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手工粘贴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6009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手工粘贴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班手工粘贴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班手工粘贴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班手工粘贴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班手工粘贴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手工粘贴教案.docx

《小班手工粘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手工粘贴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手工粘贴教案.docx

小班手工粘贴教案

小班手工粘贴教案

【篇一:

小班美工活动撕纸贴画教案】

小班美工活动撕纸贴画教案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处理着没完没了的“废品”,这其中就包括许多的废纸,如果我们能教导学生很好地利用这些废纸,创作出一件件艺术品来,这将是一件利人益己的乐事。

这样做,既可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又可以体验到一种乐趣无穷的创造过程。

彩纸撕贴画是利用废旧挂历、彩色画报、广告纸等具有自然原色的纸张做为创作材料,用手直接撕成小块后,拼贴制成各种有趣的形象的一种创作画,由于纸的质地不同,撕过后的轮廓形状自然、质朴,形成不规则的边线。

其操作方法简单、画面装饰性强,因此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

第一,根据纸张的质感拼贴。

每一个材料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质感,因为废纸厚薄不一,各具特色。

第二,表现的内容可以先用铅笔起草稿,再把选定的纸材在画面上排列满意后进行拼贴;也可直接粘贴,这样随意性更强,画面处理存在偶然性,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适当辅导构图即可。

第三,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拼贴,可以互相重叠,也可以露出部分底色,有时在拼贴过程中会留下一些空白点,不要刻意把它补满,这样能增加画面的节奏感;可以贴平实些,也可以凹凸不平,产生一种厚重感;还可以充分利用撕纸边缘的裂色产生的肌理来作为特殊的底色,如石路,墙壁等。

第四,注意色彩的对比关系,(如冷暖、明暗、面积大小及鲜明和灰暗的对比)训练儿童对色彩的运用及动手能力,教师适当辅导构图及大致的色彩关系即可。

如:

冷色的海底水色和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暖色的鱼相互映衬;大面积蓝色的天空和红色的小花圃之间产生的强烈反差;深色的夜空中闪现的明亮小星星等。

总之,在创作过程中,应注意整体的形象及色彩布局,不要细碎零乱。

把握住了这些重点,再充分发挥想象力就能较好地表现出彩纸撕贴画的魅力。

在这里我们所要传达给学生的设计理念是:

一个完整的碗要变成另一件漂亮的东西,请砸……

2.重点、难点。

重点:

能充分利用纸材的特性采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设计一幅有趣的撕贴画并表现出色彩对比鲜明,形象生动饱满的画面。

难点:

1.在这节课中,最难处理的是色彩,在拼贴时,尽量注意大块的颜色统一,在块面和块面的交接处颜色对比要强烈些,不然很容易“花”。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利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广告纸、彩色报纸等材料撕贴出一幅有趣的画。

2.通过思考、比较、想象和讨论,使学生感知绘画和撕贴画的画面效果的不同。

在设计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欣赏比较中提高学生审美趣味,在拼贴中了解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合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

3.通过和同学合作一起收集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增进合作意识、集体意识,体验成功感。

并且在作业过程中养成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固体胶),收集废旧彩色报纸、广告彩纸、白纸、垃圾袋。

(教师)课件、范作、水彩画(或其他绘画形式的作品)、撕贴画、彩色报纸、广告彩纸、白纸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作品:

点彩派画家的代表作品、学生作品(蜡笔水彩或水粉风景)、《海神头像》(马赛克拼贴画)、剪纸作品(或撕纸作品)、《京剧脸谱》(彩纸撕贴画)。

谈话:

你觉得这些作品和绘画作品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提示:

在这里欣赏比较的作品数量和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撕纸拼贴画的独特魅力)。

(2)讨论交流:

①仔细观察这几幅作品在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③你更喜欢哪幅画?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我的发现”。

(3)学生汇报。

(汇报中说说哪一幅画是用撕开的彩纸拼贴出来的。

揭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用彩纸来制作一幅美丽的“撕纸拼贴画”。

2.传授方法,师生互动。

(1)撕:

“你们以前用纸撕过图形吗?

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纸撕开的?

边撕边示范边讲解:

①先把纸张撕成小块面;②双手捏住纸片,右手的拇指、中指紧捏线痕,左手拇指指甲配合食指,按纸的走向,自然地转动右手所捏的纸面,双手密切配合。

(2)拼:

请学生把撕开的彩色纸片展示在投影仪上。

纸片的形状各种各样,你们想一想它们像什么?

(3)贴:

教师参和到活动中和几个学生一起来合作表现“接力贴画游戏”,创作出一幅简单的作品,以此演示“撕”和“贴”的整个过程。

(提示:

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练习中,建议把纸片撕得稍大些。

鼓励学生大胆随意撕纸,认知撕纸的多种方式,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撕贴的步骤,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小组合作,表现创意。

出示课件,提供集体创作的建议:

(1)讨论表现的内容主题和表现方法。

(2)分工合作,组织随意撕纸活动。

(四人小组合作进行。

(3)根据撕下来的纸片进行拼图,然后粘贴在底版纸上,组成一幅有趣的画面。

教师提示:

撕贴时将要撕的图形在纸上摆一摆,然后粘贴成画。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

在练习中提醒学生撕纸的方法和粘贴的技巧,注意色彩搭配恰当,才有很强的表现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4.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1)每一组把贴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自评、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

①作品表现色块的大小、色彩搭配是否恰当;②作品表现的内容是否有创意,和众不同;③作品表现的工艺技巧性和撕的韵味是否统一等。

5.小结谈话,课后拓展。

教师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会了用手撕出各种形状的纸片,并且粘贴成画,使小纸片变成我们熟悉的形象。

今后我们要更加关心身边事物的色彩、形状,展开我们丰富的联想,收集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画面。

学生课外的经验积累:

寻找马赛克拼贴画、剪贴画和点彩画,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废旧胶水(固体胶)、废旧彩色报纸、广告彩纸、白纸、垃圾袋。

(教师)课件、范作、剪贴画和点彩画、撕贴画、彩色报纸、广告彩纸、白纸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比较,启发谈话。

(1)出示剪纸拼贴画、撕纸拼贴画。

谈话:

①这两幅画漂亮吗?

②是用同样方法完成的吗?

(2)比较分析:

①这两幅画在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③哪幅画更富有童趣?

2.结合教材,激发创意。

【篇二:

小班创意手工教案1.doc】

手工:

有趣的色彩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制作彩色项链,训练幼儿对色彩的视觉敏感度

2、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自由地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并能较清晰地分辨出明显特征的红、黄、蓝、绿等几种颜色

3、在游戏活动中轻松地学习粘贴纸条的技能方法,激发幼儿动手的乐趣,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故事背景一个

2、作品范例一个

3、各种彩色纸条若干

4、固体胶或浆糊

三、活动过程:

1、讲故事引出主题

(展示作品范例)

——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串美丽的项链,你们想知道这串项链是谁的吗?

那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有关项链的小故事

(提出问题)

——故事还没有讲完,好心的小鸭要是挨批评了多可怜呀,我们想一个办法来帮助它吧!

2、教师引入活动

(再次展示作品范例)

——要不我们一起来帮助小鸭,帮它做一串美丽的项链吧

(介绍所要用的材料、重点观察不同的颜色)

——小朋友看这些彩色的是什么呀?

有哪些颜色你都认识呢?

——还有什么呢!

(教师操作,幼儿观察整个制作过程)

3、幼儿进行独立操作

——请选择你喜欢的彩色纸条,然后我们一起来制作吧

4、评价结束活动

——让我们戴上我们漂亮的项链展示给我们的小朋友吧

1

手工教案:

巧玩三角形

一、活动目标:

1、游戏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造性折叠。

2、发展幼儿手肌肉群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三角形色纸、图画纸、水彩笔。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三角形纸,启发幼儿“变魔术”:

——把三角形的底边往上折一下,可以变成什么?

(帽子、船?

?

——把三角形旁边两角向下折,这象什么?

(小狗、小猪、娃娃的脸?

?

2、幼儿就在选择、创造折法,然后进行添画,将作品贴在画纸上。

3、手工作品欣赏。

2

泥工教案——圆圆的汤圆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团的技能来塑造汤圆。

2、通过情境化的泥塑环境让幼儿对泥工活动感兴趣。

二、活动准备:

各色面泥、盘子

三、活动过程:

1、魔术魔术变变变

教师出示面泥,告诉幼儿:

“今天,我们要变魔术,一起来念口诀:

魔术魔术变变变!

”教师手藏身后,团出汤圆。

激发幼儿一试身手的兴趣。

2、幼儿学习团汤圆

——幼儿自主“变”汤圆。

——老师会变出汤圆,你们想变魔术吗?

我们一人拿一块彩色面泥,自己变变,看谁能变出汤圆。

3、教师教幼儿团汤圆

团汤圆是有秘诀的——

——从面泥妈妈身上分出一个面泥娃娃

——边唱歌谣边团:

“手心转呀转,团团团汤圆,我团的汤圆圆又圆,你团的汤圆圆不圆?

——幼儿基本完成,大声回答:

“圆!

”由此体验团成汤圆带来的成功体验

4、幼儿练习团汤圆

——教师边引导幼儿唱儿歌,边指导幼儿正确的团圆方法。

——提醒幼儿团好一个汤圆就放到盘子里,比比谁团得多,团得圆

四、送汤圆去展览

幼儿将一盘盘汤圆送到邻居班,请他们参观,欣赏。

最后将汤圆送到娃娃家。

3

手工折纸:

小船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拉折的技能,平整地折叠。

2、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地完成作品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张、浆糊、以及画有海水的背景图上贴着折好的船只。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赏范图,说说图意,激发幼儿参和活动的兴趣。

2、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观察。

3、师示范讲解并演示。

——师重点讲解例1的第5、6步骤-----拉开折;例2的第2步骤----向外拉折的方法。

4、幼儿动手折叠。

师巡回指导。

——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再折出其它的船只,比如炮船、帆船等;同时指导能力弱的幼儿解决难点-----拉出部分。

5、让幼儿将折好的船只粘贴在背景图上,互相观赏。

4

手工教案:

制作糖葫芦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泥工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2、积极参和操作活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

二、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橡皮泥、小棒若干根、一串糖葫芦(实物)

2、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

出示一串糖葫芦“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糖葫芦)“小朋友吃过糖葫芦吗?

好吃吗?

”“娃娃也想吃糖葫芦,我们来给它们做糖葫芦吧!

我们一起来做糖葫芦。

2、老师示范做糖葫芦。

掰一块橡皮泥放在手心然后两手合起来搓成小圆,放在桌子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搓几个小圆,然后用小棒串起来,变成糖葫芦状。

糖葫芦就做好了。

(目标1)

3、交代要求,开始操作。

(目标2)

——在操作时,提醒用正确的方法。

——做好一串糖葫芦后,还可以再做另一串糖葫芦,比比谁做得又多又好。

4、展示糖葫芦

——“比比谁的小手最能干,包得又多又好看。

”表扬那些在活动中认真的小朋友。

四、活动延伸:

将糖葫芦送到娃娃家去,给娃娃吃。

5

【篇三:

小班美工区活动教案:

有趣的纸绳贴画】

价值取向:

1、学习在画好的轮廓内涂上浆糊,再用纸绳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地绕出物体形象。

2、激发对纸绳贴画的兴趣,发展手指肌肉的灵活性。

3、能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创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材料设计:

各种颜色的纸绳由老师带领幼儿搓好。

纸、水彩笔。

剪刀、浆糊、抹布。

玩法提示:

1、在纸上画出轮廓线,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在轮廓线内涂上浆糊,拿一根彩色纸绳边绕边用手轻轻按压,使纸绳在纸上贴牢。

3、幼儿可以自己创作图案,用不同颜色的纸绳绕贴组成美丽的图画。

指导要点:

提醒幼儿纸绳绕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内向外绕贴,一种是由外向内绕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