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专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883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docx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专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docx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郑州市第三次质量检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归雁

陆龟蒙

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

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云行来高。

月岛聚栖防暗缴,风滩斜起避惊涛。

时人不问随阳意,空拾栏边翡翠毛。

【注】①陆龟蒙:

晚唐诗人,一生都处于唐末藩镇割据、风雨飘摇的时局中。

②岳:

指南岳衡山。

衡山有回雁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明写归雁“象我曹”,实则写地上漂泊不定的人像天上不断迁徙的雁一样劳苦。

B.颔联中“岳云”与“边雪”分别点出了大雁北归的起点与终点,与首联照应,写出归雁行程之远。

C.颈联以“暗缴”“风滩”“惊涛”等意象,描绘出雁群所处的险恶环境,暗寓了归雁的悲剧色彩。

D.本诗没有像有的咏物诗那样摹写事物的形象,而是意在形外,着力于表达诗人的人生感悟。

15.本诗所咏“归雁”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归雁”意象有何异同?

请简要概括。

(6分)

(二)(9分)

14.(3分)D("本诗没有像有的咏物诗那样摹写事物的形象"错,本诗也摹写了事物即"归雁"的形象。

15.(6分)相同点:

①都是以物喻人(或"双关");②都抒发了作者苦闷(愁苦)的情感(或"都抒发了作者羁旅天涯的感慨")。

(2分,答出一点给1分)

不同点:

①本诗的"归雁"表现了诗人生活状态的悲苦艰辛、处境的险恶、世无知音无人理解的愁苦,(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也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险恶;(1分)②王诗中的"归雁",表现了出临边塞、远离朝堂的失落之情(或"王诗中的'归雁',反衬了自己远离家乡、出使异域的愁苦。

")。

(1分)

大连二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小孤山①

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

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

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即用比喻,将小孤山所处环境比作“海门关”,突出其地势之险要。

B.颔联“砥柱”一词运用典故,又照应诗题,而且赋予小孤山中流砥柱的意义。

C.尾联借景抒情,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D.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诗人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亦不忘报效国家之情。

15.请结合全诗,赏析颈联“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两句诗的妙处。

(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C(尾联不是借景抒情,而是直抒胸臆)

15.这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把小孤山比作挺立战场上的一员猛士,坚强不屈;又如一位末世艰难中孤独无助的忠臣,危困无奈。

(3分)此联借小孤山表达了诗人明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却仍矢志不移,力挽狂澜,坚定抗元的复杂情感。

(3分)(修辞答"对偶"不给分,对偶是律诗格式的要求,不能彰显诗句之妙)

自贡三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①

范成大

黄鹄飘然下九关②,江船载月客俱还。

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士颜。

倾盖当年真旦暮③,沾巾明日有河山。

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

【注释】①周子充:

周必大,字子充,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南宋大臣,为人刚正。

奉祠:

宋代所设祠禄之官,不需任职,只领俸禄。

周在孝宗时期遭权奸排挤,请祠得到批准。

②黄鹄:

传说中仙人所乘的大鸟,善高飞。

九关:

天宫九重关门。

③倾盖:

车盖倾斜,停下车子。

盖,车盖。

《孔子家语·致思》:

“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船载月、月客同回,诗人想象周子充的归乡之途,有明月为伴,充满诗情画意。

B.诗中“沾巾”一词语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情感也与王勃诗相同。

C.结尾诗人抒发感慨,虽然再会之期难料,但尚可喜的是彼此鬓未斑白,来日方长。

D.这首诗语言朴素平易,写离别不落凄切缠绵的俗套,情感豁达慷慨,深沉而爽朗。

15.请从“送归”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B(“表达的情感也与王勃诗相同”错。

本首诗中的“沾巾”是离别之泪,而王勃诗中是不要流泪。

15.(6分)①有对友人的赞美欣赏,周子充归去如黄鹄飘然而去,有明月相伴,洒脱不羁,飘逸自在。

②有对有人的劝解宽慰,离去并非博得高名,既然身退,还是姑且开怀面对。

③有对友人留恋和对重逢的期许,曾经相知情深,虽然别后无期,好在我们还鬓未斑,犹可期许。

(一点2分)

乐山5月调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

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雁”为诗中重要的意象,北雁南归,加之地僻荒寒从而引起作者滞留边疆的深沉乡愁。

B.作者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表现边地特有的景物,雁归故乡、泾河不流、塞角高咽,描绘出一幅萧瑟荒凉的边塞风光图。

C.诗歌以贫官异客之离恨作结,写二人久别难聚,思念深切,与开头的“牵愁”形成照应,点明思友的主旨。

D.这首边塞羁旅行役律诗景象萧瑟,感情悲怆,和盛唐边塞诗歌的昂扬向上的格调有较大差异。

15.自古诗人词客,登临送目,引动多少情思,而独登尤甚。

请简要分析本诗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独登高楼所见所感的异同。

(6分)

(二)古代诗词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C(主要表达身处异乡的满怀愁情,不仅是对朋友的思念。

15.

(1)同:

所见景象皆色调凄冷,都引动了身处异地的孤独、思念之情。

(2分)

(2)异:

①李煜被囚于宋,登楼所见是缺月、梧桐、深院等寂寞秋色,引发的是无法排遣的故都之思、亡国之痛:

②魏野作客异乡,登楼所见是“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的边塞凄苦之境,引发思乡念友之情。

(4分)(从所见、所感分别分析异同亦可。

烟台市、菏泽市五月高考适应性练习

(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有客

杜甫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

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

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注】①甲,指草木初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从自己的身体状况写起,顺理成章写到自己江边新居的宜人环境,表现喜悦之情。

B.“避俗”点明诗人择居此地的深层原因,一“颇”字则将内心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C.颈联中,访客对诗人小儿子衣冠不整的瞋怪极富生活情趣,体现出主客关系亲密无间。

D.诗人以日常生活情景入诗,在如话家常般的叙事之中融入丰富的情感,语言清新自然。

15.诗人虽“患气经时久”,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C(“访客对诗人小儿子衣冠不整的嗔怪”理解错误。

15.(6分)①不以病体为碍,建造新宅,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分)

②临江而居,躲避世俗的纷扰,诗人在清静的环境中自得其乐,精神愉快。

(2分)③让孩子帮自己整理头巾,亲自采摘蔬菜招待客人,体现了诗人有客来访时的欣喜与款待的热情。

(2分)

淮北·宿州二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①

姜夔

日落爱山紫,沙涨省潮回。

平生梦犹不到,一叶眇西来。

欲讯桑田成海,人世了无知者,鱼鸟两相推。

天外玉笙杳,子晋只空台。

倚阑干,二三子,总仙才。

尔歌远游②章句,云气入吾杯。

不问王郎五马,颇忆谢生双屐,处处长青苔。

东望赤城近,吾兴亦悠哉。

【注】①本篇作于宁宋开禧二年(1206),时姜菱游浙东,随后由丽水泛舟东下永嘉,登山览胜,有是词之作。

永嘉有王子晋“吹笙台”、王羲之“五马坊”、谢灵运“双展”等地方名胜。

②楚辞有《远游》篇,为屈原所作,多托游仙以抒情。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二句对仗工稳精致,写景错落有序。

诗人于富览亭上,远望日落山紫,近观沙涨潮回,色彩绚丽,意境开阔。

B.接下来两句,写诗人感叹自己梦寐尚不能至的地方,一片树叶却能随波漂浮,从极西而来,怅惘心绪油然而生。

C.词人联系永嘉名胜喟叹“天外玉笙杳,子晋只空台”,大有崔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意味。

D.本词上片写景,暗示永嘉历史之悠久,下片连用几个典故寄托诗人登临之意,描写与抒情紧密相关,脉络清晰。

15.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14.B【解析】“一片树叶却能随波漂浮”赏析错误,“一叶”是诗人乘船而来的形象譬喻。

15.①吟诵《远游》篇,“云气入吾杯”,表达了诗人高蹈出尘的思想感情。

②“五马”、“双屐”而今“处处皆青苔”,抒发了诗人的今昔之感。

③“东望赤城”“吾兴悠哉”,写出了诗人置身美景之中的悠然。

(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

莆田市第二次质量检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古风(其二十四)①

李白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②,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注】①唐玄宗后期宠任宦官,喜好斗鸡。

②虹蜺:

蜺同“霓”,云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午天最亮,却暗然不见阡陌,可见尘土之大,侧面写出大车之多与行驶之疾。

B.中贵,指有权势的太监。

他们因受帝王的偏宠聚敛了大量财富,宅第高而且广。

C.洗耳翁指许由,诗人以许由不慕名利自况,表示自己不愿与得幸小人同流合污。

D.本诗描绘佞幸小人,深刻讽刺他们的嚣张气焰,也对当时的黑暗政治表示愤慨。

15.本诗如何刻画斗鸡者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14.(3分)C(没有自况)

15.(6分)

(1)正面描写其服饰(或:

先描写其服饰)。

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斗鸡者的车盖衣冠何等光彩夺目!

(2)用夸张手法写神态,鼻息吹动了天上的云霞,活现出斗鸡人不可一世的骄横神态;(3)侧面描写。

行人没有一个不惶恐的,用行人的惶恐把斗鸡者的飞扬跋扈衬托得淋漓尽致。

(言之成理即可。

南平市二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

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充

杨慎

锦江烟水星桥渡,惜别愁攀江上树。

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

苏武匈奴十九年,谁传书札上林边。

北风胡马南枝鸟,肠断当筵蜀国弦。

[注]①嘉靖三年,作者因上疏议“大礼”,谪戍于云南。

后多次往返于四川、云南,终老于戍所。

②大荒:

边远荒凉的地方。

此处代指云南戍所。

③蜀国弦:

乐府歌辞,内容多状写蜀道之艰险。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诗题,点明了刘善充为自己置酒送行的地点以及折柳赠别的深情厚谊。

B.颈联用典自寓,说自己虽遭外贬,但一定有人替他传信于朝廷,最终得以回朝。

C.“北风”一句化用《古诗十九首》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以鸟兽自比。

D.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深沉,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体,层层相转,真挚自然。

15.本诗与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内容均涉及遭贬,表达的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6分)

14.B(作者用这个典故,意在暗示自己外贬多年,却没有人替他传信于朝廷,让他得以回朝。

15.相同点:

都有对个人被贬谪遭弃置之境遇的感伤和对友人情谊的感动。

(2分)

不同点:

刘诗还表达了自己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的豁达与乐观精神(2分);杨诗还抒发了诗人渴求赦免的愿望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2分)

(意思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泉州市二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千秋岁]金陵寿史帅致道,时有版筑役

辛弃疾

塞垣秋草。

又报平安好。

尊俎上,英雄表。

金汤生气象,珠玉霏谭笑。

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金尊倒。

凤诏看看到。

留不住,江东小。

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

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注】①本词写于1169年,作者时任建康通判,金陵,即建康,今南京。

史致道,时知建康府兼沿江水军置使。

版筑役,指修建城墙,加强防卫的工程。

②得似:

怎似。

③凤诏:

皇帝的诏书。

④中书考:

唐朝郭子仪任中书令,主持官吏的考绩达二十四次。

后用以称颂秉政大臣位高任久。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报平安好”一句意味深长,写出了边境暂时的安宁,为赞美史致道营造氛围。

B.词中“珠玉”句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异曲同工,都表达对儒将风范的赞扬。

C.作者以梅写人,用语别出心裁,表面上说梅易凋谢,实际上是赞颂史致道品质高洁。

D.作为寿词,本词和一般寿词同以祝寿立意,但其中豪迈的情怀使它有了不凡的格调。

15.词中“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醉里灯看剑)》所表达的作者情感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C

15.(6分)

(同)都表达了作者重整山河、恢复中原的期盼。

(异)《千秋岁》还表达了作者对史致道运筹帷幄之才的赞誉,对史致道得到重用、执政有为的美好祝愿;《破阵子》还抒发了作者想要建功立业、美名传世的渴望。

答对"同"给2分;答对"异"给4分,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榆林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北风

刘子梁

顾起平沙晚角哀,北风回首恨难裁。

淮山已隔胡尘断,汴水犹穿故范来。

紫色蛙声真倔强,翠华龙哀暂徘徊。

庙堂此日无遗策,可是忧时独草菜。

[注]①紫色蛙声,代指金人于靖康二年所立的张邦昌和建炎四年所立的刘豫两个傀儡皇帝。

②衮(gun):

古代君王等的礼服。

③遗策:

失误,失策。

④草菜:

指布衣,平民。

这里指诗人。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飞雁、平沙、晚角、北风等意象营造了悲凉的意境,“恨”字领起全篇。

B.颔联说淮河一带山地已经阻断金兵战尘,局势暂且和平稳定,流露出欣喜之情。

C.颈联“紫色蛙声“与“翠华龙衮”构成对比,字里行间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态度。

D.前两联写景,景中融情;后两联叙事、议论、抒情:

全诗语言浑厚沉郁,感慨良深。

18.尾联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17.B

18.①尾联是委婉的反语,意为:

也许只有我一个人在为国事哀伤(优虑),其实朝廷并没有失算。

②该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面对外敌侵略不思抵抗屈辱投降.昏庸无能之行径的痛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人民疾苦的忧虑。

青岛二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枻①沙棠②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伎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注】①枻,同“楫”,船桨。

②沙棠,一种名贵的树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四句,描绘了一个超世绝尘、自由美好的理想化世界,令人向往。

B.五、六句诗人自比海客,堪称仙人,借黄鹤之典,表达陶然忘机之情。

C.七、八句将屈原、楚王的两种典型人生做了鲜明的对比,语有警意。

D.九、十两句,表现了诗人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形象。

15.本诗最后两句,有人认为有消极之嫌,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题,9分)

14.B(3分)

15.(6分)①这两句诗是李白对于功名富贵的鄙薄,表达的是诗人淡泊清净的人格追求,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②功名富贵在诗中指的是楚王的“台榭”,而诗人推崇的是屈原的积极人生。

③诗人醉心于眼前的游乐,表达的是对现实失望后,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不是消极颓废。

(其它看法,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长沙市第一中学下学期高考模拟卷

(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②。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

问谁千里伴君行?

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注】①祐之:

指辛助,辛弃疾同族兄弟。

②裁冰:

比喻作诗构思新巧。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钟鼎”代指做官,“山林”代指归隐,在朝在野都是幻梦,就该宠辱不惊。

B.秋饮如同甘露之美酒,夜吟构思新巧的诗句,如此悠闲过一生,生活依然惬意。

C.下阕前两句写别后场景:

风雨之夜,兄弟二人挑灯夜话,对床不寐,手足情深。

D.下阕最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晓山的秀美青翠和秋水的清澈明净。

15.这首词虽然写的是送别,却没有传统送别诗词的哀伤之感,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6分)

14.C(“写别后场景”错。

“记取”表明此处为回忆往事。

15.①上阕劝慰祐之不要因仕途失意而哀伤,人生态度淡泊旷达:

看淡顺逆、荣辱,诗意人生。

②下阕前两句回忆兄弟夜谈的温馨冲淡了今日的离愁,感情真挚又不流于感伤。

③最后三句写明媚的山水美景将伴君前行,可以消解旅途的孤独寂寞。

(每个要点2分)

长郡中学下学期第一次模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郡斋①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②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注】①郡斋:

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

②理会:

通达事理。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燕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

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宴集逢雨,池阁清凉,风景如画,又因久病初愈,诗人欣喜轻松。

C.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

D.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出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对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

15.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

(6分)

14.D(“宠辱皆忘的态度”说法有误,“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分析错误。

15.相同之处:

都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都表达了白省愧疚之情。

(2分)不同之处:

韦诗正面描写与嘉宾的宴饮之乐,反衬未见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偏重于对自身责任的警醒;(2分)白诗直接刻画百姓困苦的生活,抒发对底层民众的哀悯,含蓄表达对统治阶层的指责,情感内蕴更为深刻。

(2分)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二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双声子·晚天萧索

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

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①暮霭初收。

夫差旧国②,香径没、徒有荒丘。

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

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③输范蠡扁舟。

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

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注】①牢落:

即寥落,稀疏零落貌。

②夫差旧国:

指吴王夫差的国都苏州。

③翻:

反而。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首先交代了东游的时间、地点。

傍晚的天空散发着萧索的凉意,词人感到自己如无根的飞蓬浪迹天涯,如今又驾舟东游。

B.三吴风景、姑苏亭台都笼罩在沉沉暮色之中,渲染了黯淡的气氛。

但鹿群自由自在呼朋唤友的画面,仍可让人感到此地的繁华。

C.下片追忆了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旧事,与上片虚实结合。

夫差虽有运筹帷幄之志,却最终亡国,反不如泛舟五湖的范蠡。

D.结句中写斜日里衰草连天,历史的长河中涌动着不尽的千古遗愁。

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起到了呼应前文,余韵不尽的作用。

15.柳永词的这首词一反其很多词作细腻委婉的风格,偏向于豪放,请结合具体内容对此进行分析鉴赏。

(6分)

14.B(上阕结句表现的是昔日的繁华景象早已灰飞烟灭的荒凉景象。

15.①所选题材重大。

②所选意象大气。

③所造意境苍凉,视野开阔。

④所抒情感率直慷慨。

⑤直抒胸臆。

(以上五点能答出任意三点,并能结合词句透彻明了分析,可得满分。

【参考译文】傍晚的江边,十分寂寞,我像折断了的蓬草,到处飘飞,如今兴致一来,又乘船向东游荡。

夜雾初散,三吴地区的风景历历在目,苏州一带的亭台楼榭稀疏零落,远不及以前漂亮。

这往昔属于夫差的国土,芳香馥郁的花径都湮没了,空自留下座座荒凉的小山岗。

繁华的景象已经看不见,只听见麋鹿呦呦地叫嚷。

怀想当年,夫差徒然运筹帷幄,不停指挥战斗,为的是称霸逞强。

江山似图画那样美丽,天空云涛滚,江中水波茫茫,但威风凛凛的他,还不如坐着小船远游的范蠡。

细细研读以前的历史,当时的风云、成败只能使人嗟叹神伤。

夕阳斜照着无边的野草。

就像那永不消逝的愁情,一片苍凉。

西安三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暑热思风

王令

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

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

岂随虎口令轻啸,愿助鸿毛绝远劳。

江海可怜无际岸,等闲假借作波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标题从暑热人笔,写遭受赤热之苦,希望清风为自己和天下人驱除暑热,寄情深远。

B.“放天高”一语双关,既写出风吹云散后天空的高阔,又喻示时运清平,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

C.颈联写风变化多端,既随虎口呼啸而生,也助鸿毛高飞远行,“虎口”与“鸿毛”形成鲜明对比。

D.尾联写江海的可爱就在无边无际,必须借助风的威力,才能兴起雄波巨澜,给人以深刻启迪。

15.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八次月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

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此词写于辛弃疾53岁(1192年),闲居11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