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讲义整理版方案.docx
《心理学讲义整理版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讲义整理版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讲义整理版方案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新闻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增强对新闻受传者的本质的认识——新闻活动就是人的活动
2、提升对新闻实践理性的认识
(1)新闻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
(2)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将实践经验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实践意义
1、按照新闻受众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采访、编播活动
2、运用新闻心理学知识帮助新闻传播者调控自我
(1)学习心理学,自觉调控自我的心态
(2)学习心理知识,保持心理健康
(三)学科意义——新闻心理学的发展可以推动新闻学和心理学自身的深入发展
二、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新闻心理和新闻行为
(1)心理是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支配力量,行为是心理的外部表现和外化。
(2)新闻心理虽然是内隐的,很难观察到,但也是新闻心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
2、新闻心理现象和新闻心理生活
新闻心理生活属于生活的经验,而新闻心理现象则是经过归纳总结,有章可循的普遍现象。
3、共有的、特殊的心理
共有的心理现象是指应用心理学界是传播的现象。
普通心理学中有关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许多研究成果都可以在新闻活动中应用。
另一方面,还有些心理现象只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出现的,比如心理感应、晕话筒(镜头)等就属于新闻传播活动中特有的。
4、新闻传受者的心理机制
新闻传受者的心理机制是探索其行为背后的心理依据。
三、气质与性格
个性在心理学上也称为人格,人格包括两部分:
即性格与气质
性格—是表现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并且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是个体身上由某种生理素质派生出来的个性特征。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
2、联系: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
气质可以影响某些性格特征形成的速度。
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
四、气质学说
1、提出:
希波克拉特提出的气质体液说。
其认为,人体含有四种体液:
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有机体的状态决定于这四种体液的适当搭配。
这种观点经过不断演化,逐步形成了气质体液说。
气质按体液特性可以划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的学说。
四种气质类型分化的原因是占优势的体液不同。
血液占优势的称为多血质,粘液占优势的称为粘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称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称为抑郁质。
2、分类:
胆汁型
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难于自制,内心外露,率直,热情,易怒,急躁,果断。
李逵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多血型
活泼爱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思维言语动作敏捷,乐观,亲切,浮躁,轻率。
王熙凤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黏液型
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言语动作迟缓,内心少外露,坚忍,执拗,淡漠。
唐僧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抑郁型
柔弱易倦,情绪发生慢而强,易感而富于自我体验,言语动作细小无力,胆小忸怩,孤僻。
林黛玉是典型的抑郁质代表人物
第二章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
一、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的构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
智力是指大脑的一种心理潜能。
是认识过程中的诸多因素,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其中包括感知、记忆、观察、思维、想象、语言能力等。
非智力因素:
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
它是由动机、
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关系:
智力因素基本上属于先天形成,后天主要是开发问题。
而非智力更多的有赖于后天的培养。
要使得成才变成现实,必须在实践中把已具备的智慧潜能转化为智慧行为。
在这一转化中,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
如果说智力因素因素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执行操作系统,对所接受的信息起着接收、加工、处理、掌握的作用,那么非智力因素则是动力调节系统,对智力活动起着始动、定向、维持、调节的作用。
两者互为影响,互相制约。
二、智力因素中的性格对新闻工作者的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在形成中离不开个人智力活动,一旦形成对人的智力活动形成有力的制约作用
(2)性格上的弱点常常成为新闻工作者工作中发展和表现的障碍
(3)性格特点能够补偿智力上的某些弱点
三、意志(非智力因素)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
它具有以下特性:
意志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一)意志的自觉性:
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地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二)意志的果断性:
指迅速地采取决定的品质
(三)意志的坚韧性:
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
又叫毅力或顽强性
(四)意志的自制性:
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又叫自制力或意志力
增强意志的方法有:
1、增强自控力
一方面遏制不符合目标需要的心理状态及活动的抑制性机能,增强意志的自觉性。
另一方面激发和保持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探讨、选择、排除干扰、坚持计划等活动所需要的积极的进取性心理状态。
2、增强心理承受力
新闻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新闻工作者所面对的生活内容的复杂,工作条件的艰苦和工作挑战的高压性,这不仅体现在工作环境的变动和艰苦,而且也常会不可预期的出现,记者为了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受众的知情权而进行战斗,期间难免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这些都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3、强化正确的动机。
人们的行动都是受动机支配的,而动机的萌发则起源于需要的满足。
崇高的人生目的能有力地激发出坚韧的毅力。
4、培养兴趣能够激发意志力。
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某项工作发生内在的稳定的兴趣,那些毅力的培养也就更容易。
5、从小事做起,由易入难,可以锻炼意志力。
克服困难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增强毅力的过程。
从克服小困难开始,积累自己的能量,终究有一天能够具有克服大困难的毅力。
在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穿破口时,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由易入难的原则,这样不会因为事情太难,目标太远而放弃。
第三章新闻采访心理
新闻采访心理:
是指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和采访对象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
一、客体源
1、客观环境
(1)环境制约新闻工作者
(2)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环境
(3)新闻工作者能够改变环境
2、剖析客体源心理
客体源面对不同媒体的采访有的接受,有的拒绝,有很多原因。
接受媒体采访的常见原因
v获得认可和出名的一次良机
v阐明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立场的一次良机
v对某个新鲜的、有创意的话题或方法感兴趣
v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鲜明态度教育公众,人性中总有些想要教育别人的成分
v得到提升的一次良机
v表明立场,消除误会的一次良机
v影响或感染他人的一次良机
v一次新鲜的经历,个性得到张扬
v多少带有不朽的色彩,说出的话变成了铅字,可供历史学家研读
v支持某个目标或者某项事业——全然不顾个人的痛苦
拒绝媒体采访的常见原因:
v不信任采访者的采访动机
v没时间
v对话题不感兴趣
v缺少所谈话题的相关知识
v对记者的采访目的不认同
v对具体的某个记者的反感
v对采访者拿捏话题的能力缺少信心
v避免被曝光,或者减少公众的关注
v不想出名
v不愿意扮演组织发言人的角色
v面对摄像机的时候晕场
以性质内容上分
(1)先期心理:
即指采访对象对新闻事业、新闻单位、新闻记者及新闻采访活动的观念。
这一观念是构成采访对象访前心理活动的基础。
先期心理通常由采访对象对新闻记者的信任、尊重、爱戴和对记者职业的神秘感、好奇心、动机的体察等具体组成。
(2)临访心理:
即采访对象接受记者访问请求后的心理,通常也称作采访对象临访期间的原始心理。
这一心理一般主要由采访对象对自己在某一新闻事件中所处的“新闻位置”(即中心人物、边缘人物、局内人物、局外人物、新闻素材提供人物、新闻素材佐证人物等)和临访心境组成。
采访对象对“新闻位置”的认识如何,在采访中直接起着加剧或减弱其情绪程度、心理活动内容的广泛程度和接受采访意愿的积极程度等作用。
以表现形式上分:
(1)积极配合型
(2)一般协作型
(3)蓄意应付型
二、开放式问题与闭合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
问题提得比较概括、抽象,给对方以充分发挥的余地。
如,法拉奇采访邓小平:
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
闭合式问题:
问题提得比较具体、单纯,给对方的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一般要做较为直接的回答。
如法拉奇采访邓小平: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毛泽东纪念堂不久是否将要拆除?
如何使用:
一般来说,采访中多采用闭合式问题可以更为集中的体现采访意图。
提问闭合式问题需要采访者之间做足准备工作。
开放式问题的提问范围广泛,比较概括,有利于全面综合的了解情况,但是根据采访需要,不宜太多。
三、思维定势——是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以某种现成模式解决问题而表现的思维活动的倾向。
思维定势的两面性:
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对于问题的解决可以起到促进或者妨碍的作用。
一方面,它表现了一种趋向性和专注性,当习惯性思路与解决途径吻合时就会起积极作用,从而减少了摸索过程,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另一方面,它产生一种惰性和呆板性,影响人的全面思维,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囿于习惯性思维而陷入困境或出现理解性错误,结果起了消极作用,阻碍问题的解决。
四、印象管理效应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叫“最初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E.Aash)在研究中发现,第一印象的作用不仅强烈而且持久。
2、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又叫“最近效应”,是社会知觉中的主观倾向,指最近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交往关系的影响。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区别:
(1)信息的先后顺序的影响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近因效应——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时间上相反,前者指的是最初的印象,后者指的是最后的印象,(3)首因效应多出现在陌生人之间,近因效应多出现在熟悉的人之间
3、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是指对某个人的某个方面有了好的印象之后,便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作出好地认识和评价。
“一好百好”、“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晕轮效应的集中体现。
反之叫做扫帚星效应。
4、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如对于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以及对手职业、年龄、性别、党派属同类者,人们在认知上场会产生一种固定的模式。
定势效应主要是指“社会定势效应”是指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关于他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固定看法.
区别:
定势效应侧重于对个体,刻板印象主要表现在对群体的认知上。
刻板印象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社会刻板印象对人的社会认知可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人们较快的对某人或者某个群体进行概括地认识,但使人们的认识过程简化;但是它也有消极的影响,也会因其高度的稳定性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导致极端化认识的产生,由于先入为主而产生偏见。
五、采访环境
采访环境
采访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从主体上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
采访环境是认识主体眼里的世界,它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多少加进了主观成分。
是采访环境和认识主体内在因素的统一。
这种统一往往以某种气氛、氛围的形式体现出来。
记者对采访环境的适应、利用和控制
1、采访者对采访环境的适应
虽然说,记者是采访活动的发动者,多数情况下需要控制采访情境,但是首先必须先适应采访环境,尤其是现场采访。
应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我们更多的要去考虑如何适应采访的环境。
在当中,尽可能的搜集新闻事实,把握环境,做出准确地判断。
2、采访者对采访环境的利用和控制
利用和控制不等于凭空制造,而是依据已有的条件寻找最佳组合。
采访是一种能充分显示记者才华的活动,尤其是对非同步、非现场的采访更能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性。
(1)主动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完成采访;同时也要了解不宜采访的时机,避免采访失败:
第一、采访对象专心准备投入战斗时,比赛上场、演员登台、学生考试;
第二,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中,医生开刀、教授做实验、作家创作……
第三、采访对象的思想情绪或精神状态出现了严重异常,比如生活遭受重创,因伤心事心烦意乱等。
(2)设置依托物
在已有的客观环境中,人为的增加一些媒介物,来营造一种特别的气氛,缩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为对象的谈话提供一个由头。
比如很多节目中准备的场景、小道具和环节安排都可以积极地起到烘托气氛,改善谈话环境的作用。
第四章新闻写作心理
一、新闻写作心理
(一)新闻写作心理定义——是指新闻记者在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认知、理解)和外化(物化为新闻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二)新闻写作心理特点
1、强调新闻写作主体——记者写作中的心理活动
2、记者的写作心理是指把采访获得的材料内化为主体的认识再外化为新闻作品的过程。
3、由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
记者内化了的素材和外化了的作品并不完全对等。
4、记者在写作中思维活动的过程和规律是新闻写作心理的核心。
5、新闻作品受制于记者的人格力量的制约。
记者的个性特点和本质力量会随着记者的劳动一起转移到新闻作品中去,不同的记者采写的稿件带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二、思维的分类
1、以思维的凭借物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
是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
它要解决的是操作性问题。
(2)形象思维:
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表象便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3)理论思维:
也称逻辑思维,是利用概念进行的思维活动,其作用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
概念便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政权”等理论问题时,是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
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3)发散思维:
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3、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可以把思维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再造性思维:
又称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
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
a.这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是现代学校教学中应努力培养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新闻写作心理的核心
b.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通过采访获得感性材料;
第二阶段是冥思苦想,进行思维操作的阶段;
第三阶段建立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采访活动,呕心沥血的思考,并坚持上下求索的精神,等待灵感的降临。
第五章编辑心理
一、编辑的胆识
(一)胆识:
即胆量和见识。
它是人的态度倾向和行为的结合,是人格的体现。
(二)编辑的胆识
编辑的胆识表现在他们见多识广,立足点高,视野宽广,虚怀若谷,表现在他们能够甘为人梯,无怨无悔,默默耕耘,表现在他们能够审时度势,驾驭全局,决断有力。
1、编辑的“识”
(1)编辑的“识”表现在编辑对新闻编辑工作的意义有较深刻地认识上
他们深知,新闻媒体的形象、内容,精神状态,都与编辑工作的关系极大,因为作为新闻报道的最后关口和宣传方向的把握者他们的工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编辑在无数的新闻稿件中筛选、整理,加工最终转化为成稿中,需要具有明确的导向意识,对不同时期的党的新闻宣传政策、广大受众的需要都有所把握,并且分析受众需要的内容是否合理和健康,受众目前的社会心理状态,心理承受力的大小以及新闻宣传应如何加强引导等。
新闻编辑的社会导向是其党性原则,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道德情操,思想修养的综合反映,是编辑对受众的一种积极能动的特殊反映。
(2)编辑的“识”表现在他们有着很强的敬业精神
他们能自觉抵制社会上“重采轻编”的传统和风气,在于甘于寂寞,默默奉献。
(3)编辑的“识”表现在他们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
他们独具慧眼,善识善用,有着比作者更高的眼光。
为了实现传播的目标,积极能动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工作中体现出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
(4)编辑的“识”表现在他们耳聪目明、知识渊博
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编辑要做通晓各个行业、领域、学科的“杂家”,精通各类编辑业务,还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力,而且还兴趣广泛,多方涉猎,知识面广,是“通才”。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较清醒地自我认知和对他人认知的能力。
2、编辑的“胆”
1)编辑的“胆”表现在他们有坚持真理,敢于秉笔直书的勇气和魄力不怕牺牲。
以大无畏的精神展现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品格和胸怀。
2)编辑的“胆”表现在他们具有较强的预测力,决策力和创造力,在事件刚露端倪时能够敏锐的把握事件的实质,预测宣传的效果。
3、编辑的胆识的表现
编辑的胆识体现在多方面,如对新闻稿件的选择,对头条新闻的配置,对新闻标题的拟定和对版面或者节目的组合等。
有胆有识,是一个编辑应当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二、编辑的心理卫生
心理健康:
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1、新闻编辑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
神经衰弱、情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广泛焦虑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
2、对新闻编辑健康产生影响的心理因素:
1)、压迫感编辑心理上的压迫感来源于多个方面:
(1)环境的改变为编辑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这个环境主要是指过去与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的改变。
现代社会对编辑人员的要求是多元化的,不再拘泥于从前文字编辑、美术编辑等专业编辑只求精通部分业务的要求。
必须集采访对象、编辑文稿、版面设计、内容策划、市场经营为一体,要求现代编辑必须有多方面的技能。
这为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编辑具备更为全面和专业的职业素养。
职业本身为从事该行业的编辑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面对社会变革的不断发展,竞争的异常激烈,人际关系的紧张,工作的压力,自我提高与工作时间的冲突,经济条件的限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编辑人员的心理紧张,情绪波动大。
(2)编辑压迫感有时多与其工作和生活的满意程度有关。
作为独立文化人的编辑,常常希望自己拥有工作的自主权,有宽松和谐、安全愉快的生存环境以及良好的生活条件。
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得到所满意、所向往的东西,当不能被领导所赏识重用,才华不能施展的时候;当与同事关系紧张、所编稿件得不到读者赞誉的时候;特别是面对工作太紧张、太繁重又单调的时候,更容易不自觉地情绪低落,陷于抑郁状态。
(3)编辑本身的工作特点,要求编辑人员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的强刺激,超出常人,也超出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
为编辑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编辑的工作不仅要赶上截稿时间争分夺秒,而且担负着最后“把关”的重要职责,媒体质量的保证、差错的避免都与编辑的工作密切相关。
加之之前提到的编辑工作的生活规律的改变、工作的单调以及媒体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些都容易使编辑产生压迫感。
而这种感觉持续不断的积聚起来,不仅可能引发心理和也容易产生生理疾病,比如高血压、胃溃疡、心血管疾病、皮炎等都与心理上的过度压迫感有直接关系。
2、动机斗争
人生当中随时伴随着物质、生理、心理的需要。
但是引发行为的动机并非随时可以来到,只有当动机和人的某个需要和目标结合的时候才能产生朝向目标的动力。
这个动力会激发人的智力活动。
而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的激烈的动机斗争所引起的心理负担,不但消耗巨大的心理能量,同时也消耗巨大的生理能量,以至造成失眠、消化不良等疾病。
不少编辑人员都曾经历过激烈的斗争阶段。
甘做他人嫁衣裳的编辑工作性质,需要编辑首先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个正确地认识。
这种动机斗争不可避免,却可以积极调试,改变自己的认识和心态,避免对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
3、情绪
人产生情感状态时,不但有情感体验,而且身体还会发生情感反应。
这时,肌肉、内脏、内分泌腺都会发生强烈而迅速的变化。
因此,过喜、过悲、过怒、过急等,都会使人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会影响身体健康,尤其是容易患肠胃性疾病。
对编辑来说,昼夜颠倒的工作时间,不能休息的节假日,在受众与读者、与同事的交往中容易产生的摩擦和误解都容易导致情绪的波动,如果不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很容易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之中。
所以,编辑一定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状态,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应激状态会使有机体在瞬间发生剧烈变化。
编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编辑长时期处于应激状态之中,几乎每天都有重大的政治活动和事件发生,几乎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突发性事件,这些稿件何时能来,来稿后怎么编发,放在什么位置,这些都需要编辑迅速做出反应与妥帖处理,加上截稿时间的限制,需要编辑准确无误,又要争分夺秒,这种应激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行业。
因此编辑应当具有崇高的目标和坚强的意志,学会在各种艰难的环境下,迅速的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情绪的极度紧张,降低和缩短应激状态。
以上提到的各种心理状态都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个性的各种心理特征又会影响整个心理过程,所以,任何一种心理因素的异常,都会牵出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心理健康。
由此可见,编辑必须自觉地讲究心理卫生,保持身心健康。
三、版面的美感与受众心理
1、注意力的吸引
版面符号的刺激强度越大,会引起受众更大的注意。
就标题而言,长题较短题,彩色较深与彩色较浅的视觉刺激强。
套色、图片等正由于刺激强度大,成为视觉追寻目标。
重要稿件,以强刺激符号来处理,原因正在此。
2、注意范围的扩大
通过有序的排列,相同的颜色、大小、形状的排列扩大受众注意的范围。
人的视觉注意范围,是由视野规定的。
从生理上来看,人注意对象时,只有视网膜上的“中心小窝”可以获得清楚印象,以此为中心,视觉的清晰程度渐次变低,越远越模糊。
但是,受众的注意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定的符号关联可以扩大受众的视野。
相对集中、排列有序、颜色、大小、形状相同,或相似的一些符号,在视觉中容易被当作同一知觉对象而注意。
3、注意的维持
版面设计合理、眉目疏朗,保持受众的注意力。
受众对版面及稿件的注意,有一定的时间持续。
在一段时间里保持受众注意的稳定,当然离不开稿件内容的生动活泼、丰富多样,就版面而言,它既不能单调,也不能混乱或过于复杂,因为单调符号所产生的单调刺激的持续作用,混乱或过于复杂引起的视觉干扰,都会使受众的注意力分散。
4、注意的转移
版面设计中注意受众注意力转移的特点,按照受众的心理特点设计版面。
受众在接受版面、阅读稿件时,会主动地将注意力从一个注意对象移到另一个注意对象。
注意移动与阅读习惯、符号刺激强度的层递有关。
(二)印象与版面编排
印象与知觉密切相关,它是对知觉材料的加工制作。
一般来说,进入视觉的一些最强烈的知觉符号便构成了印象的基本轮廓。
受众接触版面,那些刺激强度相对较大的符号或集群,如图片、标题、围框、鲜艳或独特的色彩、别具匠心的留白等,首先映入眼帘,构成受众的版面印象。
但版面印象既不是对某些强刺激符号逐个单独的感知,也不能脱离以其他弱刺激符号为背景的衬托。
它是一种复合刺激的感知,即对弱刺激符号映衬之下突出部分的整体把握。
(三)兴趣与版面编排
兴趣是受众在读报时力求认识和了解某些稿件的一种情感态度和意识倾向。
它可以使受众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