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983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微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微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微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微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微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试卷参考答案(A卷)

专业级班姓名学号

题号

总分

满分

20

15

10

20

35

100

得分

评阅人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细菌的基本形态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细菌的测量单位为微米;观察细菌形态常采用的染色为革兰染色;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葡萄)球微生物,它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有肽聚糖和磷壁酸;大肠埃希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脂蛋白、脂质双层(外膜)和脂质双层(外膜)。

2.噬菌体是寄生于微生物(细菌)中的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其繁殖方式是复制,包括以下步骤:

吸附、穿入(侵入)、生物合成和组装与释放。

3.微生物的命名采用生物学的(林奈)拉丁双方法法,一个物种的学名由属名名和种名名组成,属名写在前,且第一个字母大写,表示微生物的主要特征,种名写在后,表示的是微生物的次要特征。

4.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酵母菌等细胞个体计数常见方法包括:

培养平板计数法、膜过滤培养法和显微镜直接记数法。

5.生物氧化的形式包括:

与氧结合、脱氢(脱电子);其氧化过程包括脱氧、递氢和受氢(受电子);生物氧化的主要功能是产生ATP、还原力和(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D

C

D

A

C

A

B

B

D

A

A

D

C

1、新生儿出生后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是

A.IgGB.IgEC.IgMD.IgD

2.有关补体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补体活化后与抗原决定簇结合

B.补体与抗体的Fab片段结合

C.补体在血清中的含量不因免疫而增加

D.补体是血清中一组不耐热的球蛋白,常以活性状态存在于血清中

3.抗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其特异性取决于:

A.抗原的异物性B.抗原的分子量大小

C.抗原的化学本质D.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

4.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

A.食物中毒B.细菌性痢疾

C.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症D.过敏反应

5.关于脾脏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B.T/B淋巴细胞定居场所

C.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主要场所D.中枢免疫器官

6.消毒灭菌一般应控制在微生物生长的哪一时期?

A.延迟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

7.能够逆浓度梯度进行物质运输的方式为

A.简单扩散和促进扩散B.促进扩散和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D.促进扩散和基团转位

8.要从土壤中筛选产生抗生素的放线菌,应选择哪种土壤?

A.含水量低,有机质丰富,中性微偏碱的土壤

B.含水量低,有机质丰富,偏酸性的土壤。

C.含水量高,有机质丰富,中性微偏碱的水体。

D.含水量高,有机质丰富,偏酸性的水体。

9.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ferrooxidans)要在何种环境下生活?

A.碱性B.酸性

C.中性偏碱性D.中性

10.某人被破伤风杆菌感染后,可在24小时内注射:

A.破伤风外毒素B.破伤风抗毒素

C.破伤风类毒素D.抗生素

11下列哪些物质属于次级代谢产物?

a)蛋白质;b)核酸;c)抗生素;d)毒素;e)单糖;f)无机盐;g)激素

A.a)b)e)B.b)d)g)

C.e)f)c)D.c)d)g)

12.关于G+菌和G-菌的细胞壁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G+菌和G-菌的细胞壁的共有成分为肽聚糖

B.G+菌和G-菌的肽聚糖结构相同

C.G+菌比G-菌的细胞壁的脂类含量多

D.G+菌比G-菌的细胞壁薄

13.关于细菌芽胞抗热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芽胞中含水量少B.芽胞的皮层中含有DPA

C.芽胞壁分多层且致密D.芽胞中含有抗热酶

14.下面哪位科学家第一个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微生物的存在?

A.俄国人伊凡诺夫斯基IvanovskyB.德国人柯赫(RobertKoch)

C.法国人巴斯德(LouisPasteur)

D.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

15.向大肠埃希菌的培养液中,加入溶菌酶和EDTA,可得到下面哪种结构;

A.原生质体B.L-型细菌C.球形体D.枝原体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1、细胞壁、细胞膜、芽孢、荚膜都是细菌生活必不可少的结构,荚膜在微生物处于不良营养状态下,也可充当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2.半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但不能单独与抗体结合。

3.细菌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由30S小亚基和50S大亚基组成。

4.酵母菌的无性繁殖为芽殖和裂殖,有性孢子为子囊孢子。

5.链霉菌一般具有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属于单细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6.将少量细菌接种到新鲜肉汤培养基后,在开始一段时间内菌数不立即增加,或增加很少,生长速度接近于零,也称延迟期。

延迟期的主要特点为细菌数目基本不增加,细菌内代谢活动趋于零。

7.硝酸盐还原细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在无氧但环境中存在硝酸盐时进行厌氧呼吸,但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

8.在恒化连续培养中,必须提供过量的必需营养物,可以得到维持最高生长速率的菌体。

9.霉菌的有性孢子有孢囊孢子、分生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

10.某些复杂的病毒也可以同时具有DNA和RNA。

四、概念题(每题2分,共20分)

1、微生物

广泛存在与自然界,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一类微小生物的统称。

评分标准:

每处划线部分0.5分。

2、fermentation

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评分标准:

每处划线部分0.5分。

3、糖被

某些细菌在生活过程中,能够向细胞壁外分泌一层疏松,透明的粘液状物质。

评分标准:

每处划线部分0.5分。

4、化能异养型

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有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量,生长所需的碳源主要是一些有机化合物。

评分标准:

每处划线部分0.5分。

5、activetransport

在物质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营养物质的一种运输营养物质方式。

评分标准:

每处划线部分1分。

6、同步培养

使群体中的细胞,尽可能处于同样的细胞生长和分裂周期的培养方法。

评分标准:

每处划线部分1分。

7、TD-Ag

胸腺依赖性抗原。

(1分)

在抗体的产生过程中,需要T(或TH)的帮助。

评分标准:

每处划线部分0.5分。

8、裂解量

每个受染细胞所产生的子代病毒颗粒的平均数目,即等于稳定期病毒效价与潜伏期病毒效价之比。

评分标准:

每处划线部分1分。

9、调理作用

补体和抗体有增强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能力,称之为调理作用。

评分标准:

每处划线部分0.5分。

10、antibody

抗体

由抗原刺激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并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评分标准:

每处划线部分0.5分。

五、问答题(共35分)

1、图示IgG的基本结构,表示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8分)

评分标准:

两端(N端,C端)、两区(V端,C端)、两链(H链,L链),二硫键,铰链区,每划线处0.5分。

抗体生物学作用:

评分标准:

每划线处0.5分

1识别并结合特异性抗原

2激活补体

3结合细胞

2.地衣能在十分贫瘠的环境中生存。

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用你学习过的有关

微生物生态学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6分)

共生关系

生理上共生:

共生菌从基质中吸收水分和无机养料,共生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结构上共生:

形成有固定形态的叶状结构,真菌无规则的缠绕藻类细胞。

评分标准:

共生关系(2分)

生理共生(2分)每划线处1分

结构共生(2分)每划线处1分

3.论述微生物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对此类污染该如何防治?

(7分)

水体大量的有机物或无机物→水的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大量生长,产生大量有机物→引起异氧微生物大量生长,氧化有机物,耗氧→引起厌氧菌生长代谢,分解含硫化合物产生H2S→引起水体变味、鱼类死亡。

防治:

加强环保,减少污染物排放。

评分标准:

每划线处1分

 

4.吞噬细胞是如何消除感染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的?

简述吞噬作用的可能结果(6分)。

病原体→吞噬细胞→吞噬体→与溶酶体结合为吞噬溶酶体→水解酶杀死病原微生物

结果:

1完全吞噬,2不完全吞噬。

评分标准:

每划线处1分

 

5.热力灭菌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简述灭菌原理、所用仪器名称、灭菌条件、灭菌适用范围、使用注意事项等(8分)。

评分标准

最常用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1分)

原理:

高温:

DNA变性、蛋白质变形、膜结构破坏。

(3分)每划线1分

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锅(1分)

灭菌条件:

常规:

121.3℃,15-20min(1分)

特殊:

113(115℃),20-30min每划线0.5分

使用范围:

耐热物品(1分)

注意事项:

排净冷空气(1分)

不要过于拥挤每划线0.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