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砾石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374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砂砾石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砂砾石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砂砾石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砂砾石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砂砾石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砂砾石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doc

《砂砾石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砂砾石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砂砾石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doc

编号_001_

格尔木河防洪工程三标段

(合同编号:

2012007)

砂砾石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

格尔木河防洪工程三标段项目部

2012年07月16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施工准备 1

四、施工程序 1

五、主要施工方法 1

5.1测量放线 1

5.3施工围堰及排水方案 4

5.4防汛度汛 5

5.5砂砾石开挖及填筑工程 6

六、质量检验及标准 9

七、拟投入人员、机械设备 10

八、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0

九、安全施工措施 10

十、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1

12

格尔木河防洪工程三标段

砂砾石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格尔木河防洪工程三标段位于格尔木河东岸,起点为格尔木河防洪工程二标终点,工程长度约2.13km;工程具体桩号为:

D10+820.94~D12+950.00。

本标段断面型式为复式断面,护坡采用预制水工连锁块护坡,护坡下设一3m宽人行步道,人行步道用透水砖铺装,外侧设防护栏杆。

基础采用抛石、圆枕格宾与格宾挡墙相结合的方式;堤身采用砂砾石料填筑。

二、编制依据

1、本标段招标文件、格尔木河防洪工程三标段施工图纸;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3、《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1部分:

土建工程》(DL/T5113.1-2005);

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5、《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239-1999)

6、《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

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三、施工准备

1、测量人员应根据格尔木河防洪工程三标段总平面图,开挖断面图,标准断面图,确定实际开挖断面图,并将实测地形和开挖放样剖面图报送监理人复核。

2、根据施工总体安排,修好临时通往施工区的临时道路,将施工临时用电接入场内。

3、根据设计提供控制网,进行原始地面的测量,并将测量数据报送监理人复核。

4、作好人员、物资、材料、机械设备准备工作。

四、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施工导流(临时围堰)→砂砾石开挖→砂砾石回填→修坡→验收

五、主要施工方法

5.1测量放线

施工测量工作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成败。

本合同段配备全站仪1台,J2经纬仪3台和DS300水准仪4台,由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具体实施测量控制和放线工作。

从设计单位接到桩橛后,应立即进行复测,确定准确无误后,放出护桩,并编号绘制示意图,进行整体布网。

在施工中应经常对水准点、控制桩复测,测量结果要闭合,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确保施施工万无一失。

5.2.1施工控制网布设

为便于施工中的控制,在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水准点及其它基本测量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加密控制点。

组织技术人员随同监理对整个标段基准点、基准线等进行校测,根据测量资料对整个施工标段绘制分桩号断面图,进行土石方工程量统计,增设本标段施工测量控制网。

具体过程如下:

1、测量仪器检验、校正

开工前将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测量用具送到测绘产品质量监督中心站对仪器进行检验、校正。

检测合格后,会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并对设计单位提供的中心线、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等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校核。

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熟悉图纸,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规划阶段布设的平面控制网成果、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及有关的测量规范和招标文件资料,布设平面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为四级,控制网的布设梯级为三级,最末级平面控制点相对于邻近高一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

控制点选在施工区外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固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

首级控制网的起始点选在坝轴线附近,并埋设砼桩。

布设轴线加密控制点,控制点的分布做到轴线以下点数多于轴线以上的点数,轴线控制桩每50m布设一个。

控制点要严加保护,并对控制桩进行固定、标记,绘制控制点平面布置图及原始地形地貌图。

控制网建立以后,各等级控制点周围设醒目的保护装置,以防车辆或机械的碰撞。

定期对控制点进行复测,特别是在土方开挖完以后必须进行复测。

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规划阶段布设的高程控制点、就近国家网控制点、工程施工图、各部位的放样精度及有关的测量规范和招标文件资料,布设高程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为三级,布设形式为环行,控制网的布设梯级为二级。

最末级高程控制点相对于首级高程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对于砼建筑物不大于±10mm,对于土石建筑物不大于±20mm。

控制点选在施工区外,通视良好、交通方便、不受施工及洪水的影响、便于观测、地基稳固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

在每个单项工程的部位至少布设1—2个四等水准控制点。

五等以外水准控制点的设置,视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及施工要求进行布置。

一般沿轴线每100m布设一个高程控制桩。

控制点视现场情况可埋设预制标石,也可利用固定地物或平面控制点。

埋设的首级控制点经标石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测,对各等级高程点进行统一编号。

5.2.2断面复测

施工之前为了准确进行施工放线,同时对工程量进行复核,必须对原地形断面进行复测。

断面复测沿纵横轴线每20m或25m为一个断面,且根据原始地形,在地形变化分界处增设断面。

1、用全站仪、经纬仪、钢尺定线测距并埋设控制桩,标记里程桩号。

2、用水准仪在控制桩处沿轴线测量纵断面原始地面高程,沿轴线垂直方向测量横断面原始地面高程,并绘制纵横断面图,绘图比例尺按监理工程师要求采用。

3、用断面法计算工程量,经现场监理复核、确认,并报建设单位认可。

5.2.3施工放线

1、熟悉图纸、施工规范要求,在每道工序的计划进度开工日之前做好施工放线工作。

放线前根据图纸计算各部位尺寸、角度等,绘制施工放样单,然后进行现场测绘。

测量中主要控制点做标记、说明,控制桩应埋设稳固。

2、质检员对施工控制点进行检查验收时,应邀请现场监理工程师对高程、几何尺寸等图纸的设计内容进行校核,确保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3、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设置的控制点(高程和平面位置)首先施测建筑物的开挖控制线和高程,并随开挖的进展,边挖边测,放出各建筑物的轮廓线,并撒上白灰标记。

当基础开挖完毕,在砼施工前重新设置和加密各建筑物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点,以便建筑物升高后的放样,所有控制点的精度必须满足规范的要求。

4、为了施工测量控制的方便,需根据施工单位自己的控制方法建立施工坐标系,就是将提供的基准点和自己加设的控制桩的坐标转化成自己的施工坐标系中的坐标。

并且根据现场地形和便于使用,在施工现场加设多个平面控制桩,和原有的基准点布设成为小三角控制网,来控制整个渠道及建筑物的结构尺寸。

按照设计图纸设计的渠道的平面位置、结构尺寸和护坡坡比,以自己的施工坐标系为基础,预先编写渠道及建筑物关键控制部位的施工控制程序,根据编写的施工控制程序进行渠道及建筑物结构尺寸、护坡坡比的控制测量。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检查验证。

施工测量时要精确记录测量成果,不得擅自涂改,记录要清晰,并且要认真复核。

测量成果整编要整齐,并装订成册,以便竣工后验收。

5.3施工围堰及排水方案

5.3.1施工围堰及导流工程

本工程的主施工期为2012年的6月至10月期间,6月已经进入汛期,所以施工期间必须考虑防洪,依据水利水电施工规范洪水标准按5~1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控制。

防洪采用开挖导流明渠及编织袋防冲护坡围堰,围堰采用土石围堰结合编织袋,迎水面坡面用编织袋装土护砌以便防冲。

为了防止超标洪水,堰顶设置小围堰。

依据现场勘查情况,施工导流采用现状河床进行修整改道用来替代导流明渠,然后用编织袋装土进行防护。

防洪堤靠迎水面一侧修建围堰,在河堤内侧形成施工基坑,利用束窄河床代替导流明渠进行施工导流。

围顶宽4.0m,上游边坡1:

1,下游1:

1。

迎水面为0.5m厚草袋装土砌护防冲围堰型式。

围堰的施工平面布置见下图。

围堰施工平面布置图

土石围堰填筑采用1m3反铲挖掘机挖取河滩砂砾料填筑,以便导流(同时降低河道水位减少基坑渗水压力)。

装载机平料,修建的围堰按每50m为一分段进行进占,并且沿围堰轴线方向从上游向下游进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段设置,围堰护坡采用编织袋装土石铺设在迎水面。

拆除时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拉运拆除,分段拆除。

围堰施工工作面狭窄,投入机械多,堰体施工要统一管理,合理安排保证各工序的连续性,按每50m为一段进行流水作业。

5.3.2施工排水及基坑排水

围堰建成后,基坑内部的来水主要是围堰渗漏、地下水和降雨;基坑排水采用明排,在基础上下游根据来水量各挖设集水井,集水井深可根据实际情况可设0.5m-1.5m,集水井内各自按放一台6寸泵,再在中间均匀置2个较小的集水井,集水井底部低于建筑物基础底部0.5m,集水井内各自按放一台4寸泵。

建筑物周围挖排水槽,槽深0.3—0.5m,以便将水引入集水井内集中排水;经过一段时间运行,集水井内会产生淤积坍塌,要及时清理,以保证降低基础面水高程和集水井内的储水能力。

集中排水设备和材料表

序号

名称

设备型号

流量

扬程

电动机

功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泵

6B13

162m3/h

12.5m

10KW

9

2

水泵

4B15A

72m3/h

11m

4KW

9

3

电缆

16mm2

m

500

4

电缆

35mm2

m

500

5

潜水泵

QY-25

25m3/h

25m

4KW

12

6

胶管

6寸

m

200

7

胶管

4寸

m

350

5.4防汛度汛

5.4.1安全渡汛措施

渡汛期间主体工程正在施工之中,在这期间如发生超标准洪水,具体的防护如下:

1、施工的小型设备、材料、人员及时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重要的施工设备进行加固和保护。

对已浇筑的永久建筑物进行保护处理,电气及预埋的各种管路封闭严实,以防过水后管路堵死。

2、水情预报:

在汛期,设立专人负责进行24小时检测水情,及时作好水情预报,做到水情信息传递准确、到位、及时。

5.4.2防汛度汛

1、汛期建立防汛指挥部,积极与业主、监理工程师、防汛部门联系,密切关注水情变化。

汛期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妥善做好劳动力安排。

2、认真落实各种防汛物资准备工作,如:

草袋子、填筑材料等。

主动做好围堰迎水面的防护工作和围堰加固的一切准备工作。

3、为保证汛期基坑排水的有效性,汛前做好排水设备的检修及所有附属设施、配件的准备工作。

4、合理组织主体工程施工,确保防汛关键项目按期达到规定的形象进度。

5.5砂砾石开挖及填筑工程

本工程的土方工程的主要施工过程包括:

①场地清理;②测量放线;③河堤消浪平台的基础开挖;④堤身基础施工排水;⑤堤身挡墙背后的夯填;⑥河堤回填和堤顶路面的修筑等。

砂砾石方开挖与填筑施工之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如排水设施、土料料场、机械等。

5.5.1砂砾石开挖

1、施工顺序

堤基及建筑物基础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多工作面进行,其开挖施工顺序为:

表层砂砾石开挖→基础(含可利用料)开挖→保护层开挖。

2、施工方法

地基开挖前,要充分做好防洪、防雨措施。

地基外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