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633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管理学原理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管理学原理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管理学原理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管理学原理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讲义.docx

《管理学原理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讲义.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原理讲义.docx

管理学原理讲义

管理学原理

第1章管理学原理概述

第2章管理理论发展历史

第3章计划

第4章组织

第5章领导

第6章控制

第7章创新

第1章管理学原理概述

1.1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1.2管理学原理的内容体系与学习方法

1.1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一、管理的概念

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认为,管理就是“明确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职能管理学派的代表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指挥;

行为学派的代表梅奥认为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核心,激励员工,调动人的积极性;

决策学派的代表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

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伯法认为,管理就是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系统所追求的目标;

近代管理大师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个人在群体中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目标。

管理的概念(宽泛):

管理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配置与利用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过程。

管理的概念(具体)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

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对管理概念的理解: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分配、协调活动或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可调用的资源(人员、资本、土地、厂房、原材料、设备、信息……)

4.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6.管理者是指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

2.组织性

3.人本性

4.创新性(动态发展性)

5.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管理的二重属性

管理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重性,一方面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过程都需要管理,它不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劳动社会化程度,因而它是管理的一般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管理的特殊属性。

管理的两重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它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四.管理的作用

1.管理的“有序化”作用

2.管理的整体优化与推动作用

3.管理的放大作用

五.管理的重要意义

1.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摸得着的手)

2.管理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大脑)

3.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1.2管理学原理的内容体系与学习方法

一、管理学原理的内容体系(学习什么)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

1.管理学总论:

阐述了管理与管理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管理的含义和性质,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方法,管理思想的演变及其发展过程,介绍各个管理学派等。

2.理论体系:

采用五原理体系,阐述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职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计划工作的内容及方法,决策的理论与方法,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及形式,各种领导理论和激励理论,控制系统的构成及控制的方式方法,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等。

二、学习管理学原理的方法和原则(如何学习)

1、研究现代科学中方法论的重要性:

2、研究管理学原理的若干原则: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案例教学积累格局词汇

(2)掌握比较研究的原则

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

(3)相关学科横向联系的原则

(4)归纳和演绎原则

3、教学过程中的若干注意事项

教材、笔记

案例分析

课后阅读

成绩考核

本章重点

1.理解管理的概念与性质(基本特征、属性),初步了解管理的作用与地位;

2.了解管理的内容体系,掌握研究与学习管理学的原则与方法。

思考题

1.你是怎样认识管理的定义的;

2.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管理基本特性的认识;

3.如何认识管理的重要作用;

4.分别分析一个管理不善和管理成功的例子。

第2章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2.1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史

2.2中国管理发展史

2.1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史

一、早期管理思想

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管理思想(有目标,少方法)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

军队作战、治国施政、管理教会等方面

制订法令、建立等级、分级管理

2.工业革命后的管理思想

18世纪60年代后工业革命

小手工业→大机器生产家庭作坊→工厂制度

主要管理内容:

生产管理、工资管理、成本管理

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

《国富论》劳动分工和经济人的观点

罗伯特·欧文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查尔斯·巴贝奇作业研究(工作方法)报酬制度(收入浮动)

1841年马萨诸塞车祸导致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管理成为职业为组织形式的发展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职业经理人

传统管理的主要特点:

两权合一,资本家直接管理企业,缺乏专业知识;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主要是凭个人的经验;靠师徒受艺的方法来培养工人,缺乏科学的培训和教育。

二、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一)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生产过程,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1.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

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和精神变革

用科学管理代替传统经验管理

工作定额(“公平的一天”)搬运生铁实验

标准化(收集、分析经验数据)铁锹实验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对工人进行挑选和培训)

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划与执行职能分离

2.其他人的贡献

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电影法)

a.用高速摄影记录工人的操作动作

b.分析哪些动作是合理的,哪些是

不合理的

c.制订标准的操作程序

1911年著《动作研究》

甘特“甘特图”(进度计划线条图表)

“计件奖励工资制”保证日工资

3.科学管理的特点:

一个目标和三个重视,即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为目标,十分重视科学实验、重视生产者个人的效率、重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二)组织管理理论(着重行政控制,研究管理职能与整个组织结构)

1.亨利•法约尔(法)

1916《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明确管理是企业经营六种基本活动之一

管理原则的归纳:

一般管理的14原则

管理职能的划分: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

2.马克斯•韦伯(德):

“组织理论之父”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机械式组织”

组织中存在明确的专业化分工;

各种职位按等级形成阶层体系;

通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来选拔员工,根据职务要求来任用;

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组织中的人员关系以理性原则为指导。

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

3.巴纳德(美):

《经理人员的职能》

社会系统学派的奠基人曾长期担任美国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职务

确定组织目标(共同目标);

促使他人作出贡献(协作意愿);

建立维持信息系统(沟通联系);

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4.厄威克与古利克(英):

厄《管理备要》

全面综合反映了古典管理理论

1937年《管理科学论文集》古posdcorb管理七职能论

即:

planning计划,organization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ing指挥coordinating协调,report报告,budgeting预算

(三)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

1.将人视作“机器”,是“无人的组织”;

2.将组织与外部环境分离,是“封闭系统”管理时代。

三、中期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

(一)行为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组织行为理论)

1.行为科学的定义:

是指运用类似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2.梅奥与霍桑试验

哈佛大学教授梅奥1924-1932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1)1924-1928:

测定工作条件、工作日长度、休息时间长度与次数及与物质环境有关的其他因素对生产率影响

(2)1928-1931年3年大规模访谈

21000人次发现工作环境中的人的因素与人群关系对生产有重要影响

(3)1931-1932年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对工人的群体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发现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生产定额的影响

霍桑试验的总结: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1)工人:

员工是“社会人”,是复杂社会系统中的成员。

(2)组织:

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

生产率提高取决于工人工作态度以及他与周围人关系。

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员工满意度来激发“士气”,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目的。

3.其他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麦格雷戈(美):

X理论(悲观)与Y理论(积极)

赫茨伯格(美):

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弗鲁姆(美):

期望理论M=V×E

麦克莱兰(美):

成就需要理论

(二)数量管理理论管理科学学派

以运筹学(OR)为基础,大量运用数据模型,进行系统与定量分析,促使决策科学化。

决策科学化:

以事实为依据,采取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对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计算,遵循科技程序作出正确决策。

注重经济-技术问题,强调系统方法,在不确定情况下采用标准模型进行合理决策,以电子计算机和管理信息系统为工具。

四、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20世纪50年代以后)

(一)系统管理理论

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组织管理上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研究,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

卡斯特(美)结构子系统功能子系统开放式系统

(二)权变管理理论(权宜机变)

卢桑斯(美)1976年《管理导论:

一种权变学》

环境变量:

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管理变量:

各种管理观念和技术

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即为权变关系

(三)质量管理理论

戴明“质量管理之父”

建立在顾客需要上不断完善、精益求精、追求零缺陷六西格玛标准

五、管理理论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

•学习型组织

•精益思想

•业务流程再造

•核心能力理论

•知识管理

•蓝海战略

2.2中国管理的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1.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管理思想

2.以“无为”为最高原则的道家管理思想

3.以“法治”为基础的法家管理思想

4.《孙子兵法》中管理思想

二、中国社会主义时期企业管理发展演变过程(建国后)

1.经济恢复阶段:

1949-1952年,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企业管理机构和制度,开展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和劳动竞赛活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1958年,重点是要建立适应社会大生产的科学管理制度。

全面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学习计划体制、按劳分配以及各项有效的规章制度,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管理在科学的轨道上有了很大进展。

缺点:

集权多,分权少,行政管理多,经济办法少,重产量产值多,重经济效益少,照抄照搬的多,照顾自己的国情少。

3.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探索时期:

1959-1965年,探索中国自己的企业管理道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企业管理模式。

实行党委领导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

(1)两大失误:

一是大跃进,二是反右倾。

这两大失误给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管理的作用。

(2)两大突变:

一是中苏关系全面恶化,二是三年特大自然灾害,给企业管理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3)调整和发展:

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国营工业企业条例》,即工业七十条1962-1965年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大庆油田“三老、四严、四个一样”

4、“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企业管理:

1966-1976年这一阶段使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使国民经济和企业管理趋于崩溃的边缘。

5、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企业管理(1978-现在)

(1)政治背景和企业管理改革的出发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

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企业管理改革的出发点是简政放权,搞活企业,解决的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改革实践的四个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

1978-1984年,全面改革的准备时期

(1)1979年4月新的八字方针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2)全面整顿企业

(3)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两权分离

第二时期:

1985-1991年,全面改革时期

(1)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全面改革的开始;

(2)理顺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改革企业的经营机制,推行配套的改革制度;

(3)经济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这一时期出现的比较大问题是官倒、腐败等。

第三时期:

1992年-1999年,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新高潮时期

一是92年初的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提出了三项标准、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

二是党的十四大和八届人大确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经济上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

三是改革的理论上逐步走向成熟,如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确定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作用。

问题:

腐败加剧、分配不公两极分化、职工待业下岗增多、国有企业改革没有走出困境等。

第四时期:

2000年-现在

宏观经济继续高速稳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在经济结构中地位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在GDP的占比已达到65%。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也指明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管理经历初始蜕变阶段,开始向科学规范化转型。

部分企业经历原始资本积累、主业规模化、多元化发展阶段,开始了国际化迈进。

海尔、联想、TCL等

三、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企业管理的历史经验教训

1、必须彻底清除“左”的思想和小生产思想对企业管理中的影响

否定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不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克服自给自足、因循守旧、自由散漫和家长制领导的小生产思想。

2、要认真总结我国企业管理发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经验

格兰仕规模效益下的成本领先

海尔“OEC管理”、“激活休克鱼理论”等

3、积极审慎地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

要解决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的问题。

彼得.德鲁克—“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

麦肯锡兵败实达青岛啤酒兼容AB

德鲁克先生对于中国管理者的忠告:

“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

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他们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管理者,他们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根植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中。

只有中国人才才能建设中国。

 

四、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和主要变化趋势

(一)现状:

企业管理起步较晚,基础管理不扎实、战略管理不到位、综合管理不系统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观念陈旧、经营粗放、决策盲目、制度落后等现象还比较普遍。

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比较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障碍和制约了企业管理实践。

(二)变化趋势:

1.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

所有制形式、领导体制上、组织形式、分配制度、管理重点、激励手段等方面

2.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教育化(培训、组织学习和企业文化)

本章重点

1、了解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管理流派、代表人物和他们对管理学的主要贡献。

2、重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企业管理发展的五个阶段,理解并掌握我国企业管理主要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发生的重大变化。

思考题:

(1)西方管理学发展对我国有什么启发与借鉴?

(2)试述新时期我国企业管理基本历程?

(3)我国企业管理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重要的经验教训?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企业管理上发生了什么样的重大变革?

第3章计划

3.1计划工作概述

3.2决策

3.3战略计划

3.4目标管理

3.1计划工作概述

哈罗德•孔茨(1908-1984)

“计划工作是一座桥梁,它把我们所处的这岸和要去的对岸连接起来,以克服这一天堑。

一、计划的概念和性质

1.计划的概念

(1)动词:

为了实现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活动安排。

动态理解的计划,是人的大脑的理性行为,是一种思考程序;

(2)名词:

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部门和成员的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静态理解的计划,是把人的理性行为的条文化与文字化;

(3)计划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要回答5W1H:

What——做什么?

目标与内容

Why——为什么做?

原因

Who——谁去做?

人员

Where——何地做?

地点

When——何时做?

时间

How——怎样做?

方式、手段

确立行动目标、统一组织思想

制定行动步骤、提供衡量基点

2.计划工作的性质

目的性、首要性、普遍性、效率性、创新性

二、计划的类型

1.计划的分类

可根据时间、空间、计划的明确程度、计划的程序化程度、综合性程度等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

类型

时间长短

长期计划

短期计划

职能空间

业务计划

财务计划

人事计划

综合性程度

战略性计划

战术性计划

明确性

指导性计划

指令性计划

程序化程度

程序性计划

非程序性计划

2.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

(1)宗旨(使命):

是指社会对组织或企业最基本的要求。

(2)目标:

是在宗旨指导下,组织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具体成果。

(3)战略:

是一个组织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总体纲要,如对主攻方向和资源都是如何进行布置的。

(4)政策:

是组织或企业在处理问题时的一些明文规定,指明了组织的活动方向与范围,即组织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

(5)程序:

是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是一种办事的顺序或手续,能够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与质量。

(6)规则:

是在处理具体场合和具体问题时的规定,是最简单的计划。

如体育比赛的规则、干部上班时的规则、营业人员的规则等。

(7)方案(规划):

是组织为了完成一系列的任务(目标、政策、程序、规则等)所进行的总体协调、系统思考和采取行动的方法。

(8)预算:

是数字化的计划,也是进行计划控制的标准。

三、计划的编制程序

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环境研究(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3、研究过去:

过去决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发现其规律

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5、拟订和选择可行的行动计划

拟订备选方案、比较和评价备选方案、确定选择原则、选定满意或合理方案

“若完成某一事务只有一个方法,则此方法大半会是错误的方法”。

通用汽车斯隆法则

6、制定主要计划

7、制定派生计划

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编制计划案例:

娃哈哈进军童装市场2002年

四、计划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统筹性原则:

立足全局,放眼长远,从组织的根本利益出发。

2.重点原则:

一是指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限定因素),管理者要善于找出影响组织目标的主要限定因素(木桶原理、短板效应);二是制定计划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保证重点,带动全局。

帕累托定律(二八定律)

3.许诺原则:

涉及计划完成的期限,计划许诺的越多越大,则实现许诺的期限越长。

4.灵活性原则:

制定计划要留有余地,要有弹性。

但灵活性要有一定限度,要有原则。

5.改变航道原则:

管理者要管理计划,不能为计划所管理,要不断完善计划。

6.连续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

即把计划在时间上与空间上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前后衔接,上下配套。

3.2决策

一、决策的定义

狭义:

“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决策是一个决定过程,是一个对多个方案的择优过程,是一个谋断过程。

广义:

‘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者是利用机会。

2.计划与决策

(1)狭义决策:

计划包括环境分析、目标确定、方案选择的过程;决策是该过程的一项活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作出选择”)

(2)广义决策: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延续;决策与计划相互渗透。

二、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的重要性: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

(2)按决策的时间长短:

中长期决策,一般是指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决策,其准确性与风险性都较大;短期决策,即指一年以内的决策,一般属于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3)按拟定决策的层次:

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4)按决策问题重复程度: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

(5)按决策问题其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

确定型决策,即各种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未来的情况无法作出肯定的判断,其自然状态的概率是已知的,结果是未知的;不确定型决策,决策过程中就有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因此决策的结果就是不确定的,其自然状态的概率是未知的,结果也是未知的。

三、决策的基本过程(决策是围绕方案进行的)

(1)情报活动阶段;情报活动阶段的内容是调查环境,并定义要决策的事件和条件,获取决策需要的有关信息。

(2)设计活动阶段:

指发现、制订和分析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

(3)选择活动阶段:

包括方案论证和决策形成两个步骤。

从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特定的方案,进行方案评价与审核。

(4)实施活动阶段:

选定方案后,即可付之实施,并进行相应的控制与评估。

四、决策时应遵循的原则

1、信息适量原则

2、目标效益原则

3、相对满意原则

五、决策的方法

1.集体决策方法:

头脑风暴法(正向)

不评价他人意见;数量产生质量;独立思考;补充完善已有意见;

名义小组法

德尔菲法(专家预测法)

①由工作小组确定问题的内容,并设计一系列征询解决问题的调查表;

②将调查表寄给专家,请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思路,专家间不沟通;

③专家开始填写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把它反馈回给工作小组;

④处理这一轮征询的意见,找出共同点和各种意见的统计分析情况;将统计结果再次返还专家,专家结合他人意见和想法,修改自己的意见并说明原因;

⑤将修改过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再寄给专家,这样反复几次,直到获得满意答案。

2.战略方法决策方法:

波士顿矩阵法、政策指导法

波士顿矩阵法分析步骤:

①划分经营单位;

②计算业务增长率和相对竞争地位;

③计算各经营单位的相对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