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天人之道的哲学浅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453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帝内经》天人之道的哲学浅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黄帝内经》天人之道的哲学浅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黄帝内经》天人之道的哲学浅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黄帝内经》天人之道的哲学浅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黄帝内经》天人之道的哲学浅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帝内经》天人之道的哲学浅思.docx

《《黄帝内经》天人之道的哲学浅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帝内经》天人之道的哲学浅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帝内经》天人之道的哲学浅思.docx

《黄帝内经》天人之道的哲学浅思

 

《黄帝内经》“天人之道”的哲学浅思

姓名:

任临杨

学号:

08010100307

专业:

中医学专业2008级3班

院系:

第一临床学院

指导老师:

崔为

摘要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天地都是由“气”所化生,且“人与天地相参”,则人就必须要顺应自然的法则进行活动。

只有这样才算是遵守了“天人之道”,也只有这样人的行为才不会对自身和自然界产生坏的影响,才算是合理的生活方式,既不会伤害到其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自身。

然而说归说,做归做,这种看似简单生活却并不是很易于实行,所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就是此意。

也正因为此虽然《黄帝内经》早在两汉时期就已经流行,可世人还是处于被疾病的包围之中,并且疾病的种类愈来愈多,可见“道”的知易行难。

为什么本是“自然”的“道”实行起来却如此之难呢?

《老子》中有这样一种说法: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可见要使“道”真正的实行,其关键不仅在于让人们认识“道”,更在于让人们理解“道”,只有人们真正理解所谓的“天人之道”,并且真正的人者去施行之,到那时就真正可以称之为“大同”。

 

关键词:

《黄帝内经》气天人之道

 

目录

1.“气化万物”是“天人之道”的理论基础………………………………………1

1.1气的最初含义……………………………………………………………1

1.2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2

1.3气的运动变化规律和对自然界和人类造成的影响……………………3

2.“天人之道”的核心在于“人与天地相参”…………………………………4

2.1古人关于天、地、人关系的认识…………………………………………4

2.2《内经》对于“人与天地相参”的阐述…………………………………5

2.3“人与天地相参”中阐述的几条规律…………………………………6

2.3.1人天相应……………………………………………………………6

2.3.2人地相应……………………………………………………………7

2.3.3人时相应……………………………………………………………7

3.结语………………………………………………………………………………9

 

参考文献…………………………………………………………………………10

《黄帝内经》“天人之道”的哲学浅思

姓名:

任临杨

学号:

08010100307

班级:

中医学专业2008级3班

[正文]

众所周知《黄帝内经》一书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大厦的基石。

它对于指导中国古代乃至当代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有很重要的意义。

它在教育人们如何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运用大量的文字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告诫人们应该如何顺应自然,适时调节,以达到保全性命,强健体魄,尽终天年的目的。

它在前人“气一元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反复的观察研究和临床实践,系统的总结了“气”的生成、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提出了一条以“气化万物”为基础,“人与天地相参”为核心的“天人之道”。

并以之作为后世诊疗疾病和生产生活所必需遵行的准则。

笔者认为,所谓“天人之道”其内涵概括起来不过两条:

一是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气化万物”;二是构成其理论核心的“人与天地相参”。

在此,笔者谨对这两点联系古代哲学思想做一下浅要的分析。

1、“气化万物”是“天人之道”的理论基础

1

1.1气的最初含义“气”又称作“精气”,是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常见的概念,即具有实质性的具体含义也具有抽象的意义。

在古代哲学中“气”被认为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物质。

早在《老子》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论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句话被认为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天地万物生成的最早论述,其中的“道”自然是老子思想中的万物本源,然而“道法自然”,所以“道”又是自然的代表。

而其中的“一”则是由“道”所化生的一元之气,进而化生可以构成天地的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相互运动交感构成冲气,进而就形成了万物。

作为老子思想的主要继承人物,道家学派的又一代表的庄子则更直接的提出“通天下一气而。

”(《庄子·知北游》)更加明确了“气”在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地位。

而同时代的《管子》则在“气”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精”的概念,“精也者,气之精也”“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管子·内业》)这就构成了《黄帝内经》中精气学说的基础。

1.2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气”或说“精气”在《黄帝内经》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概念,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构成万物并维持其活动的一种精微物质;其二,物质所产生的功能活动。

2

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天地产生的描述“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

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认为万物皆源于自然界本身的进化,而“气”则是构成万物的最原始物质基础,正因为有了“气”的不断运动才产生了昼夜、寒暑,使得自然界生长变化有规律可循。

这一点论述与上述《老子》中的思想不谋而合。

除此之外,《内经》还提出既然天地万物都是“气”所化生,那么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也是由“气”所化生的了。

它指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认为人是因“天地之气”、“四时之法”所生成,这就从理论上颠覆了关于人的生成的神话。

认为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

地之精气形成人的形体,天之精气构成人的各种功能气机,只有天地之气相合才能使“气机”顺畅,人才能进行各种功能活动。

这和上述《管子》的思想如出一辙。

“气”作为一种物质,它的生、降、出、入运动称之为“气机”,其运动所产生的变化称之为“气化”。

“气机”是万物形成的基础,“气化”是万物生成的最原始动力。

所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素问·六微旨大论》)则是对“气机”运动重要作用的最具体描述。

即如果没有了“气”的运动,就没有天地万物。

1.3气的运动变化规律和对自然界和人类造成的影响既然“气”是一种物质,它的运动、变化对天地万物有如此大的影响,那“气”运动变化的规律如何呢?

3

3

季节更替是自然界规律的最重要表现之一,它的循环变化体现了“气机”的变化。

《内经》认为自然界复杂的气候归结起来不过风、火(热)、湿、燥、寒五类。

其在天则为五气,在地则为五行,在时则为五季,在人体则对应五脏。

古人在观察一年之中农作物所表现的生、长、化、收、藏五种生长形式,将一年分为五个时段,即春、夏、长夏、秋、冬五季。

而天气在不同的季节又有不同的特点。

所以古人认为不同的季节其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这种气候变化规律对人体也有很大影响。

通过临床发现不同的季节侵害人体的病邪不同,人所患的病也不一样,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就同一种病而言一年的不同时间有不同的表现,或重、或轻、或愈、或死。

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气”的太过、不及变化所产生的生、克、乘、侮关系,即“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素问·五运行大论》)所以想要预防和治疗疾病就一定要把握气的运行规律,根据规律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或加以治疗,否则不但无法治愈疾病,还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正所谓“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这个“道”即“天人之道”。

2、“天人之道”的核心在于“人与天地相参”

4

4

2.1古人关于天、地、人关系的认识古人在明确天和人的产生之后,进一步研究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

在《国语·越语》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

”吴·韦昭注曰:

“参,三也。

天、地、人事三合,乃可以成大功。

”这里虽然没有提到过到底任何天地之间又有何可“参”之处,但可以看出这条理论已经作为古人论理天人关系的一个重要论断。

唐代的杨倞在解释《荀子·天论》中的一段话时指出:

“人能知天实地才而用之,则是参与天地。

”看起来这里的“参”则是指天时,地利,人事的参合。

这些理论无疑对后世《内经》中的“人与天地相参”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2.2《内经》对于“人与天地相参”的阐述《内经》认为天地的形成基于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自然现象的产生也是“气”升、降、出、入运动的结果即“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

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它还谈到人的产生也是阴阳二气氤氲相生的结果。

在《灵枢·本神》中说: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这里不光论述了人的物质性,还谈到了人的各种精神情志的产生原因。

而其根本来源于物质的“气”的运动变化。

5

5

既然天地和人都是由于“气”的不断运动变化、交合感应所化生,那么人和天地又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它在《灵枢·邪客》中将人和天地进行了类比,譬如“天有日月,人有二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这其中不乏牵强,但也不难看出古人在认识天人关系的活动中所遵循的一条理论,那就是“人与天地相参”。

这句话初见于《素问·咳论》,其中说:

“皮毛者,肺之合也。

皮毛先受邪,邪气以从其合也。

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客之,则为肺咳。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

”从中可以看出,《内经》在论述疾病的产生时所依据的也是“人与天地相参”这条法则。

它认为不光外感寒邪入肺会导致咳的产生,五脏受寒都会上传至肺,造成咳嗽,其关键在于感受寒邪的时间,及其作用的脏腑,说到底还是在于“气”的变化。

“气”的概念扩展开来分为天、地、人,天地之气则无不充,人体之气则内外皆应,统一于“道”而“道法自然”,所以说天地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应合。

而“人与天地相参”的理论基础则为气一元论。

2.3“人与天地相参”中阐述的几条规律既然“人与天地相参”是其遵循的一项重要法则,那它阐明的是一些什么规律呢?

6

6

2.3.1人天相应即人与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的关系。

它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

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指出人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温煦肌表,抵御外邪,并且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而出入。

当日明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就充盛,同样阴天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就会发生改变“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

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素问·八正神明论》)而在《灵枢·卫气行》还提出人体卫气的循行和太阳的视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如人体的阳气和太阳的关系密切一样,《八正神明论》中还论述了: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是以天时而调血气也……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

”在这里明确提出了月的盈亏与人体的血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提出了“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的一条治疗原则。

2.3.2人地相应即人与其所生长的地方水土的关系。

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

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

……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

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

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

……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

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

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在这里明确了人的身体素质与其所生长的疾病与其居住的地方有关,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其生病的原因也不同,同样的疾病治疗的手段也不一样,所以诊治疾病必须要考虑到该人的居住环境及其饮食习惯。

7

7

2.3.3人时相应即人要顺应时间调节生活方式。

一年四季各有其不同的气候特点,所以人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适时地进行改变。

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免于外邪的侵害而致病。

例如它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春夏秋冬四季中气的生长收藏不同变化,人应该根据此来调节饮食起居,生活方式,否则“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导致脏腑发生病变,进而影响人的寿命。

在这里它还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著名养生观点。

除了季节的更替对人体生长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外,一天之内昼夜交替对人的影响同样重要,在《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论》中把一天分为四季,提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的论述,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这一论述对于后世的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8

8

既然人与天地都是由“气”所化生,且“人与天地相参”,那么人就必须要顺应自然的法则进行活动。

只有这样才算是遵守了“天人之道”,也只有这样人的行为才不会对自身和自然界产生影响,才算是合理的生活方式,既不会伤害到其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自身。

然而说归说,做归做,这种看似简单生活却并不是很易于实行,所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就是此意。

也正因为此虽然《黄帝内经》早在两汉时期就已经问世,可世人还是处于被疾病的包围之中,并且疾病的种类愈来愈多,可见“道”的知易行难。

为什么本是“自然”的“道”实行起来却如此之难呢?

《老子》中有这样一种说法: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可见要使“道”真正的实行,其关键不仅在于让人们认识“道”,更在于让人们理解“道”,只有人们真正理解所谓的“天人之道”,并且真正的人者去施行之,到那时就真正可以称之为“大同”。

4、结语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言:

“天即人,人即天。

人之始生,得之于天;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

”这当然是其“天人合一”“存天理,灭人欲”的一种说辞。

但其中不乏合理之处,单从中医学角度上思考,《内经》在肯定天地与人同为“气”所化生的同时,就把人与天地作了一定的类比,所谓“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

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

”(《素问·离合真邪论》)这样看来人与天地果有所相合之处。

其“天人合一”的论断到也行得通,只不过这里的“天”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代名词,并不是理学家们所谓的精神主宰。

9

《黄帝内经》通过反复的观察自然以及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以“气化万物”为基础,“人与天地相参”为核心的“天人之道”理论,对于引导人们改变生活方式,采取一种正确,合理的生活方式,达到保全性命、强健体魄、尽享天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它的理论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典范,是一种进步的、科学的论述。

其有关人与自然的论述不光对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指导意义,还对当今尖锐的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附: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邢玉瑞著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81—83

2、《黄帝内经》文献研究张灿玾主编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年271—281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