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自传初中读后感四篇.docx
《季羡林自传初中读后感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羡林自传初中读后感四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季羡林自传初中读后感四篇
季羡林自传初中读后感四篇
篇一: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先生走完了98岁的历程,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季先生生前曾经强烈要求摘掉三顶帽子:
即“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和“国宝”,这种谦逊的作风赢得了广泛赞誉。
季羡林(1911。
8。
6―2009。
7。
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
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
过去读过一些关于介绍先生的文章,也读过先生的一些散文。
今天用一天时间阅读了《季羡林自传》,对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季羡林6岁离开父母,跟叔父到济南读书。
从私塾、一师附小到新育小学,因为认识“骡”字而直接读高小。
12岁考入正谊中学。
15岁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山东大学的校长是前清状元、当时的教育厅长王寿彭。
季羡林因第一学年连续获得两个甲等第一名,得到了校长奖励的两件墨宝,“从此才有意识地努力学习”。
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得到国文老师、著名作家胡也频、董秋芳等人亲切教诲和鼓励。
这里学习的一年,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
正规小学并没有英语课,10岁的季羡林在叔父的安排下,课余参加了两个学习班:
一个古文学习班,一个英文学习社。
从高小到中学,季羡林下课后先是参加古文学习班,读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晚上又到英文学习社学习,一直到深夜10点。
天天连轴转,持续了8年时间。
季羡林说,英语“学的时间不长,只不过学了一点语法、一些单词而已。
”“万万没有想到,就由于这一点英语知识,我在报考中学时沾了半年光。
”高中学习三年中,六次考试,考了六个甲等第一名,成了“六连冠”。
193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是著名的“清华四剑客”之一。
1935年到1945年,季羡林到德国留学十年,在哥廷根大学读书时,主修梵文、巴利文,超负荷的学习了多种外文,留下了“梵文课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的佳话。
哥廷根大学视季羡林为骄傲。
单从季先生的求学历程,可以看出他的勤奋和毅力。
季先生一生对亲人和朋友都是十分真诚的。
他多次提到自己的母亲,他在自述中说到“母亲的娘家姓赵,门当户对,她家穷得同我们家差不多,否则也决不会结亲。
她家里饭都吃不上,哪里有钱、有闲上学。
所以我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
她家是在另一个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
“你娘经常说:
‘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母亲去世时却不在身边是季羡林心中永远的痛。
季老在晚年每当谈到母亲就会泪流满面。
季老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
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传统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
所以,他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
季老和胡乔木是清华的同学,两人交往半个多世纪,对于这样一个做高官的同学,季老却从不主动拜访,而对于胡乔木没有架子,季老很客观的做过高度评价。
他说“平心而论,乔木虽然表面上很严肃,不苟言笑,他实则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感情异常丰富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不久,胡乔木离开了人世。
《留德十年》出版之后.季羡林觉得按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做法,该到胡乔木的坟上去焚烧一本,送给他的在天之灵。
但是,遵照胡乔木的遗嘱,骨灰都撤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了,骨灰盒没有留下,真正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
篇二:
读《季羡林自传》有感
有的人,不择手段沽名钓誉;而有的人,却千方百计要摘下头上的桂冠。
国人称他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而他要一辞二辞三辞。
他就是已故的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季羡林先生。
花了近十天的时间,看完了厚厚的这本季羡林《我的自传》。
他的散文我很喜欢。
所以在网上看见这本书,我自然是不肯放下的!
季老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无数,单就《东方学》中的梵文这一项,就足以使后人仰慕了。
这是一种极难懂的印度佛教文字,至今国内以几乎无人识得了。
也就是这种文字,季老潜心研究数年,在文革期间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传达室里翻译了数百万字梵文作品。
其他各门类学科均有建树,几十年研究学问笔耕不已,孜孜不倦终成大家。
是当今国内文史类公认的大师。
其实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对于季老的任何评价,再多的赞美之词都是徒劳的。
我能做的不过是想抒发我的一些感受吧。
翻开中国的近代史,凡成就大学问者,出身不是书香门第,便是没落的官宦人家,像季老这样出身贫寒的真是少之又少!
他出身一个北方的农民家庭,没有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除了一个有远见的叔父鼓励他读书外,其他与一般的普通农民无异。
他是怎么从一个农民的儿子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这一点给我的感触颇深!
在《季羡林自传》开篇第一章“我的童年”中介绍自己出生在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生活最高的享受就是一年吃一顿白面。
这个从贫困山村走出来的穷孩子却一路跋涉,走到了北京,走出了国门。
用他的话说: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光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
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
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这话的确不假,在季老先生身上体现得如此完美。
所以我们身处逆境之中,千万不要怨天尤人,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感谢命运,感谢苦难的生活。
”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只要我们坚信自己并坚持下去就可以谱出生命的乐章。
季羡林先生就是这样做的。
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养成黎明即起的习惯,他戏称自己是起得最早的人,每天吃的是早饭前的早饭。
四点按时起床,前后一般不会超过几分钟。
起床后的工作就是爬格子。
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70多年。
温家宝总理称赞季老学贯中西,笔耕一生。
即使在文革期间,受冲击中他还克服种种困难偷译出了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
文革结束,季老已经步入老年,当时67岁,但自那时起,季老每年都有学术论文或专著,直至进入耄耋之年,90多岁高龄,他还对自己说“我不能封笔。
”
读了季老的自传,似乎让我们明白了,大师不是天生的,而是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工夫老始成。
”青壮年时期是打基础的时候,要像季老那样虚心好学,不知满足。
到了老年,才是出成果的黄金时期。
人生的老年不是退休,而是农忙中的收获时期。
我想季老的一生对后人的启示实在是太大了,让我们重新反思人的一生应该怎么度过。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但读一读《季羡林自传》,仿佛在倾听一位老人在给我们讲述着他的故事,他是文学大师,但他的语言却像老百姓那样的朴实无华,丝毫没有半点向人炫耀的感觉。
聆听的时候觉得他很普通,很率真,就像自己身边的父辈门,但掩卷沉思,其中有很多的东西让人终身受用。
篇三: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
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又是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季羡林6岁离开父母,跟叔父到济南读书。
从私塾、一师附小到新育小学,因为认识“骡”字而直接读高校12岁考入正谊中学。
15岁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山东大学的校长是前清状元、当时的教育厅长王寿彭。
季羡林因第一学年连续获得两个甲等第一名,得到了校长奖励的两件墨宝,“从此才有意识地努力学习”。
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得到国文老师、著名作家胡也频、董秋芳等人亲切教诲和鼓励。
这里学习的一年,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
可见,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教育事业是天底下最阳光的造福工程,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老师肩负着创造人类未来的历史使命。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是老师共有的美德,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老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不但为人师表,还为学生以后的道路铺满阳光的红地毯,就更值得可敬可亲了。
季先生一生对亲人和朋友都是十分真诚的。
他多次提到自己的母亲,他在自述中说到“母亲的娘家姓赵,门当户对,她家穷得同我们家差不多,否则也决不会结亲。
她家里饭都吃不上,哪里有钱、有闲上学。
所以我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
她家是在另一个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
“你娘经常说:
‘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母亲去世时却不在身边是季羡林心中永远的痛。
季老在晚年每当谈到母亲就会泪流满面。
季老文章里最大的特点是朴实,看他的散文就如同与一位熟悉的老朋友侃侃而谈。
你不会有生疏难懂的感觉,而且文字又不失优美。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我想季老的文风与其他人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这朴素了。
这样的文风不知是否与他的出生与人品有关呢?
我认为是有关联的,另外留学德国10年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日尔曼民族就是一个很朴实讲究规矩的民族,10年也许会在他身上有一定影响。
文化老人季羡林先生2009年7月11日逝世了,享年98岁。
如此高龄去世,在过去被看作“喜丧”。
老人一生历经沧桑,有起有落,忧患过,也欢喜过,走时终究福寿全归、功德圆满。
季羡林先生走了,他也带走了的一段让人唏嘘感慨的历史。
他漫长的一生经历过清末、民—国和共和国几个完全不同的时代。
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他仍笔耕不辍,思想常新,保持着良知与清醒,成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相信大多数人看到他逝去的消息时,都会感到他音容宛在。
那个可爱的老人形象,在我们心中一定很久都不会磨灭。
篇四: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
季羡林的大名如雷贯耳,只是这样一位国学大师究竟有着怎样不平凡的人生,一直不甚了了。
最近,用了近一个月的晚间时间阅读了《季羡林自传》,对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XX百科是这样介绍先生的:
季羡林(1911。
8。
6―2009。
7。
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
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
说来,和季老倒还是同行,只是咱教是的小朋友。
季羡林6岁离开父母,跟叔父到济南读书。
从私塾、一师附小到新育小学,因为认识“骡”字而直接读高小。
12岁考入正谊中学。
15岁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山东大学的校长是前清状元、当时的教育厅长王寿彭。
季羡林因第一学年连续获得两个甲等第一名,得到了校长奖励的两件墨宝,“从此才有意识地努力学习”。
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得到国文老师、著名作家胡也频、董秋芳等人亲切教诲和鼓励。
这里学习的一年,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
可见,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教育事业是天底下最阳光的造福工程,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老师肩负着创造人类未来的历史使命。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是老师共有的美德,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老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不但为人师表,还为学生以后的道路铺满阳光的红地毯,就更值得可敬可亲了。
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史,无论是孔子还是陶行知,是苏格拉底还是苏霍姆林斯基,他们之所以能名垂史册,除了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上的贡献,更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都有崇高的人格。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亲切、可信而又十分具体的榜样。
因此,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
人格魅力是指人的政治道德素质、知识水平、美感形象等方面综合起来对他人的感染力,这些方面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其中又以政治道德素质为主要的、决定的因素。
教师应该脱离低级趣味,树立良好形象,即高尚的政治道德形象、渊博的智能形象、高雅的美感形象。
政治道德形象是指作为新时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处处身体力行,真正为人师表,让学生敬重。
智能形象是指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能力,善于学习和创新,对学生循循善诱,让学生信服。
美感形象是指教师不但要注意仪表、语言美,更要注重心灵美,全心全意热爱每个学生,让学生愿意亲近。
这三种形象综合起来形成教师的人格魅力,变成“跟我做”的无声命令并内化为学生向上的动力,这就是教师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