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家乡名胜古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1815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5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近家乡名胜古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近家乡名胜古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近家乡名胜古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近家乡名胜古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近家乡名胜古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亲近家乡名胜古迹.docx

《亲近家乡名胜古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近家乡名胜古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亲近家乡名胜古迹.docx

亲近家乡名胜古迹

亲近家乡名胜古迹

实施学校:

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三中学

学生年级:

七年级

指导教师:

武金林

课题由来

“家乡”是一个十分亲切、温馨的字眼,而家乡的名胜古迹及自然风光又集中体现了家乡的自然美,同时也反映了家乡的历史风貌及丰富的文化底蕴。

就我们峰峰矿区来说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名胜与美丽的传说。

如:

南北响堂寺石窟、磁州窑、风月关、常乐寺、老爷山摩崖石刻等国家级、省级名胜古迹,真可为数不胜数。

驴年马月的传说、人参娃娃的故事、龙洞珠泉等美丽的传说久传民间。

可平时在和学生们聊天及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后才得知,他们对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甚少,真可谓“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别说了解其文史背景及文化底蕴了。

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有多种形式,而利用家乡有历史意义的遗迹、名胜古迹、旧址进行形象直观的人格化教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情感;提高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这远比刻板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形式。

就拿重建“竹林寺”来说,它的重建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地方历史及地方文化的重视。

“上竹林有寺无僧,下竹林无影无踪。

”多么神奇的传说,前人留下的那些无价之宝——名胜古迹啊!

现存在的是多少人用智慧甚至生命将它们保护下来,不存在的只有遗址的(竹林寺、常乐寺、柳泉寺),人们的心情又是何等的悲伤、又何尝不在滴血?

为了弘扬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保护名胜古迹的意识,让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家乡的名胜古迹,在活动中去体会历史文化的价值,认识古代艺术的珍贵及人类智慧的结晶,找到保护名胜古迹的途径,在活动中去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和优势,使学生在参观、考察、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由此想到了此课题!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名胜古迹的建造艺术、文化背景、石窟、石刻风格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对人类祖先的智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抒发学生对家乡丰厚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从古老文化和艺术中体现人类的智慧和知识的重要性,树立“立志笃学,协作创新”的信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家乡,为家乡的文明建设、社会和谐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

3、通过活动,让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和自觉的保护家乡名胜古迹的自觉行动。

活动实施的过程

一、活动准备

1、课题的确立

上课后用多媒体投出一组同学们较熟悉的家乡名胜古迹景点的图片,如:

南、北响堂寺石窟、风月关、玉皇阁、老爷山摩崖石刻、磁州窑。

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后,提出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这几张图片你们认识吗?

从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又能想到什么呢?

(提示同学们要好好想想、用心去看)。

并让学生充分的发言,由此从中去发现同学们谈到的“亮点”,并将同学们所提到的有关名胜古迹的问题,归结出共同点。

例如:

保护古迹啊?

发展旅游业啊?

弘扬家乡文化啊?

等,而后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以“亲近家乡名胜古迹”的形式让学生确定自己的活动课题。

2、组织形式

(1)要求同学们自主的探究和了解,主动的调查或考察。

以小组活动为主,同学们可自由结成7—8人的活动小组。

(为了活动方便,以居住较近的区域同学组成小组,小组结成后,由小组长报与老师)

(2)教师提前为学生发放家长通知书,并撰写活动方案、安全预案等。

(3)教师与学生代表提前与响堂寺石窟、风月关、磁州窑及各景点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便于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3、制定活动计划

(1)组织学生讨论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目的。

提出活动要求,提醒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准备相关实践所需材料、标志帽等。

(2)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活动计划。

以下是一个活动小组的活动计划,虽有不足,但体现了学生的活动设想、组织能力;

《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探访驴年马月的传说

指导教师

武老师

组长

高欣丽

成员

马新华路怡璇马晓霞张阳阳高欣丽路楠楠

主题提出

的依据

我们居住的地方是在风景秀丽的元宝山下,小的时候就听老一辈的人说到过“驴年马月的故事”,据说还和名胜古迹老爷山摩崖石刻有渊源,所以我们就想在这次活动中给同学们一个圆满的答案。

探究主题

的目的

探访驴年马月的传说,弘扬家乡丰厚历史文化,再现人类祖先的智慧。

任务分工

高欣丽负责采访;马新华负责摄影;路怡璇马晓霞负责记录;张阳阳高欣丽负责查阅资料;路楠楠负责整理资料。

活动时间

2008年4月26日

活动形式

实地考察、采访;参观;图书馆查阅资料。

安全保障

小组成员要统一行动,一切行动听组长指挥;往返的途中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骑车、坐车时的安全;准备一些创可贴、绷带、胶布;说话要做到语言美。

任何人不许在活动中离队。

物质(材料)准备

笔记本、数码相机、标志帽、碳素笔、画纸、画板

成果形成

报告书、采访感受、汇报幻灯片

4、活动资料准备

活动前,为使活动充实,指导教师要提出活动要求(这是活动能否顺利实施的必须),让学生查找和各小组所确立的课题的相关资料,如:

要做响堂寺石窟方面课题的小组就要查阅有关响堂寺石窟方面的资料,始建于那个朝代,建造风格,与其它地区的石窟相比有什么不同和优势,等。

其它课题小组活动亦如此。

在学生有了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然后根据小组制定的“活动方案”,再参观、考察和实践体验,感悟会更加深刻,理解会更加透彻。

二、活动开展

1、实地考察

(1)各小组利用课余、节假日就近实地考察各名胜景点,遗址,了解其具体情况,并收集相关资料,如:

图片,照片,绘画,景点文字介绍等。

(2)到景点后要向工作人员介绍到景点的目的,并请学生作自我及校情介绍(要求学生礼貌自然地将学校的六十年校史,向工作人员做详细介绍,要自然流露出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如:

活动中有的小组组长这样介绍:

叔叔、阿姨您们好?

我们是十三中学的学生,今天同学们你们这里做综合实践活动、体验生活,比如当义务讲解员,给景点搞搞卫生,当一名小记者采访一下游客等等,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我们祖先们过去的活动,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由于活动之前已经与景点联系好了,同学们的要求当然得到了满足,活动会进行得很顺利。

(3)请景点工作人员向学生介绍景点基本情况,并进行自由问答。

然后在景点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进行参观、考察。

当工作人员简单介绍完毕后,有的学生忍不住会问到:

A、叔叔或阿姨,景点的周边环境情况如何?

对景点是否造成不利影响?

参观的人多吗?

B、咱们的景点收费也不高,甚至对学生还免费,工作人员的工资怎么解决呢?

C、来这里参观的多是些什么人呢?

游客有污,损,丢,扔等不良行为吗?

D、对景点文物的保护采取了那些措施?

等等;

当得知景点管理上的不容易及维修不易的情况后,学生们的小脸变得凝注多了(当时情景),不过在得知工作人员们如此敬业、默默地在为后人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时,学生们不由得佩服地点着头说:

“我们知道了,景点能到现在这个样子都凝聚着您们的心血,所以我们也想尽我们学生的一点力量,帮助咱们宣传一下,您看行吗?

”(由于事先与景点取得了联系,工作人员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很到位,学生自然而然的也就产生愿意为景点做份贡献的想法。

此时,组长要帮助同学从自己在活动前搜集到的资料及参观、考察时得到的资料用简练的语言整理出景点的大概内容,使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更容易。

准备体验时所用。

2、身临其境实践体验

当学生分角色进行实践体验时,组长要来回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其中,学生张其自己编写的讲解内容是:

“各位游客,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美丽的峰峰来旅游。

我为您讲解的是响堂寺石窟的基本概况:

它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西南部。

它最初开凿于1400多年前的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

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

现在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分南北两处,俗称南北响堂寺石窟。

两寺相距15公里,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

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响堂寺石窟是怎么来的呢?

北齐以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为都城,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

鼓山地处两个都城来往必经之地,这里山清水秀,石质优良,北齐皇帝高洋便下令在此地开凿石窟,修筑行宫,兴建寺院,以便在他来往于晋阳和邺城时避暑、游玩和礼佛。

现在,皇帝的行宫早已荡然无存,由于年代的久远和历史的原因,佛寺也不是原来的建筑了,有的甚至只留下了荒凉的遗址,而凿在岩壁上的一座座石窟却保留了下来,以它独特的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可以说,响堂石窟作为中国一个历史时代艺术的典型代表,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是任何石窟都不能取代的。

3、活动成果展示

(1)当参观、考察结束后,先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自己活动中了解、掌握到的材料,然后将全组的资料根据小组活动的课题筛选汇总,整理出在全班展示的成果。

并推选出在全班交流的代表。

(2)当以上工作结束后,指导教师做简要的总结,后让各组代表自我编导全班交流程序,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

请学生一起来分享快乐与成功,找到努力方向:

(学生的收获)

展示1:

摩崖石刻艺术瑰宝

“探访驴年马月的传说”小组,

汇报者:

高欣丽

同学们大家好,峰峰是我们美丽的故乡,她像春天的甘露,孕育着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峰峰人。

那么,作为一个峰峰公民,你对我们故乡的名胜古迹有多少了解呢?

下面由我代表我们“探访驴年马月的传说”小组全体成员向大家展示一下我们小组在活动中考察、采访、查阅、汇总后的成果。

老爷山摩崖石刻。

位于南响堂寺隔河南岸,元宝山下。

始建于唐末。

石刻为浮雕式佛教石刻,高不足1米,长约20米,上下交错,开龛两排,共7个佛龛,大小造像83尊,分有姿态各异的佛教,密教和道教题材。

与南响堂寺、无梁阁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天然风景区。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老爷山摩崖石刻还有一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呢!

相传很久以前,鲁班和他的工匠们在修建好南响堂寺后,又准备在老爷山西边的佛爷怀处修建石刻,当石刻修建好一部分后,工匠们由于离家时间太长,都想早点建好回家,所以他们都不分昼夜起早贪黑的干活,住在佛爷怀周边的人们无论白天和夜晚都能听到工匠们干活时锤子、钎子的叮当声。

话说一天早起,天还没有亮的时候,有一位起早下地干活的农民,赶着毛驴路过佛爷怀的时候,听到一句问话声,说“老先生,我们修建的石刻什么时候能修好呵?

”(工匠们的意思是想借助于(老爷山摩崖石刻)

人间的“心向”早点修好,好早点回家和家人团聚),下地干活的老农想,整天都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凿山声,好长时间了也没有看到你们修了些什么,所以就顺口说了一句:

“驴年马月也修不好”,话音一落不要紧,叮叮当当的凿山声戛然而止,一切都平静了下来。

天亮后,人们就在佛爷怀处发现了现在的佛爷像和石刻,其它的以后再也没有发展了。

展示2:

真爱文物呼唤文明

张晶晶同学在参观、考察完响堂寺石窟后,回想到活动中看到的种种不良行为,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用行动来保护家乡的名胜古迹,写了“叹!

响堂寺石窟”。

内容如下:

这样一个标题令人不快,可这是我真实的感受。

据资料记载,就是在1961年,国家出台了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应该说这是真正由各界专家经过慎重评选的绝无商业操作(那个时代也没有商业操作),而只考虑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化行为。

而第二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在时隔21年之后、改革开放之后的1982年才公布的。

可见列于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重要性。

文物保护单位中的第一类是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第二类就是石窟寺、、、

我个人认为,石窟寺是文物中最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

改革开放后“旅游”成了一种大产业。

有了商业价值,很多地方就被大大炒作一番。

响堂山石窟地处在北方可说是极其壮观极其秀美的自然景观中。

但是重要的还不在此,而在于它的佛教意义和史料意义。

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它首先把佛经篆刻在石头上,成为不朽的佛经!

当然,这里决不是只有佛经雕刻,更大量是雄伟的壮丽的佛像雕塑。

大概只比洛阳龙门石窟稍微量要少一些。

可是这些大都成了过去式!

我在这里看到的(右图),比起我去过的其它名胜古迹看到的那些石窟所遭到的破坏都要严重。

不少造像的残缺部分就那样随地放弃着。

那每一件(即便是不完整)也都是无价之宝啊!

也包括佛经雕刻!

这里不仅佛像没有一尊完好的,连刻经也是破碎剥离难以辨读。

为了钱!

现在,又面临另一种破坏的威胁——环境的破坏。

我们呼吁:

保护名胜古迹是我们每一位峰峰人的责任,让我们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吧!

拓展与延伸

将调查报告,学生思考整理的建议书,提供给各景点及管理部门。

并组织学生开展下列专题讨论:

A、风景名胜区应怎样处理好追求经济效益与发挥教育功能的关系?

B、你认为自然风景区应保持原始风貌还是需要进行人工开发?

为什么?

C、你怎样看待有些风景名胜区新近建成或设置的神鬼景观?

象张国振同学写的“自然风景区、名胜古迹的改建与否”就谈了自己的见地。

他写到:

“家乡名胜古迹”改建与否之我见

目前,全国各地都兴起了文化旅游热,而打文化旅游牌,目的是想以文化旅游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如果开发利用的好,那么地域文化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因素。

但是如果利用不好,则可能适得其反。

那么,我们就仅应该怎样正视这一问题呢?

首先,对于那些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及没有保护价值的名胜、风景区,我们就应该将它很好的开发,建成满足人民所需要的游览观光区;而对于那些历史文物、或是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名胜古迹,我们则应该很好的保护它,并确保它的完整性,保留它的历史地位,因为这是我们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所应该做出的一点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我们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样本。

我和父母及亲友游览过好多景区,看到过景区改建成功与改建后不伦不类的景象。

例如,赵王陵墓群是一处相当宏伟的地下建筑墓群,更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是被列为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像这样的名胜,如果我们盲目的去开发,就会失去它应由的历史价值,我们则不应该去随意开发,而应该使其保持原有的风貌。

如,北京的“四合院”现相继被拆除,建成了许多现代化的建筑群、居民楼,这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同时也方便了城市人民的生活需求。

这样做是因为“四合院”的保存价值要远远小于开发利用的价值,所以应该很好的改建它,使其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总之,在对自然风景区、名胜古迹的开发和保存的问题上,应该坚持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在不失其历史价值,不胡修乱建,不破坏环境风貌,同时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底线应该是最基本的东西一定要保护,给子孙后代留点让他们去开发,现在开发可能会轰动一时,引来大量游客,但这是一时效应,并且很多东西凭我们现在的科技条件很可能保存不了,所以应该很好的加以保护。

我想只要我们本着让名胜古迹永放异彩,让自然风景区更美好的思想去考虑,去规划,去合理利用,那么名胜古迹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活动总结与评价

活动结束了,学生们和“家乡的名胜古迹”有了亲密的接触,加深了对“她”的了解和喜欢,自己也收获了很多

1、收获了知识;

通过搜集和整理资料,学生们接触到了大量关于“家乡的名胜古迹”的知识,这是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开阔了眼界。

2、收获了自信,整个活动老师都让学生们自己组织、安排。

有时候,开始我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曾担心同学做不了。

但做过来后,事实证明学生们能行。

并且还会做得更好

3、锻炼了能力:

活动中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记录研究过程,提高了写作能力,找不同和比一比,提高了科学观察能力,画图和粘贴画提高了艺术欣赏能力。

教师活动反思

虽然活动时间不多,但遇到的问题还真不少,学生们也正是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对一些问题有了正确、客观地认识,更增强了进一步进行社会实践的兴趣和愿望。

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其家长的大力支持,学生们的活动,不仅是对学生生活的丰富,更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校的教育相结合,学生从中不仅学到的是各种知识技能,更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体验到工作的艰辛,学会了工作的技巧和方法,从中更受到良好的社会教育。

同时还体现了以下两点:

1、通过活动把学生带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情感得到深化,能力得到提高,视野得到拓展,道德观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展示,潜能得到发展。

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亲历体验中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通过活动学生对“地方”的名胜古迹有了更深的、全面的了解,他们感叹“地方”的悠久历史,增强了对家乡的情感,憧憬家乡美好的未来。

2、本课程是课改的亮点,同时也是难点,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生成性使教师的知识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没有现成的教材,又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本课程教师在生活中应不断的“充电”,与学生共同学习,才能更好地驾驭、指导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后的思考

邯郸市第十三中学武金林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综合的实践性课程,它本身具有综合性。

因而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所涉及的各个指定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为一体,是每一个综合实践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方方面面,但归纳起来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能较好的完成《纲要》所指定的内容,并能使活动有声有色,而且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开展,我想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活动中应侧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我们知道,学生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需能力和知识,除了在教师帮助下获取外,学生自己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1、进行实地考察或现场调查;

2、通过相关的访问;

3、通过查阅有关图书资料;

4、查阅电子资料或直接上“信息高速公路”网上获取信息。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多渠道获取、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能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还可掌握以下科学的学习方法:

1、科学探究方法。

在科学探究中,激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发展自身的科学素养。

2、自主体验创新。

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在感悟和体验中得到发展。

3、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观察、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创新精神。

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能更好地使师生在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的达成上得到完美的结合,并发挥出其独有的教育价值功用来。

二、活动中注意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引导、促进者,作为引导、促进者,关键是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感知体验、调查研究、探究提高;作为引导、促进者,教师在活动中并不清闲,应积极地观察、认真地引导,善于捕捉最佳的契机,推波助澜,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给予恰到好处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饱满,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

如:

在开展《关注滨河路,让风景永存》活动时,为了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意识,当在确立主题、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发表自己的见地时,其中有一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说:

“滨河路的修建有利也有弊”,当时我想,这位同学提的别具一格,所以我就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对“利”与“弊”展开了讨论,并在同学们的调查、考察、采访、论证后得到了映证和认识,使其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写出了较好的考察报告。

同时也使学生们对我们矿区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好的认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热爱矿区,热爱家乡的情感。

所以我们要注意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探索的主体,一个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探究者。

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因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鼓励学生努力探寻自己的目标。

教师要做到“指而不教,引而不灌”。

同时教师也要认准自己的角色,不断超越自我。

只关注学生,而不关注自我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不关注提高自我的素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也可能走向不切实际的肤浅学习、活动过程。

三、注意考虑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就学校的具体情况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信息资源有待提高;

2、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如:

场地、器材、课时的按需分配等)有待开发、解决;

3、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要上好要花费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上重点中学,担心活动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影响中考成绩,对综合实践活动并不非常支持,就是说,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同有待改善。

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单靠任课教师是解决不了的。

总之,就目前讲,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离理想境界还有相当距离,但已有了良好的开端。

尤其使我们教师感到欣慰的是,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

正如有的学生在给老师写的“老师我想对您说”中说的那样:

“学海泛舟,老师,你每天都‘划着小船悠哉悠哉的,欣赏着碧蓝的海水,探寻着美丽宝藏’。

脸上微笑着,心里欢愉着,好羡慕啊!

我们也要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象您一样地乘‘船’去开开眼界----”。

多朴实的话语,多美好的向往,“童心不可灭”,相信只要学校坚定信心,家长以及社会广泛支持,加上我们教师更加努力探索,深入研究,不断完善,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开展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