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564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子政务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子政务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子政务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子政务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复习提纲.docx

《电子政务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复习提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政务复习提纲.docx

电子政务复习提纲

电子政务复习纲要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指国家公共部门为了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通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及开发信息资源、重组组织结构、创新公共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有机结合的方式,为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的新型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

电子政务概念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电子政务的主体是国家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涉及和处理的是及国家公共权力行使有关的公共事务——国家公共事务、公共部门自身事务、社会公共事务,涉及公共服务的提供。

第二,电子政务是在现代公共管理理念指导下,主要以EDI和因特网为基础,借助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等来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及公共服务提供,来实现业务流程优化、组织结构重组、部门间关系的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第三,电子政务不是网络信息技术和政务的简单组合。

第四,当代电子政务建设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应用这个层面,而必须注重组织结构的调整、跨部门业务及信息的集成整合、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公共管理理念的转变。

电子政务的价值主要表现为电子政务自身固有的价值和运用价值两个方面。

电子政务自身固有的价值是指电子政务在融合了先进科学技术和公共管理理念以后所表现出的透明度、公共治理能力以及公共部门及公众之间的互动合作。

(实用性和可用性)电子政务的运用价值具体体现为提高管理效能及提高服务质量两个方面。

电子政务及传统政务的区别

区别事项

传统管理方式

电子政务方式

机构存在形式

以物理实体的形式存在

以网络虚拟化形式存在

政务办理方式

面对面、受空间限制

超地域性、不受空间限制

政务办理时间

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7×24方式

组织结构

金字塔式的垂直化分层结构

网络型扁平化辐射结构

公共管理方式

公共部门实体性集中管理

系统程序式分权管理

政务生效标志

公章、领导签字批示等

电子签名等

政务处理程序

前后串行作业

网络化协同并行作业

工作重心

以管理、审批为中心

以服务、指导为中心

主要议事方式

会议、文件等

网络讨论等

决策参及范围

主要集中在公共部门内部

内部及外部互动、统一

电子政务及办公自动化(OA)的联系及区别:

电子政务的出现及运用不是对办公自动化的替代及否定,办公自动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电子政务打破了部门界限,实现了网络化办公和互动式作业,是网络时代更广义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并拓展为“面向全社会的政府全方位办公自动化”,是办公自动化在范围和功能上的对外延伸。

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运用的而主体范围不同。

管理理念及着眼点不同。

运用的内容不同。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实施的主体不同;

(2)目的不同;(3)应用的范围不同。

从社会信息化建设来说,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和电子商务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电子政务产生的知识背景:

1.多学科交叉渗透研究方法;2.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及应用;3.公共管理理论。

电子政务产生的社会背景:

1.工厂经济向网络经济的发展转化;2.电子商务的日益发展;3.管理民主化趋势的日益明显;4.新公共管理运动。

○电子政务包含了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政府及其所属工作人员间的电子政务(G2E)、政府及企业间的电子政务(G2B)、政府及公众间的电子政务(G2C)。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是不同层级之间、不同地区政府之间、不同政府公共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表现为一个部门内部的电子政务、跨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跨行政层级之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及企业间电子政务(G2B)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电子化、政府为企业办事的电子化、政府为企业提供各种电子化查询服务等三个方面。

主要内容包括:

电子采购及招标。

电子税务。

电子政照办理。

信息咨询服务。

对中小企业电子化服务。

政府及公众间的电子政务(G2C)主要内容包括:

教育培训服务。

就业服务。

电子福利支付。

电子医疗服务。

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电子身份“一卡通”。

公众信息服务:

交通管理服务。

公民电子税务。

政府及其所属工作人员间的电子政务(G2E)主要内容包括:

公务员日常管理和电子人事管理。

电子政务的“5E”功能

1.促使公共管理更加高效(EfficientCorporation)

2.促使公共部门及公众之间的交流及互动更为通畅(EasyCommunication)

首先,电子政务中公共部门网站的建立为政务公开和公众监督提供了新的载体。

其次,政务公开是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电子政务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政务公开就不可能最终建成电子政务。

再次,电子政务创建了平等、一体化和规范化的服务。

3.促使交易成本更加节省(EffectiveCost—down)

第一,电子政务为公共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公共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提供了更为有效途径。

第二,电子政务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公民和企业的办事成本最小化。

4.促使跨部门之间业务协同更加深入(ExtensibleCooperation)

5.促使公众更加满意(EnjoyableCustomer)

电子政务的改革功能

1.实现了公共管理组织结构优化重组及体制创新

2.进一步推动了职能转变,增强了公共服务的能力

3.促进公共部门提高了科学化决策的水平

(1)电子政务广泛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公共部门及其所属工作人员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和应用工具。

(2)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实现行政流程的集约化、综合化、高效化,从而使电子政务中虚拟政府得到了运用,使传统的多层次的金字塔结构改变成扁平的无中心的网络结构。

(3)电子政务中网络所具有的点对点、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双向、交互式、高速和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及其所具有的穿越时空障碍汇集来自无限途径的大量信息的能力,极大地改善了政府决策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条件。

(4)电子政务实行的网络化协同办公有利于公共部门和各类用户及时地对行政事件、行政过程等进行跟踪、监控,并快速地作出反馈和回应。

4.进一步增强了政府竞争力

5.促进了公共管理模式创新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及应用的特点分析

1蕴含了共同的基本理念

.公众本位和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

.实现有竞争力政府(competitivegovernment)的理念

.建设透明政府、更有回应力政府的理念

.构建无缝政府的理念

2注重营造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社会环境

3注重电子政务建设及公共管理改革有机结合

4注重全面负责电子政务建设的组织机构的建立

5以改善政府的社会服务作为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

6遵循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建设规律

论述西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启示。

(1)政府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发展策略

(2)电子政务的发展存在重新建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

(3)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4)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领导机构不健全

“三网一库”:

三网即指,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又称内网);及内网有条件互联、实现地区级政府涉密信息共享的“办公业务资源网”(又称专网);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又称外网)。

“一库”即指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府内网和政府外网构成;两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政府外网及互联网之间实行逻辑隔离。

政府内网主要是副省级以上政府部门的办公网,及副省级一下的政府办公网实行物理隔离。

中国及西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差异:

(1)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社会基础条件不同。

(2)电子政务建设及政府改革的关系不同。

(3)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不同。

(4)电子政务功能的侧重点不同。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滞后,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足

(1)过分注重技术,忽视了“政务”。

(2)由于受传统政治文化、政府管理模式、政府部门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影响,一部分公务员担心发展电子政务对自身的既得利益构成威胁,由此产生了对电子政务的抵触和消极情绪。

(3)由于长期来形成的较为严重官僚主义思想作风的影响,政府机关是管理部门,及文件打交道是政府部门的主要工作方式。

2.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电子政务发展缺乏整体性规划和统一性标

3.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着体制障碍

(1)电子政务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方式及传统的政府层级制组织结构不相协调。

(2)经费预算不统一、投资分散。

4.违背电子政务建设规律,盲目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

5.电子政务建设及政府机构改革缺乏有机结合

6.政府公务员缺乏应用电子政务的知识素质

7.电子政务立法滞后,应用缺乏法律保障

8.存在着潜在的电子政务安全问题

电子化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电子化管理就是指利用计算机、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量化管理对象、管理行为及业务流程,实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各项管理活动、管理方法和政府服务电子化的总称。

电子化管理包括两个基本含义:

一是公共部门管理活动的实现是基于网络的,即公共部门及其知识资源、信息资源和财富都实行了电子化;二是运用量化管理技术解决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问题,即管理过程和服务提供的可计算性。

其具有1.定量化。

2.智能化。

3.综合化。

4.虚拟化。

5.集成性。

6.动态开发性。

7.系统性。

的特征。

行政组织网络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

1.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2.组织规模趋向两极(一是促使政府行政组织朝着超大规模的方向发展。

二是促使政府行政组织朝着极小规模的方向发展。

),3.组织职务趋向工作团队,4.组织趋向跨部门的虚拟整合。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特性:

1.统一性,2.安全性,3.开放性,4.互动性。

“一站式”电子政务的含义:

“一站式”电子政务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政府公共部门通过网络提供一个有统一入口的服务平台,公众只需要登录、访问这个统一的门户平台就可以获得政府的信息和全程的、跨部门的网络化服务。

“一站式”电子政务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范式。

企业流程再造的指导思想:

(1)以顾客为中心;

(2)以员工为中心;(3)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

政府流程再造的指导思想:

(1)政府流程再造强调以公众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彻底改变传统政府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及方式;

(2)政府流程再造是以流程为中心,彻底改变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做法;(3)政府流程再造强调应用系统的观点和网络信息技术;(4)政府流程再造强调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重新设计,强调绩效的大幅度提高,注重节约成本、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政府服务质量。

政府传统业务流程的缺陷:

(1)分工过细,一个业务流程往往涉及若干职能部门和环节的处理,整个过程运作时间长、成本高,还造成多头指挥、无所适从。

(2)传统业务流程形成了科层制的组织结构。

(3)传统体制下政府职能包罗万象,什么都管。

(4)传统的政府业务流程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资源共享程度差。

(5)只注重局部环节,各个部门按照专业职能划分,每个部门各管一事,各职能部门往往会精心构思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目标凌驾于整个组织的目标之上。

(6)公务员技能单一,适应性差。

(7)在传统政务的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企业和公众个人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电子政务安全措施:

(1)物理保护;

(2)对重点服务器加强保护;(3)对个人终端加强安全防护;(4)实行网络隔离;(5)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6)对涉密信息进行加密保护;(7)网络防病毒;(8)开展网络安全评估。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

1.身份认证技术;2.加解密技术;3.VPN技术;4.防火墙技术;5.网络安全检测监控技术;6.信息安全基础设施;7.电子政务的规范标准。

外包:

外包是组织在自身资源有限或自身资源利用不经济的条件下,通过各种方式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达到保留并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组织应变能力的一种战略安排。

电子政务外包是信息技术外包的一种方式,特指公共部门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是指公共部门在政务信息化过程中,将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日常运行维护以及相关服务等工作,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的IT外包服务提供商完成的一种管理运行模式,以达到提高效率、精简机构、减少开支和专业服务的目的。

电子政务外包的主要特征:

1.外包目的的公益性;2.外包内容的限定性;3.外包方式的限定性。

推行电子政务外包的原因:

(1)成本的因素;

(2)技术的因素;(3)人员的因素;(4)电子政务外包可以为政府带来如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获得先进的技术;满足对高级技术人员的需求;选择适用技术的灵活性;灵活的现金流管理;成本的节约;优化的资源配置等。

电子政务建设及发展的自主模式及外包模式的区别

模式

自主模式

外包模式

产权形式

完全属于政府

可以部分或全部出让

资金投入

政府负担全部豆子,系统投资大、财政压力大。

多方融资或利用专业机构现有资源。

设备采购

设备折旧快,更新速度慢且审批采购过程复杂。

采用市场机制,为保证服务质量自觉进行设备更新,决策灵活迅速。

系统维护

自主雇佣相关人员开销大,单次外购交易成本高且难进行有效监控。

专业机构自身拥有坚实的技术基础,长期契约确保稳定服务。

人才资源

内聘编制有限且工作任务繁杂,外聘成本高,且难以留住人才。

拥有稳定的技术团队和完善的技术人员聘用、培训、薪酬制度保障。

安全保障

各政府机关独立进行建设因照顾到安全性因素而导致信息沟通不长和信息孤岛的形成,同时导致重复建设严重。

统一设计、一体化施工和专业标准化运营,在照顾到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信息系统的互通能力。

电子政务外包的类型划分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内容

电子政务外包存在的主要风险:

1.电子政务外包的公共性风险【

(1)外包过程中的权力寻租;

(2)外包过程中的服务偏离;(3)外包过程中的责任缺失】;2.电子政务外包的效率性风险【

(1)外包规划不健全而导致的效率风险

(2)外包执行不成熟而导致的效率风险】3.电子政务外包的技术性风险【

(1)技术标准的缺乏导致的应用风险

(2)技术分工的缺乏导致的产权风险;(3)技术监督的缺乏导致的控制风险】

控制电子政务外包风险的策略:

1.完善电子政务外包规划;2.加强电子政务外包制度建设;3.建设电子政务外包的规范体系;4.加强电子政务外包的绩效评估。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施的意义:

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源泉;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提升政府信誉和形象的重要措施4.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提高电子政务绩效的必要手段。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的构成:

1.行政主管机关;2.中介机构性质的专门绩效评估机构;3.公民个人。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构成:

1.政府自身【

(1)北京市政府、

(2)吉林省政府、(3)广州市政府】;2.第三方机构及其开展的评估【

(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计世资讯、(3)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