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210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知识目标

继续指导学生提高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

生用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能力目标

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做深入地了解。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副对联吗?

(ppt: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

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是一副挽联,你们知道悼念的是谁吗?

(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作品,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小说、杂文为主,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走近作者、走近作品

1.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补充。

2.简介《朝花夕拾》。

明确:

关于《朝花夕拾》: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

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中年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十篇散文,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

3.走进《朝花夕拾》。

明确:

《狗·猫·鼠》和《二十四孝图》:

由对童年生活的叙述引发开去,抨击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现实人生的丑

恶。

《父亲的病》:

在叙述父亲生病长期治疗的过程中,对庸医误人表示出深深

的愤慨。

《琐记》:

记叙作者家道衰落后,饱受世人的冷眼而终于走上了和封建主义决裂的道路。

《无常》描述儿时所见

的无常,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藤野先生》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与范爱农的交往,表现了对旧民主

革命的失望和对范爱农的同情和悼念。

目标导学二:

联系作品,分析人物

《朝花夕拾》中

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

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他无法和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

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

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

目标导学三:

研读赏析精彩片断

精彩片段之——《阿长与山海经》

1.通过粗读,了解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

重点写了什么?

明确:

(1)“谋杀”“我”的隐鼠。

(2)“切切察察的毛病”。

(3)摆“大”字的睡相。

(4)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

(5)“长毛”的故事。

(6)为“我”寻来《

山海经》。

(重点)

2.通过精读,认识阿长是一位怎样的旧中国劳动妇女。

明确:

阿长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愚昧无知、略带粗野,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她有着淳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3.通过品读,了解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

明确:

文章是按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组织安排材料的。

这种前后感情的变化,实际上就是:

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见文章的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

精彩片段之——《五猖会》

1.自由浏览文本,说说我对“五猖会”持怎样的态度?

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

明确:

热切盼望。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高兴、迫不及待)

2.“我”在热切盼望去看

“五猖会”时却遇到了父亲要“我”背书,“我”心情如何?

明确: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不情愿、无奈、痛苦的煎熬)

3.你如何评价父亲的这种行为?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回答)

4.“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对父亲无视“我”的心理的无奈和厌烦的理性批判。

目标导学四:

精读指导,归纳手法

1.精读文章不马虎,品味语言要推敲,联系修辞写具体,紧扣关键来比较,领会主旨悟情感,结合语境巧措辞。

示例:

找出你最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揣摩品读,说说你的理解。

2.《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藉着深邃的思想。

结合文本,分析《朝花夕拾》的艺术手法。

明确:

(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

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3)擅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

如在《无常》

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

入木三

分。

(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

时,多用反讽手法。

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

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

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

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四单元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四单元   人生之舟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①⑤④②③B.②①⑤④③

C.⑤③②④①D.④⑤③①②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发试卷了,我考得不是很理想,在回家的路上总怕爸爸批评我,真是让人提心吊胆。

B.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C.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D.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跆拳道,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狼径去B.屠自后断其股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恐前后受其敌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经过一段时期的休养,再次见到老张的时候,他已是神采奕奕、满面红光。

B.那个“差”字像一个张牙舞爪的魔鬼,时时出现在他的梦里。

C.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D.昨天,结束了连续两天的阴雨天,迎来了一个艳阳天,迫不及待要出工的采茶工开始忙着采茶了。

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殉职(xùn)狭隘(ài)热忱(chén)

B.坍塌(dān)废墟(xu)戳破(chuō)

C.参差(cēn)哄笑(hōng)晕眩(xuàn)

D.淫慢(yín)微薄(bó)纯粹(cuì)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提示默写上句或下句

(1)水何澹澹,。

(2)峨眉山月半轮秋,。

(3),崔九堂前几度闻。

(4)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好友牵挂之情的诗句是,。

(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6)曹操《观沧海》中虚写想象之景的诗句是。

(7)《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表现戍边军人对家乡思念的诗句是。

(8)请写出一句含春的诗句,

(9)《论语十二章》中表明“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10)《诫子书》的中心论点是:

,。

三、诗歌鉴赏

7.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题目。

1)“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好,为什么?

2)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

四、综合性学习

8.为迎接即将来临的教师节,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行一次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解决下列问题。

(1)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具体内容,把这副对联补写完整,每空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字。

上联:

一支粉笔,____袖清风,启迪____秋智慧;

下联:

____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

横批:

_____年树人

(2)班会举行前夕,退休的李老师接到了小明同学的电话,请你根据李老师的回答补写

出小明所说的话。

小 明:

李老师,您好!

我是小明。

李老师:

是小明啊,你好!

请问有什么事吗?

小 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老师:

哦,好啊,我一定会参加你们的活动的。

小 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老师:

好的,我会在明天上午十点钟赶到学校,到时见。

(3)同学们在班级活动纪念册上给各科老师写下了富有学科特征的个性留言,请你参考下面两则留言,给语文老师也写上一句。

致数学老师:

无论我们怎样加减乘除,都算不完您的无私奉献。

致历史老师:

感谢您以渊博的学识带领我们纵览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画卷。

致语文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解释加点的词。

(1)缀行甚远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屠乃奔倚其下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0.阅读课文《论语》十二章片段,回答问题。

(8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③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给加点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1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思而不学则殆

(2)人不知而不愠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不逾矩

3)翻译下列句子。

(2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选段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3分)

例:

启迪: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狼变

桂子和老狼相遇在金黄的一望无际的麦田里。

桂子给在地里割麦的爹娘送完饭,一边啃手中的馒头一边雀跃着往回走。

老狼突然间出现在她面前,它安静地坐着,前腿直立,支撑着脑袋和双肩。

桂子把一块馒头塞进它的嘴里。

桂子走几步,回头,老狼还伫立在那里。

桂子招招手,同时丢一块馒头在地上。

老狼迟疑片刻,跟过来,很准确地叼起那块馒头咽下去。

桂子很高兴,又走几步,又丢下一块。

它是真跟上来了。

桂子暗喜,她真的开始喜欢这个动物并决心把它引诱到家里养起来。

村口有一帮人,有的摔着碗大口大口吃凉面条,有的一边喝水,一边大声讲着粗鲁的笑话。

桂子从金黄色的麦田里钻出来,有人看到了。

但没有人更多地注意这个瘦小的小姑娘,紧接着,老狼出现了,立即引起村口人们一片惊慌。

“狼,快看狼!

”首先一人大呼。

人们呼啦散开,很快拿着棍子、铁锹、砖头奔出来,让过桂子,扑向老狼。

老狼收住脚,眼中闪过一丝失落,转身遁进麦田深处。

桂子伤心抽泣,说:

“你们赔我的大狼狗!

爷爷正在擦猎枪,他是有名的猎人,更是方圆百里闻名的赤脚医生。

桂子抹着眼泪把经过告诉爷爷。

“桂儿别哭,爷爷信你,不是狼,是大狼狗!

"爷爷安慰她。

次日,桂子在同一个地方,又遇见老狼。

桂子欢快地冲老狼招招手。

她走几步扔一块馒头,老狼便一步步跟过来。

来到麦田边,老狼止住脚步,任桂子怎样招呼,它都不走,只是那目光充满了慈祥和忧郁。

桂子说:

“你等着,我去叫爷爷。

爷爷来时,已没了老狼,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浪,一波一波地滚来滚去。

“它是一只好狼狗哩!

"桂子说。

爷爷望着麦田若有所思地说:

“娃啊,爷爷知道它是!

"桂子不晓得,敏感的猎人已经发现藏身于麦田中正在偷窺的老狼。

第三天,同一个地方,桂子又见到老狼。

让桂子吃惊的是,老狼的一条前腿鲜血淋淋。

“你受伤了!

谁把你伤成这样的?

”桂子心疼得差点儿掉泪,她摩挲着老狼的脖子说:

“跟我走吧,回家让爷爷给你治伤。

”这次老狼跟着她走出了麦田。

爷爷正站在村口,背个小包,手里提着一杆锃亮的猎枪。

“它受伤了!

”桂子说。

爷爷放下猎枪,蹲下身子,仔细审看那个伤处,然后从背包中拿出一包紫色药粉,给它敷上,又用蓝布包扎好。

老狼侧过头舔舔挂子的小手,转身消失在麦浪中。

“桂娃儿,它不是狗,是一只母狼!

”爷爷说。

“它真的是一只狼吗?

可是它看上去一点儿也不凶!

”桂子说。

“这是一只有心事的老母狼,它腿上的伤不是别人打的,而是它自己用牙咬的!

”爷爷一边说,一边皱着眉思索。

“它为什么要咬伤自己呢?

”桂子大惑不解。

两人往村里走了十几米,爷爷停下来说:

“桂娃儿,咱们现在可以拐回去看个究竟了。

”桂子问:

“为什么刚才不跟在它后面呢?

”爷爷说:

“那样它很快就会发现我们,它就不会去它真正要去的地方了。

”桂子随着爷爷走出村子,钻进麦田中,两人东钻西钻了有半个小时,来到一个山坡上,爷爷屏住呼吸,指着前方说:

“桂娃儿,你瞧!

桂子睁大眼,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老狼在一个小山窝里,它身边还有一只狼崽儿,一条前腿没了,血已结成块儿,糊在胸腹处。

老狼用尖锐的牙齿把那刚包扎过腿的布扯开,用舌头舔了舔腿上的紫色药粉,然后一口口吐在狼崽儿胸腹处。

爷爷说:

“我明白了,为给小狼崽儿治伤,这条母狼费尽心机,它先和你亲近,然后把自己的腿咬伤,好从我们这里搞到治伤的药,再回来给它的崽儿医治。

“它是一个善良的好狼妈妈!

为了孩子,不惜伤害自己。

”桂子说。

爷爷已经端起枪,瞄准。

爷爷枪法很准,他很少放空。

“不,你别打它。

”桂子大声阻止。

老狼闻声拾头望来,眼含凶光。

当它看到站在那里的桂子时,目光又慈祥下来,低下头,叼起自己的狼崽儿,缓缓走向田野深处。

爷爷的枪没有响,爷孙俩看着老狼和小狼崽几一步步走远,消失在山坳那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桂子给父母送饭后回家的路上第一次碰到老狼,她把手中的馒头分给老狼吃,后来老狼就一直跟她走过来,说明了老狼对桂子毫无戒心。

B.当人们拿着棍子,铁锹、砖头扑向老狼时,老狼收住脚,眼中闪过一丝失落,由此可以看出老狼当时对救自己的孩子失去了信心。

C.文中写爷爷是有名的猎人,更是方圆百里闻名的赤脚医生,这为后文写爷爷发现藏身于麦田中正在偷窥的老狼埋下了伏笔。

D.桂子第二次遇到老狼,把它引到麦田边时,怎样招呼它它都不走,这是因为老狼前腿受了伤,它害怕村民再来追打它。

E.爷爷的枪法很准,虽然已经端起枪,瞄准老狼,但因为桂子的请求他最终没有开枪,由此可以看出爷爷的善良和他对桂子的疼爱。

2)小说中的老狼有哪些形象特点?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3)桂子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人与动物只要真诚相待,就可以和谐相处。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2.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概括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并说说它的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

2)对“矮松”的描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矮松“越发的青黑”是因为有白雪的映衬。

B.“树尖上……白花”是个比喻句,“白花”比喻矮松树尖上的积雪。

C.小雪后的矮松“好像日本看护妇”,写出了矮松的小巧、可爱。

D.“好像日本看护妇”是拟人化的写法,意思是仿佛这些矮松在温柔地呵护着冬天的小山。

3)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小雪”的“小”?

答:

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13.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用一家人一同散步这件极为普通的生活琐事,表达出“尊老爱幼,中年人要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这一深刻的主题。

请你也运用这种写作手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D

4.C

5.B

二、名句名篇默写

6.

(1)山岛竦峙

(2)影入平羌江水流(3)岐王宅里寻常见(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三、诗歌鉴赏

7.1)“悬”是笔直地高挂的样子,诗人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2)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

这两句诗揭示出新旧交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

四、综合性学习

8.两千三百示例:

我们班级要举行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特别邀请您来参加。

班会于明天上午十点举行,到时我们在班里恭候您的光临。

示例:

诗词歌赋,写不尽我们对您的敬爱。

五、文言文阅读

9.

(1)连接、紧跟。

(2)原来。

(3)跑过去倚靠。

(4)一会儿。

(5)想要,打算。

(6)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10.1)yùnwǎng

2)迷惑恼怒诚实规矩

3)

(1)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快乐的事情吗?

(2)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有新的收获,凭此可以做老师了。

4)略

六、现代文阅读

11.1)BE

2)①善良、慈样,桂子第一次见到老狼时,老狼并没有伤害她,反而跟她走。

第二次见到老狼时,老狼目光充满了慈祥。

②机智勇敢。

老狼为了医治狼崽儿而咬伤自己表现出它的机智。

冒着被人类打死的危险,接触人类以“骗取”药物反映了它的勇敢。

③富有人性,充满母爱。

老狼为了狼崽儿向人求医,表现了其富有人性的一面。

为了孩子,不惜自伤,表现出伟大的母爱,(意思对即可)

3)①桂子在小说中起着线索的作用,文章围绕桂子展开,桂子贯穿故事的始终。

②桂子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桂子的行动不断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③桂子与其他村民对老狼的态度的对比起到了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

(意思对即可)

4)同意这种观点。

①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桂子与老狼的几次相遇。

老狼为了得到人类的药,主动接近人类,不伤害人类,桂子和爷爷真诚地给老狼以帮助,为它治疗,从而反映出人与动物可以和谐相处的主题。

②文章还通过对比手法来反映这一主旨。

村民们拿着棍子、铁锹、砖头扑向老狼时,老狼眼中闪过的是失落,爷爷端起枪瞄准老狼时,它眼含凶光;桂子与它接近时,它眼里充满慈祥,跟在桂子身后。

③文章的主要记叙对象老狼善良、慈祥、机智、勇敢使人产生一种可亲感,兽性人化,反映出人类是能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

(若答不同意这种观点,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12.1)薄雪覆盖下的山特点:

秀气

2)D

3)雪中的矮松;披雪的山尖;微微露出点粉色的薄雪

七、作文

13.示例:

从四年级开始,我学会了下象棋,多年来,渐渐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也反映着偌大的人生。

棋逢对手的确是一件快事。

双方坐定,大战三百回合,直杀得天昏地暗,仍不分胜负,双方都免不了心情烦躁。

偶尔大意失荆州,被对手抓住机会,穷追不舍,似乎败局已定,胜利无望,忽又眼前一亮,柳暗花明,回马一枪,直捣黄龙。

对手亦无防备,终以败局告终。

此时顿觉特别畅快,回味无穷……

其实人生也是一局棋,生活便是对手,是不易言败的对手,自己也只有在行棋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完善自我,方能取得胜利。

我总想,能在这一方小天地中发现这生命的玄机,也就不枉此生了。

所以,与其说棋如人生,不如说人生如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济南(jǐ)伦敦(lún)看护(kàn)

B.水藻(zǎo)垂柳(chuí)着落(zháo)

C.暖和(huo)宽敞(chǎng)澄清(chéng)

D.狭窄(zhǎi)发髻(jí)镶边(xiāng)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______的问题,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2)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作品主人公的______,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3)学生没打好基础,______,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难成大事。

A.不力 原型 拔苗助长B.不利 原形 拔苗助长

C.不利 原形 好高骛远D.不力 原型 好高骛远

3.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御聘(pìn)钦差(qīn)陛下(bì)

B.称职(chènɡ)爵位(jué)滑稽(jī)

C.附和(hè)炫耀(xuàn)称赞(chēnɡ)

D.阿谀(yú)愚蠢(chǔn)呈报(chénɡ)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希望”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就是这么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C.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D.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两个“以”字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