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3512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学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学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学案

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

见学生用书P040

微知识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

F=ma。

3.“五个”性质

微知识2两类动力学问题

1.两类动力学问题

(1)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

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

微知识3力学单位制

1.单位制

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

2.基本单位

基本量的单位。

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质量、时间、长度,它们的国际单位分别是千克、秒、米。

3.导出单位

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4.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l

m

质量

m

千克

g

时间

t

s

电流

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物质的量

n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IV

坎[德拉]

cd

一、思维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物体在受力的前提下才会产生加速度,因此加速度的产生要滞后于力的作用。

(×)

2.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

3.物体所受合外力减小,物体的速度必减小。

(×)

4.物理公式不仅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

(√)

5.千克、米、秒、库仑、安培都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

二、对点微练

1.(单位制)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m/s、N是导出单位

B.g、m、C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A是导出单位

D.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解析 在国际单位制中,g、m、s属于基本单位,m/s、N、C属于导出单位,A、B项均错误;A项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C项错误;力的单位(N)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导出的,D项正确。

答案 D 

2.(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多选)质量均为m的A、B两个小球之间连接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放在光滑的台面上。

A紧靠墙壁,如图所示,今用恒力F将B球向左挤压弹簧,达到平衡时,突然将力撤去,此瞬间(  )

A.A球的加速度为

B.A球的加速度为零

C.B球的加速度为

D.B球的加速度为

解析 撤去恒力F前,A和B都平衡,它们的合力都为零,且弹簧弹力为F。

突然将力F撤去,对A来说水平方向依然受弹簧弹力和墙壁的弹力,二力平衡,所以A球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A项错,B项对;而B球在水平方向只受水平向右的弹簧的弹力作用,加速度a=

,故C项错,D项对。

答案 BD 

3.(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1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0m/s时,给物体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F=2N的恒力,在此恒力作用下(g取10m/s2)(  )

A.物体经10s速度减为零

B.物体经2s速度减为零

C.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

D.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

解析 物体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μN=μG=3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m/s2=5m/s2,方向向右,物体减速到零所需的时间t=

s=2s,B项正确,A项错误;减速到零后,恒力F

答案 BC 

见学生用书P040

微考点 1 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核|心|微|讲

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的“两种”模型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ma,其核心是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具体可简化为以下两种模型:

1.刚性绳(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

2.弹簧(或橡皮绳)——两端同时连接(或附着)有物体的弹簧(或橡皮绳),特点是形变量大,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变。

典|例|微|探

【例1】 (多选)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2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

当剪断轻绳的瞬间,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N

B.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方向向左

C.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方向向右

D.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零

【解题导思】

(1)剪断轻绳前后,弹簧的弹力变化吗?

答:

剪断轻绳前后,弹簧长度来不及发生变化,所以弹簧弹力不变。

(2)剪断轻绳前后水平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化吗?

答:

剪断轻绳前,水平面对小球没有支持力作用,剪断轻绳后,水平面对小球的支持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

解析 未剪断轻绳时,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为零,小球受到重力mg、轻绳的拉力T和弹簧的弹力F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依据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上有Tcosθ=mg,水平方向上有Tsinθ=F,解得弹簧弹力F=mgtanθ=20N,A项正确;剪断轻绳后小球在竖直方向仍平衡,即水平面支持力N=mg,水平方向上弹簧的弹力保持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a=

m/s2=8m/s2,方向向左,B项正确;当剪断弹簧的瞬间,小球立即只受地面支持力和重力作用,且二力平衡,加速度为零,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ABD

(1)求解瞬时加速度的一般思路

(2)加速度可以随着力突变而突变,但速度的变化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不会发生突变。

题|组|微|练

1.(多选)如图,物块a、b和c的质量相同,a和b,b和c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2相连,通过系在a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线剪断。

将物块a的加速度的大小记为a1,S1和S2相对于原长的伸长量分别记为Δl1和Δl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剪断细线的瞬间(  )

A.a1=3gB.a1=0

C.Δl1=2Δl2D.Δl1=Δl2

解析 设物体的质量为m,剪断细线的瞬间,细线的拉力消失,弹簧还没有来得及改变,所以剪断细线的瞬间a受到重力和弹簧S1的拉力T1,剪断前对b、c和弹簧组成的整体分析可知T1=2mg,故a受到的合力F=mg+T1=mg+2mg=3mg,故加速度a1=

=3g,A项正确,B项错误;设弹簧S2的拉力为T2,则T2=mg,根据胡克定律F=Δx可得Δl1=2Δl2,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AC 

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小球A、B,由轻质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电梯内,已知电梯正在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细线中的拉力为T,此时突然剪断细线。

在线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和小球A的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gB.

+g

C.

+gD.

+g

解析 在剪断前,对A、B及弹簧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T-3mg=3ma,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弹-2mg=2ma,由此可得F弹=

,细线被剪断后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此时对A球来说,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弹力,则有F弹+mg=maA,解得aA=

+g,故A项正确。

答案 A 

微考点 2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核|心|微|讲

1.物体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明确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v0)。

(2)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F合)。

(3)根据物体做各种性质运动的条件即可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加速度变化情况及速度变化情况。

2.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

典|例|微|探

【例2】 如图所示,质量为10g的环(图中未画出)在F=200N的拉力作用下,沿固定在地面上的粗糙长直杆由静止开始运动,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拉力F与杆的夹角也为θ。

力F作用0.5s后撤去,环在杆上继续上滑了0.4s后速度减为零。

(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环沿杆向上运动的总距离x。

【解题导思】

(1)环的运动过程分为几段?

各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答:

环的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后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有何关系?

答:

相等。

解析 

(1)在力F作用0.5s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cosθ-mgsinθ-f=ma1,

Fsinθ=N+mgcosθ,

f=μN,

设0.5s末速度为v,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a1t1,

撤去F后0.4s内

mgsinθ+μmgcosθ=ma2,

v=a2t2,

联立以上各式得μ=0.5,

a1=8m/s2,

a2=10m/s2,

v=a2t2=4m/s。

(2)x=

a1t

+vt2-

a2t

=1.8m。

答案 

(1)0.5 

(2)1.8m

【反思总结】

多过程问题的分析方法

1.将“多过程”分解为许多“子过程”,各“子过程”间由“衔接点”连接。

2.对各“衔接点”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必要时画出受力图和过程示意图。

3.根据“子过程”和“衔接点”的模型特点选择合理的物理规律列方程。

4.分析“衔接点”速度、加速度等的关联,确定各段间的时间关联,并列出相关的辅助方程。

5.联立方程组,分析求解,对结果进行必要的验证或讨论。

题|组|微|练

3.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质量为m1=1g的物块A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为m2=3g的物块B连接,绳与斜面保持平行。

开始时,用手按住A,使B悬于距地面高H=0.6m处,而A静止于斜面底端。

现释放B,试求A在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设B落地后不再弹起,且所有接触面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sin37°=0.6,cos37°=0.8,g取10m/s2)

解析 设B未落地前系统加速度大小为a1,B落地时的速度为v,B落地后A的加速度为a2,则依据题意有

m2g-T=m2a1,

T-m1gsin37°=m1a1,

解得a1=6m/s2。

v2-0=2a1x1,x1=H,

m1gsin37°=m1a2,

解得a2=6m/s2。

0-v2=-2a2x2,

x2=0.6m,

故A在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L=x1+x2=1.2m。

答案 1.2m

4.如图所示,质量m=2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

(已知cos37°=0.8,sin37°=0.6,g取10m/s2)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解析 

(1)沿水平方向施加外力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L=

at

代入数据解得a=10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f=ma,

得f=10N,

所以μ=

=0.5。

(2)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