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879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是氧气含量减少

B.呼出气体中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C.呼出气体中氧气和水蒸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增多,氧气含量减少

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

A.氧化钙+水

氢氧化钙B.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C.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3.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单质的是()

A.AB.BC.CD.D

4.化学与生产息息相关。

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B.洗菜C.柠檬榨汁D.葡萄酿酒

5.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B.食醋C.加碘食盐D.蒸馏水

6.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B.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C.红磷燃烧一停止立即打开弹簧夹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7.草莓具有芳香气味,其中还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C.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2:

4:

1

8.二氧化氮(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1C.+2D.+4

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11.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钢B.纯净的空气C.氯酸钾D.澄清石灰水

12.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常温下以液态存在的一种氧化物()

A.H2OB.HgC.CO2D.C2H5OH

13.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产生一种黑色固体

B.向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吹气,紫色石蕊变蓝色

C.向无水硫酸铜粉末中滴加少量水,粉末由蓝色变白色

D.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先变浑浊,后又变回澄清

14.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

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

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

()

A.氧气、二氧化碳、空气B.二氧化碳、空气、氧气

C.空气、氧气、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氧气、空气

15.如下图:

2008年7月4日,我校边团结校长作为西安段118号火炬手传递了奥运圣火。

火炬中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即使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

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B.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24:

5D.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

16.“麻辣条”致昆明一12岁女孩病危,三无小零食引担忧(摘自2013年凤凰网新闻),麻辣条因为能刺激大脑中枢神经和身体各部分的神经末梢,导致心跳加快、体温上升和较长时间的兴奋感,所以成为了学生们的最爱零食之一,甚至有段时间和“茶叶蛋”一样成为奢侈品的代名词,但是不少无良心商贩为了使辣条的颜色更加诱人,保存时间更长,成本更低,往往在里面添加过量的日落黄(C16H10O7N2S2Na2),柠檬黄(C16H9O9S2Na3)和霉克星(C6H8O4)。

这些添加剂过量食用会对学生

们的智力,肝脏甚至生命造成危害。

试计算:

日落黄中元素种类柠檬黄中硫元素和钠元素的元素质量比霉克星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一种),其离子符号是.

(3)第11号元素与第16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标号).

a.C和Neb.Be和Mgc.Al和Sid.F和Cl

18.

(1)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以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种由1、7、8、16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7号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

(3)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Y为+2价,X为+5价,Z为-2价。

X、Z两元素组成的原子团为-3价,且有5个原子。

则用字母X、Y和Z的组合书写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9.数十亿年来,地球上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经研究发现,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

甲烷(CH4)、氨气(NH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现代干燥空气的成分有:

氮气、氧气、气(占0.934%)、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等。

原始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前的大气。

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他们能否生存下去,原因是

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同时氧气逐渐增加,原因是

(3)随着原始大气中O2缓慢地增加,甲烷、氨气、一氧化碳等气体逐渐被氧气氧化而缓慢地减少,使大气的成分逐渐演化成现代大气.原始大气中的一氧化碳可转化为现代大气中的,写出该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由原始大气转化为现代大气,经历了漫长的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虽然大气的成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从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上看,组成大气成分的

及都没有发生改变。

20.现有下列物质:

①氩气、②一氧化碳、③矿泉水、④锰酸钾、⑤氧化镁、⑥五氧化二磷、⑦干冰、⑧泥浆、⑨银,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

(2)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

(3)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4)含二氧化碳分子的是_________。

三、推断题

21.有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氮气、木炭、氧气、二氧化碳等几种物质中的一种,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烧红的B放入D中,B立即熄灭,且C和D是不同的物质,则:

A是____B是____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_

22.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D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B→F_______________,②C→B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3.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取氧气。

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a仪器名称:

____________ 。

(2)酒精灯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在常温下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选填“正”或“倒”)放置在实验桌上。

24.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五、计算题

25.硝酸铵NH4NO3是一种高效氮肥,计算: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

(2)16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g.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A.只是氧气含量减少,是错误的叙述,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时增加;B.呼出气体中最多的是二氧化碳是错误的叙述,最多的为氮气;C.呼出气体中氧气和水蒸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是错误的叙述;水蒸气的含量增加;D.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增多,氧气含量减少,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考点:

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比较

2.B

【解析】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由两种反应物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酒精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氧化反应,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分解产生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一种物质产生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氧化反应,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含有两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C、含有两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从宏观角度来说,主要看它含有几种物质,含有一种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的是混合物。

当然,也有一定的规律或技巧所在,那就是只要它是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或合金时,就不用再细分析了,它一定是混合物。

还有,由于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并且有且只有一个化学式;所以只要某物质有化学式,也就不用再细分析了,它一定是纯净物。

从微观角度来说,如果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含有一种分子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分子的是混合物。

如果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那么含有一种原子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原子的是混合物。

4.D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

A、淘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洗菜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柠檬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糖类变成酒精,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D。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5.D

【解析】试题分析:

只含一种物质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啤酒里酒精、水等物质,是混合物;食醋里含醋酸、水、食盐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加碘食盐含氯化钠、含碘物质等是混合物;蒸馏水只有水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所以选D。

考点: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断。

6.B

【解析】

试题分析:

A、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铁不能消耗掉空气中的氧气,所以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细铁丝,错误,B、实验结束后,进水量只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1/5,故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正确,C、红磷燃烧一停止,热量还没散失,剩余气体还处于膨胀状态,此时立即打开弹簧夹,进水量会少于1/5,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故一定要待到装置冷却才能打开止水夹,错误,D、红磷的量不足,这样就不能充分消耗氧气,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1/5,而不是大于1/5,错误,故选B

考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7.B

【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由乙酸乙酯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氧化物,错误;B、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

=88,正确;C、乙酸乙酯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错误;D、乙酸乙酯碳、氢、氧的质量比=

=6:

1:

4,错误。

故选B。

8.D

【解析】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二氧化氮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详解】

在二氧化氮中,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x+(-2)×2=0,则x=+4价。

故选D。

9.A

【解析】

试题分析:

A、符合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制取;B、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为白烟,错误;C、生成二氧化碳为结论描述,应表述为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D、硫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火焰,条件不明确,无法判定对错。

考点:

氧气的性质

10.A

【解析】A、稀释浓硫酸应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进行搅拌,故A正确;B、应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的质量,应左物右码,药品不应直接放在托盘上,故B错误;C、倾倒液体,瓶塞应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对着手掌心,故C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预防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集气瓶底部应预先铺一层细砂或放点水,故D错误。

点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预先铺一层细砂或放点水。

倾倒液体,瓶塞应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对着手掌心。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纯净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二者的本质区别时是否有一种物质组成;A选项钢中含有铁和碳,属于混合物;B选项纯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C选项氯酸钾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D选项澄清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故答案选择C

考点:

物质的分类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物质的状态:

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

根据物质的组成: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

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又可以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且含有氧元素。

H2O常温下为液态,为氧化物,A正确,Hg为单质,B错误;CO2为氧化物,但常温下为气体,C错误;C2H5OH为含氧化合物,不是有两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D错误。

故选A。

考点:

物质的分类

13.D

【解析】

试题解析:

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A错误;B.向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吹气,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故B错误;C、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故C错误;D、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溶液先变浑浊,若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水、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所以又变回澄清,故D正确,选D。

考点:

化学反应的现象,实验基本操作

14.B

【解析】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继续燃烧如初,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甲是二氧化碳,乙是空气,丙是氧气。

故选:

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15.A

【解析】

试题分析:

丁烷(化学式为C4H10)说明丁烷的一个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丁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二者的质量之比是=4×12:

10=24:

5;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故选A.

考点:

化学式的意义

16.664:

69C6H8O4+6O2

6CO2+4H2O

【解析】

试题分析:

C16H10O7N2S2Na2中含有C、H、O、N、S、Na六种元素;柠檬黄中硫元素和钠元素的元素质量比

为:

32×2:

23×3=64:

69霉克星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8O4+6O2

6CO2+4H2O

考点:

物质的组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化学用语。

17.

(1)硼的元素符号为B(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钠(或Na、Mg、Al)Na+(或Mg2+、Al3+)(3)Na2S离子(4)bd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出,硼元素,原子序数是5,元素符号是B,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等。

(2)带金字旁为金属元素即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Na、Mg、Al;其离子符号是Na+(或Mg2+、Al3+

(3)第11号元素与第16号元素分别是钠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钠,其化学式为Na2S;硫化钠是由钠离子和硫离子构成的.

(4)根据题意,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d属于同一族(纵行),化学性质相似.

考点:

元素周期表特点及应用。

18.

(1)Al(NO3)3

(2)(NH4)2SO4(3)Y3(XZ4)2

【解析】

试题分析: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故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NO3)3。

(2)1、7、8、16号元素分别是H、N、O、S,故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H4)2SO4;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结合H的化合价为+1价,SO4的化合价为-2价,设N的化合价为x价,则有[x+(+1)×4]×2+(-2)=0,解得x=-3,即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3)由于X、Z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团为-3价,故可设由X、Z两元素组成的原子团为XaZb3-,而X为+5价,Z为-2价,则有(+5)×a+(-2)×b=-3,又因为该原子团有5个原子,即a+b=5,解得a=1,b=4,即原子团为XZ43-,再利用Y为+2价,则用字母X、Y和Z的组合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3(XZ4)2。

考点: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化学式的书写,熟练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要求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9.稀有气体

(1)不能原始大气中没有可供人呼吸的氧气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3)二氧化碳2CO+O2=2CO2(2分)

(4)元素种类原子种类

【解析】

试题分析: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原始大气中没有供呼吸的氧气,故人等动物不能生存;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3)一氧化碳与氧气作用产生CO2,方程式为2CO+O2=2CO2

(4)发生化学反应,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都不变。

考点:

空气。

20.③⑧⑨②⑥⑦⑦

【解析】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属于混合物的是③矿泉水⑧泥浆。

(2)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①氩气⑨银。

(3)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②一氧化碳⑥五氧化二磷⑦干冰。

(4)含二氧化碳分子的是⑦干冰。

点睛∶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

21.氧气木炭二氧化碳氮气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由“C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得到C是二氧化碳,由“B在A中燃烧的更旺”得到A是氧气。

【详解】

有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氮气、木炭、氧气、二氧化碳等几种物质中的一种,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C为二氧化碳,A为氧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为木炭;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烧红的B放入D中,B立即熄灭,且C和D是不同的物质,则说明D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是二氧化碳,则D为氮气。

因此:

A、B、C、D分别为氧气、木炭、二氧化碳、氮气。

【点睛】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22.CSO2H2C+O2

CO22H2O

2H2↑+O2↑

【解析】

【分析】

根据“F会引起温室效应”和“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作为本题的突破口,结合常见物质的性质和氧气的制备分析。

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F为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均为无色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碳是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A为过氧化氢,B为氧气,C为氧气,D为碳;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则E为硫,G为二氧化硫;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H为氢气;

【详解】

(1)D、G、H的化学式分别是C、SO2、H2;

(2)①B→F,即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CO2;②C→B,即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23.集气瓶加热AC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过氧化氢

水+氧气正

【解析】

【详解】

(1)图中标示的a仪器是集气瓶,常用作收集气体;

(2)A装置中酒精灯的作用是加热;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装置;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同时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更纯净,所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C装置来收集氧气;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

水+氧气;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为防止氧气逸出,应将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置在实验桌上。

24.试管2KMnO4

K2MnO4+MnO2+O2↑BD燃着的木条熄灭

【解析】

(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

(2)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解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解答;(3)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性及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分析解答。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