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试题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418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3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电器试题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汽车电器试题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汽车电器试题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汽车电器试题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汽车电器试题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电器试题集复习资料.docx

《汽车电器试题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器试题集复习资料.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电器试题集复习资料.docx

汽车电器试题集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充电系

一、简答题

1.说出蓄电池的用途。

在起动时,为起动机和所有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在短时间内向起动机提供200-600A的电流,使起动机能迅速地带动发动机起动。

起动后,当发电机的电压低于蓄电池电压时,向用电设备供电;当发电机的用电负荷过大时,协助发电机供电;当发电机的负荷较少而蓄电池的电量不足时,将发电机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

此外,蓄电池相当于一个大电容器,可以稳定汽车的供电电压。

2.简述蓄电池的主要部件.

一个蓄电池由若干个单格电池组成,通常有3个或6个,每一个单格电池主要由极板、电解液、隔板和外壳等部件组成。

极板有正极板和负极板之分,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呈棕色;负极板的活性物质是纯铅(PB),呈深灰色。

一个单格电池中由若干个正负极板组成,其中正极板的片数比负极板少一片,正负极板和隔板组成了极板组。

电解液是纯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

隔板放置在正负极板之间,防止正负极板相碰产生短路故障。

目前多采用袋式隔板,将正极板包起来,可以减少体积。

外壳由橡胶或塑料制成,作为容器将极板组和电解液等组成一体。

3.简述交流发电机的主要部件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交流发电机的主要部件有:

定子、转子、三相桥式整流器、电刷、风扇和前后端盖等组成。

定子(电枢):

产生三相交流电动势;

转子(磁场):

产生旋转磁场;

三相桥式整流器:

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

电刷:

将直流电源引入转子中,产生励磁电流;

风扇:

起散热作用;

前后端盖:

固定交流发电机。

4.触点式和电子式调节器基本调压原理是什么?

触点式电压调节器的调压原理是:

通过触点的开闭,使励磁回路中串入附加电阻或切断励磁回路,从而是调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电子调节器是通过三极管的开关作用,切断或接通交流发电机的励磁回路,实现对发电机输出电压的调节。

5.试解释解放CA1091型汽车用的6—QA—100型铅蓄电池各部分的意义。

6-QA-100蓄电池的含义如下:

6:

该蓄电池共6个单格,额定电压12V;

Q:

起动型铅蓄电池;

A:

干式荷电蓄电池;

100:

蓄电池的额定容量。

6.使用发电机和调节器应注意哪些问题?

蓄电池的极性必须是负极搭铁,不能接反。

否则,会烧坏发电机或调节器的电子元件;发电机运转时,不能用试火的方法检查发电机是否发电,否则会烧坏二极管;

整流器和定子绕组连接时,禁止用兆欧表或220V交流电源检查发电机的绝缘情况;

发电机与蓄电池之间的连接要牢靠,如突然断开,会产生过电压损坏发电机或调节器的电子元件;一旦发现交流发电机或调节器有故障应立即检修,及时排除故障,不应再连续运转;交流发电机配用调节器时,交流发电机的电压等级必须与调节器电压等级相同,交流发电机的搭铁类型必须与调节器搭铁类型相同,调节器的功率不得小于发电机的功率,否则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线路连接必须正确,目前各种车型调节器的安装位置及接线方式各不相同,故接线时要特别注意;

调节器必须受点火开关控制,发电机停止转动时,应将点火开关断开,否则会使发电机的磁场电路一直处于接通状态,不但会烧坏磁场线圈,而且会引起蓄电池亏电。

7.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补充充电?

启动无力时(非机械故障);

前照灯灯光暗淡,表示电力不足时;

电解液密度下降到1.20g/cm3以下时;

冬季放电超过25%,夏季放电超过50%时;

8.叙述补充充电的操作规程。

充电前不需要加注电解液;

蓄电池补充充电电流的选择;

I1=C20/10(A)I2=C20/20(A)

充电时间约为13--16h。

9.CA1091型交流发电机有哪几个接线柱?

是如何连接的?

CA1091交流发电机共有五个接线柱,分别是:

B(+)、E(-)、N、F1和F2,连接方法:

B:

接起动机;

E:

接地;

N:

接发电机的中性点;

F1:

接交流调节器的F1接线柱;

F2:

接交流发电机的F2接线柱

10.如何诊断交流发电机有不充电故障?

11.简述车用六管、八管、九管、十一管交流发电机的性能异同。

6管交流发电机由6个二极管组成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对三相交流电进行全波整流输出;

8管交流发电机在6管基础上增加2只中性点二极管,提高发电机的功率;

9管交流发电机在6管基础上增加3只励磁二极管,专门为发电机磁场供电;

11管交流发电机在6管基础上增加2只中性点二极管,3只励磁二极管,就是11管。

⑤6管、8管、9管、11管发电机的主要供电回路都是6管的三相全桥硅二极管整流电路。

⑥一般地,6、8、9、11管发电机工作中都存在由它励转换到自励的过程。

二、判断题

1.汽车蓄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

2.蓄电池放电时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

√×

3.铅蓄电池用的电解液是由纯硫酸和水配制而成的。

√×

4.起动机每次起动的时间不得超过5S,相邻两次起动之间应间隔15S。

√×

5.严重硫化的蓄电池在充电时,电解液相对密度不会升高,充电初期电解液就沸腾。

√×

6.发现蓄电池电解液液面过低,应及时添加蒸馏水。

√×

7.冬季时,应特别注意铅蓄电池充足状态,以免电解液结冰致使蓄电池破裂。

√×

8.充电时,发现电池温度升高过快且超过40℃应及时将充电电流减小至零。

√×

9.当内置式密度计指示器显示绿色时,表明蓄电池处于充满电状态;显示黄色,表明蓄电池存电不足;电解液显示透亮,应更换蓄电池。

√×

10.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由一台三相同步交流发电机和硅整流器组成。

√×

11.定子绕组的连接方式有星形和三角形两种方式,交流发电机常采用三角形。

√×

12.交流发电机是利用硅二级管的单向导电特性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

13.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特性表明它具有限制输出电流的能力。

√×

14.电压调节器的作用是:

当发电机的转速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发电机的输出电流,使电压基本保持不变。

√×

15.CA1091型汽车电源系中除装有电流表外,还加装了充电指示灯,它是由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进行控制的。

√×

16.大部分汽车充电指示灯亮,表明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硅整流发电机处于自励发电状态。

√×

17.根据集成电路调节器检测电压方式的方式不同,交流发电机可分蓄电池电压检测式和发电机电压检测式两种。

√×

第二部分启动系统

一简答题

1.普通型电磁控制式起动机由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普通电磁式起动机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

直流电动机:

产生电磁转矩;

传动机构:

实现发动机与电动机之间的动力单向传递。

控制装置:

自动接通与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保证起动系正常工作。

2.起动机直流电动机的种类和特点?

汽车起动机上使用的直流电动机是串激式直流电动机,该电动机具有起动转矩大,能根据电动机的负荷自动调节电动机的转矩。

3.串激式直流电动机由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功用是什么?

串激式直流电动机由定子(磁场)、转子(电枢)、换向器、电刷等几部分组成,它们各自的功能如下:

定子:

通常由四个绕组组成,通电后产生磁场;

转子:

由方形铜导线按一定的规律绕制在硅钢片上,通往直流电后,在磁场中产生电磁转矩,带动发动机旋转;

换向器:

保证在同一磁极下转子导体的电流方向不变,从而产生同一方向的电磁转矩;

电刷:

将直流电引入转子中。

4.起动机传动机构的种类?

汽车上使用的传动机构具有单向传递扭矩的功能,通常用三种形式: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适用于中小型汽车;

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

适用于中型汽车;

弹簧式单向离合器:

适用于大型汽车。

5.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的工作过程。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是由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由驱动齿轮、十字块、滚柱和弹簧等组成。

离合器总成套装在电枢轴的花键上,可以轴向移动。

在外壳与十字块之间,形成了四个宽窄不等的楔形槽,每个槽内分别有一套滚柱、压帽和弹簧。

滚柱的直径略大于楔形槽的窄端,而小于宽端。

当十字块为主动部分旋转时,滚柱滚入窄端,将十字块与外壳卡紧,十字块与外壳之间能传递力矩。

而当外壳作为主动部分旋转时,滚柱滚入宽端,则放松打滑,不能传递力矩。

起动时,拨叉将离合器推出,驱动齿轮与飞轮啮合,电动机通电后,带动十字块旋转。

此时十字块处于主动状态,使滚柱滚入窄端,将十字块与外壳卡紧。

起动后,飞轮齿圈带动驱动齿轮与外壳高速旋转,当转速超过十字块时,就迫使滚柱滚入宽端,各自自由滚动,起保护作用。

6.简述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的工作过程。

起动时,当驱动齿轮啮入飞轮齿圈后,电动机通电旋转,内接合毂在惯性力作用下沿着螺旋花键向右移动,摩擦片被压紧而将起动机的力矩传递驱动齿轮。

当发动机的阻力矩较大时,内接合器会继续右移,增大摩擦片之间的压力,直到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足够所需的起动力矩,带动曲轴旋转,起动发动机。

起动后,驱动齿轮被飞轮齿圈带动,其转速超过电枢转速时,内接合毂沿着螺旋花键向左退出,摩擦片之间的压力消除。

驱动齿轮不会带动电枢轴旋转,起到保护作用。

7.简述弹簧式单向离合器的工作过程。

起动时,电枢轴带动连接套筒旋转,扭力弹簧顺其旋转方向扭转,圈数增加,内径变小,将齿轮柄与连接套筒包紧,成为整体。

这样电动机的力矩传给驱动齿轮,带动曲轴旋转,起动发动机。

起动后,驱动齿轮转速高于电枢转速,扭力弹簧被反向扭转,内径变大,齿轮与连接套筒松脱,各自转动,起动了保护作用。

8.简述电磁操纵强制啮合式起动机的工作过程?

电磁操纵强制啮合式起动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1)接通起动开关

起动机继电器通电,继电器触点闭合,接通电磁开关电路;电磁开关通电,两线圈电流方向一相同,共同产生吸力,使驱动齿轮啮合,主开关接通。

2)电磁开关通电后

吸引和保位线圈通电,两者流过的电流方向相同,共同产生电磁吸力,在电磁吸力的作用下:

活动铁心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右行,通过杠杆机构,使小齿轮开始啮入飞轮齿圈;

活动铁心继续左移时,通过推杆使接触盘右移,接通电动机主电路。

在接触盘尚未接通之前,由于吸引线圈的电流流经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会产生一个较小的电磁转矩,使小齿轮缓慢旋转与飞轮啮合。

在小齿轮完全与飞轮啮合后,接触盘接通电动机的主电路,蓄电池的大电流流进电动机,产生正常的电磁转矩,使发动机起动。

3)起动机主电路接通后:

主电路通电后,吸引线圈被短路,但保位线圈继续通电,产生电磁吸力,维持齿轮的啮合位置不变,起动发动机。

4)松开松开点火开关后:

起动继电器断电,继电器触点断开,继电器与电磁开关之间的电路被切断。

由于磁场的磁滞性,主接触盘继续通电,电磁开关两线圈通过接触盘继续通电。

此时,两线圈所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互相抵消。

铁心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回位,驱动齿轮退出啮合,接触盘回位,切断主电路,起动机停止工作。

9.起动机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1)起动机不转。

故障部位:

起动机、继电器和开关导线等;

2)起动机运转无力。

故障部位:

起动机、蓄电池、导线和继电器等;

3)起动机空转。

故障部位:

起动机的主开关、传动机构等;

4)驱动齿轮与飞轮不能啮合且有撞击声。

故障部位:

起动机、飞轮齿环等;

5)发动机起动后起动机不能停止工作。

故障部位:

起动机、组合继电器等。

10.简述起动机不转的诊断步骤。

1)先检查蓄电池性能、各处导线连接情况等,如果正常,再检查故障在起动机还是组合继电器;

2)用用导线短接起动机电磁开关上的两接线柱,起动发动机,如果起动机运转,故障在组合继电器;若电动机不转,故障在起动机。

3)判断故障在电动机还是在电磁控制装置:

用导线短接起动机上两主接线柱,如果电动机运转,故障在电磁开关,否则。

故障在电动机。

11.减速起动机的特点。

减速式起动机是在电动机的电枢轴和输出轴之间,设置了齿轮减速装置。

通过转矩的倍增作用,使起动机的输出特性适应发动机的起动要求。

齿轮减速比一般为3--5。

其特点是:

可以增大起动机的起动转矩,提高起动性能;减少蓄电池的耗电量,延长了使用寿命;电动机的体积小,质量减轻。

12.行星齿轮减速装置的结构特点和动力传递路线。

1)行星齿轮减速装置的结构特点:

电枢轴上的驱动齿轮(太阳轮)与电枢轴制成一体。

行星齿轮套装在行星齿轮架的行星轮轴上。

输出轴与行星齿轮架固定连接,驱动齿轮与输出轴是一体的。

行星齿轮固定内齿圈在工作时固定不动。

行星齿轮在太阳的带动下产生自转,同时由于内齿圈是固定的,太阳轮又绕着太阳轮公转,从而带动行星架转动,通过行星架带动驱动输出轴旋转。

2)动力传递路线为:

电机→驱动齿轮(太阳轮)→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开始自转,由于内齿圈固定不动,因此行星齿轮又在内齿圈上公转,带动行星齿轮架转动,而行星架又与输出轴是一体的,把动力传给输出轴。

二判断题

1.起动机主要由直流串励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组成。

√×

2.直流电动机是利用磁场的相互作用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

3.电枢是电动机中能转动的部件,它由叠片构造的铁心和绕在铁心上的漆包线等构成,用它建立转矩。

√×

4.起动机的电磁开关中的两个线圈分别是保护线圈和吸引线圈。

√×

5.起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

√×

6.CA1091型汽车起动控制电路利用组合继电器控制的,包括有起动继电器和保护继电器,保护继电器利用发电机中性点电压控制。

√×

第三部分点火系统

一简答题

1.传统点火系的组成。

传统点火系由蓄电池(发电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断电器、配电器、高压线、火花塞等部件组成。

蓄电池(发电机):

提供点火能量。

点火开关:

控制和切断点火电路。

点火线圈:

将12V的低压直流电变成15000—20000V的高压电。

断电器:

控制点火电路的通断的,使点火线圈能产生高压电。

配电器:

将高压电按发动机作功顺序分配,经过高压线送到火花塞中。

高压线:

将高压电送入火花塞中。

火花塞:

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2.传统点火系是如何产生高压电火花的?

1)断电器触点闭合时:

断电器触点闭合时,接通初级电路,电流流过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在线圈周围产生磁场,把电能转换成磁场能。

2)断电器触点打开:

⑴断电器触点打开时,初级电路断开,电流突变在初级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约200--300V。

⑵由于电磁感应,在次级绕组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其值取决于两线圈的匝数比(47--70),该电压值约为12000--21000V之间,此电压加在火花塞电极两端,其中旁电极为正极。

⑶如果该电压达到一定的数值,在压缩终了时足以击穿火花塞之间的混合气,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3)结论:

断电器的开闭由断电器凸轮轴控制,凸轮由发动机的凸轮轴或汽油泵驱动,凸轮的凸角数与气缸数相等。

这样,发动机的曲轴旋转两周,凸轮轴旋转一周,每个气缸按顺序点火一次。

3.点火系的次级电压都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1)发动机转速与气缸数对次级电压的影响。

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和气缸数的增加,次级电压下降。

2)火花塞积炭对次级电压的影响。

火花塞积炭时,相当于在火花塞电极间并联一个电阻,将次级回路闭合,产生漏电,使电压U2max不能上升到最大值,从而降低了点火性能。

当积炭严重时,电极间将不能产生火花而“断火”,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3)电容器对次级电压的影响。

电容器C1与C2对次级电压的影响:

如C1过小,触点间的火花严重,线圈中部分磁场能在火花放电时消耗了;火花严重时,初级电流的下降率变慢,使次级电压降低。

C1的正常值为0.12--0.25μF。

C2是次级绕组的分布电容,受布线的限制不可能很小,另外屏蔽装置会加大次级绕组的电容。

4)断电器触点间隙对次级电压的影响。

间隙过大,闭合时间短,初级电流下降,次级电压下降;间隙过小,分离不彻底,磁通的变化率下降,次级电压下降。

5)点火线圈温度对次级电压的影响。

温度过高,初级绕组的电阻增大,初级电流下降。

正常情况下,点火线圈的温度不应超过80℃。

4.附加电阻是如何改善点火系的性能的?

附加电阻的作用是用于改善点火系的工作特性,使发动机转速较低时,阻值增大,而高转速时阻值减小。

其工作原理是:

1)发动机转速低时→触点闭合时间长→初级电流增加→流过附加电阻的电流增加→附加电阻的温度升高→阻值加大→初级电流下降,限制了初级电流的增加,使点火线圈不至于过热。

2)发动机转速升高→闭合时间下降→初级电流下降→电阻阻值减少→使初级电流下降较少,避免了高速时发生断火现象。

3)在起动时,由于蓄电池电压下降较多,为了增加初级电流,将附加电阻短路,防止初级电流下降太多,保证了可靠点火。

5.电容器有何作用?

电容器的作用是吸收触点断开时初级绕组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减小触点间的火花,保护触点。

6.为何要有点火提前?

点火提前要怎样来表示?

因为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后,火焰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传播至整个燃烧室,即从开始点火到混合气燃烧到产生最大压力,有一定的时间延迟。

如果到压缩终了再点火,产生最大压力时活塞已处于下行位置,此时不可能获得最大功率。

所以需要点火提前。

汽油机点火时刻用点火提前角来表示。

点火提前角是指从火花塞开始跳火到活塞行至上止点为止这一段时间曲轴转过的角度。

7.随发动机工况的改变,点火提前角应怎样变化?

当发动机的转速发生变化时,点火提前角应作相应的变化,转速增大,点火提前角加大,反之减小。

当发动机的负荷发生变化时,点火提前角也要作相应的变化,负荷加大,点火提前角减小,反之加大。

8.离心调节器是怎样改变点火提前角的?

离心式点火提前装置是根据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的,由一端固定在分电器小轴上的两个离心块和两根粗细不等的弹簧等组成,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离心力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发动机的转速升高时,分电器的转速随之升高,两重块在离心力作用下,克服弹簧外力向外甩开,同时带动拨板和凸轮沿凸轮旋转的方向相对于分电器轴转动一个角度,点火提前角增大。

转速越高,离心块离心力越大,点火提前角越大。

当转速降低时,弹簧将重块拉回,凸轮逆旋转方向回转,点火提前角减小。

为了使点火提前角的变化基本适应发动机的要求,离心调节器中的两个弹簧的弹力是不同的,低速时,只有弹力小的弹簧起作用,提前角的增加幅度较大;高速时,两个弹簧共同起作用,提前角增加的幅度较小。

当转速达到一定值时,点火提前角不再增加。

9.真空调节器是怎样改变点火提前角的?

真空式点火提前装置是通过改变触点与凸轮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点火提前角的改变的,其由一个带膜片的机构组成,膜片的一端通大气,另一端与节气门的下方相通,其工作原理如下:

1)小负荷时:

节气门开度也小,节气门下方及管道的真空度增大,真空吸力吸引膜片压缩弹簧而拱曲,通过拉杆拉动底板带着断电器触点逆着分电器轴旋转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凸轮位置相对不变),使凸轮提前将触点打开,于是点火提前角增大。

负荷越小,节气门开度也越小,真空度越高,点火提前角越大。

2)大负荷时:

节气门开度增大,真空度减小,膜片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压向左方,拉杆拉动断电器底板顺着凸轮的旋转一个角度,使点火提前角减小。

3)发动机怠速和起动时:

节气门接近关闭,吸入孔在节气门的上方,该处的真空度几乎为零,弹簧失去膜片使点火提前角最小或接近为零。

10.断电器触点间隙的大小、对点火性能有何影响?

断电器的触点由活动和固定两个触点组成,触点由钨合金材料制成,其中固定触点搭铁,活动触点接点火线圈的“-”接线柱。

触点的最大断开间隙值为0.35--0.45mm,可通过固定触点上的静触点偏心螺钉来进行调节。

触点的接触好坏直接影响点火系的工作情况:

触点接触不良,初级电流减小,点火电压降低;

触点的间隙和闭合角变化,影响触点的闭合和断开时间。

触点间隙大,闭合角小;而触点间隙过小,闭合角过大。

11.火花塞的热特性对发动机工作有何影响?

火花塞热特性就是指火花塞发火部位的热量向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的性能。

影响火花塞热特性的主要因素是火花塞裙部的长度。

裙部较长时,受热面积大,吸收热量多,而散热路径长,散热少,裙部温度较高,把这种火花塞称为“热型”火花塞。

反之,当裙部较短时,吸热少,散热多,裙部温度较低,把这种火花塞成为“冷型”火花塞。

火花塞热特性常用热值表示。

国产火花塞热值分别用1、2、3、4、5、6、7、8、9、10、11、…阿拉伯数字表示。

1、2、3为低热值火花塞;4、5、6为中热值火花塞;7、8、9及以上为高热值火花塞。

热值数越高,表示散热性越好。

因而,小数字为热型火花塞,大数字为冷型火花塞。

12.电感储能电子点火系是怎样产生高压电的?

电子点火系由蓄电池或发电机向点火系提供电能,晶体管控制点火时刻,点火时刻的调节采用机械式调节机构或电子调节机构。

电子点火系的点火电压和点火能量高,受发动机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影响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调整工作量小,节约燃油,减小污染,现已普遍使用。

13.电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磁感应点火信号发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工作的。

信号转子由分电器轴带动旋转,在旋转过程中,信号转子的凸齿与铁心之间的气隙在不断发生改变,使得通过其中的磁通量作相应的变化。

由于磁通量的变化,在线圈中产生了大小和方向都不断发生变化的感应电动势。

通过该交变的感应电动势,输出一个交变的信号,控制初级电路的通断。

工作原理如下:

1)当信号转子不动时,磁通量不发生改变,无感应电动势输出。

2)当信号转子的两个凸齿中央正对铁心的中心线时,磁路中凸齿与铁心间的空气隙最长,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小,磁通的变化率为零;

3)当信号转子的凸齿逐渐接近铁心时,凸齿与铁心间的气隙越来越小,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增大,当凸齿的齿角与铁心边线相对时,磁通的变化率最大。

4)随着转子的旋转,凸齿逐渐对正铁心,此时磁通的变化率在下降。

当凸齿的中心与铁心正对时,空气隙最小,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的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

5)当凸齿离开铁心时,气隙在逐渐增大,磁通的变化率开始减小,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发生改变,大小也随着凸齿的位置发生变化。

14.霍尔效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霍尔效应:

处在磁场中的半导体基片(霍尔元件)通电时,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上便会产生一个与电流和磁通密度成正比的电压,此电压即为霍尔电压,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工作原理:

1)当叶片处在永久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时,永久磁铁的磁场被叶片短路,霍尔元件上的磁通量为零,没有霍尔电压输出,集成电路输出高电压。

2)当叶片离开永久磁铁时,霍尔元件上又有磁通,产生霍尔电压,集成电路输出低电压。

3)由于霍尔电压的值较弱,不能直接作为点火系的控制信号,要经过集成电路放大、整形后使用。

4)霍尔式点火装置为有源点火装置。

15.光电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光电式信号发生器的由信号转子、光源和光接收器等组成。

光源是一个钾化镓发光二极管,发射接近红外线频率的不可见光束经其前面的半球形透镜聚集,限制了光线的宽度。

通过一个光敏二极管作为光接收器接收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源。

工作原理:

信号转子由分电器轴驱动,其上的叶片(遮光片)数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相等。

当信号转子随分电器轴旋转时,叶片和缺口不断地经过光源和光敏二极管之间,光敏管在光源照射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