设立北京国际生物工艺有限公司,新公司计划总投资1亿美元,打造我国第一个专业化、规模化的生物药合同生产商,打造我国第一批符合美欧标准的生物新药开发放大和生产线,打破当前国际生物药研发和生产领域的格局.FPGA项目由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雅格罗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京华微电子,计划投资总额5800万美元.

园区发展优势:

1。

国家级医药产业园区,受国家优惠产业政策。

2。

北京市政府扶持,政府在土地供给、政策保障、产业选择、人才支持上都给与最充分支持,行政服务环境优越。

3。

外部条件良好:

北京市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为园区发展引入生产服务、基础设施、人才引进方面都可以作为良好的依托条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园区自身的启动成本,同时也会加速园区企业集群和生产、生活氛围的快速形成。

4。

产业基础良好:

现有多家医药企业和医药科研院所

人民网银川9月17日电 (记者周志忠)由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