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818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docx

《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docx

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题目:

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

院(系):

专业:

课程:

姓名:

学号:

老师:

得分

评阅老师

 

2011年12月20日

 

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

摘要:

科学认识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活动,它从提出科学问题开始。

确定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目标,预设了求解范围和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只有建立“问题意识”,才能遏制低水平重复研究的不良学术风气;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应该是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在社会研究中,“解决问题”也是问题,而不仅是技术或数学上的问题;提出问题的逻辑过程是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研究问题;“问题意识”是理论对于问题的能动的阐释;问题的提出和问题意识的建立要以科学怀疑为前提,并取决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它是时代的产物;对已有研究的文献分析是提出问题和建立问题意识的基础。

关键词:

科学认识;科学问题;问题意识;科学研究;

 在我国学术界存在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研究。

这类研究不仅无助于学术水平的提高,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低水平重复研究也是学术腐败的表现。

发生在我国的严重的学术腐败不仅与现存的体制有关,也与能否严格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或研究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仅从“问题”和“问题意识”的角度阐述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如何防止低水平的重复研究。

 一、问题的界定和意义

 从哲学认识论上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

在科学上,由于科学知识包括经验知识和理性只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而科学认识就是在这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所以科学问题实质上是经验和理性之间的矛盾。

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问题,科学也就停滞不前了。

爱因斯坦曾经讲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术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1](P66)在科学史上,一个重大研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往往会极大地推动整个科学研究的发展,甚至会给科学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开创新的学科,导致整个科学体系的重新组合。

这些重大理论的突破,首先是在提出问题之后开始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研究课题的提出和解决都会对科学研究产生巨大的作用,但是它们在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对于深化人类的认识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有关“问题”的讨论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讨论主要是在哲学或认识论、科学逻辑层面上进行的。

所谓“问题”,一类是对科学知识背景无知的“知识性疑难”,一类是产生于对科学知识背景分析的“科学探索性疑难”。

[2]“‘问题’是主体意识到自己在某一方面无知的结果,因此问题可以分为“研究的问题”和学习的问题”,[3]也可以分为科学问题与非科学问题,及其在科学问题下的正确的科学问题与错误的科学问题、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

在科学研究中,所谓“问题”就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也就是说,“问题”是相对于现有的“知识库存”而言的,是现有的“知识库存”不能解决或解答的问题。

在科学研究领域,不仅“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问题”有的时候也是“问题”,对“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即采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本身也是一个“问题”。

例如,现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无法解决问题或者会带来不良的结果(其实何谓“不良结果”也是一个问题);也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怎样选择又成为一个问题。

因此,在科学研究中,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是一个“问题”。

 科学研究中的问题还有它特定的规定。

从人的认识来说,问题的形成和提出往往是人的认识实现新的飞跃的开始。

问题指的是在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或具体问题,使得自己的研究能够为课题所在的学术领域增加新的知识。

科学知识是累积的,任何科学研究都不是简单地重复他人的研究,都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社会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它的每一项具体研究都必须能够在某些方面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能够为人们了解、理解、熟悉和掌握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各种规律提供新的知识,而不能总是在同一领域、同一范围、同一层次上重复别人的研究,重提已有的结论。

一切重复他人研究的问题,哪怕他的研究设计做得非常周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做得非常规范,但是它所获得的结果只要是现有“知识库存”中存在的,那么他的研究成果就不会被承认。

除非这样的研究是为了验证某些具有重大发现、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研究课题都应该具备创新或学术贡献的特点。

科学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四类:

首先,所研究的问题在现有的“知识库存”中还无法找到,是“史无前例”、“填补空白”、开创性的。

牛顿听到熟悉的声音,“咚”的一声,一只苹果落到草地上。

他急忙转头观察第二只苹果落地。

第二只苹果从外伸的树枝上落下,在地上反弹了一下,静静地躺在草地上。

这只苹果肯定不是牛顿见到的第一只落地的苹果,当然第二只和第一只没有什么差别。

苹果落地虽没有给牛顿提供答案,但却激发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思考一个新问题:

苹果会落地,而月球却不会掉落到地球上,苹果和月亮之间存在什么不同呢?

正是有了这样的问题,才能促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其次,所谓“问题”也可以是指采用不同理论对一个已经经过大量研究的问题给予新的诠释,或者采用新的方法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再研究。

这些不同的理论可是是同一个学科领域的。

例如,物理学中的粒子说与波动说、天文学中的地心说与日心说、地质学中的渐变论与灾变论、生物学中的进化论与突变论,也可以是不同学科领域的不同理论,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与达尔文进化论所揭示的非生物与生物演化方向上的对立。

再次,“问题”还表现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做过的研究发生了新的变化,或者原来的理论已经不能有效地解释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

例如,同样是“大龄女青年结婚难”的社会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表现为大批女知识青年从农村回来以后,面对传统的男女婚配“婚龄差”,因为已经超过了“最佳”的适婚年龄,而无法找到适龄的婚配对象。

本世纪开始,大城市中一些“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资历)大龄女青年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配偶,除了传统的择偶标准的影响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女性社会地位提高,获得了与男性一样甚至更高的教育,加上婚姻观念的变化,不少“三高”女青年宁可独身,也不愿意“苟合”。

也许再过20多年,由于现在的性别比不协调,男女婚配又会发生新的变化。

又如,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我国的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发生了新的变化,很多学者认为按照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无法正确地解释正在发生变化的社会阶级、阶层状况,主张结合西方的社会分层理论分析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但是从本世纪开始,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有些学者又转向马克思或新马克思的阶级或阶层理论,企图根据马克思理论解释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的变化。

[4]

最后,如前所说,在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本身也是一个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在社会科学中,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其背后都隐藏着理论或者方法论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无疑是一种价值选择。

社会科学研究大量面对的是社会问题,对于所谓的社会问题能否成为“问题”就是一种价值判断。

例如,婚外恋、同性恋在我国一度被看作是淫乱甚至是犯罪,而从现代社会学的角度看,任何所谓的社会问题都是一种“标签”,是在一定价值判断下的对一种非主流文化的界定。

同样,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背后也有一定的理论选择,就如有的学者概括的那样,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分为三大流派,即国家干预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中间道路学派。

[5]不同的理论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安排是不一样的,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就不难看出不同理论的影响。

因此,对于何谓社会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社会问题,本身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知识结构和科研选题

科学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科学认识过程“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这些概念和规律等等……有条件地近似地把握永恒运动着的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科学认识过程的成果是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以及由逻辑推理和实验检验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

科学认识主要是由上述这些要素构成的。

根据研究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不同,科学研究通常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基础研究。

是对新理论、新原理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 2.应用研究。

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的理论应用于特定的目标的研究,它是基础研究的继续,目的在于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3.开发研究。

又称发展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因此,特定的知识结构也决定了“问题”的发现和确定。

科学研究起源于问题,问题又有两类:

一类是经验问题,关注的是经验事实与理论的相容性,即经验事实对理论的支持或否认,以及理论对观察的城头,理论预测新的实验事实的能力等问题;

另一类是概念问题,关注的是理论本身的自洽性,洞察力,精确度,统一性以及与其他理论的相容程度和理论竞争等问题。

科学研究提供的对自然界作出统一理解的实在图景,解释性范式或模型就是“自然秩序理想”,它使分散的经验事实互相联系起来,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公理和原则,是整个科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一项研究课题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往往是该课题是否涉及到一些重大理论或重大社会问题。

但是不能就此认为选择宏观问题、追求“宏大叙事”的水平就高,研究微观问题的水平就低。

实际上一项研究课题所反映的研究水平的高低,就是看这种选题能否在比较深入的层次上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否回答人们在社会中遇到的、普遍关心的新的问题;而不是在比较低的层次上简单地列举实验个别状况和具体表现,在比较浅显的层次上描述社会现象的表面特征甚至重复研究已经明了的事实、状况和结论。

也就是说,不管研究的是宏观问题还是微观社会问题,关键还是要能够找到新的“问题”。

科学研究,简而言之,就是提出问题,验证假说,得出结论,或者说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几个环节中,选题是科研过程的战略性步骤和起点,是科学研究的首要环节。

科研选题是根据选题的原则并遵循选题的程序,确定研究的具体科学技术问题的过程。

爱因斯坦与他的学生费尔得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一书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科学学家贝尔纳也曾指出:

“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是作为外部的经济技术要求,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科研工作最复杂的一个阶段。

一般说来,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

这里他们都特别强调,“提出问题”和“选择问题”的重要性,可见“正确地提出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此,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是贯穿于全部科研工作的主题思想,是指导科学研究各项工作设计安排的主线。

选题恰当与否,其意义在于科研选题关系到整个科研工作的成败与成果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目标能否得到体现,关系到科技人员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科研管理活动的效能,包括人力、物力、财务的节约与浪费等。

对选题而言,科研选题是对某一科学问题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方面的概括。

它集中反映了选题者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的丰富程度,实验技术与方法的熟练程度,科学思辩能力的强弱程度,知识结构的合理程度与知识面的广度。

因此,它体现了选题者的科学天才、智慧、经验和技巧。

正如Oliver(1991)所说:

“和其他事业一样,科学中的成就往往属于最懂得战略、战术的科学家,而不一定属于最有天才、最有技巧、最有知识或著作最丰富的科学家。

研究者在选题时往往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专业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知识和各种操作技术;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以及个人对问题的悟性或者洞察力和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

一项具体的研究课题从开始选择到最终确定,正是上述几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就是说,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也决定了在选择课题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毫无疑问,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研究质量和研究结果。

例如,前几年我国各地乃至全国开展了大量的有关老年人问题的调查,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但是也有不少老年人问题的调查结果是重复的,基本上以描述性研究为主,缺少理论分析工具,并且定量分析的技术也比较简单。

如果研究者选择有关老年人问题的研究课题,就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或者能够发现已经或正在出现的新问题。

这里不仅需要研究者能够掌握高级统计分析技术,测量技术,也需要掌握相关的社会理论。

知识结构还包括研究者的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社会生活的经验积累。

如果一项课题的选择与自己的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和经验知识相去甚远,也就无法找到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三、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的确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简单地选择某个课题。

也就是说,在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时,除了要明确研究课题的边界条件外,更为重要的是要确定在研究课题中想解决或探索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问题意识”。

因此,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的逻辑过程应该是:

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研究问题。

 研究领域一般是指研究课题所在的学术领域。

日本社会学家富永健一曾经在讨论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时分析了“学科”和“领域”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所谓“领域”是指认识和系统化的对象的特定化,“学科”是指认识和系统化原理的特定化;一个对象领域可以由几个不同的学科从多方面进行研究,一个学科也可以研究各个不同的对象领域。

[6](PP5-6)根据笔者理解,研究领域是指研究课题所在的“对象范围”。

例如关于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从对象范围来说主要是“经济领域”。

在明确消费行为所在的研究领域之后,首先就要搞清楚作为学科的经济学对于消费行为研究有哪些贡献,为什么作为学科的社会学也可以对消费行为进行研究?

社会学对于消费行为的研究有哪些贡献?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献述评或文献综述。

它要求研究者在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的时候,梳理所选课题所在研究领域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与当下的状况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经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使研究者获得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使自己的研究在这一领域中能具有创造性的贡献,而不是简单的重复研究。

 所谓研究主题是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研究题目,是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收敛。

例如,关于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的研究主题就是消费。

明确研究主题可以使研究者为确定研究问题奠定基础,在对文献资料梳理和对社会生活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在这一研究课题中希望研究或探讨的具体问题。

社会学在研究消费行为时,更多的是研究消费的象征性功能。

以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为例,其中既可以是对城市居民消费行为基本状况的调查,也可以是对这一领域中出现的新的消费行为的调查,或者调查某一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甚至可以只研究上流社会(包括高级公务员、企业家、高级知识分子)的消费行为。

 研究问题主要是指在研究主题的范围内确定自己需要研究题目何以成为“问题”。

如前所说,符合“问题”标准的应是新现象、新理论、新方法、新变化。

即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一种没有被其他人研究过的新的社会现象;对已经研究的问题企图用一种新的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其中也包括采用新的方法对一个曾经进行过研究的问题再进行研究;曾经进行的研究与现实生活相比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需要重新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客观描述这一问题的基本状况,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释和分析。

 四、“问题意识”和思维过程

 科学精神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怀疑”,有怀疑才能有问题,有怀疑才能推动科学进步。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马克思把“怀疑一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就不可能引发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思考、创立以他为命名的社会理论。

但是,“怀疑一切”不是无端怀疑,不是乱加怀疑,怀疑是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之上的,是在对研究对象的周密思考中提出问题的过程。

因此,怀疑是思考的起点,思考是怀疑的理性化过程,由此最后形成研究的问题。

问题意识是指人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

没有问题本身就是大问题.如果有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某一具体的局部的实际问题而启动,不同层次水平的人就会采用查找资料、请教师长等手段,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大大扩充了知识量。

所以,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主体作用,只有在不断地试图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

但是,提出疑问还不够,还必须考察这样的疑问在人类的“知识库存”中是否得到解释。

从现有的“知识库存”中获得问题的具体方法就是文献述评。

因此,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文献述评实际上就是研究课题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来源。

陶行知言: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说过: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我们不难体会到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之间关系密切,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定要重视问题意识。

   1、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问题会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波普曾说过:

“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知识,去实验,去观察。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也是创新的起点。

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情境是关键环节。

一方面要善于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另一方面更要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使学生提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2、问题是思维的途径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而解决问题的实质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

也就是在总问题下,提出一连串的可操作的子问题。

例如:

把“4V、1W”和“6V、2W”的甲乙两灯,串联后接在某一电路中,哪盏灯较亮?

要解决总问题:

“哪盏灯较亮?

”应提出一连串的子问题:

子问题1)哪盏灯的实际功率大?

2)哪盏灯的电阻较大?

子问题3、每盏灯的电阻怎样求?

可以看出,你若不能解决问题,那一定有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你也不能解决,或者你不能提出一个比较容易解决的子问题。

19世纪末,新的科学理论层出不穷,研究新六年是如何创立的关系到科学的发展,赫姆霍兹、彭加勒、阿达玛等著名科学家根据他们自己尽心科学研究的经验,总结出创立新理论的整个思维过程,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到新理论的证明和检验的全过程。

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说,笔者认为,选题及其问题或者问题意识的凸显,是科学研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质量及其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

如果我们在社会研究中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有助于学术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遏制低水平重复研究的不良学术风气。

 

参考文献:

[1]A.爱因斯坦文集,L.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2]林定夷.科学中问题的结构与问题逻辑[J].哲学研究,1988,(5).

[3]童世骏.作为认识论范畴的“问题”[J].学术月刊,1991,(7).

[4]李祖扬.科学问题辨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8).

[5]冯仕政.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J].社会学研究,2008,(5).

[6]徐丙奎.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7][日]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8]姚本先.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J].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http:

∥www.edu.cn/20010827/208383.shtm.l

[9]王国莲.问题意识:

创新教育的第一要义[J].江苏教育,1999,(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