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220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教案新人教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

课题

《人类的栖息地》

教材解读

本课是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社会生活的空间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地球、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学生学习自然及人文特征的基础。

课文主要介绍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位置分布和海陆面积比例;大陆、岛屿、大洲、海峡等一些基本概念;陆地及海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和图片等直观资料,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化抽象为形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洋、大陆、半岛、岛屿、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过程性目标

(1)通过学习七大洲的分布、轮廓特征,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查找资料,搜寻信息和分析、处理、归纳、总结地理信息的能力。

预习作业

课本

课后作业

作业本

教学板块

教师“教”内容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课堂系统设计

板块一:

地球上海陆面积比较教学

(1)阅读书本P24,图2-1,图2-1和图图2-3,回答以下问题:

①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比例为多少?

②有人说地球应该叫做“水球”,你怎么认为?

③海洋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

陆地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

(2)阅读书本P25,图2-4,回答以下问题:

①根据图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海、洋等概念

②在书本附录中找出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德雷克海峡的位置,回答其分别沟通的是哪两个水域。

③在书本附录中找出四大洋,描述其地理位置。

板块二:

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形状教学

(1)阅读书本P25,图2-3,回答以下问题:

①七大洲按照面积大小如何排序?

②大陆主体在赤道以南的大洲有哪些?

③大陆主体在赤道以北的大洲有哪些?

④大陆主体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⑤大陆主体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⑥请描述其他六大洲相对于亚洲而言的地理位置。

(2)游戏:

谁能“一笔画世界”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印象,在白纸上用一笔把世界轮廓图画出来,第一个画出来的同

学可以上黑板演示。

如果没有同学可以完成,教师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如何“一笔

画世界”,并请同学们按照课件上的方法在自己的纸上画一次。

(3)讨论:

七大洲的轮廓形状分别像什么?

将学生分成七个组,每一个抽选一个大洲,讨论所抽到的大洲的轮廓形状像什么,一

分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陈述答案,答案最多的小组获胜。

板块三:

大洲分界线与大洲内部分区教学

(1)阅读书本附录,请学生一起找出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欧洲与非洲、亚洲与北美

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并且在此基础上请同学总结大洲之间多数以什么为分界线。

(2)阅读书本P27,图2-7,回答以下问题:

①亚洲一共有几个分区?

②这些分区的名称和他们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③以东亚为例,说明它在亚洲的方位,包括的主要国家。

(目的:

使学生了解亚洲各分区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读图概括的能力)

(目的:

让学生了解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陆分布不均这个特点)

(目的:

让学生明确海、洋、海峡、大陆、半岛、岛屿等概念)

(目的:

让学生对于七大洲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有个初步的了解)

(目的:

使学生对于世界轮廓图、七大洲的分布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目的:

让学生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发挥想象,准确掌握七大洲的形状。

(目的: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了解七大洲的分界线是什么)

板书设计

人类的栖息地

地球?

水球?

面积比例: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海洋和陆地分布特点:

分布不均

洋海海大半岛

峡陆岛屿

七大洲:

亚非北南北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教学反思

根据课上的亚洲分区情况教学,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其他各大洲的分区情况。

课题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教材解读

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海洋是生命物质的起源地,陆地是人类生息的繁衍地。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脚步的加快,海洋将成为人类的又一个生存的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地图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在世界地图上说出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2.培养学生在地图上识别大洋、运河和海峡。

过程性目标

1.结合地图让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

2.鼓励学生积极作答;

预习作业

课本

课后作业

作业本

教学板块

教师“教”内容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七大洲只占据地球表面29%的面积。

那么,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又是怎么分布?

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索一下海洋以及它对人类的影响。

转承:

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划分为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②请大家看PPT上的东西半球图来描述一下这四大洋的位置。

如:

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之间。

再通过图片详细了解一下各大洋及其面积比例

转承;浩瀚的海洋被喻为“蓝色的宝库”、“生命的摇篮”,这个比喻说出了海洋的什么特点?

③请学生阅读书上内容,总结一下海洋对人类的影响有哪几个方面?

(先个人阅读,再小组讨论归纳)

师:

(补充)填海造陆,举例日本、荷兰。

转承:

讲到海上运输,我们就有必要来认识一些海运枢纽。

④请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出运河和海峡的特点,以及一些著名海峡和运河的分布及其重要作用。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转承:

不仅海洋影响了人类,人类也对海洋产生了影响,但令我们惋惜和惭愧的是,人类对海洋的影响大部分都是负面的。

⑤大家根据你们收集的材料来说说人类对海洋都有那些影响?

(课后思考):

保护、利用海洋我们能做些什么?

老师总结:

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海洋是生命物质的起源地,陆地是人类生息的繁衍地。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脚步的加快,海洋将成为人类的又一个生存的空间。

①请学生看PPT用自己话归纳出海和洋的特点:

海:

大洋的边缘部分。

洋:

大洋的主体部分,位于海洋的中心。

让学生针对地图利用放位术语来描述。

学生思考回答这些比喻的内在意思。

生:

四个方面淡水资源、鱼盐之利、能量之源、海上交通。

让学生结合地图查找主要运河和海峡,并能分析其作用。

生:

石油泄露、赤潮、海洋垃圾污染、过度捕捞。

板书设计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淡水资源、鱼盐之利、能量之源、海上交通。

教学反思

海洋是人类的起源,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身在海岛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增强对海洋作用的理解与认识,增强科学利用海洋的意识,增强海洋意识。

结合海岛与海洋的实际,让学生展开讨论,在看到海洋对人类的影响的同时,也要学生看到人类对海洋产生的破坏。

可持续发展观和海洋意识的培养比知识更为重要。

根据

课题

地形多样

教材解读

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海洋是生命物质的起源地,陆地是人类生息的繁衍地。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脚步的加快,海洋将成为人类的又一个生存的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图片和文字材料,了解几种地形的主要特点,知道重要地形单元的名称。

2、了解亚洲地形的特点和地形类型的分布情况,总结亚洲地形的特点。

过程性目标

通过读图,分析辨别各种地形,熟悉世界重要的地形单元,提高学生对世界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地形图中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读解。

预习作业

课本

课后作业

作业本

教学板块

教师“教”内容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类的又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到的风光旖旎美丽,主要独特优美风光的产生与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有直接的联系,今天他们一起探讨一下地形。

【介绍】什么是地形?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形。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过渡】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地形,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个世界地形展览,但是在参观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

同学们分成五组利用教材31页和图册19页的图片进行一次模拟采风活动,利用五分钟时间完成采风任务。

本次采风活动的主要任务有:

1.确定采风主题;2.寻找采风地点;3.搜集采风作品;4.谈谈采风心得。

(温馨提示:

采风心得也可以从

海拔和地貌特征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谈谈)大家在谈心得时可以多角度的去思考。

{五分钟的讨论时间}

【过渡】刚才老师转了一下,看到各组采风各有特色,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成果。

哪一组先来介绍呢?

活动一:

世界采风

一、山地厅

【提问】请问你们小组去哪里进行了采风?

作品是什么啊?

谈谈你们的心得吧!

采风主题:

山地

采风地点:

欧洲

采风作品:

夏季的阿尔卑斯山脉和冬季的阿尔卑斯山脉

采风心得:

(提示同学们可以从海拔和地貌特征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几方面去回答)

【教师】你们是介绍的(*),老师刚才想带大家去参观的展厅,刚好也有你们所采风的地点,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的呢?

一起去看看吧。

(PPT出示什么地形)

师: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吗?

【补充】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排列有序,仿佛是“大地的骨架”。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雄伟的山脉,共由22座4000米以上的高峰组成。

春天的阿尔卑斯山脉积雪消融,百花齐放,是健行者的天堂;冬天的阿尔卑斯山冰雪覆盖则成了滑雪者的圣地。

同样的山脉不同的地区又有不一样的风景,我们一起去看看。

【学生活动】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在世界地图上将这些著名的山脉找出并标注出来。

【过渡】刚才的这组同学表现非常好,接下来,那一组继续?

二、高原厅

【提问】这么美的风光你有什么感想啊?

采风主题:

高原

采风地点:

非洲

采风作品:

东非高原

采风心得:

【教师补充】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比较陡峭,因此有“大地舞台”之称。

东非高原海拔在1000~1500米左右,地势平坦,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生活在东非高原这方舞台上是非洲最神秘的民族马赛人,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去感受一下不同的高原特色。

【学生活动】将高原对应到相应的位置

【过渡】好,山地介绍的更棒,你们组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三、平原厅

采风主题:

平原

采风地点:

欧洲、亚洲

摄影作品:

采风心得

【补充】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便于耕种,交通便利。

美丽的东欧平原是世界大平原之一,平均海拔在170米,又称“俄罗斯平原”,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而且人口稠密,工农业和水陆交通发达,是俄罗斯的心脏部分。

当然,也有热带雨林不适宜人居的亚马孙平原,更有世界上最寒冷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我们一去地图上把他们找出来吧。

【备注】西西伯利亚平原具体位于哪一个大洲,难以界定,从国家角度来讲,它是欧洲的,从地理位置角度来讲,它是亚洲的。

四、盆地厅

采风主题:

盆地

采风地点:

非洲

采风作品

采风心得

【补充】盆地无一定的海拔标准,往往四周被群山环抱,四周高中间低。

我们通过非洲地形图来认识一下刚果盆地。

读图的方法:

1.读图名;2读地图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请注意观察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讲一下刚果盆地附近的高原)

【补充】很多盆地是富饶之地。

刚果盆地拥有仅次于亚马孙河平原的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汇聚了极其丰富的物种,这里的大森林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物种基因库之一。

刚果盆地有“中非宝石”之称。

五、丘陵厅

【补充】丘陵多海拔在500米一下,地面起伏和缓。

丘陵地区适合种植果树茶树,开垦梯田。

丘陵、山区地面崎岖,不利于耕种,交通不便等。

高原与平原的对比

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平原

地面起伏小

平均海拔较低(200米以下)

高原

高原海拔较高(500米以上),边缘较陡峻

山地与丘陵的对比

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山地

地面崎岖不平

海拔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连绵起伏坡度和缓

【过渡】大家的采风活动非常精彩,同学们的解说也很棒,有没有注意到刚才介绍的地形区域中有很多是我们亚洲的。

作为中国人,作为亚洲人,当然要更加关注亚洲的地形情况。

【提问】亚洲河流有什么特点?

注入哪些海洋?

这些海洋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在世界地图上将这些著名的山脉找出并标注出来。

板书设计

高原与平原的对比

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平原

地面起伏小

平均海拔较低(200米以下)

高原

高原海拔较高(500米以上),边缘较陡峻

山地与丘陵的对比

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山地

地面崎岖不平

海拔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教学反思

刚才我们同学在分析世界地形的同时,也分析了一下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人们在长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课题

地形多样

教材解读

本教学设计是根据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二框的内容设计。

主要针对世界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通过读图辨图,让学生了解到气候的两大特点,大致的分布情况,学会通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概述各个地区气候的特点,并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建立人地和谐的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地图,认识世界各地各种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2.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形容一个地区气候的主要要素。

 3.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理解世界各地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差异性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4.通过比较分析,了解气候的多样性、主要气候的分布地区及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过程性目标

增强看图辨图能力,能描述典型区域的气候特点。

预习作业

课本

课后作业

作业本

教学板块

教师“教”内容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看看与我们每个人、每个地区都有着密切关系的一样东西,它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对,它就是气候。

让我们通过视频了解相关知识吧!

 幻灯片播放视频:

《世界气候》

 师:

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气候有什么特点啊?

 生:

类型多,很复杂。

 师:

对,世界气候是复杂多样的。

气候是怎样的概念?

它有什么特点呢?

世界气候又都分布在哪些地方呢?

让我们一起进入我们的新课学习吧!

 幻灯片显示:

合作!

竞争!

之认认概念

 师:

我们首先来辨别下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请同学们用一到两个词来概括一下天气与气候的特点。

 幻灯片出示材料:

生1:

天气是短时间的、而且很不稳定。

 生2:

气候是长期的,而且比较稳定。

 师:

天气是短时、多变的,气候是长期、稳定的,大家翻开书本33页,看第一段,把气候的概念划出来。

 学生书本上划好。

 师:

我们知道了气候的定义,那么气候又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看书本33页图2—18,找一找人们在描述当地气候时用了哪些词语?

 生:

冷、热、温暖、下雨、干燥、湿润、降水等

 师:

很好,大家找得很仔细,现在我们归纳下,这些词语说明了气候的哪两个方面的特点?

 生:

气温、降水

 师:

真不错,气候的两个特点就是气温和降水。

 幻灯片显示:

气候的两个特点——气温和降水

 师:

我们知道了气候的两大特点,现在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去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状况。

要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状况,可借助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现在我们以北京为例(幻灯片显示:

北京气温降水图),通过观察,试着完成以下几个题目:

最冷月份/度数、最热月份/度数、降水集中的月份、气温与降水的关系。

 学生讨论,给出答案。

 师:

北京最热的月份降水多,最冷的月份降水少,这就是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

现在请大家根据前面的内容,归纳一下北京的气候特点,提示下,我们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夏季和冬季去归纳。

 学生讨论,归纳特点。

 师:

很好,我们可以这样概述: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大家翻开书本34页和图册P22—23页,看这是什么气候的特点啊?

 生:

温带季风气候

 师:

对,就是温带季风气候。

我们已经学会通过气温降水图来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了,那我们来看看世界各地的气候吧。

 幻灯片显示:

合作!

竞争!

之说说特点

 师:

我们前面了解了北京的气候特点,那下面老师再给出几个城市:

上海、孟买、罗马、伦敦,大家通过书本和图册来找出这几个城市并说说它们各自的气候特点。

哪位同学先上来?

 幻灯片显示:

《世界气候分布图》

 4位学生依次上讲台找出四个城市,并说出各自的特点。

教师幻灯片依次展示四个城市的气候的气温降水图,辅助讲解。

 师:

通过刚才描述城市气候的环节,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世界气候的复杂多样。

那么气候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吗?

 幻灯片显示:

合作!

竞争!

之找找分布

 师:

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同学们一起来完成这三个问题:

南极洲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别有什么特点?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再推选代表解答。

 学生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相继展示南极气候图、亚洲气候图、非洲气候图,总结、补充学生的发言,完成三个问题的解答。

 幻灯片显示:

合作!

竞争!

之举举实例

 师: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世界气候的复杂多样以及如何正确的去了解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气候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结合书本和生活经验,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谈谈。

 生1:

气候对我们的住房有影响,我们江南地区雨水多,房屋屋顶就比较陡,但北方比较干旱,屋顶就比较平了。

 生2:

我认为气候对我们的饮食有影响,我们这亚热带季风气候,种水稻,吃白米饭,但西藏人高原高山气候,种青稞,吃牛羊肉。

 生3:

我认为气候对旅游有影响,英国是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比较潮湿,所以夏天经常跑地中海去度假,因为那边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可以洗阳光浴。

 生4:

……

 师:

对,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说明我们大家平时的观察很仔细。

气候的确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气候的影响。

我们要积极的去探索,让我们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下面我们来小结下今天的教学。

 幻灯片显示:

 本课小结

观看视频,并体会世界气候的多样性。

1.学生自主思考,并小范围讨论,得出答案。

2.学生通过找词语,得出两个特点:

气温和降水

1.学生自主思考,并小范围讨论,得出答案。

2.学生通过找词语,得出两个特点:

气温和降水

板书设计

1.学生自主思考,并小范围讨论,得出答案。

2.学生通过找词语,得出两个特点:

气温和降水

教学反思

1.学生仔细读图,回答问题,逐步学会如何去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2.学生仔细看图,运用前一环节的方法去概述四个城市各自的气候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三个问题。

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参照书本上的例子,进行举例。

学生回顾本堂课内容,强化记忆。

学生课外思考

课题

《风光迥异》

教材解读

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选取了大量的图片,而且都是差异较大、特点鲜明的景观图片,并通过图说描述了这些景观所在的位置及其特点,比较完整而丰富的对这些景观图做了介绍。

尽可能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

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发现每一种景观都是这个地区地形或气候或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复习几种主要地形特点及重要地形单元的名称。

2.复习世界各地不同区域气候特点,理解世界各地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3.了解自然景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地形、气候和景观等方面。

4.理解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地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过程性目标

1.通过阅读图片资料,能够分析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原因。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

预习作业

课本

课后作业

作业本

教学板块

教师“教”内容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1.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展示几张家乡的风光图,思考:

家乡是什么气候?

有什么特点?

家乡是什么地形?

有什么特点?

承转:

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自然景观,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

极地风光、高原风光、热带风光、沙漠风光和平原风光。

2.教学过程:

展示极地风光的图片

设问1:

北极、南极的景观有什么特点?

设问2:

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的景观?

拓展: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极昼和极夜。

展示高原风光的图片

着重看图2-32

设问1:

内蒙古高原有什么特点?

主要的生产特色是什么?

展示热带风光的图片

热带雨林:

着重看图2-34

设问1:

图中所示地形区是什么景观?

有什么特点?

设问2:

为什么会形成如此景观?

热带草原:

着重看图2-35

设问1:

图中所示的是什么地形区?

设问2:

图2-34和图2-35所示地区同样在赤道附近,为什么气候类型不同?

设计意图:

自然景观的不同是由于地形的差异

展示沙漠风光的图片

着重看图2-33

设问:

图中所示的是什么景观?

这一景观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自然景观跟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示平原风光的图片

设问1:

这一景观有什么特点?

设问2:

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的景观?

设计意图:

自然景观跟气候和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

活动:

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书本的图片所描述的地方。

4.课堂小结:

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地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5.作业布置:

作业本

设计意图:

回顾气候和地形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

自然景观跟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

理解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

板书设计

风光迥异——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原因:

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教学反思

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地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课题

《人口与人种》

教材解读

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事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举例说明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及分布地区。

过程性目标

通过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人种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

预习作业

课本

课后作业

作业本

教学板块

教师“教”内容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

教师:

同学们有谁知道7月11日是什么节日吗?

(世界人口日及其由来)

教师:

你知道现今世界人口大约有多少?

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新课教学

一、话说人口

环节一:

教师出示世界人口分布图

教师:

这是什么图?

图例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颜色分布一样吗?

从地图上可知,世界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

人口疏密分布的情况是以什么尺度来衡量的?

算一算:

平湖的人口密度

环节二:

教师出示世界人口分布图,

教师:

世界上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疏吗?

想一想:

为什么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少呢?

说一说:

请结合《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三张图,说一说,地形和气候对这个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

猜一猜:

你还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人口的分布吗?

环节三:

谈一谈:

根据计算的平湖人口密度,谈谈影响平湖市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过渡:

综上所述可知,环境对人口的分布有巨大影响。

那么,环境对人的外貌方面是否有影响呢?

二、话说人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