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猪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046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酵床养猪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发酵床养猪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发酵床养猪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发酵床养猪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发酵床养猪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酵床养猪技术.docx

《发酵床养猪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床养猪技术.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酵床养猪技术.docx

发酵床养猪技术

目录

摘要2

前言3

1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概述4

1.1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概念4

1.2发酵床养猪的基本原理4

1.3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效果与优点4

2发酵床猪舍的建筑设计与设备4

2.1猪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4

2.2猪舍建筑设计与构造5

2.3猪舍设备5

3、发酵床建设5

3.1垫料池的大小5

3.2垫料池的类型5

3.3发酵床的制作6

3.4垫料制作方法7

4发酵床日常养护7

5发酵床垫料管理设备与卫生防疫8

5.1垫料管理设备8

5.2卫生防疫制度8

6小结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摘要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健康清洁型、环保型、生态型、节能型的养猪技术。

本文从发酵床的基本原理,发酵床猪舍的建筑设计与猪舍设备,发酵床建设,发酵床日常养护,发酵床垫料管理设备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为规模化养猪、生态养猪、健康养猪提供帮助,全面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发酵床养猪;发酵床建设;养护;管理

 

前言

发酵床养猪法,也称自然养猪法、懒汉养猪法,是通过参与垫料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垫料、粪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牲畜抗病能力,促进牲畜健康生长。

它是一种健康清洁型、环保型、生态型、节能型的养猪技术。

这种技术能有效地处理猪的粪尿,实现零排放、无污染,还能为猪健康生长提供最适宜的环境。

猪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快、生病少,用工、用水、用药、用料省,养猪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高,从而全面推进养猪业的发展。

 

1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概述

1.1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概念

发酵床养猪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母种,按一定比例与锯木屑、秸秆以及一定量的辅助材料混合发酵形成的有机垫料,填入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再将猪放入猪舍饲养的一种技术。

1.2发酵床养猪的基本原理

发酵床养猪是一种高效、环保型的养猪技术、它是集多学科于一体,遵循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套循环的生猪养猪体系。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对土壤里的自然生长的土壤微生物进行培养、繁殖、筛选,然后将其接种于生物垫料内,利用生猪的天然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粪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发酵,使猪粪尿内的有机物质得倒充分降解和转化,从而转变为猪可食入的物质。

发酵床养猪的技术原理与农田有机肥被分解的原理基本一致,关键是生物垫料床内的垫料碳氮比与发酵微生物的选择,其技术核心是生物垫料发酵床的铺设和科学管理。

1.3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效果与优点

发酵床养猪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现代养猪遇到的的难题,达到零排放,无污染的目的。

该模式的饲养效果和优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3.1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1.3.2相对节省人力

由于不需要清粪,按常规饲养,能增强每员饲养量。

2发酵床猪舍的建筑设计与设备

2.1猪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2.1.1符合猪的生物学特性

发酵床猪舍应符合猪的生物学特性,并应根据猪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设计。

2.1.2适应当地气候及生理条件

由于各地的自然气候及地理条件不同,对猪舍的建筑要求也各有差异。

2.1.3简单实用,坚固耐用

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养猪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也可以利用温室大棚。

但是必须便于控制疾病传播,有利于预防和环境控制。

2.2猪舍建筑设计与构造

2.2.1猪舍建筑设计

采用发酵床养猪的圈舍与普通养猪圈舍差异不大,屋顶的形式有坡式、气楼式和拱形式;猪栏可以是单列式、也可以是双列式。

2.2.1.1朝向

圈舍结构宜坐北朝南,背风向阳,选择地势干燥地区,远离交通要道和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2.2.1.2墙高和跨度

猪舍屋檐高度为2.6~3.5m,圈舍跨度以9~13m为宜。

2.2.1.3单圈面积

最好控制在20~40㎡之间,太大、太小都不好。

2.2.1.4窗户

修建4种窗户:

天窗、地窗、风机窗、普通窗户。

2.2.1.5设置保温隔热材料

屋顶要设置保温隔热材料(如泡沫),以避免夏天过热,对猪的生长繁殖造成的不利影响。

2.3猪舍设备

2.3.1饮水设备

可用自动饮水器,自动饮水器嘴头禁止朝向发酵床,防止饮水器喷水浸泡发酵床垫料。

2.3.2饲喂设备

可用自动料槽,让猪自由吃料,也可定期投料,但每次喂料量不固定。

2.3.3降温设备

风扇,风机,湿帘降温设备

2.3.4保温设备

暖风炉供温设备,热风炉供温设备,保温伞

2.3.5猪栏设备

母猪栏、公猪栏、后备猪栏、配种栏、分娩栏、仔猪保育栏、育肥猪栏。

3、发酵床建设

3.1垫料池的大小

利用发酵床养猪,其垫料池的面积应根据猪只的大小和饲养数量的多少来确定。

可在猪舍内设置可移动的栏杆,以控制猪舍的面积。

一般保育猪舍的占地面积为0.8㎡∕头,育肥猪1.5㎡∕头,母猪2.5㎡∕头。

3.2垫料池的类型

3.2.1地上式垫料池

料池建在地面上。

3.2.2地下式垫料池

垫料池建在地面下。

3.2.3混合式垫料池

该种垫料池介于地上式与地下式之间,它结合了二者的优点,即将垫料池一半建在地下一半建在地上。

3.2.4三种发酵床垫料池的比较

表一地上式、地下式、混合式垫料池的比较

发酵类型

优点

缺点

适合地区

 

地上式

猪舍整体高度较高,雨水不容易流到垫料里,通风效果好,能保持猪舍干燥,特别是进出垫料方便,能保持高地下水位雨季返潮。

 

投资大,造价稍高

南方大部分地区:

江、河、湖、海等地下水位较高,雨水容易渗透的地区。

 

地下式

猪舍整体高度较低,冬季发酵床保温性能好,造价较地上低,由于料台与地面基本相平,投喂饲料方便,猪转群也方便。

由于地势低,雨水容易流到垫料上,进出垫料也不方便,整体通风效果也较差,发酵床日常养护用功多。

北方干燥,地下水位低,排水通畅,雨水不易渗透的地区。

混合式

造价较以上两种均低,发酵床养护便利。

通气性较地上式差,不适用于高地下水位地区。

北方大部分地区,南方背坡地或高台地区。

3.3发酵床的制作

3.3.1主要材料的准备

主要原料为农作物下脚料,如锯末、秸秆、稻草、花生壳、稻草粉等,占到物料比例的80%以上。

3.3.2辅助材料的准备

主要有米糠、麸皮、猪粪以及生物发酵菌种等,通常占整个物料比例的20%左右。

3.3.3垫料原料的配比

垫料原料主要包括通气性原料和吸水性原料,营养性原料和菌种等。

不同发育阶段所需原料组成见下表二、三、四:

表二育肥猪发酵床垫料组成

原料

通气性原料

吸水性原料

营养性原料

菌种

垫料用量

40%~50%

30%~50%

0%~20%

视菌种成品

类型而不同

比例

冬季

夏季

60~70㎝

40~60㎝

30~50㎝

20~30㎝

30~50㎏

20~30㎏

视菌种成品

类型而不同

 

表四分娩母猪发酵床垫料原料组成

原料

通气性原料

吸水性原料

营养性原料

菌种

垫料用量

40%~50%

30%~50%

0%~20%

视菌种成品

类型而不同

比例

冬季

夏季

60~70㎝

40~60㎝

30~55㎝

20~35㎝

30~50㎏

20~30㎏

视菌种成品

类型而不同

3.4垫料制作方法

根据制作场所不同,一般可分为集中统一制作和猪舍内直接制作两种。

3.4.1集中统一制作

用较大的机械操作,效率较高,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猪场。

3.4.2猪舍内制作垫料

即在猪舍内完成垫料与菌种的配比。

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不大的猪场,也是常用的一种制作方法。

其方法步骤如下:

3.4.2.1准备备料

将主要垫料原料按比例配好。

3.4.2.2准备菌种

按所铺垫料体积准备好菌种。

3.4.2.3稀释菌种

将菌种按比例与麸皮、玉米面等铺料拌匀。

3.4.2.4撒布菌种

将稀释的菌种均匀的撒布在垫料上。

3.4.2.5拌料喷水

将稀释的菌种与垫料搅拌均匀,向拌匀的垫料喷洒水。

3.4.2.6检查湿度

喷洒清水后的垫料湿度应达到40%为宜。

3.4.2.7堆积垫料

将拌匀的垫料堆积成梯形,四周拍平。

3.4.2.8测定温度

第二天开始,从不同角度三个点,约20㎝处测温并记录。

3.4.2.9醇熟判断

温度升到65~70℃则发酵成功,发酵7天,摊开垫料。

4发酵床日常养护

发酵床养护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持发酵床正常生态平衡,使有益微生物菌群始终的处于优势地位,防止有害微生物的发生,为猪的生态发育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二是确保发酵床对猪粪尿的消化分解能力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为猪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4.1发酵床垫料的常规维护

发酵床的常规维护应参照以下八个方面:

4.1.1观察记录

进猪后的第一周为观察期。

4.1.2翻耙垫料

进猪一周后,每周应根据生物垫料的湿度和发酵情况翻垫料,以保持垫料适当的通透性,使垫料中的含氧量始终是维持在正常水平。

4.1.3疏分管理

由于生猪具有集中、定点排粪泻尿的特性,所以要将粪尿及时疏散撒布在垫料上。

4.1.4调节垫料水分

平时多注意观察垫料表层的湿度,使垫料的水分含量保持在最适宜的状态。

4.1.5调整垫料的深度

根据季节和猪舍内的温度及时调整发酵床垫料的深度。

4.1.6垫料补充

发酵床在消化分解粪尿的同时,垫料也会充分消耗,因此,应及时补充垫料,以保持发酵床的性能稳定。

4.1.7垫料更新

发酵床垫料的使用寿命是有一定期限的,日常养护措施到位,使用寿命就会相对较长,反之,则会缩短。

当垫料达到使用期限后,必须将其从垫料槽中彻底清出,更换新料。

4.1.8禁用药品

发酵床猪舍内禁止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药品,防止它们对垫料微生物产生杀害作用,降低微生物的活性。

5发酵床垫料管理设备与卫生防疫

5.1垫料管理设备

根据生物发酵垫料的情况和养猪生产的要求,平时必须做好垫料的管理工作,常用的机械设备有以下几种。

5.1.1垫料翻动机械设备

为便于垫料制作与垫料日常翻动,规模猪场每次大规模翻动垫料可选择使用小型挖掘机或小型铲车以及犁耕机等。

平时饲养员简单翻垫料、调整垫料湿度等可使用叉、耙、铲等小型农具,定期把板结的垫料打散铺开。

5.1.2垫料挡板

用于挡地上式或混合式猪栏垫料以及方便垫料进出、机械搅拌垫料进出时使用。

5.1.3消毒设备

必须进场的车辆,经过大门口车辆消毒池,消毒池与大门口等宽,长度为大门口机动车轮胎周长的2.5倍以上,进场人员,须经温水冲洗、更换工作服,通过消毒室,经过紫外线双重消毒。

除上述设备外,发酵床养猪的通风系统设备、饮水系统设备、采食系统设备等基本同普通养猪法。

6小结

综上所述,发酵床养猪技术具有高度综合性,发酵床垫料的制作是其核心环节,同时必须与发酵床猪舍的环境控制、猪舍设备、发酵床日常养护以及平时的卫生防疫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发酵床养猪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然而,发酵床养猪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发酵床猪舍内不能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药物,如使用将抑制益生菌发酵,因此,一旦发生口蹄疫、猪瘟等病毒性烈性传染病将损失惨重,另外,因猪在垫料上拱食,活动范围大,消耗能量多,饲料转化率可能会下降。

因此,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大规模推行发酵床养猪技术仍需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才能使其更好的为养殖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元军.轻轻松松学养猪.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20(4):

120-130.

[2]李铁.猪生产学.养猪.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0(4):

120-130.

[3]朱宽佑.养猪生产.养猪.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31(5):

427-433.

[4]冯定远.配合饲料学.中国农业出版,2003,12(5):

150-231.

[5]曲强.动物生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04(6):

137-210.

[6]陈代文.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01(5):

260-324.

[7]黄青云.畜牧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1(5):

80-135.

 

致谢

此致

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