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必考考点专题训练题库及答案世界现代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1928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必考考点专题训练题库及答案世界现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必考考点专题训练题库及答案世界现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必考考点专题训练题库及答案世界现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必考考点专题训练题库及答案世界现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必考考点专题训练题库及答案世界现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必考考点专题训练题库及答案世界现代史.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必考考点专题训练题库及答案世界现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必考考点专题训练题库及答案世界现代史.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总复习必考考点专题训练题库及答案世界现代史.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必考考点专题训练题库及答案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考点一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导致下表1921~1925年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2.沙俄、苏俄、俄罗斯是以当今俄罗斯为主体的不同时期的国名,下列事件发生在“苏联”时期的是()

A.1861年改革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斯大林模式

3.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A.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

4.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

“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办法。

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报据实验做出判断。

”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

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翻

5.当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时,有人曾向列宁提出建议,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列宁的提议,决定()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实行“产业复兴法”D.推行“玉米运动”

6.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

在1922年初的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小商贩在自由市场出售面包B.工人到市场购买粮食

C.农民的粮食全部交给国家D.资本家经营鞋帽

7.对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评价,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新”,主要是指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B.它的实施说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发展经济的正确策略

C.它的实施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客观规律

D.恢复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

8.苏俄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

“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

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改革

9.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10.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其内容不包括()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C.取消小型的私人企业D.实行商品的自由交换

11.1918年列宁曾说:

“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为改正这一“错误”,苏联开始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农业集体化政策C.新经济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12.下列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理解,错误的说法是( )

A.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

B.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表明资本主义经济有相当的生命力

C.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时间非常短暂,表明它不太适合当时的国情

D.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借鉴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理念

13.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

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

“斯大林万岁!

”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 )

A.斯大林模式下人民生活物资的匮乏B.伊万生活的窘迫

C.伊万老婆有强烈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D.余粮收集制严重的影响了百姓的生活

14.以下属于斯大林成就的是①亲自领导和指挥了彼得格勒起义②促进了苏联的成立③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④使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弊端⑤领导苏联人民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A.①③⑤B.②③⑤C.③⑤D.③④⑤

15.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认为的列宁比较好的“思路”和苏联僵化的“模式”分别是指()

A.进行十月革命和斯大林模式B.实行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C.进行十月革命和赫鲁晓夫模式D.实行新经济政策和戈尔巴乔夫模式

16.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端包括()

①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②片面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③党政不分④开展全国性的“大清洗”运动⑤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⑥用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管理经济⑦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

A.①③⑤⑥⑦B.②④⑤⑥⑦C.②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⑦

17.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

18.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苏联在帝国主义威胁和包围中形成的  B.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C.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1)上述材料反映的哪国何时的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最突出的作用是什么?

 

(2)这一政策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启示?

 

20.阅读下列材料:

“斯大林说,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的做法……苏联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只要发展了重工业就是实现了工业化。

-----徐天新主编《世界通史》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说明,斯大林认为实现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⑵1928年—1932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什么问题?

考点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A.范围广   B.全球首次  C.破坏大   D.时间长

2.张勇在学习了《西方世界秩序的调整与世界经济大危机》后,从网上下载资料,编辑了纪录片——《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该片中有下列情景,你认为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A.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要求B.美国经济进入发展时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C.1929年10月,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暴跌D.罗斯福总统颁布《产业复兴法》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55.5%

52.2%

32.0%

36.1%

3.观察右边“1929--1933年美、德、英、法等国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格,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的影响B.帝国主义分赃不均

C.经济危机的打击D.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4.下列哪项不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人民群众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C.激化各国阶级矛盾,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D.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5.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的发生。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切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罗斯福新政 D.法西斯体制

6.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对工业的调整

7.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以工业的调整为中心D.通过走法西斯道路克服经济危机

8.对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历来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评价。

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沉重打击和削弱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9.有人说:

“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他的依据是()

A.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B.实行“马歇尔计划”

C.实行新经济政策D.采取“冷战”政策

10.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你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B.“股票价格上涨,一夜暴富”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工人有最低工资的保障”

11.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

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

当时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河流洪水泛滥,保护生态环境B.扶持银行贷款业务,恢复金融信誉

C.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缓和社会矛盾D.调配资源,恢复生产,防止盲目竞争

12.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

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13.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B.调整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C.彻底否定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D.强化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美国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减少了46%。

……成千上万的工厂停工了,失业大军达到1700万人。

失业者流落街头,靠捡破烂维持生计和用报纸裹身来取暖。

——中学历史教学用书

材料二:

 (美国实行新政时期)罗斯福政府通过国会制定了七百多个法案。

如整顿金融的《紧急银行法》,以及《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和《社会保障法》。

——《世界上下五千年》(大众文艺出版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大危机对美国造成的影响。

(2)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以救治经济危机。

请从材料二中概括新政的特点及你判断这一特点的依据。

罗斯福新政对救治美国的经济危机起了什么作用?

 

15.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

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促进经济的发展都做过有益的探索。

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彼此间也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宝贵经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

材料二:

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

①1922年,苏俄农民踊跃交纳粮食税②罗斯福总统与美国农民进行交谈

(1)从图①可以判断出,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

根据材料一说出上述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说出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

 

(3)结合材料二观察图②,试猜想一下,罗斯福总统会与美国农民说些什么?

(4)以上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成功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6.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

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

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材料二: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

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

《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3)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4)材料中的内容,对我国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借鉴作用?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一次信用危机。

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

仅10月前7个交易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累计跌幅均超过21%,全美股票市值蒸发2.5万亿美元,堪比上一次大恐慌的状况。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象上一次大恐慌一样,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世界经济在十字路口彷徨·半月谈》

材料二:

 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加强宏观调控,应对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一扩大内需、刺激生产与消费,二改善民生,三优化经济结构的三个主要经济方针,并通过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01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上一次大恐慌”是指哪一次经济危机?

与当今世界的金融危机有什么相同特点?

为什么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会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

 

(2)材料二提到的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三条主要方针中有两条与罗斯福新政的做法是相似的,请问是哪两条?

为实现这两条经济方针,罗斯福新政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本质共性是什么?

 

18.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发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百年不遇的”的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华尔街,是“二战后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给全球造成大概1.5万亿美元的损失,股市缩减25万亿美元……使得个别国家也面临破产。

——公法半月谈第十期2008年10月22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金融危机具有哪些特点?

材料二中新社华盛顿二月十日电,美国国会参议院今天最终投票,批准了总额为八千三百八十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国会参议院今天午间以六十一票对三十七票的投票结果,通过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

——2009年2月11日中国新闻网

(2)依据材料二指出,面对金融风暴,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经济干预措施?

在美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连续保持了5年两位增长的中国经济列车,终于放缓了前进的速度……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给中国创造了一个机会,如果中国政府处理得好,做出非常有远见的决策的话,中国会是这次金融危机中的最大赢家。

——2008年11月《专家谈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出路》

(3)依据材料三,简要说明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和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4)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应对措施。

根据所学知识,请你给我国政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考点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是()

A.德国突袭波兰B.德国偷袭苏联

C.日本偷袭珍珠港D.德国突袭波兰后,英法对德宣战

2.苏联卫国战争开始于()

A.1939年6月B.1940年6月C.1941年6月D.1942年6月

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的铁蹄横扫了北欧、西欧和东南欧。

但德军这种“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在()

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D.中途岛海战

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右图是这场战争中某次战役的示意图,该战役()

A.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B.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C.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5美国夏威夷有一座“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那是为了纪念()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珍珠港事件中遇难的将士 D.敦克尔刻撤退

6.右图展示的是二战时期法西斯轰炸某国的画面,它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大轰炸B.珍珠港事件

C.德军空袭伦敦D.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7.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其建立的标志是

()

A.美国对日宣战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诺曼底登陆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8.“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

”该内容出自()

A.《九国公约》B.《慕尼黑协定》C.《联合国家宣言》D.《北大西洋公约》

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集合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坚实基础的是:

()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联合国家宣言》D.《慕尼黑协定》

10.二战中,英美等国同苏联结成同盟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参加了《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B.苏联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力量

C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敌人 D.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

11.“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的再起,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

”在二战的危机关头,促使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共同采取的措施是()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B.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召开巴黎和会D.成立联合国

12.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目的是()

A.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B.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

C.结束“冷战”局面D.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

13.右图是1942年美国印制的一份海报。

从图上“united”(团结)、“win”(获胜)等宣传语和美、英、苏等国国旗,可以判断海报与下列哪一文献密切相关?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14.学习历史要抓住关键词。

根据“二战、苏德战场、转折点”这三个关键词可以推导出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柏林战役D.莫斯科保卫战

15.希特勒发动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其目的包括()

①抢占苏联南部的石油资源②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产区

③包抄莫斯科④一举击溃苏联⑤支持日本突袭珍珠港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16.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

此会战是()

A.凡尔登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登陆D.攻克柏林战役

17.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

“(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

”从材料中你可以获得的主要历史信息有()

①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③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④苏军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8.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决定成立该组织的国际会议是()

A.1919年巴黎和会B.1921年华盛顿会议

C.1942年华盛顿会议D.1945年雅尔塔会议

19.右图前排是参加雅尔塔会议的“三巨头”。

按从左至右顺序排列,分别是()

①丘吉尔②斯大林③罗斯福

A.①③②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①②

20.关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新闻报道中,不应出现的是()

A.决定成立联合国B.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D.苏联承诺对日作战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26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请回答:

⑴该材料出自哪一部文献?

会议召开是在哪一个城市?

 

⑵材料中“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势力?

以哪三个国家为代表?

 

⑶该文献的签署标志着什么?

对战争有怎样的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0年12月,希特勒下达了第21号作战指令,将侵苏方案定名为“巴巴罗萨计划”……分北、中、南三路向苏联腹地实施高速度大纵深的密集突击……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到1941年夏,德国法西斯已占领了欧洲十四个国家……1941年9月30日至10月2日,德国集中77个师约200万兵力,14000多门大炮,1700辆坦克和1400架飞机,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大规模进攻,妄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打败苏联,以此向全世界显示其“闪击战”的威力和德国武装力量的“不可战胜”。

莫斯科的防御战役在长约1000公里的地带上展开,由于当时苏军在这一地区部署的兵力只及进攻敌军的一半,所以德军曾一度推进到离莫斯科市区仅25公里的地方。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

(2)苏联最终赢得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23.阅读材料

只要迫使希特勒转入战略防御,法西斯的命运就算完结了。

因为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