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
xxx阿什河金源肉牛养殖有限公司
所有制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发展历程:
逊克县团结养殖场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位于逊克县边疆镇。
团结养殖场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金80万元,拥有草原面积3500亩,使用年限30年。
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肉牛饲养规模不断壮大,现有优质母牛200头,商品肉牛年出栏200头,并建有牛舍1栋3500平方米,防疫室100平方米,配种室200平方米,饲料配制加工车间200平方米,办公室500平方米,饲料库100平方米,草料棚300平方米。
现已建成养殖场2处,即养牛场和养鸡场各一处。
主营业务:
以禽畜养殖为主。
人员结构:
养殖场现有职工33人,其中企业管理及技术人员11人,工人22人。
技术管理人员要求文化在大专以上,饲养人员要求文化在高中以上,种草人员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主要要求懂农机性能,操作能力等,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岗敬业。
所有岗位要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1.1.2财务状况
2007年总资产1032.28万元,固定资产净值590.67万元,流动资产441.61万元,流动负债400.38万元,所有者权益631.9万元,营业收入542.61万元,净利润53.58万元,总资产报酬率5.96%、净资产收益率8.86%,资产负债率38.79%。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法人代表:
张长利,男,汉族,现年42岁,本科学历,畜牧师,现任养殖场场长,同时任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县工商联委员。
多年来获“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工作者”、“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标兵”、“县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企业无破产和银行欠款记录,社会形象非常好。
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黑河市逊克县400头肉牛养殖项目
建设性质:
扩建
建设地点:
逊克县边疆镇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
年增加出栏肉牛400头,其中:
出售可繁母牛犊200头,出栏商品肉牛200头。
产品方案: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行业标准进行优质肉牛育肥,优质肉牛犊的生产,完全符合无公害饲养要求,产品质量优异,是优质牛肉产品。
1.2.3技术、设备、建筑物
主要技术来源:
引进良种母牛,采用优质冻精配种技术繁育肉牛;采用“肉牛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技术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
建设单位具有技术雄厚的专业技术队伍,能够满足现场肉牛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需求。
该单位与东北农业大学有着多年技术合作基础,可以得到东北农业大学对于肉牛养殖机械、饲养管理、疾病防治、良种繁育、有机肥料加工和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支持。
主要设备名称、数量:
秸秆切碎机3台,青贮机2台套,割草机2台套,饲料搅拌机1台套,运输车1台,防疫设备1台套。
主要建筑物类型、面积或数量:
新建牛舍1500m2,育肥牛舍660m2,饲料库房200m2,防疫室100m2,青贮窖1000m3,沼气池3000m3。
建设期限:
本项目计划于2009年实施,建设期一年。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投资结构:
项目总投资375万元,其中:
土建工程投资140万元,设备投资27万元,购优质肉牛183万元,粪污处理投资15万元,科技措施投资5.5万元,前期工作费4.5万元。
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7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省财政资金40万元,市财政匹配资金10万元,企业自筹225万元。
1.4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增加出栏商品肉牛400头,年实现销售收入340万元,牛场获利65.49万元,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51万元。
生态效益:
一方面,由于大面积青贮饲料的种植,使以往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粮、经、饲种植比例在突出经济效益方面更趋合理,实现种植结构的三元化良性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肉牛将大量的秸秆转化成有机肥料施于土壤,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使土地资源利用向良性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既提高了玉米种植户的收入,又把青贮饲料这项技术直接应用于肉牛养殖户,有利地带动青贮饲料的推广应用,扩大全县玉米种植面积。
通过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使养牛户的科技素质普遍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真正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的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2、《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加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的有关精神。
3、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4、《2009年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指导意见》。
5、《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10规划》。
6、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规划。
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经济资料。
1.6综合评价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项目建成以后,将对逊克县、黑河市及黑龙江省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对提高我省肉牛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和财政增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项目建设具有资源优势、政策环境优势,市场、技术等基础条件优势,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还可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对当地经济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项目建设是必要的,技术是可行的,经济是合理的,环境评价是可靠的,应予以大力发展。
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评估立项,使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畜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型产业,发展畜牧业生产,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要素的重要环节。
长期以来,重视发展畜牧业生产,一直是国家的重要产业政策,并纳入国民经济长远和近期规划。
这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乃至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黑龙江省提出建设畜牧业大省的战略目标,省的“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把大力发展畜牧业做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突出了“两牛”的开发。
因此,上肉牛养殖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多年来逊克县在推广普及科学养牛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肉牛产业已成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但一家一户分散的小生产模式与日益增加的规模化产业发展已不相适应,必须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才能共御市场风险,才能更有利于生产企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逊克县地处我国北方高寒地区,草原丰富,是发展畜牧业的最佳区域。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后,单纯依靠以大豆为主的种植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受市场变化及近几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收入较过去大幅下降。
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县委、县政府针对本地区资源情况,确定了“粮转畜”的发展战略。
几年来随着全县畜牧业的发展,一些比较突出的制约因素和问题已经显现出来,制约了全县畜牧业的发展。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规范、良种率高、综合生产能力强、效益突出的肉牛生产基地,带动全县肉牛业健康有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全县肉牛业发展现状,经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论证,特此向省农业开发办申请逊克县400头肉牛养殖项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实施项目建设是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壮大主导产业的需要
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以农户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为主体,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要求。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新形势,畜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找准切入点,是我省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逊克县肉牛养殖项目的建设可带动养殖户改变传统的肉牛饲养方式,加大畜牧业的科技投入,快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增强全县养牛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符合我国“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要求,也符合黑河市“十一五”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二)实施项目建设是促进当地肉牛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
目前传统的饲养方式与世界先进养殖水平相差甚远,养殖业发展滞后,与加工业不相匹配。
实施项目建设将为养牛业和加工业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经营模式为加工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使我县的肉牛养殖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实现养殖户与企业的“双赢”。
该项目是全省肉牛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建设是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重要环节。
项目实施后可有利促进逊克县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农牧综合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剩余劳动力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对实现“畜牧业大省”战略发展目标是非常有利和十分必要的。
项目建设具有资源优势、政策环境优势,市场、技术等基础条件优势,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和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对当地经济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三)实施项目建设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逊克县肉牛饲养已有广泛基础和成功经验,肉牛生产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省、市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条件,发挥优势,建设标准化肉牛示范区,以优化品种、科学管理、增加效益为中心,实现肉牛的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有利于畜牧业各项技术的配套应用,加大肉牛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出肉率,节约购牛费用,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建成以后,将对逊克县、黑河市乃至全省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对提高我省肉牛质量,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实现农民和财政增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实施项目建设是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肉牛养殖建设可以使粮食转化增值,促进农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延长农业生态系统的生长链和食物链,达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本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利用当地粮食多、秸秆多的资源优势,实现过腹转化增值,解决卖粮难问题。
同时,实施规范化养殖可有效改善农村环境。
所产生的大量牛粪经处理施入农田,可有效优化土壤营养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实施项目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目前畜禽粪便,特别是牛粪大部分都得不到充分利用,堆放在庭院内外、道路两旁、村屯街头、林带沟内,不但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还孳生大量蚊蝇,极易引起疫病传播,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安全。
堆放在林带内的牛粪,导致林木大批量死亡。
粪便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严重制约因素。
实施项目建设对粪便无害化处理,可生产大量的优质有机肥,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减轻化肥对土壤有机质的破坏,对保护耕地土质,改善生态环境,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建设地点选择
逊克县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边陲,小兴安岭中段北麓,黑龙江中游右岸,有135公里的边境线,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米哈伊洛夫区隔江相望。
养殖基地位于逊克县所辖边疆镇团结村,距逊克县东15公里。
在东经128º26'15"~128º29',北纬49º30'15"~49º32'之间。
养殖基地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
土地类型为养殖用地,来源方式为租赁,地势平坦,地域开阔,周围有道路通过,交通运输方便,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厂址周围环境良好,路网工程、供电工程、供水工程、排水工程都有保证,可满足本项目建设需要。
3.1.2自然条件
项目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无霜期95~115天,年降水量650毫米左右,年日照数2600小时左右,有效积温1700~2300℃。
该区平均气温0.5℃。
冬季严寒,春秋温凉,夏季温热多雨,昼夜温差大。
这种气候适宜种植紫花苜蓿、青贮玉米、饲草大豆、燕麦等多种牧草和饲料作物。
更有利于优质肉牛的饲养并能提高产肉量。
项目区内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分布有大量的林间草地,植物种类繁多,宜于肉牛放牧。
全县草原面积130万亩,其可利用面积93万亩,草原植被主要以小叶樟等杂草为主,具有速生、繁茂、草质优良、营养丰富特点,是发展肉牛天然的理想放牧场。
3.1.3社会经济状况
逊克县辖7乡2镇74个行政村,境内人口11万人。
全县总土地面积2600万亩,耕地230万亩,其中,林改地16.8万亩,草改地5.2万亩,每亩粮食产量200斤以下的低产田21万亩,这些都为种植牧草,发展牧业经济提供了基础条件。
2008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04312公顷,粮豆薯总产达160178吨,养殖肉牛3万头,羊17万只,生猪5万头,大鹅25万只,獭兔5万只,狐貉等毛皮动物2万只。
财政收入116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087元。
3.1.4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多年来,逊克县充分发挥粮食多、秸秆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走粮食过腹转化增值之路,形成了以大农业、大畜牧业、大加工业为标志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不仅带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带动了饲料加工、疫病防治、肉制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
同时,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使其母体产业种植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养牛积极性的提高,加快了我县养牛业的发展,也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农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
畜牧业已成为逊克县的主导产业,各级领导把畜牧业生产当成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头等大事来抓,在资金、物资、技术、服务等方面大力向畜牧业倾斜,为畜牧养殖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积极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资源优势
逊克县种植31万亩大豆,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可年产绿色大豆秸秆4.5万吨,绿色豆粕3万吨,为养殖绿色肉牛提供充足的绿色饲料。
近年来,我县实施了绿色食品开发战略,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土壤、空气、水源的质量均超出国家的规定,这也为生产绿色肉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3、市场优势
项目区内现有茂田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家,属民营企业,现有职工50人,技术人员12人,年屠宰肉牛能力20000头。
加工的产品全部为绿色无公害产品,远销大连、上海等地,且供不应求。
团结养殖场与该公司一直签订供货合同,所产肉牛全部供应该公司。
4、科技优势
逊克县社会服务体系健全,有县级农业技术和畜牧服务中心,各乡镇有农业技术服务站、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村有技术员和畜牧综合服务室,可为种草养牛提供服务。
我县在种草和青贮方面,一直是省市先进县,多次受到省市系统的表彰,在种植牧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近年来,逊克县大力推广良种肉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当地群众对黄改冻配和肉牛养殖普遍认可,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全县24个乡镇全部建立了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积极为养牛农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积极推广、普及、应用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含量,从而加快了育肥速度,提高了出栏率,加快了科学养牛的步伐。
全县肉牛养殖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并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工作基础和物质基础。
5、环境条件
本项目在资源效益型产业建设的范围内,利用同一区域的建设条件,可节省建设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也便于管理和监控,减少物流流通环节。
同时,项目所在地政府部门积极引进外来投资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加速逊克县农业的工业化进程,形成诸多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条件。
6、基础设施条件
该项目建设地点选在逊克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
公路开通客运路线35条,白色路面可直达哈尔滨、北安、黑河、乌伊岭等地。
黑龙江水运方便,年运期175天,客货轮上可达黑河、呼玛,下可达朝鲜、南韩和日本港口。
全县74个村全部光缆通讯,网通、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保证了信息通讯的全方位畅通。
3.2.2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逊克县肉牛养殖面临机遇与挑战,当前肉牛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一是市场需求的挑战。
供求关系变化,市场需求也变了,过去追求的是产品的数量,现在都要求提高质量,增加市场需要的品种。
二是国际竞争的挑战。
我国已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WTO有明确的世界农产品贸易规定和准则,从整体而言,世贸绿色壁垒,对畜产品出口影响很大。
三是市场开拓不足。
我县肉牛每年出栏份额小。
四是品牌滞后。
逊克县肉牛还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五是规模养殖份额小,科技含量偏低,效益不高。
基于以上五个方面的认识,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扩大规模,增加科技投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力争使我县养牛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为了迎接买方市场对肉牛生产的挑战,我们必须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
一是由注重抓数量向注重抓质量转变。
要把重心突出放到提高肉牛的质量和效益上,打造具有逊克县特色肉牛品牌,把逊克县肉牛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是由注重抓生产向注重抓加工流通转变。
三是肉牛生产由产销脱节,向产业化经营转变。
当前这一转变的关键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为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创造条件。
四是养牛生产增长方式要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化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转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把减少分散饲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调整肉牛品种和牛群结构放到突出位置。
五是工作方法要由单纯的行政命令,向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提高技术服务转变。
六是肉牛发展要由封闭型向外向型转变,并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4.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产品总量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加剧,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供求发展不平衡矛盾依然存在,对肉牛及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
一是人们消费观念、膳食结构发生根本转变,从温饱型转向优质化、高档化,对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精深加工和鲜活食品倍感兴趣,表现在肉类品种消费上,国际市场对肉牛的需求量呈增长的势头。
二是资源短缺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消费水平高,但生产能力低,需依靠大量进口维持自身的供求平衡。
三是世界各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总产量增长缓慢,使得对粮食依赖性较强的猪、鸡生产受到制约,而牛、羊因其对粮食依赖性不强,牛肉市场潜力很大,发展肉牛生产仍然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四是欧洲发生的疯牛病,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由于英国等欧洲主要肉牛生产国发生了疯牛病,欧美等重要牛肉消费国纷纷从欧洲撤离出来,把聚集点转向中国。
亚洲的竞争对手韩日相继发生疯牛病和口蹄疫,牛肉出口受阻。
我国牛肉出口仍然具有增大的机会。
据专家预测,受疯牛病的沉重打击,英国等欧洲主要肉牛生产国的养牛业,将倒退3~5年。
这就为我国的肉牛养殖带来极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周边国家和地区,如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伊朗等每年共需进口牛肉1000多万吨,占世界牛肉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其中日本每年约需进口活牛4万头,鲜肉9万吨,基本不出口。
牛肉价格稳中有升,特别是高档分割肉,每公斤在8美元左右,牛肉价格稳中有升的势态使国际市场供需趋旺。
牛肉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营养价值高,色香味皆美,是改善人们膳食结构的理想食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收入和购买力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牛肉食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我国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国内外牛肉市场容量也随之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在我国的肉食消费比重中,牛肉仅占0.6%,人均牛肉消费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中国人均牛肉2公斤,世界平均水平为10公斤,发达国家则高达30~50公斤),特别是优质高档牛肉需要从国外大量购进。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增加1公斤牛肉,全国就增120万吨。
我国人均牛肉量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全国总产量就要突破1200万吨以上。
所以现有的肉牛生产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当前和未来的需要。
此外我国的牛肉出口份量仅占世界贸易量的1%左右,每年需从国外进口1000余吨的优质牛肉来满足国内高级宾馆、饭店和其它高收入阶层的消费。
总之,国内外牛肉市场的需求量非常之大,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牛肉仍将畅销不衰。
国内市场优质牛肉价格仍不断上扬(年增幅约为15%),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牛肉的价格水平不及国际市场的一半,牛肉价格前景看好。
牛皮是肉牛生产的一个重要产品,牛皮革制品的需求量和市场容量也愈来愈大,皮革产品的价格涨势强劲,现在一张好牛皮可卖到300~500元。
目前,我国皮革工业每年有数百万张牛皮的缺口,我国皮革和皮革生产量分别占世界的10%和11%,但人均皮革制品的消费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一倍多,全国皮革制品的市场需求却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
所以从市场对皮革的需求来看,发展肉牛的潜力也很大。
本项目建成后牛肉及其产品市场容量、潜在需求量大,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行规模化饲养,集约化经营,品牌化销售,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低耗高效,通过科学饲养,提高育肥速度,缩短育肥周期,严格管理,坚持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提高肉牛质量,节本增效,把产品成本降低到最低,从而使逊克县的肉牛养殖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质量优势和抗风险能力。
项目产品的市场壁垒主要是肉牛疫病的出口限制,而逊克县土地肥沃,饲草、粮食资源丰富,没有任何疫病发生,肉牛品质优良,发展肉牛潜力很大,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有广阔的空间,无论在国际和国内都不存在市场限制。
4.1.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该项目采用先进的肉牛快速育肥技术和繁育技术,所产肉牛品质好,出肉率高,其产品成本低于省内同类产品的平均成本,价格略低于其它地区肉牛价格或与之持平。
坚持按国际标准生产,与国际市场接轨,质量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要求。
以高标准、高质量、低成本、低价格来增强逊克县肉牛的市场竞争力,取得明显竞争优势。
本项目设计生产规模为年增加出栏肉牛400头,就目前的市场需求来讲,不会对同类肉牛价格变化产生任何影响。
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和进度
4.2.1营销策略
在产品策略上,以可靠的产品质量为基础,抓好繁育改良,选择最佳杂交组合,实现肉牛良种化。
选用12个月龄良种牛,采用快速育肥综合技术,精确配料,育肥90~100天出栏,因其牛龄小,出栏快,所以牛肉肉质鲜美,以此赢得消费者,占领市场。
在产品价格策略上,我们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技术的、管理的各种优势,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从而降低销售价格,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由于我市资源和技术优势明显,从而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和抗风险能力。
4.2.2营销方案
1、市场定位
逊克县肉牛生产在全省位于前列,但与国际上对进出口牛肉的质量标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把市场首先定位在国内,力争在2~3年实现进入国际市场。
2、生产规模
项目生产规模为年增加出栏肉牛400头。
4.2.3营销模式和进度
项目产品以直销方式、订单方式和网络销售的方式进行销售。
1、建设专业的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
本项目采取直销方式,并逐步培养自己的营销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市场销售网络。
聘用有丰富经验的销售员,组建5人左右的销售队伍,以省内市场为主,形成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同时开拓国际市场。
2、提高产品质量及档次,增加订单销量
以质量和信誉吸引销售者、消费者的青睐。
加强省内产品宣传,提前到外省市大的批发市场考察行情,采取扩大合同订单的销售方案,与各大屠宰加工企业签订销售合同,扩大产品的覆盖面。
3、扩大产品宣传,增加宣传费用,开拓销售渠道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立信息平台,在网络上登信息,实现网上销售,不断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4.3市场风险分析
4.3.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项目风险主要因素为疫病、生产成本、销售价格等。
4.3.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一是建设牧业小区,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建立疫病防治体系;二是选用优良种公牛杂交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