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512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二)

课型:

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并能简单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3.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立体式复习检测

1.检测题

(1)什么是太阳高度?

(2)直射与斜射谁的温度高?

为什么?

(3)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______,太阳辐射_______。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______,太阳辐射______。

(4)说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时间,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及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5)说出地球五带的名称及分界线?

(6)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大洲有哪些?

热带面积最广的大洲是?

主要位于北温带的大洲是哪些?

主要位于南寒带的大洲是?

2.检测过程

教师PPT出示检测问题,让两位学生爬黑板作答,其他学生同桌互查。

3.检测效果点评

通过复习检测,让学生把上节课的几个重点知识做到有效的回顾,为这节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实现了知识的前挂后连。

(二)谈天说地,导入新课

1.学生演讲:

《气候变暖》

2.教师:

同学们,你知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就是人类活动。

那么除了人类活动影响气候,还有哪些因素也影响气候?

3.出示:

知识框架

4.教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个因素,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后面三个因素。

(三)认定目标,学习新知

【学生自主预习】阅读课本P83—P86,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各是怎样的?

一年中,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各出现在几月?

陆地和海洋月平均最低气温各出现在几月?

2.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表现在什么方面?

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表现在哪里?

地势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3.人类有哪些活动会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

哪些活动使气候恶化?

热岛效应的含义是什么?

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太阳紫外线增强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地球变暖的征兆是什么?

【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与展示】

知识一:

海陆分布影响气候

1.教师出示水和沙土的实验图,让学生总结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即陆地受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受热慢,散热也慢。

2.教师出示世界1月气温分布图和世界七月气温分布图,并在北半球标注出同纬度的两个点A点和B点,让学生找出问题答案,从而得出结论:

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夏季陆地气温高。

3.教师出示下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得出结论:

同纬度地区,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4.教师出示下图,让学生复习知识: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巩固练习】

(1)观察:

A与B气温较高的___。

(2)若上图为夏季,甲区与乙区,代表陆地的是____,代表海洋的是_____

(3)若上图中,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为______季节.

知识二:

地形地势影响气候

1.教师出示山的雪线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山的阳坡和阴坡雪线高低有何不同?

(2)雪线的高和低各说明什么?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

山的阳坡温度高,阴坡温度低。

2.教师出示南美洲地形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与B在位置上有什么区别?

(2)观察A与B的降水柱状图,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

山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教师出示下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同纬度的重庆与峨眉山,它们的海拔各是多少?

(2)它们的气温各是多少?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巩固练习】

上图中,甲为_____坡,降水______;若甲地气温为15℃,则山顶乙地的气温约是______℃。

知识三: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

1.教师出示漫画《地球出汗了》,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这幅漫画,说说地球为什么出汗了?

(2)观察漫画,人类的哪些活动使气温升高?

(3)气温升高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4)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2.教师出示城市热岛环流图,讲解热岛环流的形成。

并让学生完成下列两个小题

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减小了污染范围B.提高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市区污染程度

可以减弱“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

A.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

B.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

C.在市区增加绿地面积

D.在郊区建设工业园

3.教师出示漫画《伞破了》,引导学生掌握太阳紫外线增强的原因

四、能力训练

1.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7月等温线图,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虚线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处气温高于乙处

B.甲、乙两处气温相同

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

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

2.非洲炎热的赤道附近,矗立着高耸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山脚却是热带风光,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D.季风因素

3.下列能反映海陆因素对气候影响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气象工作者在同一时刻测得A处气温是20℃,B处气温是38℃,则A、B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

5.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人们到A处避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到C处避暑的原因是__________。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课堂容量比较大,需要学习三个因素,但是相较于第1课时来讲难度降低,因为很多知识在前面节次里面已经学习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地图资料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样既对前面学过的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迁移,又对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情分析

性格心理方面:

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

针对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理上,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知识与能力方面:

在学习完《气温和降水》一节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世界气温分布规律里面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这一个知识点在本节课学习海陆分布影响气候这一框题时正好能用上,另外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里面,沿海与内陆降水的不同也能对应海陆分布影响气候。

还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这一规律正好对应本节课的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所以可见学习本节课前面所学知识都做了相应的铺垫,所以这样反而降低了本节课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一些。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效果分析

一、各教学环节的效果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谈天说地”“立体式复习检测”“认定目标,学习新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达标测评”六个课堂环节,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以生“动”促成灵动的课堂,让孩子在愉快地活动中智慧地学习,快乐地生活。

“谈天说地”环节,通过学生演讲,以“气候变暖”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即人类活动,以此向学生提问“影响气候的因素还有哪些?

你学过哪些因素?

”进而对上节课内容做到有效回顾,让学生活跃思维,也是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铺垫。

“立体式复习检测”环节通过学生同桌互查和个别学生爬黑板以及教师个别抽查等方式让学生对上节课知识做了有效的回顾,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实现了知识的牵挂后连。

“认定目标,学习新知”环节,在每讲授一个因素时,教师都设计了活动题,让学生通过看老师提供的图片资料来回答问题,问题设计也是层层推进,由易到难,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合作探究”环节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来探讨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利用所学知识来判断句子反映了影响气候的哪个因素。

教师提供充足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在合作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通过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小结”环节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一个梳理。

采用的形式是学生先自主梳理,教师再做补充和纠正。

这个环节让学生将零碎杂乱的知识汇总起来,形成一个思维导图,明确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学习也打下坚实的基础。

“达标测评”环节通过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形式呈现。

题目的选定都是结合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易错点,并且与中考题接轨,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学生学习状态的效果分析

如果说从一开始的课堂导入,认定目标,学生还略显拘谨略带羞涩的话,那么随着各种课堂环节的介入,从他们的面容上就可以看到,此刻的他们激情澎湃,活力四射逐步融入到课堂,思维和行为反应也越来越迅速。

起初只有个别学生偷偷摸摸地举着小手,最后已经是所有学生都能起立回答问题了!

三、评测练习的效果分析

最后的评测练习通过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形式呈现。

题目的选定都是结合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易错点,并且与中考题接轨,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与人类的活动是对《气温和降水》一节的进一步深化,在本章中起到了巩固前知、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影响气候的因素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之一。

教材从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纬度因素、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进而影响气温和降水,导致世界各地气候差异很大。

同时进一步明确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既知道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又能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不良后果,从而明确保护环境的应采取的措施,初步养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在知识处理上,主要采取读图和合作学习探究总结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

本节可以借助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引导,并将教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评测练习

本节课的评测练习分为四部分。

一、【立体式复习检测】

1.什么是太阳高度?

2.直射与斜射谁的温度高?

为什么?

3.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______,太阳辐射_______。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______,太阳辐射______。

4.说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时间,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及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5.说出地球五带的名称及分界线?

6.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大洲有哪些?

热带面积最广的大洲是?

主要位于北温带的大洲是哪些?

主要位于南寒带的大洲是?

1.①点一年中有_____次阳光直射现象。

图示节气为________,阳光直射______。

2.此时泰安昼夜长短为__________,南极地区出现__________现象。

3.当太阳直射最北界线A点时,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处,北极圈内会现______现象。

4.A、B、C三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光临点_______。

一、【预习导航】

阅读课本P83—P86,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各是怎样的?

一年中,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各出现在几月?

陆地和海洋月平均最低气温各出现在几月?

2.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表现在什么方面?

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表现在哪里?

地势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3.人类有哪些活动会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

哪些活动使气候恶化?

热岛效应的含义是什么?

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太阳紫外线增强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地球变暖的征兆是什么?

设计思路:

由于本节课知识点繁多,难度不大,所以设计相应问题,并将重点知识以表格形式呈现,让学生提前预习,基本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利于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诊断方式:

采用组际互查与教师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预习的完成度和有效度。

课前进行组内统一答案,解惑答疑。

二、【合作探究】

说说下列现象反映了影响气候的哪个因素?

1.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冰雪

2.天津的年降水比乌鲁木齐多

3.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

4.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5.两极冰川融化

6.山前桃花山后雪

设计思路:

通过小组间合作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通过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诊断方式:

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做到及时诊断及时解惑,并拓开学生思维,最大调动其积极性。

三、【达标测评】

1.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7月等温线图,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虚线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气温高于乙处

B.甲、乙两处气温相同

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

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

2.非洲炎热的赤道附近,矗立着高耸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山脚却是热带风光,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D.季风因素

3.下列能反映海陆因素对气候影响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气象工作者在同一时刻测得A处气温是20℃,B处气温是38℃,则A、B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

5.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人们到A处避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到C处避暑的原因是__________。

设计思路:

本环节突破传统的“当堂练习”的训练模式,既检查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诊断方式:

即时评价,统计正确率。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后反思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教材整合为基础,着力培养学生看图析图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

所以无论是课件还是教学过程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注意到了学生思维的延展性。

通过实际教学,有得有失,特作反思如下:

一、较为满意的地方

1、课堂导入应时应景,轻松和谐

通过学生谈天说地演讲,以“气候变暖”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即人类活动,以此向学生提问“影响气候的因素还有哪些?

你学过哪些因素?

”进而对上节课内容做到有效回顾,让学生活跃思维,也是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铺垫。

2、课堂环节层次分明,环环相扣

“谈天说地”“立体式复习检测”“认定目标,学习新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达标测评”六个课堂环节,从指导学生读图识图,到应用实践,再到变式训练,到个性展示,不仅有直观上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提升,更有思维空间的逐步开阔。

从调动学生“身”动到“心”动,学生的热情被一点一点激活,思维在一点一点升腾。

二、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

尽管经过精心的准备和预设,但基于个人教学能力和业务能力有限,整节课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动学生手段较少。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

“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

在学生比较拘谨学习主动性不强时,仅仅通过“不要紧张!

”“大家要积极发言!

”等等这样的语言,略显单薄,而且很多3、4号同学也没有被调动起来,今后应多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技巧,从各方面提升自己。

2、评价方式较单一。

“真好!

”“你们真棒!

”这样的赞誉在我的课堂中是主旋律,但时间长了,学生对于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就不会有太多的反应,我想可以多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促其反思提高,师生互评,渗透学法指导。

另外小组与个人计分、发放奖励标志、减免作业量也是不错的手段,今后可穿插进行。

以上就是我对这堂课的反思体会,希望各位老师帮助指导。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标分析

一、课标在线

从课标要求分析:

要求学生能“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1、影响气候的因素比较多,其中纬度因素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

2、使学生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能比较出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让学生认识到各种气候的差异是由于影响各地气候的因素不同而造成的。

二、课标解读

1.知道并能简单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3.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课标要求分析:

要求学生能“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