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4460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________.

(2)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像:

____________

(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h与s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解析所示见解析所示h与s成正比

【解析】

(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分别做出由A、B两点在透明纸上的像,从而得出AB的像,如图所示: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

(3)从图象中看出;h随s的变大而变大,且增大的倍数相同,即h与s成正比关系;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1).见解析所示

(2).见解析所示(3).h与s成正比

【的距离】

(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2)找出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中的对应点,然后连接成平滑的曲线;

(3)可以看出,当像离小孔越远,像的大小是变大的.

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

各种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烛若干

厚和

厚的两块玻璃板、白纸、火柴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______,应选择______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如图甲所示,小明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把其他各支蜡烛依次放在玻璃板后面适当位置,当蜡烛B故在后面时,从玻璃板前面看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

此时,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

(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白纸,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实验中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若向左倾斜玻璃板,如图乙所示,蜡烛A的像将______移动(选填“向上”“向下”或“不”)。

(5)如图丙所示,两个平面镜L1和L2平行竖直放置,两镜相距

,物体A在两镜之间,A在L1中的一个像是A1,A2在L2中的一个像是A2,已知A1、A2相距

,当物体A在两镜之同移动时,A在两镜里成的像A1、A2的距离

的变化情况是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相等虚向上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这样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

厚的。

(2)[3]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蜡烛A像的位置就是蜡烛B的位置,由此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4]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白纸,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

(4)[5]平面镜所成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若向左倾斜玻璃板,如图乙所示,蜡烛A的像将向上移动。

(5)[6]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如下图,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无论

点在两个平面镜的哪个位置,两个像点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他在探究时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____;

(2)他选取了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

(3)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置合,原因可能是_____;

(4)拿走蜡烛B,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时,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像的位置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玻璃板和水平桌面不垂直虚

【解析】

【分析】

注意理解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的很多细节问题,如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要用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要保证玻璃板与桌面垂直等,使用相同的两支蜡烛等,根据这些要求或器材的使用目的即可解答。

【详解】

(1)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

(2)为了验证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以实验中选用了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

(3)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和桌面没有垂直放置,此时像不在桌面上,会偏高或偏低,所以不能重合。

(4)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故拿走蜡烛B,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时,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菜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_____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选填“有膜”或“无膜”).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

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阳光的实验窒,在_____中进行实验效果好(选填“①”或“②”).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

_____.

(4)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u/cm

3.39

5.11

6.39

像距v/cm

5.22

6.51

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v1=_____cm.

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

_____(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

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答案】有膜②镀膜增强了对光的反射3.50B

【解析】

【分析】

(1)有膜的一面作为反射面;

(2)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

(3)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是反射能力更强;

(4)①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玻璃板有一定厚度,有两个反射面.

【详解】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有镀膜的一面因为成像更清晰,所以使玻璃板有膜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因为跳棋本身不会发光,要靠反射的光线成像,所以应该在光线较好的环境中实验,即在有阳光的实验室实验.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因为平面镜是反射成像的,所以镀膜后一定是增强了镜面对光的反射.

(4)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因为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像距应为B的左端到直线的距离,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则像距v1=3.50cm.

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且去除误差因素后,每次像距与物距的差值相等,说明是同一原因引起的,考虑实验装置,原因只能是:

玻璃板有一定厚度造成的.

故选B.

【点睛】

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有很多细节问题要注意,如要用薄的玻璃板,要保证玻璃板与桌面垂直等,要注意多总结,用时则手到擒来.另外要牢记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5.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__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准确确定_______________;

(3)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选取两支____(选填“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蜡烛;

(4)无论怎样水平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__________;

(5)判断平面镜成虚像的方法是:

在B处放一个光屏,眼睛在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如果光屏上没有像,那么,所成像为_____像;

(6)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反射像的位置完全相同不垂直B虚相等

【解析】

【详解】

(1)[1]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2)[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可以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3)[3]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这样可以通过对比蜡烛的像和另一支蜡烛的大小关系,从而知道这支蜡烛和蜡烛的像大小关系;

(4)[4]无论怎样水平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玻璃板所成的像在桌面的上方或下方;

(5)[5][6]判断平面镜成虚像的方法是:

在B处放一个光屏,眼睛应该在B侧观察,如果在A侧观察,会看到玻璃板反射的光线,不能作出准确判断;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则不能,如果光屏上没有像,那么,所成像为虚像;

(6)[7]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应选较_______(选填“厚”、“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面上。

(2)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直至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

(3)移开蜡烛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4)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小华家的餐桌桌面上有一块水平的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1.8m高处有一灯,该灯遇过转盘成像如图所示,则灯的像距离该灯______m,若用手拨动转盘使其水平旋转。

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答案】薄前面大小相同虚不变3.6不变

【解析】

【详解】

(1)[1]实验时应选较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面上,这是因为较厚的玻璃板会成明显的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

(2)[2][3]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这是为了能够看到蜡烛A所成的像;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而蜡烛B和蜡烛A是相同的,那么蜡烛A的像和蜡烛A大小相同;

(3)[4]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则不能,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

(4)[5]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是不变的;

(5)[6]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灯的像到玻璃转盘的距离等于该灯到玻璃转盘的距离,可知灯的像距离该灯距离是

[7]灯的位置不变,那么即使用手拨动转盘使其水平旋转,灯的像的位置也不变。

7.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梦准备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1)实验时,小梦应选______(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_____。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梦应选______(填字母)两支蜡烛。

(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_____。

(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梦同学移开未点燃的蜡烛,在原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白纸上_____(选填“有”或“没有”)点燃的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选填“实”或“虚”)像。

(5)如图乙所示是小梦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由实验记录小梦得出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实验结论,该结论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说出理由______。

【答案】F确定像的位置BC垂直没有虚不可靠没有多次测量

【解析】

【详解】

(1)[1][2]用透明玻璃板F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3]为了对比像的大小关系,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3)[4]确保像与蜡烛能够完全重合,镜面与桌面必须垂直;

(4)[5][6]移去镜面后面的蜡烛,将白纸置于蜡烛位置,白纸上没有点燃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5)[7][8]一次实验就得结论具有偶然性,应该多次实验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8.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

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

使它与蜡烛A所成像重合,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

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要证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他的做法是_____。

(4)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号,测得B到A的距离为10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为_____cm。

(5)小明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放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

(6)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_____运动(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答案】确定像的位置替代在蜡烛B一侧直接观察光屏上无像不变20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竖直向下

【解析】

【分析】

(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用蜡烛B代替蜡烛A,这种代替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5)当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时,蜡烛的像偏向水平桌面的上方或下方,镜后蜡烛和镜前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6)根据物像相对于镜面对称的性质决断。

【详解】

(1)使用玻璃板,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用蜡烛B与A的像重合进行比较,是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证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4)根据物像大小相等可知,移动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变;

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0cm,所以像和物相距20cm。

(5)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知,如果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能与蜡烛重合;

故实验中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6)根据物像相对于镜面对称的性质,当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时,在平面镜中的关于镜面对称,会向下运动,即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做竖直向下运动。

9.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_____________,也能方便地测量_________.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则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

_______________.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_______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如图,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则OB______________ON.(选填“靠近”或“远离”)

(4)要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需测出图中的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如这二个角相等,则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你认为这样做需改进的地方有:

_____________.

【答案】光路入射角和反射角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不发生靠近应该改变角度的大小,多次测量,得到普遍性的结论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白色硬纸板能发射所有光,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入射光、反射光的光路,也能方便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2)[3][4][5]白色硬纸板的面向后旋转,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的位置是不变的;

(3)[6]若将AO向ON靠近,那么入射角变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也变小,反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

(4)[7]需要改进的地方,应该是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出对应的反射角,这样得到的结论才有普遍性.

10.如图所示,小亮和小红为了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实验.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关系.

(3)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台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

(4)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

(5)小亮改变蜡烛的位置,记录了蜡烛A和较清晰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如下表所示: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m

3.0

4.5

6.0

7.5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3.0

4.5

6.0

7.5

最终他们得出结论:

平面镜成像时_____.

【答案】较暗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玻璃太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像与成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暗的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对比度比较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

(2)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因为玻璃板既能成像又能透光,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在平台面上,玻璃板如果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所以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

(4)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太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

(5)得出结论: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成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