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专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545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交通运输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交通运输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交通运输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交通运输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专业.docx

《交通运输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专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通运输专业.docx

交通运输专业

交通运输专业

汽车维修工程方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课程编码:

1085301学时:

3周学分:

3学分

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

课程类别:

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设计

适用专业:

交通运输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次训练,并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培养学生具有汽车保修设备的初步设计能力。

设计能力是通过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体现出来的。

学生通过较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发动机液压吊车的设计,了解和掌握汽车保修设备的设计方法,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即能掌握设计要领,又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

2.通过设计使学生们对汽车保修设备以及所学过的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复习,并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综合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和效果。

3.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手册和参考资料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

根据所学过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金属材料、机械零件设计、汽车保修知识以及金属力学性能等课程,设计一台发动机小型液压吊车(给定最大举升高度、最大举升重量以及其它特殊的要求)。

1.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是存档文件,是设计的理论计算依据。

说明书的格式如下:

(1)统一稿纸,正规书写;

(2)竖订横写,每页右侧画一竖线,留出25mm空白,在此空白内标出该页中所计算的主要数据;

(3)附图要清晰注上必要的符号和文字说明,不得潦草;

2.说明书的内容及计算说明项目

封面;

(2)目录;(3)原始数据及资料;(4)对设计课题的分析;(5)液压吊车简图;(6)设计计算;(7)设计小结(设计特点及补充说明,鉴别比较分析,个人体会等);(8)参考文献。

3.设计图纸

(1)设备总图一张(0#),要求如下:

a.图面清晰,比例正确;b.尺寸及其标注方法正确;c.视图、剖视图完整正确;d.注出必要的技术条件。

零件图2张(1#)。

三、指导教师的职责

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在承担此课之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

1.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15~20名,至少应准备2个以上设计内容、要求明确题目;

2.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及可供选择的样图;

3.与学生一起进行方案论证,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

4.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

5.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

6.指导教师应坚守岗位,每天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

四、设计参考资料

1、付文范等主编,《汽车保修设备设计》,吉林林学院出版社,1993

2、杨黎明等主编,《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

 

制定人:

夏怀成

审核人:

李文平

批准人:

王连东

2005年5月

车辆工程专业

汽车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Automobileclassdesign

课程编码:

1003401学时:

3周学分:

3学分

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

课程类别:

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设计

适用专业:

车辆工程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次训练,并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1、进一步熟悉汽车设计理论教学内容;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任务:

1、确定中型客车悬架的主要参数;

2、确定中型客车悬架的结构;

3、计算悬架总成中主要零件的参数;

4、绘制悬架总成装配图。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

根据所学过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金属材料、机械零件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以及金属力学性能等课程,完成下述涉及内容:

1.学习汽车悬架设计的基本内容(2.5天)。

2.选择、确定中型客车悬架的主要参数(1天)。

3.确定中型客车悬架的结构(1天)。

4.计算悬架总成中主要零件的参数(4天)。

5.绘制悬架总成装配图、零部件图共计1张A0(3.5天)。

6.撰写设计说明书0.8万字(2天)。

7.答辩(1天)。

设计要求:

1.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是存档文件,是设计的理论计算依据。

说明书的格式如下:

(1)统一稿纸,正规书写;

(2)竖订横写,每页右侧画一竖线,留出25mm空白,在此空白内标出该页中所计算的主要数据;

(3)附图要清晰注上必要的符号和文字说明,不得潦草;

2.说明书的内容及计算说明项目

(1)封面;

(2)目录;(3)原始数据及资料;(4)对设计课题的分析;(5)液压吊车简图;(6)设计计算;(7)设计小结(设计特点及补充说明,鉴别比较分析,个人体会等);(8)参考文献。

3.设计图纸

1)装配总图一张(0#);2)零件图2张(1#)。

要求如下:

a.图面清晰,比例正确;b.尺寸及其标注方法正确;c.视图、剖视图完整正确;d.注出必要的技术条件。

4.选择一种悬架作为设计对象(前悬架或后悬架);尽可能考虑与原车零件的通用性;所选用的弹簧材料必须符合国标GB1222-84,并尽量用优选系列;所设计的板簧应符合JB523-85,JB4040-85。

三、指导教师的职责

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在承担此课之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

1.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15~20名,至少应准备2个以上设计内容、要求明确题目;

2.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及可供选择的样图;

3.与学生一起进行方案论证,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

4.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

5.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

6.指导教师应坚守岗位,每天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

四、设计参考资料

1刘惟信汽车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陈家瑞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3余志生汽车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4张洪欣主编汽车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5《汽车标准汇编》第3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制定人:

夏怀成

审核人:

李文平

批准人:

2005年5月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锅炉原理与设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CoursedesignofboilerPrinciple

课程编码:

学时:

1周学分:

1学分

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

课程类别:

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设计

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锅炉课程设计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锅炉原理与设备》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够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课程设计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而使理论知识得以进一步巩固、充实和提高;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和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和布置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制图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锅炉原理与设备》是一门涉及基础理论面较广,而专业实践性又较强的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相配合,而锅炉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全面地运用所学的锅炉原理知识核算或设计一台锅炉。

因此,它是《锅炉原理与设备》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

它对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锅炉课程设计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活动中是一个必须且重要的教学环节。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

1、对给定高压煤粉锅炉,确认该锅炉的运行条件与各主要运行参数;

2、确定该锅炉整体结构布置原理与汽水流程特点;

3、确定该锅炉炉膛及各主受热面与附加受热面的结构设计特点;

4、校核给定燃煤的元素分析数据并判别煤种;

5、核实锅炉校核热力计算必须的原始数据;

6、进行额定负荷下燃用给定燃料的锅炉的校核热力计算;

7、绘制锅炉的总图;

8、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要求

1.锅炉热力计算要以教材和热力计算标准为依据,并采用国际单位制。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阐述锅炉热力计算主要依据和基本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

说明书的计算依据和计算公式文字要简练、清楚,计算过程字迹要工整、逐页编号。

说明书中的图表要列名,并按照先后次序统一编号。

2.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有以下几部分:

(1)给定的设计任务;

(2)锅炉的设计参数及受热面形式;

(3)空气、烟气的容积及温-焓计算;

(4)锅炉热平衡计算;

(5)炉膛传热及各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

(6)锅炉总体热平衡校核;

(7)锅炉总图示意图和过热蒸汽流程图;

(8)各主要受热面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3.锅炉总图(纵剖视图)要以AutoCAD为绘图工具,用绘图机输出1号图纸。

要求绘制的图纸图面清洁,图中各项内容符合制图要求,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三、指导教师的职责

课程实际的指导教师必须由具体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在承担此课之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

1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15~20名,至少应准备8个以上设计内容、要求明确题目;

2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及可供选择的样图;

3与学生一起进行方案论证,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

4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

5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

6指导教师应坚守岗位,每天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

四、设计参考资料

1、冯俊凯等编,《锅炉原理与计算》,科学出版社,1998

2、张梦珠主编,《工业锅炉原理与设计》,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3、南京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编,《电厂锅炉原理》,电力电业出版社,1980

制定人:

李徐佳

审核人:

高殿奎

批准人:

王连东

2005年5月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CoursedesignofboilerPrinciple

课程编码:

学时:

2周学分:

2学分

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

课程类别:

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设计

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制冷原理与技术》本课程设计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制冷工程方向)的本科生主要的专业实践环节,用于提高学生对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所涉及的空调制冷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空调制冷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

目前,我国空调设计中的最常见系统形式有全空气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根据这一情况,结合学时数的要求,对一定空间房间的空调及冷源设计作为设计题目。

通过设计,可以基本掌握全空气空调系统设计步骤、内容和方法。

1.空调设计计算要以教材和热力计算标准为依据,并采用国际单位制。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阐述空调制冷量计算和选型的主要依据(夏、冬两季冷、热、湿负荷计算)和基本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送风状态、送风量,新风量及换气次数)。

说明书的计算依据和计算公式文字要简练、清楚,计算过程字迹要工整、逐页编号。

说明书中的图表要列名,并按照先后次序统一编号。

2.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有以下几部分:

(1)给定的设计任务;

(2)空调的设计参数及选型;

(3)空气处理设计计算参数及选型;

(4)空调机房布置方案。

3.计算机绘图空调机房平、剖面图并输出1号图纸。

要求绘制的图纸图面清洁,图中各项内容符合制图要求,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4.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设计说明书是为电子输出文件,格式应统一规范,附图要清晰注上必要的符号和文字说明,不得潦草;说明书的内容包括:

封面;目录;原始数据及资料;(对设计课题的分析;设计简图;设计计算;设计小结(设计特点及补充说明,鉴别比较分析,个人体会等);参考文献。

三、指导教师的职责

课程实际的指导教师必须由具体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在承担此课之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

1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10~15名,应准备8个设计内容、明确题目;

2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3与学生一起进行方案论证,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

4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

5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

6指导教师应坚守岗位,每天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

四、考核方式

课程设计的成绩根据平时的出勤情况、进度和说明书的撰写水平、图纸的表达水平以及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分。

五、设计参考资料

1、《空调制冷课程设计指导书》

2、《供热通风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

3、《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吴业正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定人:

于敏之

审核人:

高殿奎

批准人:

王连东

2005年5月

石油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CurriculumDesignofPetroleumEngineering

课程编码:

学时:

5周学分:

5学分

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

课程类别:

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设计

适用专业:

石油工程专业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课程。

是对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必要教学环节之一。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工程设计书的内容和形式、掌握进行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地质条件等基础资料,利用所学理论完成工程设计书的设计和制定。

2、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及工程规划、施工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3、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等方面的工程设计任务。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

根据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设计书的内容、形式和要求,依据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应用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设计项目的设计原理、方法及设计过程完成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

钻井工程设计

基本要求:

收集基础资料并独立完成当前井的工程设计。

主要完成以下内容:

1、井身结构

包括:

套管下入深度层次尺寸配套及钻柱强度。

2、钻具组合设计

钻具组合设计包括:

钻具组合结构设计、钻柱设计,设计计算。

3、钻井液设计

钻井液体系、性能设计。

4、套管强度及套管柱设计

5、水力参数设计

依据喷射钻井理论,对水力参数,钻头喷嘴等进行优选设计计算。

6、固井设计

水泥浆设计、注水泥设计。

7、钻井施工要求

8、钻井施工进度计划

第二部分:

采油工程设计

基本要求:

应用抽油井系统设计方法,在给定基础数据情况下,计算出油井流入动态、井温分布,确定出原油粘温关系、井底流压和下泵深度,从而进一步选择抽油泵、抽油杆及组合、抽油机等抽油设备,通过上机完成抽油井整个系统的设计。

设计内容:

1、收集基础数据

(1)基础生产数据的选取;

(2)原油粘温关系数据的选取;

(3)抽油机机型参数的选取;

(4)抽油杆参数的选取。

2、油井温度分布计算

利用井筒建立能量平衡方程式,确定出井温分布规律,计算出对应于任一深度下油井温度值。

3、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出原油粘温关系相关式

利用现场实测粘温关系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出原油粘温关系相关式,以便于上机运算。

4、确定井底流压

(1)确定油井流入动态;

(2)根据设计排量确定井底流压。

5、确定出该井的合理下泵深度

(1)确定泵排出口压力;

(2)确定下泵高度及下泵深度。

6、确定合适的冲程、冲次

(1)初选抽油机;

(2)根据油井条件确定合适的冲程、冲次。

7、确定抽油杆直径及其组合。

8、计算出悬点的最大和最小载荷。

9、选择合适的减速箱和电动机

(1)校核抽油机悬点载荷;

(2)校核减速箱扭矩,选择减速箱;

(3)计算电机功率。

10、编制计算机运算程序,调试通过并运算得出结果。

第三部分:

油藏工程设计

基本要求:

以油田行列注水井网或五点法、七点法面积注水井网为例,结合油田实际生产资料,进行生产井分层开发指标计算,确定出油水井的合理工作制度。

设计内容如下:

1、收集设计所需要的动静态数据资料

2、对实际的注采井组单元地质模型进行简化,建立起能够按概算法进行分层指标计算的数学模型

3、推导出生产井分层开发指标计算公式,主要包括:

(1)层段见水前无因次产液量与无因次时间关系式;

(2)层段见水后无因次产液量、含水率与无因次时间关系式。

4、对各解析表达式进行数值离散化,使其变成能进行数值微分或数值积分的表达式

5、计算机程序总体设计,主要包括:

(1)良好的人机界面;

(2)程序功能模块化;

(3)计算结果图表化;

6、计算机程序框图设计;

7、编制计算机程序

8、应用环空找水资料和其它动态资料拟合层段实际厚度和渗透率

9、目前油水井工作制度下,分层开发指标的计算,主要包括:

(1)各开发阶段小层产液量;

(2)各开发阶段小层含水率;

10、油水井不同工作制度下,分层开发指标的预测,结合油田实际资料进行动态分析,确定出水井合理的分层,水井和油井合理的流压

11、编写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注:

每个学生可在钻井、采油、油藏工程三个设计中选其二进行设计。

三、指导教师的职责

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在承担此课之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

1、讲授

(1)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设计书的内容、形式和要求;

(2)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基础资料的提取方法;(3)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设计项目的设计原理、方法及设计过程。

2、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3、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

4、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

5、指导教师应坚守岗位,每天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

四、设计参考资料

《石油工程设计基础》,王常斌、雒贵名、贺凤云,大庆石油学院。

 

制定人:

李敬元

审核人:

邵先杰

批准人:

王连东

2005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