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结构化面试真题解析.docx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结构化面试真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结构化面试真题解析.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结构化面试真题解析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或者适合做老师?
就客观而言,适合做老师的人必须具备专业知识,除了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知识。
主观上看,适合做老师的人应该有良好的人格特征,热爱教育事业,能够无私奉献。
具体来说,可以做老师的人应当具有以下素养:
首先,要独立。
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性格是独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
在处理任何问题时,都需要教师独立地做出决定,胸有成竹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惊慌失措,更不能置之不理,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要有独立的性格特征。
其次,要热情开朗。
教育以人为对象,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热忱待人的心。
教师只有热情开朗,朝气蓬勃,在教育工作中才能善与人处,与人为善,才能如春风一般给人以温暖和关怀,进而热爱学生;反之,教师如果是悲观,甚至抑郁的性格,对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学生就会疏远他,在师生之间就会筑起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
再次,要耐心细致、沉着冷静。
塑造人的灵魂是一项极其艰苦细致的工作,具备耐心细致、沉着冷静特质的教师才能担当此任,才能诲人不倦,才能以坚韧的毅力和反复细致的工作态度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
最后,要诚实正直、温和宽厚。
只有教师以诚待人,将心比心,才能换来学生的信任,学生的认可。
诚,是爱生的基础,是奉献的核心,学生“不恨寡而恨不公”,公平地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包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包容学生的错误,给与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是教师必备的修养。
有个名校在录取学生的时候要求学生一定要孝顺父母,如果学生达不到要求就不予录取,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孝敬父母”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
某名校把“孝敬父母”作为招生录取的首要条件于国家、于学校、于家庭都有其积极意义:
第一,就国家而言,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道德日益滑坡的今天,此举倡导道德是个人及社会发展的基石,有利于社会道德良好风气的形成;
第二,就学校而言,该规定表明了该校更加注重对考生人格品质的考察而非冰冷的分数考察,也是打破唯分数论的一种方式,是建立对考生的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的有益尝试。
第三,就家庭而言,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全家都以孩子为中心,以至于一些独生子女对父母一味索取,较少为父母着想。
而该校这一规定是一个很好的倡议,告诉孩子们孝顺父母才是学生最应该具备的品格。
但是,如何为孝敬父母制定一个可量化的标准以便于学校去考核很困难。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去量化和标准化的。
如孝顺。
即便可以量化,孝顺与否也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而且只有双方才深知其味。
即便校方会到学生家中进行实地调查,父母未必会因坦承子女的不孝顺而让孩子失去上名校的机会。
虽然孝敬父母如何作为评价标准纳入评价体系,在操作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但是,此规定在弘扬孝道方面已然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的社会作用,名校在提升社会道德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有一天上QQ发现你班的QQ群里同学们议论你,说你教的不好,不喜欢你,你怎么办?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大爆炸时代已悄然来临,作为老师,应与时俱进,也应明白老师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因此我会认真谨慎处理此事。
首先,查找原因。
我会暗自找到班级干部分别了解情况,询问最近学习、生活情况,并请其对老师授课等方面给与客观的评价与建议。
其次,积极处理。
通过了解的情况,我会积极应对:
如果是由于自身授课枯燥、单调,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我会在以后的授课中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说、听、动的形式寓教于乐,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更为重要;如果是由于我要求过于严格、学生不易亲近,那么我会在以后的授课中宽严相济,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优秀老师;如果是由于自己只顾教学,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接受程度,那么我会在以后的授课中多与学生交流、探讨,适当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最后,定期交流。
为了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及学习的动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达到教与学的有效统一,我会专门设立“学生建言小金库”,并让班长作为小管理员,及时把大家的意见汇总,定期提交给老师,便于老师自身提升。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空闲时间与学生进行QQ在线交流与答疑,从而有效避免学生的抱怨。
总之,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作为老师,要兼顾学生不同的感受,做到“因材施教”,成为学生喜欢的优秀老师。
如果你是新来的班主任,你所在的班级第一次开家长会,你会做哪些准备?
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之间就学生的学习、思想等方面进行交流的一次机会,开好家长会,对老师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并因材施教开展教学工作,对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并及时给老师以配合等方面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且我又是新班主任,对学生还不够了解,和家长更是不熟悉,因此,我会积极准备,认真开好这次家长会。
首先,我会通过平时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情况、思想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做一下梳理,并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和整体表现进行总结,以便于向家长反映情况。
同时,也要准备好需要向家长咨询的问题,询问一些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和一贯的性格等,以便对学生有更充分的了解。
其次,我会在开家长会之前,先组织开好一次班会,倾听同学们的心声,问问他们对家庭、对父母有哪些方面的要求和希望改变的地方。
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以便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能够将孩子的一些不敢或不方便直接跟家长说的心愿和要求告知家长,使得孩子有一个更加和谐的家庭环境。
最后,还要把本学期的培养计划和孩子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告知家长,便于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孩子在家的教育工作。
管理班级要赏罚分明。
请问你认为赏是什么,罚是什么?
赏罚是激发、调动学生内在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要使学生的行为长久,教师的要求必须要内化为学生的内部动机。
因此,我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合理、有效地运用赏与罚的手段,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班效果。
我认为“赏”,就是一定要给予有功之人;“罚”,就是一定要给予主观上有过之人,不能随心所欲。
“赏”分为物质与精神两方面。
物质奖励是直观的,效果直接,学生拿在手里,心里是满足的。
但比物质奖励更有价值的当是精神奖励。
它的前提是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树立起来,物质的作用是一时的,而精神信念的作用是长久的。
所以班主任对学生长期而有效的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前提。
“罚”主要用于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之所以会犯错误,就是因为思想上有偏差,认识上还未达到高层次,纯“理”的说教往往还难以让他受到触动,这时辅以身体的处罚就很有必要了。
对于身体的处罚,最有效、最可靠的做法就是对犯错的学生罚站。
但这里有个前提和度的把握。
前提是:
第一,该生确实有错;第二,该生屡犯此错;第三,该生错而态度不好。
度的把握是:
第一,该生身体健康、四肢健全,无疾病;第二,该生当天无身体不适症状;第三,罚站时间一次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内为宜;第四,罚站时未剥夺该生听课的权利;第五,罚站后学生身体无不良反应。
因此,我认为无论是赏还是罚,把握赏罚所需注意的内容,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效果才会更好。
李老师对于上课不听课的同学有两个绝招,第一是让他们起来回答问题,第二是让他们站起来听一节课,对此你怎么看?
李老师对于上课不听讲的同学进行惩罚是不妥当的。
此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易激起学生的反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维护,更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
因此,我认为想要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完善授课水平、提高课堂驾驭能力,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才能使课堂生动有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是保证学习气氛轻松、和谐的前提。
平时注意一言一行都关心爱护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民主,创造轻松的环境,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其次,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
备课时熟练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并能够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真正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
最后,教师的注意力除投放在讲课的思路之外,更多的应放在学生身上,这样意味着对学生的了解、重视和关爱。
同时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不断调整自己的语速、节奏和知识点,使知识的传授紧紧围绕学生的感受。
总之,上一堂课容易,上一堂学生喜欢的课很难。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勇于探索和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收获无限的知识。
你是如何理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句话的?
此话出自《论语·述而》,讲述的是孔子的启发教育之道。
“不愤不启”,强调教育要掌握时机;“不悱不发”,强调教育要因势利导;“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则强调教育要循序渐进。
启发式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与当今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脉相承,可以更好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
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时刻做到把握适当时机、因势利导,且循序渐进。
例如在语文《归园田居》的教学中,我们应在导入阶段,通过陶渊明的其他诗歌,给学生营造一种闲适恬淡的氛围;抓住这一时机,将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在诗歌的学习中,通过对诗歌的解读,由浅入深进行解读,引出“陶渊明真的喜欢隐居的生活吗”此类探究性的问题;在探究性问题的解决后,进而将高一课本学过的《归去来兮辞》与《归园田居》进行比较鉴赏,得出陶诗的艺术特色。
当然,如果在引导到最后探究性问题的解决时,需要老师在课前给予学生预习的准备,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应有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深化拓展。
因此,要上好一堂课,教师不仅要备课充分,更应结合新课标,把科学的教法运用到教学中,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校领导要求你组织一个全校范围的英语角活动,请问你如何组织?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英语听说的能力,特意组织了这次全校范围内的英语角的活动,校领导把这次工作交给我,我会尽心尽力,争取把这次工作做好。
我会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我的工作:
首先,我会召集学生会的干部和委员,就英语角的活动集思广益,听取大家的意见,拟定合理的方案,确定英语角的时间和地点等。
鉴于大家白天都有课,我们英语角的活动安排在晚间,为了能让活动效果更明显,我们决定让英语角的活动进行一个月。
地点选择在广场上,阅读材料是第一周时政要闻的英文版,第二周是英文文学,第三周是时尚英文,第四周选择各自最喜欢的英文进行阅读。
方案确定后,我们由学生会的委员负责通知每个院系的班长,并进行责任划分。
其次,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我们本着自愿的原则,对前来参加活动的同学进行安排,十个人一个小组,进行短文的阅读,阅读完成之后进行交流,交流必须也要是英文。
学生会干部负责现场秩序的维护。
最后,在活动结束后,我们会将参与的同学集中起来举办一次《难忘的英语角》征文比赛,让大家说说这一个月参与的心得,结合一个月内的表现选出参与度高感想写的深刻的同学,进行一定的奖励,在学校的公告栏里进行表彰。
之后,我会将活动的成果呈现给校领导,做好纸质文档的报告工作。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女子班和女子学校,对这种“因性施教”你怎么看?
近日,不少男校女校的出现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性施教”再度升温,对此我认为应该理性看待,不可轻易尝试。
实施“因性施教”确有不少好处:
从生理特点看,男女生的智力特长存在差异,如在大学期间,理工科男生居多,而文科艺术类专业女生居多,所以区别培养也是有道理的;从性格特点看,女性注重培养时尚女性、现代女性,男性注重强调阳刚之气,尤其是在青春期该特点表现的更明显,所以分开培养更利于各自性格发展;从学习上来看,女校、男校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因较少有异性的干扰,所以可以使孩子们专注于学习。
但是,男女分校就会形成单性交往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异性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难度。
因此,在“因性施教”过程中,学校应通过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与社会各类人群的接触交往机会,避免学校成为封闭的“男儿国”、“女儿国”;家长在选择的时不可盲目跟风,应该充分尊重孩子,同时注意个体和性别的差异,按照孩子的性格和兴趣来选择,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这种教育方式。
无论是同校教育还是分校教育,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比应试教育的高分数更为重要,更不能以获取高分数而付出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缺陷的代价。
班上一位学生长相丑陋,同学嘲笑他,任课老师也不喜欢他,你怎么办?
在班级中,不免会出现因先天条件不好而受到嘲笑排挤的弱势学生群体,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作为老师,若出现上述情况,我会积极解决,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首先,心理疏导。
对于受嘲笑的学生,我会单独约他在轻松的氛围中详谈,了解他最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会慢慢将话题引导到本次聊天的主题,告诉他长相的不优秀阻挡不了自身的成长成功。
列举如马云等人的成功事例鼓励他,并创造机会使其展示自身的优势,帮助他树立自信,正确面对自己。
其次,班风营造。
找到班干部了解具体情况,并针对个别嘲笑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明白对待同学要友爱、尊重和互助。
随后召开以“团结与尊重”为主题的励志班会,在班会中通过设计讲解一些励志人物的故事、观看励志影片以及设置班级讨论等环节,使学生真正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
最后,多方协调。
和相关任课老师了解情况,并在闲暇时间多与其他任课老师交流该生的优势,以便任课老师能多了解该生,从而避免因个人好恶而出现不喜欢的错误判断。
总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一个独立的、有个性的生命体,对于“育人”的老师来说,应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校运动会的比赛中,同学们因为没有取得好的成绩,都非常沮丧且无心学习,作为一名班主任你该怎么办?
我班级里的学生在校运动会中失利后表现沮丧,我会及时反思:
可能是平时对学生评价过于单一,而过于注重成绩;可能未做到因材施教,没能使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得到锻炼与培养;也可能忽视了对学生们的挫折教育。
找出自己教育工作的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与学生一起走出困境。
首先,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让大家正确看待运动会。
我会告诉学生们,比赛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比赛的过程,大家不怕困难,积极参与,克服了一个个身体极限,这都是对我们自身的锻炼,也是我们在运动会上收获的财富。
其次,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自我,从而建立自信。
我会组织同学们畅谈自己的参赛感受和观赛感受。
这样,参赛的同学不仅能把乐趣分享给大家,还能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知道自己的长项之所在。
在同学们的相互鼓励之下,我相信大家都能看到全班同学为运动会做出的努力和得到的收获,进而重新树立信心。
最后,帮助学生树立“直面挫折”的意识。
我会与学生一起共同讨论制定出一份长期的锻炼计划,并与学生一起相互监督、共同完成。
使学生意识到,面对任何困难,都要在短暂的气馁之后重新站起来,战胜它。
当然,今后工作中,我会更加重视学生们的受挫教育,加强学生对成绩、成功、成长的认识。
通过“正视失败”等主题班会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有人说老师是保姆,有人说老师是警察,请问你怎么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学生如同花朵,如同荷叶上的露珠,虽然美丽、晶莹剔透但却十分脆弱。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应如同太阳,无私的给予孩子们光亮;应如同雨水,细心浇灌孩子们的成长。
所以说,教师既是保姆,也是警察。
教师是保姆。
在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上,教师都应如同“保姆”,时刻关心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全心全意地帮助和照顾学生,做学生的保护人、贴心人,做学生最值得信赖的人。
教师是警察。
由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因而难免会出现思想上的波动和行为上的偏差,这个时候老师就应如同“警察”,用敏锐的观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和细腻的情感、科学的教育方法去改变孩子的行为和心灵,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但是,教师又不仅仅是保姆和警察的角色,教师还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养育和充盈着学生的心灵;是园丁,无微不至地呵护和照顾着学生们的成长。
我们应该为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而深深的感到骄傲与自豪。
河南某高校校园内有很多果树,在果实成熟之际,学校为了禁止学生摘果实而挂出一条标语:
“学生摘果实,三个以下,留校察看,三个以上,开除学籍”。
有人称赞该标语“霸气”,也有人认为其“处罚太严重了”。
对此,你怎么看?
该校为避免学生“偷食禁果”,使用如此简单粗暴的处罚方法,会伤及高校之名,损害教育之尊。
此时的“铿锵霸气”不如“润德无声”更具教育意义。
初见这条标语,难免让大家产生“学校态度强硬”的感受。
其实学校这样“霸气”的标语无非是想发挥其震慑作用,即使有学生真的违反了学校“纪律”,也不会以此为由勒令其退学。
所以,希望大家理解学校的做法,知晓学校的初衷。
但是,该校的管理理念确实有待改进,管理方式有待优化:
首先,学校教育学生不可有误导倾向。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当中,清晰地列举了开除学生学籍的情形,如违反宪法、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考试作弊等。
而“学生摘取学校果实”并未被列入其中,但是学校却规定有此行为者将被开除学籍,其实是对行政规定的错误解读,会误导学生。
其次,学校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要持包容的态度。
虽然是高校,但是学生还是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这是人的成长规律,教育者不可将其视为十恶不赦。
此时应以宽容的胸怀接纳学生的错误,并及进行说服教育,而打骂不是方法,恐吓绝非教育。
最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应体现出艺术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可缺少。
但是承担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之责的学校,建章立制不可过于刻板,各项提议要体现出亲生原则。
如在某高校的微波炉上面有这样一条温馨提示:
“除非你爱吃干瘪和焦了的食物,否则,我们不能保证加热超过2分钟以后的食物你仍然喜欢。
”以提醒学生,使用微波炉为食物加热的时间不可过长。
不仅语句幽默,而且收效较好。
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教育艺术。
现在有个别教室里安装了摄像头,以便于对班级情况的实时监控。
但社会上很多人反对,认为会存在影响教师工作、学生成长等弊端。
对此你怎么看?
目前,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日趋复杂,为做到规范管理,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室安装摄像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首先,有利于规范课堂教学。
在教室安装摄像头,开启监测功能,可以监控教学,可以让教师自觉地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以保障授课质量。
其次,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
从根本上也减轻值班老师、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可以有效地保障校园内师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等。
最后,有利于校园纠纷的处理。
学生间少不了打闹,难免会有磕碰,如果情节严重者,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纠纷问题,监控录像资料就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素材之一。
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反对声音,只要学校把工作做足,大家担心的弊端即不会出现。
学校要把安装摄像头的意图向教师、家长、学生解释清楚,避免产生误会;教师授课只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即不会有压力,更不会影响工作;从法律的角度讲,班级属于公共场所,所以,对学生来说,也谈不上是侵犯其隐私。
所以,这些顾虑大可不必有。
我们希望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不断有新解,逐一破解大家的心结。
一个学生考完试去找老师问成绩,老师批评说平时不努力现在还有脸问,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作为教师,其主要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变的更加优秀。
如果仅仅因为学生考得不好就用如此言语进行批评,说明不良师生关系存在的同时,更暴露出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的失节。
我想此时该深思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本身。
首先,破坏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
该老师的言行说明其自身素质不高,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违背了尊重学生的理念。
其次,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对待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时,应该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
俗话说:
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
该老师的言行违背了作为一名老师应有的德行,此种行为只会放大学生的缺点,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因此,我认为该教师事先已全面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此时应适当多安慰、鼓励其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困难,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
总之,作为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鼓励和帮助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自身素质。
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做到关爱学生,为人师表。
如何才算是一名优秀教师?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优秀教师就是“两手抓”:
既要抓教书,又要抓育人。
一方面,教好书。
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前,自己要有渊博的知识,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解惑者,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意图,研究教法,把所教的知识用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在授课过程中,遇到学生不懂的问题,能够耐心、细心地为学生解疑答惑,以学生容易最快接受的方法传授给他们;并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育好人。
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品质和修养。
第一,教师首先要品德高尚。
作为教师应为人师表,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是学生的榜样。
因此老师必须品德高尚,为学生树立典范;第二,现代社会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老师应该用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来洞察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他们的个性,以适应竞争社会的要求。
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只有教书育人两手抓好,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你们班上有名同学成绩非常优异,可是他对班级其他方面漠不关心,作为班主任你该怎么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作为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更应注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面对这名学生我会这样做:
第一,更新自身教育观念。
可能是自己平时过于注重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至于出现这种现象。
因此,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会通过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阐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
第二,与这名学生谈心交流。
我会先肯定他学习上的优秀,并希望能继续保持,与此同时,我也会向其阐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希望他能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并带动行动上的改变。
第三,多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
我会在学生们的学习之余,除了开展诸如歌咏比赛、美术展览、辩论会、文艺演出、运动会等常规性的文体活动之外,还会针对当代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创一系列特色活动来吸引这名学生的参与。
如与山区学生结对子,互帮互助的社会实践活动;看望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给父母做饭、叠被子等生活技能大赛;创立美术、摄影、合唱、舞蹈等兴趣小组,开展各项艺术教育活动等。
相信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班级里只关心成绩的学生体会课余活动意义,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以德育为先,以教学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爱你的人,才会爱你的课。
”对于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爱你的人,才会爱你的课”这句话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了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和喜欢他所教授的这门课之间的关系。
虽然此说法有些绝对,但确实蕴含着值得我们挖掘的深层道理。
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的学习和自我完善。
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还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勤于沟通,善于沟通,努力构建一个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
另一方面,每个人对其他人都会有不同的主观感觉,绝对的一视同仁很难做到,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